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校勘詳備,考辨精嚴——評金文明先生《金石錄校證》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江淮 参加讨论

    宋代趙明誠窮二十餘年光陰,搜集古今彝器石刻,並予整理校訂,著《金石錄》三十卷,其中前十卷依次著錄上自三代下迄隋唐五代之金石兩千卷(件),每題之下注明撰書人名和刻立時間,後二十卷專事考證,共有跋語502篇。較之前此其他同類著述,此書“詮序益條理,考證益精博”(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五〈家藏石刻序〉),爲宋代繼歐陽修《集古錄》之後另一重要的金石學著作。《金石錄》體例嚴整,辨析精審,但勿庸諱言,也偶有訛誤和疏漏,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版本亦頗複雜,有的更是“沿訛踵謬,彌失其真”(《四庫全書總目·金石錄提要》)。金文明先生以通行之乾隆時雅雨堂刊本《金石錄》(以下簡稱雅雨堂本)爲底本,以《三長物齋叢書》本(以下簡稱三長本)和《四部叢刊續編》影印呂無黨抄本(以下簡稱呂抄本)爲校本,另徵引其他相關典籍一百二十多種,詳加考辨,成《金石錄校證》(上海書畫出版社1984年初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再版,以下簡稱《校證》),爲今人研讀和使用《金石錄》提供了堪稱完備的佳本。
    校勘非簡單的文字比對,實也是校者學識功力的集中體現。《校證》不唯參校各本文字,還廣引群籍,以辨异同,正得失,有時更是匡原文之誤。如《金石錄》(以下凡引自《金石錄》者,皆略去書名,徑稱卷數)卷一《漢幽州刺史朱龜碑》,原注謂其立于東漢靈帝光和六年(181),然《校證》據《水經注·陰溝水》中的相關記載,知譙縣有朱龜墓碑,碑中言龜于光和六年卒,其碑爲靈帝中平二年(185)立,另外南宋洪适的《隸釋》、《隸辨》也皆定其所立之年爲中平二年,可知原文所注確誤。又如卷十五《漢冀州刺史王純碑》,跋語謂其東漢桓帝延熹四年(161)立,並引《水經》及酈道元所注“須朐即今中都縣”。《水經注》中云濟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對安民山,山西有漢冀州刺史王紛碑,爲漢中平四年(187)立。因王純碑也在中都,王純與王紛二人官職姓氏皆合,趙氏遂疑二人實爲一人,《水經注》誤以“純”爲“紛”,以“延熹”爲“中平”。《校證》引《左傳·僖公十二年》杜預注、《漢書·地理志上》和《水經注·濟水》中所引京相璠之語,證得春秋時之須句,應是西漢東平國壽張縣西北、濟水旁之朐城,在今山東東平西北,而宋時之中都縣,則在今山東東平東南之汶上,“二者相距達六七十里,决非一地,則王純與王紛亦必非一人”,二人之官職與姓氏相同,只是偶合而已,趙氏之推斷實非。另如唐李紓所撰之《唐贈太尉李憕碑》,卷十跋云文宗時(827—840)立,然歐陽修《集古錄》謂此碑建于代宗大曆四年(769),二者相差數十年。《校證》據《舊唐書·李紓傳》所載紓曾奉詔爲《興元紀功述》,並卒于官,貞元八年(792)贈禮部尚書,推知李紓之卒,當在興元元年(784)至貞元八年之間,由此證得此碑决非立于文宗時。其他如卷十二《鼎銘》跋語云舊時“立”與“位”爲古字假借之說出于鄭玄所注《儀禮》,《校證》指出《儀禮》當爲《周禮》之誤;卷二十《魏南郡太守卞統碑》,原語云此碑“在今曹州宛句縣”,《校證》據《宋史·地理志一》的記載,將原本中的地名“宛句”改爲“冤句”,凡此種種,皆言之有據,爲根據確切材料而作的合理更訂,而非故作高深,妄改前人。
    《校證》不唯匡原文之誤,也補原文之闕。如卷九所錄《唐軒轅鑄鼎原碑》,原注謂其立于貞元十一年(795)正月,《廣川書跋》、《中州金石記》則皆謂其刻于貞元十七年(801)。王昶《金石萃編》也載此碑,並云:“碑但存‘貞元十’字,以下並泐,其爲十七年,本無明文。”《校證》據此碑末尾所存殘文“唐貞元十□年歲次辛□”,再查陳垣《二十史朔閏表》,知貞元十一年至十九年之間,其干支上字爲“辛”者唯“巳”,而貞元十七年正是辛巳,因此證得此碑應立于貞元十七年,而非貞元十一年。再如卷二十《吳禪國山碑》,碑文叙孫皓即位以後郡國祥瑞,後有語云“乃以涒灘之歲”,“涒灘之歲”不知爲何年。《校證》引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一中對此碑的記載,謂“涒灘”上另有“柔兆”二字,而“柔兆”爲歲陽之名,“涒灘”爲歲陰之名,《爾雅·釋天》中有語云:“太歲……在丙曰柔兆”,“在申曰涒灘”,是則“柔兆涒灘之歲”實爲“丙申年”,碑中所云也即天璽元年,這樣爲此碑查明了具體的刻立年份。