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套以著录馆藏重要文物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大型学术著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全书共19卷,分青铜器、玉器、瓷器、陶器、金银器、甲骨、碑帖、绘画、书法、墓志、砖瓦陶文、陶俑、铜镜、玺印、钱币、古籍善本、明清档案、杂项和历史图片,基本涵 盖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部分。 首批推出的是甲骨卷、瓷器卷、绘画卷、明清档案卷和历史图片卷5卷,共计8册。 甲骨卷将馆藏的名片重甲尽数收入,完美再现。其中有原罗振玉收藏的“菁华大版”四版之一,至今仍居殷墟出土字数之最的卜甲;记录战争最为详细的帝乙晚期“小臣墙”牛肋骨刻辞;1936年中央研究员历史语言研究所第13次殷墟发掘的大龟六版等等。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生产的釉下彩瓷、釉上彩瓷和颜色釉瓷,代表着中国制瓷业的最高成就。本丛书瓷器卷主要选自馆藏景德镇官窑,兼及他处官窑和民窑代表作。书中的瓷品有一种吸引人触摸的感觉。书中点线结合的叙述方式也非常有特色,既突出每个时期的闪光点,同时又不割断延绵已久的中国制瓷历史。用绘画的形式把瞬息万变的人、事、物、景定格在永久的历史画卷里,这大概是摄影技术发明以前,保留形迹最常用有效的方法。而绘画作品大多为当朝人画当朝事,因此其所反映的历史风貌也就比较真实可信。绘画卷分为历史画和风俗画两册,收入了60多件稀世珍品。明清档案卷收入的档案资料共计173件,除极少数曾被陈列展览外,绝大多数为首次公开面世。历史图片卷由馆藏的5万多张历史照片中选编成册,分近代学校教育的变革、近代女性与婚姻家庭、近代婚丧寿庆礼俗的演变、近代邮政与交通运输、近代工商与金融、近代社会治安与刑法等6个篇章。这些珍贵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封建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化时期的方方面面,它将有助于填补、修正、充实和佐证当时的文字记载。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