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后跋 苏洵②曰:“亲尽则途人。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人,良可悲已。”又曰:“幸其未至于途人也,使之无至于忽忘焉,可也。三复此言,愀然③兴叹,此谱之所以作也。” 我刘氏自九世祖创修家乘④,阅七十年。而十二世祖因之重修,盖即予之曾祖也。溯自始祖造家于此,已五百五十余年矣。 予束发⑤后,受而读之,即晓然于木本水源之义。尝于正月初丁合祀⑥于城北祖茔,与祭者百有余人,睹先塚累累,古柏森森,丰碑之高竖,翁仲⑦之对峙,未尝不叹夫祖功宗德之流泽长也。盖是时子尚未踰十龄,今且五十七岁。而距曾祖之修谱时,又几及百年。 忆壬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夏,予旋自江南,十三世祖士谔与予商修谱事。予曰:“善哉!此予志焉未达者也!但刘氏式微⑧,所费无出,奈何?”谔曰:“先人之墓木一株,可货百金。”予曰:“嘻!此何可言?盍俟诸盖?”至是,又十七年矣。 前岁丁巳(嘉庆二年,1797年),弟大观擢奉天宁远州牧,慨然念家乘之阙有间也,独引以为己任,书来嘱予董其事。适予保举孝廉,往返省会,疲于奔命,又复延搁年余。至己巳(嘉庆十四年,1809年)四月,始为编次,越三月告竣,爰于上下六百年间,递传一十七代,丝联珠串,叶布条分,世次明而昭穆辨。庶几览者兴感,油然生孝弟⑨之心,而笃亲亲之谊,谓非先人所厚望欤? 嘉庆四年(1799年)七月朔日 十五世孙 大程 谨跋 【注释】 ①大程:(1743—1819),刘大观的长兄。字翼云,号雪浦,举孝廉方正,未出仕。著有《半舫诗文集》若干卷、《炳烛随抄》若干卷、《汉魏六朝唐宋元明历代诗选》若干卷,藏稿于家,未及板行,以痰疾辞世。 ②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 ④家乘:原指家事的记录,指家谱。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日记,如只是给自己看,只是作为家乘,当然就不能。”明高启《梦松轩记》:“近代卿相之后有不数传,其谱牒尚明,家乘犹在,而子孙已失。” ⑤束发:结发。比喻少年。 ⑥合祀:合于一处祭祀。《通典·礼二》:“﹝汉平帝立﹞莽又颇改祭礼云:天地有别有合,其合者,孟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地於南郊。”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举吴中前贤暨自古名流之宦游流寓於斯土者,绘像合祀五百名贤祠。” ⑦翁仲:原指铜铸或石雕的偶像,后来专指墓前的石人。 ⑧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天将暮。) ⑨孝弟:孝,是对父母的爱;弟,是对兄弟的爱。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范畴。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例赠登仕郎、先伯父丽中府君暨伯母赵太孺人行述① 呜呼痛哉!先世父在殡阅八年矣。今卜于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十三日申时,随先王父母暨先考妣,安葬于城南三里新茔之次思,以遂道之石衷,请当代名公大人锡之鸿文,以志不朽。而先祖先父嘉言懿行,不孝程曾略为叙述,方且以疏漏荒芜惴惴于心。而伯兄大鹏又属不肖以为世父状,不肖已渍泪濡毫者累日矣,又何忍再状我世父?虽然,又何敢有负兄命而令世父之生平、行谊掩没不彰耶? 谨按:始祖彦实公明初自莱州府潍县徙居邱邑,代有隐行,蓄德不仕。传七世,讳嘉遇,官山西按察使司;九世讳中鳌,官鸿胪寺左少卿;再传至高王父,讳若敞,例贡,候选州同,性孝友好义。