另如卷十八《漢白石神君碑》,跋語云“相、縣(《校證》謂指常山相馮巡、元氏縣令王翊)以白石神君道德灼然,乃具載本末上書,求依無極”。“求依無極”文意隱晦,《校證》據《隸釋》所載此碑碑文,于“無極”後補入“爲比”二字,不唯恢復了碑文原貌,也使文意立時顯豁。卷三十《唐潜溪記》跋語中有“疏泉石,種樹藝草”一語,各本皆同,唯讀之文氣不順。呂抄本原校疑“泉”下當有“鑿”字,《校證》也謂石可鑿而不可疏,贊同呂說,並引歐陽修《豐樂亭記》中“疏泉鑿石,辟地以爲亭”之句,證明原文應爲“疏泉鑿石”,與“種樹藝草”相對,只是在傳抄刊刻中失落“鑿”字耳。《校證》于《金石錄》的這些細微之處著眼用力,不僅拾遺補闕,更使文句意思完整明晰,一字一詞之別,顯晦頓殊。
    《金石錄》所錄金石文字,有的亦爲趙氏本人所不解,趙氏所作的注和跋語中,有的也頗爲難懂,《校證》對這些難解之處盡力爲之釋疑解惑。如卷十四《漢居攝墳壇刻石二》,刻石原文中有“上谷府卿墳壇”,“祝其縣卿墳壇”之語,趙氏跋云:“上谷,郡名;祝其,縣名,不知所謂‘府卿’與‘縣卿’爲何官。”洪适《隸釋·蜀郡屬國辛通達李仲曾造橋碑》引《漢志》(《校證》云實爲《後漢書·百官志五》)注中所引應劭之語以及其他碑石爲證,云“漢人蓋有稱其丞爲卿者”;劉寶楠《漢石例》卷五也云“丞、尉皆稱卿”,《校證》引洪、劉二家之說,謂“漢時以卿通稱丞、尉之官”,以釋趙氏之惑。再如卷十九《漢司空殘碑》,碑中有語云:“命爾司空:余回,爾輔。”“余回爾輔”四字殊令人費解。顧千里校語云“餘回,爾輔”即《尚書·益稷》中之“予違,汝弼”,其義正如孔穎達傳所云:“我違道,汝當以義輔正我。”《校證》另據《詩經·大雅·大明》中“厥德不回”毛氏所傳:“回,違也。”以明“回”即“違”之意,並據此得出結論,即“余回,爾輔”與“予違,汝弼”同義。另卷十五《漢丹陽太守郭旻碑》,碑中有語云“治律小杜,幼仕州郡”,卷二十四《唐辨法師碑》,跋語引《法書要錄》中語云“薛純陁學歐草,微傷肥鈍,亦通之亞也”,“小杜”不知謂誰,“亦通之亞也”也難解,《校證》引《後漢書·郭躬傳》李賢注,以及《法書要錄》卷八所錄張懷瓘《書斷·妙品》,指出小杜即西漢杜延年,通謂歐陽詢之子歐陽通。《校證》旁搜遠紹,推雲撥霧,使得《金石錄》中難解之處豁然開朗,諸多疑問一朝清廓。
    《金石錄》稱引前代文獻,有的未注出處,有的語焉不詳,《校證》對此也皆予以補注出處,往往在標明來源的同時,更因之而見出是非。如卷十四《漢會稽東部都尉路君闕銘》,跋語言及東漢光武建武六年(30),省諸郡都尉之事,並云出自《漢書·志》,《校證》云此實出于《後漢書·百官志五》;卷十七《漢殽坑君神祠碑》,跋語自謂引《水經》中語云“鄭縣城南山北有五部神廟”,《校證》爲之更正曰此處之《水經》當爲《水經注》,引文出于該書卷十九《渭水》,這樣不僅明示了出處,還避免了因原文不詳而致誤。再如卷十六《漢成陽靈台碑》跋語中引劉昭《東漢·地里志》,《校證》則云此處之《東漢·地里志》實即《後漢書》中之《郡國志》,本爲司馬彪所著之《續漢書》,後來劉昭爲之作注,並將其中的《志》抽出,與范曄的《後漢書》合成一書,故此處不應署劉昭之名。尤其是卷十七《漢費君碑陰》,碑中有語云費君“有委蛇之節,自公之操”,《校證》不唯爲之注明出處,云其本出于《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另引《詩》序中所云:“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更進一步闡明碑中此語的含義爲“借《詩》以頌費君之節操”。《校證》細心尋繹,精心點發,既尋根溯源,又匡訛正誤,有疑之處也多得以渙然冰釋。
    斗轉星移,《金石錄校證》此次重版,距初版已20年,這也正見其在學界不可移易的地位,仍可謂是“迄今爲止《金石錄》的最佳版本”(程章燦〈讀《金石錄》小識〉)。趙明誠、李清照夫婦二人爲《金石錄》嘔心瀝血,生死以之,爲後人治學提供了榜樣,二人在《金石錄》的前後序言中,對前代古物之湮沒淪弃,感慨之極。《金石錄》于保存金石文獻厥功至偉,《校證》于《金石錄》之爲今人所知、所用,貢獻實多。今日學界若本著“學術乃天下公器”的精神,實事求是,精益求精,一切以是非爲斷,而不憑意氣用事,則不唯可省却一些無謂的人世紛擾,于推進學術進展,更會大有裨益。
    原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簡報》2006年8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