随着国内外儒学研究的发展,有关孔子的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有关孔子资料的相对缺乏又加剧了这种形势。不少学者开始从各种古籍中进行挖掘并加以利用。但应当承认有些资料乃后人作伪,现就《韩非子》一书中两条资料的真伪问题作一辨析。 一 《韩非子·外储左上》有一段孔子的话,“为人君者犹孟也,民犹水也,孟方水方,孟圆水圆。”这是以此喻陈述孔子的“人治”思想。现代学者中应用这条资料以谢无量为最早,他在《韩非子》(1931年中华书局版)一书中指出此句反映了“儒家言治,贵以身化。”重视统抬者的道德感化作用,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作用,君与民的关系就象盂与水、盂方水方,盂圆水圆,应当说这段话符合儒家思想体系,与孔子的思想也不矛盾。但我认为这条资料是假的,是韩非有意或者无意中作伪,此非孔子之言。乃荀子所说。 现在通行本《荀子·君道》有如下一句:“君者桨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笔者查阅三种宋版、十余种明刊本(包括影印本)皆如此。但也有不同的,王念孙就指出卢文昭据宋代吕夏卿本指出“君者架也”句下有“民者水也”句,王氏又根据宋代钱佃本指出应有“民者水也”句(《读书杂志》)。再查类书中引文,不仅证明卢王二氏校理无误,且可发现今本问题甚多。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三·杂器物部·盔条:“孙卿子日:君者篮也,水者民也。槃圆则水圆,盘方则水方。”唐白居易与宋孔传《白孔六帖》卷十三:“君者鉴也,民者水也,盘圆则水圆,整方则水方。”《类聚》、《白帖》所引多为唐以前古籍,故可推知唐本《荀子》中“君者篮也”一段与今本差别很大,但与《韩非子》所引孔子言却相差无儿。再查《太平御览》卷七五八器物部三:“荀卿子日:君者架也,水者民也,槃圆则水圆,架方则水方。”与之对照也可以得出以上看法。 三种类书引文说明宋以前还有一种《荀子》版本,与今本区别首先在“君者架也”下有否“民者水也,句,及应否有“君者盂也”句。关于前者卢文绍最早根据宋本指出:君者架也下夺“民者水也”。卢氏更进一步用《帝范》注引文作为证据,指出应有“民者水也”句。《四库提要》作者认为《帝范》注为唐人所作,“《唐书·艺文志》载有贾行注。而《旧唐书·敬宗本纪》称宝历二年秘书省著作郎韦公肃注是书以进。”·…是唐时已有二注,今本注无姓名,观其体裁似唐人注经之式。”与《类聚》《白帖》参照可知唐版《荀子》有“民者水也”句,是确凿无疑的。而宋本有的有,有的窜乱而无。 《荀子》此段今本与唐本区别之二,在“君者孟也”句是否为衍。卢文弨已指出,此句应删。王念孙进一步指出;“既以槃喻君,则不必更以孟喻。”“无君者盂也”“于义为长由”(《读书杂志》)。指出今本此句应删。 至此可知,《韩非子》中孔子所言与《荀子》中荀子所言,意思已无不同。句子也基本相似。古书中有“传述或有异同不必尽如原本”的通例(俞艳:《古书疑义举例》)。因此可知两书中些微异同应当传述中造成的,这段应当是一人所言。但这段话是荀子引用了孔子句。亦或韩非引荀子之言而将其加在孔子头上?我认为应当是后者。 我认为还有几点理由可证为荀子所说:第一,韩非在内外储诸篇所引资料可靠性成何题。所谓“储”,如卢文弨所指:“犹今经生家所谓策目,预储以答主司之问者耳”(《抱经堂文集》卷一O)。因此“信者”有似现在的读书笔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所引资料也没经审慎考查。第二,韩非所引古语以水喻民,与《荀子》一书相合,《荀子》一书中多次以水喻民,除上面所引外,《王制》篇中以水喻民,以舟喻君,《解蔽》篇有“人心譬如槃水”句,《哀公》篇再引水则载舟之喻。而《论语》中无此种比喻。第三,从思想发展看“君者架也”表现了儒家中最完备的“人治”论,而这种思想应属荀子。孔子也主张“人治”,他也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僵。”(《论语·颜渊》)与上引荀子梁水之喻相比,从语言色彩上就可以体会到荀子强调“人治”更为典型。荀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律,他所说的人主要指君子。他认为君子是法制的本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偏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认为法的实施全仗人灵活应用。这可与下引“君者槃也”相发明,因为水的形状全决定于槃,槃又是可方可圆,正如法之灵活应用决定于君子。荀子还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以上均见《君道》)这儿强调君主是人民之万本原,以及君对民的决定性作用。这又可与“君者槃也”句相印证。由此可知“君者槃也”句表现的思想完全符合荀子最完备的“人治”论。而孔子虽有“人治”的思想,但对“人治”的作用却没提到如此高度。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