观察俞公徵潜德,赐匾旌其闾曰:“孝友名门”,详在邑乘。曾王父,讳秉义,庠生,好学有德,举乡饮正宾,以子爵赠文林郎。先王父,讳士缙,雍正乙卯(1735年)拔贡,历任贵州天柱、四川荣经两县,文章经术,卓然可纪,详在邑乘,并总宪②张墨庄先生所为传。王母崔太孺人,生子二,长,即世父也。 世父,讳曰煜,号丽中。天性醇厚,事先王父以孝称。与先考友爱无间,终身不析居③。治家人、生产,独力操劳。又课不孝鹏、程,延名师教读。值师他出,恒自为督责,命题作文,迫限时刻,使立就。学偶懈,则谯责④不恕。族党戚属,贫病不能读书者,悉收之家塾中,多所成就。四姑母,适唐氏者,早卒,遗一女。世父鞠于家,抚养备至。出闺后,犹时时问遗不绝。三姑母,适徐氏者,少寡而贫,依母家五十余年。世父曲为体恤,赖以完节。其余周济贫乏、助婚赙丧,诸义举未易更仆数也。淡泊自甘,不乐仕进。然每遨游四方,马迹车辙,几遍天下。王父始仕黔南,继宦西蜀,皆以世父从。值金酋⑤跳梁,军书旁午⑥,郡县吏日不暇给。维时,王父办理粮饷,世父从侍。凡所区画,多中机宜。驰驱于戎马之间,挽运未尝乏绝。大经略张公(广泗)以为能,欲议叙军功,欲入世父名于奏牍中。世父遵王父命,辞不受,军中士大夫皆以为不能及也。 乾隆壬午(1762年),王父卒于官,世父亲视含殓,哀毁仆地,绝而复苏。六千里外,间关跋涉,扶榇归里,囊橐⑦萧然。沿途托钵,备极况瘁。嗣是家居者十年后,又往来于粤西、吴楚、江淮之间。至乾隆乙巳(1785年),倦游回里。越三年,卒于家。呜呼痛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一月初十日寅时也,距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正月十四日申时,享年七十三岁。太学生,例赠登仕郎。 配伯母赵氏,曲周县、例监苞九公女,前世父十三年卒。伯母生而凝重,不妄言笑。于归后,先王父即出宦游,故事王父日最浅。其事王母也,寒燠以时,浣洒必谨,处诸姑娣姒,曲尽恩礼。不孝兄弟读书家塾中,至丙夜⑧,则遣人赐卮酒、饼饵慰劳之,率以为常。与先世父相庄,终身不闻谇语⑨。世父性峻急,然与人坦白,胸无城府。每面斥人过,时过旋忘,故人亦无怨言。伯母每每劝戒,调护其间。不孝程与弟观,皆髫龄⑩失恃⑾。伯母犹爱怜之,抚恤周至,视犹己子。又最勤俭,综理内政,井井有条。家虽粗给,而綦缟⑿自好。一衣虽数浣,不忍易也。训冢妇及两侄妇恪执妇功,动止皆有理法,仿古之贤媛,何多让焉!伯母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三月二十六日子时,卒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二十日午时,享年六十年。例赠太孺人。生子一,大鹏,赠监候选,从九品,娶邑庠生挹兹徐公女,继娶曲周庠生鸿飞王公女,无所出。 不肖侄大程抆泪谨述 【注释】 ①例赠登仕郎、先伯父丽中府君暨伯母赵太孺人行述:赐进士出身、勅授文林郎翰林院检讨、尚书房行走戊申(1848年)科陕西乡试副考官、壬子(1852年)科顺天乡试同考官、甲寅(1854年)科贵州乡试副考官、乙卯(1855年)科云南乡试正考官、丙辰(1856年)科会试同考官,加一级,纪录五次,年姻愚侄张(曾羽)顿首填讳。 ②总宪: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御史台古称宪台,故称。明张居正《与南台长言中贵不干外政》:“又如臺长之古心卓行,处之总宪,最为宜矣。”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最有宠者一人,以秉笔掌东厂掌印,秩尊视元辅;掌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其次秉笔随堂,如众辅焉。” ③析居:分家。 ④谯责:谴责;责问。《新唐书·张镒传》:“乾元初,华原令卢樅以公事谯责邑人齐令詵。”