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曲阳苏轼手迹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苏文珠 参加讨论
曲阳县,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为战国古邑,位于太行山东麓,定州市西北方,县城距定州市37公里。这里有我国北宋时期大文豪、政治家、思想家、书画家苏轼的手迹石刻两处,一处在该县的著名古迹——北岳庙内,一处在县城西北的济渎崖石壁上。
    一、苏轼在北岳庙的手迹
    曲阳北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北岳恒山的地方,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公元500~508年)年间,后经历代重修与扩建,形成一片宏伟的古建筑群。庙内松柏成荫,碑碣林立。总占地面积17398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03平方米。主要建筑呈“田”字形布局,坐北朝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登岳桥、神门(已失)、牌坊、朝岳门(已失)、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德宁之殿、后宅门(已失)、望岳桥(已失)。中轴线两侧还有东西昭福门、大小牌楼四个。至今北岳庙内还留有从北魏以来的历代碑碣二百多通。文字碑、图碑、画碑各式俱全,其中文字碑有宋苏轼、赵抃、王岩叟、王禹偁、狄青、吕惠卿、元赵孟 兆页等题名的词碑。可谓书法艺术宝库。
    苏轼手书三首词的两通石碑为汉白石玉料,各高1.4米,宽0.65米,两通碑面东并立,左侧刻苏轼的手书《行香子·述怀》,右侧刻苏轼的手书《临江仙·惠州改前韵》,两通碑背面合写一首词,即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将去黄移汝)》。
    1.左侧碑刻苏轼手书的《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需满十分。浮名浮利,休苦劳神,似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取天真。几时归去,做个闲人。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首词与现今流行版本有三个字不同,“休苦劳神”的“休”字今本皆做“虚”;“似隙中驹”的“似”,今本皆做“叹”;“背一张琴”的“背”,今本皆做“对”。
    2.右侧碑刻苏轼手书《临江仙·惠州改前韵》: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毬。阆苑先生须自责,蟠桃动是千秋。不知人世苦厌求。东皇不拘束,肯为使君留。
    其中“风转柳花毬”中的毬,今本做“球”。
    3.背面刻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将去黄移汝)》: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载闰,儿童尽梦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饮,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际。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簑。
    其中“坐见黄州载闰”的“载”今本做“再”。
    这两通碑上的字,由于风化作用,很多笔画已斑剥脱落,但字迹仍依稀可辨。据《曲阳县志》记载,明正德中(公元1506~1522年),曲阳县有一寺曰浮休寺,浮休寺碑记载,北岳庙中苏轼词碑初在济渎崖,后移往黉宫。清中叶移至县衙二堂前西壁,共四石。为苏轼知定州时所书。至清中叶时字已多风化剥脱。曲阳人彭堃藏有旧搨,取而校之,以补其阙。录入县志时,其可辨者为大字,用旧搨补者测注于右,《行香子·述怀》补了10个字,即“银”“劳”“身”“谁亲”“且陶陶”“几时”。《临江仙·惠州改前韵》补了23个字,即“都过”“贪忙何处”“色”“分愁雨翻”“毬”“蟠”“动是千秋”“不”“东皇不拘束”,末题“东坡居士书”,五字俱泐。《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将去黄移汝)》首行上题“中吕”二字,上下文旧搨亦泐。下题“庭芳”二字,“庭芳”上“满”字亦泐。全词补了25字,即“友”“豚”“云何”“如梭”“待闲看”“消”“好在堂前”“莫剪柔柯”“仍传语”“时与晒渔簑”。末题“元祐六年十月二日,眉山苏轼书”,“六年十月”俱泐。
    此碑于同治后由彭堃旧搨复制,由四石改为二石。阴阳两面均刻。清末,移入北岳庙内。此三首词皆为苏轼知定州时所作并书。其理由是,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苏轼以两学士出知定州,时年55,词中所说“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正是此时。
    二、苏轼在济渎崖的手迹
    济渎崖又名水渎崖、水窦崖、水窦 ,在曲阳县城西北2.5公里。为太行山东麓与冲积平原交界处一种特殊地貌。地表下突兀耸峙的一条山脉在此分为两条,延伸1公里后隐入地下。山石为折皱山,成斜向耸立,如犬牙交错,怪石嶙峋。山叉形成一开阔地,山石中有泉水汩汩流出。据载当年此地“溪流潺潺,碧波荡漾,桃红柳绿,飞鸟和鸣,一片清幽胜境”。在左侧山峰顶部的斜石上,镌刻着“浮休”两个大字。字大盈尺,为行书,无年月日及署名。字形潇洒活脱,无丝毫呆板。《曲阳县志》记载:“浮休”,字张 别号,相传此二字系苏轼知定州时书。“浮休”二字不过因山形寓意,犹前词《行香子·述怀》中“浮名浮利,休苦劳神”,似隙驹、石火之意,未必有取张 别号之意。
    明嘉靖《真定府志》卷10有:“水窦崖,在曲阳县西北五里,水势飞泻于两岩之间,岩巅有苏轼书‘浮休’二大字元卢挚因取名曰坡仙峡。金章宗尝游此赋诗。”据此记载,济窦崖在明代还是耸峙之山岭,经过四百多年的变化,山岭被埋入地下,真可谓沧海桑田!
    参考文献:
    1.[清]周斯亿、董涛:《重修曲阳县志》,清光绪刻本。
    2.[明]唐臣、雷礼:《真定府志》,明嘉靖刻本。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