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如所作《不信者》暨《堂祥》二诗中,其怨愤谯责之切,与希冀之诚。” ⑤金酋:指金朝贵族统治者。酋,部落的首领。 ⑥军书旁午:形容军事繁忙。军书,军队中来往的公文。旁午,交错、纷繁的意思。 ⑦囊橐:口袋;袋子,用于贮物。《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 ⑧丙夜:三更时分。《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⑨谇语:骂人话。 ⑩髫龄:童年,幼年。 ⑾失恃:指死了母亲。语出《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宋梅尧臣《秀叔头虱》诗:“吾儿久失恃,髮括仍少櫛。”明刘若愚《酌中志·恭纪今上瑞征》:“今上万岁爷诞生后,婴年失恃,奉神庙圣旨,托付西李老娘娘。” ⑿綦缟:《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后因以“綦缟”指平民妇女之服装,亦借指穿“綦缟”之平民妇女。 文林郎、四川荣经县知县、显祖考笏庭府君暨祖妣崔太孺人行述① 呜呼痛哉!先王父弃不孝程等,迄今三十六年,未即窀穸②。先府君仕途坎坷,家计萧条,寤寐中时以淹柩为隐痛。逮弥留之际,犹谆谆谕不孝等。 今先府君辞世又六年矣,不孝观由奉天开原令,擢宁远州牧,节缩廉俸,始谋于不孝鹏与不孝程,安王父、王母两榇于吉壤,盖不容复待也。痛念先王父德望著于乡邦,经纶见于吏治,诚恪契于上游,先府君每为不孝等口述之。若不及今记载,以备大人先生采览,则不孝等罪戾弥大,谨沥血濡毫,诠述梗概,伏冀当代名公锡之铭诔,先王父死且不朽!不孝等感且不朽! 先王父,讳士缙,字觐宸,号笏庭。先世,莱州潍县人,明建文时,始祖彦实公徙于邱县,遂家焉。世有隐德,子孙繁衍,为邱邑望族。 七世祖,讳嘉遇,明万历癸丑(1603年)进士,知河南偃师县,循声惠政,报最一时,举卓异四次,列荐剡③者二十三次,闾阎爱戴,入名宦祠。由偃师升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陕西驿传道,擢山西按察使司。后以驿务降补怀隆道,卒于官。忠荩自矢,为世名臣。 九世祖,讳中鳌,官鸿胪寺左少卿。再传至高王父,讳若敞,县学生,以举止端方,举乡饮大宾④;曾王父,讳秉义,岁贡,举乡饮正宾,赠文林郎——四川荣经县知县,元配李氏,继配郭氏,生子三,先王父居次,伟躯丰貌,举止不群。自束发入塾,即慨然以古人经济之学为念。雍正乙卯(1735年)应拔萃科贡,入成均,廷试异等,分发贵州,补天柱县知县,清慎廉明,舆情翕服,如七世祖治偃师时。 邻邑某自杀其兄,指控为仇人某所杀,已鍜錬诬服。上官檄令覆讯,得实,冤乃白,以杀兄者抵罪。天柱,苗疆也。初改流官,百事草率。邑有三里曰:居仁、由义、循理。定粮额时,未经履勘,多有粮无田之户,大为民累,甚至有鬻牛马、卖儿女纳官税者。亟请于上官,清理豁除。甫毕,遽丁曾王母忧。治下子民,恋恋如婴儿之失慈母。 是时,黎平军兴,制府张公(广泗)奏留,办理军务。既凯旋,乃旋里终丧。里居时,有邱县南寨村与直隶曲周南堤村犬牙交错⑤,地界不清,控于官数十年,各袒其民,案悬不结。两造纠数千人,将以死斗。父老惧相与谋曰:“是非德望如刘君,不能了此事。”请从以去,陈说利害,公平剖析。两造帖然罢讼,且感德焉。迄今数十年,不孝等家有吉凶事,两村人争遣其子弟、舆马来助,当日事未及见也。见今日之人情,则当日之感荷,可想也。 服阙,拣发四川,值金酋跳梁。前制府张公(广泗)移节蜀督,入境飞檄,谘以军务,动合机宜,筹饷咄嗟。立办美诺者,出兵要路也。重峦叠嶂,人迹不通。命往开辟之道,所经某处,可以集饷;某处可以置兵。反命时,绘图贴说以进,了了如指掌。张公乃益大奇之,谓将吏曰:“使在事皆如刘某,吾事何患不济?”是时,先世父随行,飞刍挽粟⑥,颇著勤劳。张公召至幕中,欲奏予以官,先王父坚辞乃止,以是愈见重于张公。张公曰:“才干如尔或有之,急国事、晓大义,谁如尔者事藏?当据实上闻,待蒙优擢。”未几,张公为大学士、经略诺(讷)亲⑦诬劾,逮击刑部,坐法。先王父亦罢职。越一年,张公事雪,诺(讷)亲以罪诛。先王父奉特旨复官,补荣经县知县。荣经,为西藏咽喉,民苦力役之征。下车,即定“轮役法”,万民称便。会有飞语于成都者云:“妖人马朝柱⑧匿荣经。”大吏羽檄交驰,不绝于道。遣心腹武弁⑨私赴侦访,父老皆震惧。署中亲串、幕友相顾失色,先王父坦坦然。终日与人对弈,若不闻有其事也。逾月,事果寝。或问以故,乃笑应之曰:“吾知此县久矣。吾部民灶何向悉知之,安有妖匪匿吾境内而不知者?若妄动,扰民滋事,堕奸人术中倾陷者,快其志矣。”乃叹服。先王父卒后十七年,不孝观以拔贡朝考一等,备员⑩粤西,由永福县权马平县。马平,为柳郡首邑,提督驻节于郡。是时,有怀远参将周公、浔州都司余公前在金川行伍,识先王父于军次,见先王父遗像,蓦然伏地,谓:“神光隐跃,犹似当年。”并述军前事甚悉,且言身为卒伍,不能悉当年帷幄事,而群知我公为军门所倚重,剿寇夺卡,攻克事,窃窃然意出我公赞画也。呜呼,先王父之获上心心惬,舆论于二君之言见之矣。此外,智略谋猷,多有不能尽悉者,不孝等殊痛心于此述之挂漏也。 先王母,崔太孺人,原任山西布政司理问泰阶公孙女、太学生星源公长女,天性慈祥,容止端庄。于归时,先曾王母郭太孺人治家严肃。王母将以至诚,曲尽妇道,处娣姒谦而有容,烹饪浣濯,皆独任之,尝暑月执炊,汗覆于面不暇拭。臧获⑾下人不能忍之事,皆以为分所当然。侍郭太孺人疾数十昼夜,目不交睫⑿。太孺人属纩之夕,执王母衣裾而泣曰:“吾死于孝妇之手,虽死犹生。”王母哽咽目视不能言。少顷,曾王母气绝矣。 先王父被事于军前也,有诏籍产。山东大吏引甲士执锒铛,卒然至前,六亲失措,面无人色。王母徐谓家人曰:“宦海风波,自古有之。在官者,立身不败,旦夕且荷昭雪,奚恐为?”从容偕家人寄居别院,炊烟屡绝,恬如也。未几,先王父果复官。自患难之后,益事勤苦,年六十犹纺绩。稚婢童奴衣履,皆自手出。壬午(1762年)夏,就养府君广东任所,遇风彭蟸湖,波轩水立,危樯欲折,舟中人靡不变容,独先王母镇静如平时。不孝程四岁失母,不孝观五岁失母,皆王母抚养成立。而爱怜观之不肖,更有倍于诸孙者。观仕粤西,王母就养于署,观勤于政事则喜,否则,不怒亦不言,使自省之。观以少年多造次,得免于咎戾者,王母警惕居多。年近百岁,见五代元孙,无疾而终。前一夕,呼观妇至榻前,指谓观曰:“此贤妇也。勤俭足以持家,尔与若无反目,吾目瞑矣!” 呜呼痛哉!王父生于康熙甲戌(1694年)八月二十五日申时,卒于乾隆壬午(1762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时,享年69岁。四川荣经县知县,勅授文林郎。王母生于康熙甲戌(1694年)六月十六日亥时,卒于乾隆庚戌(1790年)年十二月十七日子时,享年九十七岁。勅封孺人。今卜于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十二日申时,合葬于城南三里之新茔。 生子二:长,讳曰煜,太学生,例赠登仕郎,卒,娶曲周县上舍苞九赵公女;次,讳曰燮,原任安徽桐城县知县,历任泾县知县,勅授文林郎,例赠奉直大夫,卒,娶曲周县壬子(1732年)科举人友仲王公三女,继娶馆陶县、原任江西九江府同知姚公孙女,再继娶绍兴李公女,再继娶天津武庠陈公女。 生女二:一适同邑庠生徐公充符长男,例监,淮;一适同邑、原任历城县训导唐公贡庵次男,附贡,汝明。 孙六:煜出者一,大鹏,增监候选,从九品,娶徐氏,继娶王氏。燮出者五,长,大程,附监,嘉庆元年(1796年)举孝廉方正,娶唐氏;次,大观,丁酉(1777年)拔贡,前任广西天保县知县,现任奉天宁远州知州,娶王氏,继娶张氏;次,大夏,庠生,卒,娶李氏;次,大均,业儒,聘庄氏;次,大雅,幼,未聘。 孙女三,俱煜出。 曾孙二:长,维镛,廪膳生,娶牛氏;次,维翰,未聘。俱程出。 曾孙女五:程出者三,观出者二。 元孙一:钟泰,幼,维镛出。 忆王父之殁也,不孝程甫髫龄;王父宦游西蜀,未尝随侍。乾隆庚午(1762年),王父起服入都,居家仅数月,而不孝程年方八岁。王父之音容笑貌不过得之,仿佛于事业,何能叙述万一耶?谨即府君平日口述及亲友传诵者胪列如右(上)。 不孝孙刘大程等抆泪谨述 【注释】 ①文林郎、四川荣经县知县、显祖考笏庭府君暨祖妣崔太孺人行述:赐进士出身、诰授中议大夫、鸿胪寺卿、前光禄寺少卿、吏科掌印给事中、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钦命稽查觉罗左翼学巡视瓜仪天津漕务西城察院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篡修官、辛丑(1841)科会试同考官,加一级,清平宗再侄湄顿首填讳。 ②窀穸:墓坟。 ③荐剡:指推荐人的文书。引申作推荐。《旧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明吾丘瑞《运甓记·太真绝裾》:“如今虽蒙刘公荐剡,薄沾寸禄,无甚烦难职守。”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四·征聘不至》:“ 康熙己未,博学宏词之徵,内外荐剡百八十余人。” ④乡饮大宾:周制,乡饮酒礼举乡里处士之贤者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其后历代相沿,名称不尽相同。明清时又有“宾”(亦称“大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 ⑤犬牙交错: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⑥飞刍挽粟: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汉书·主父偃传》:“又使天下飞刍挽粟。” ⑦讷亲:(?—1749),清朝大臣。姓钮祜禄。满洲镶黄旗人,额亦都之曾孙。雍正中袭公爵,授散秩大臣。乾隆帝即位,授镶白旗满洲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协办总理事务、进封一等公爵。后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乾隆九年(1744年)巡阅河南、江南、山东诸省营伍,同时勘察海塘、河工,建言颇多。四年后,任经略大臣,率禁旅督师讨伐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以师久无功获罪,削官。乾隆十四年被斩。 ⑧马朝柱:系蕲州张家塝人,全家租得罗田白庙河江家畈江氏在天堂寨的一片林地。他以垦荒作掩护酝酿起义。天堂白云庵和尚正修假托马朝柱为“天命神授”,“二十岁即得天书宝剑”,并传“西洋寨”(今四川峨眉)出有幼主,名朱红锦,系明后裔。又有大学士张锡玉、大将吴乘云统兵三万七千为辅。朝柱改名太朝,系其军师,因是正修商于朝柱,广募四方义士,即制书札,散发告示。正修又写讨清檄文和《囤粮》、《敬神》文,拟定“统掌山河,普安社稷,即受天命,福禄永昌”的起义口号。 ⑨武弁:武官。唐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明史·熹宗纪》:“国家文武并用,顷承平日久,视武弁不啻奴隶,致令豪杰解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你文官一途虽然做不得,但是武弁一路还不妨事。”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八:“他也谦逊着,说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晓得服从上官命令。” ⑩备员:凑数;充数。 ⑾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⑿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