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杰出考古学家夏鼐先生50多年的日记,经过历时10年的精心整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印制,全套10卷440万字,终于在今年8月中旬的上海书展上与读者见面。《夏鼐日记》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资料,其时间跨度之长、涉及方面之广、史料价值和阅读价值之高,都是十分难得的,因而备受读者关注。 着手进行夏鼐日记的整理出版,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陈丽菲女士,为编辑“往事与沉思丛书”,邀约本人撰写夏鼐传记。由于本人正在忙于编辑《夏鼐文集》,无暇他顾;再则感到必须从整理日记入手,才有可能写好传记。在此前后,曾任郭沫若秘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王廷芳,为查考郭老事迹去夏鼐子女处查阅过日记,也呼吁及早将其整理出版。本人作为亲沐先生教泽30余年的学子,从1952年在北大聆听他讲授考古学通论课程,到1956年进入考古研究所后,在他直接领导下从事秘书性工作,参与多种编撰项目,经常出入夏先生家。加以70年代曾与夏先生比邻而居,所以同他的子女都很稔熟。经过反复酝酿,考古所领导责成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从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便与夏素琴、夏正暄、夏正楷、夏正炎姐弟四人一道,共同进行日记的整理工作。彼此商定,他们依年龄的长幼分别负责日记从早到晚的初步整理,进行誊抄和录入;我则负责统稿,从政治上和业务上把关,直到最后定稿。开始对工作量和难度估计不足,曾预计200多万字、5年完成。意想不到的是,整理工作着手不久,原拟接受出版的一家大学出版社因故推托,联系北京的其他出版社也不顺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后经已调至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的陈丽菲女士竭诚推荐,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社长的大力支持,不仅于2004年签订出版合同,并且预支部分稿酬,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整理工作的进行。 着手进行日记整理工作的时候,夏家两位小弟交来的都是电子本,而年已七旬左右的姐弟二人交来的则是抄录稿(他们陆续抄录40%年份的日记,总计150万字以上),由我仔细校阅后请人录入。本人那时刚满65岁,为了顺利地工作而学习电脑,逐渐熟练地掌握各种应用技能。大约2002年初,夏鼐子女感到1936-1940年留学期间的日记涉及的疑难问题太多,转交给我整理。陆续交来的誊抄件和电子本,也需要查对原件。这时我才较多地接触日记手迹,深感整理工作绝非轻而易举。夏鼐在日记中,对每天接触哪些人和事,每天读什么书、多少页,几天读完、共计多少页,都有十分具体的记载。他记录了大量文坛掌故、社会新闻,抄写了许多寺庙牌匾、碑刻文字,以及个人和友好的诗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专门学问,大部分时段以行草体书写,字小如豆(甚至如蚁),虽年久漫漶,辨认中文还比较容易;而大量的外文人名、地名、书名和专名,需要将潦草的字词准确地录入并括注译文,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一般的英文和法文内容,分别由考古所资料信息中心的莫润先、金文馨二同志负责中译,花费了很多精力。 最费事的是核校难以胜数的中外文书名。近现代中文历史学等方面著作,只要翻检我院历史研究所编《八十年来史学书目》、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基本上都能查到,倘有笔误即可订正。古籍偶感麻烦,有一次在将誊抄件交付录入前过目时,发现一处“阅读远北游录”可疑,遍查古籍书目并无“远北游录”一书。后经仔细辨识日记手迹,查对有关资料,终于弄清楚原来是“阅谈迁《北游录》”。外文历史考古方面著作,通过查阅有关论著附录的参考文献,可以查明一些;再充分利用英国不列颠图书馆网站的藏书目录,大部分也能找到。1948年9月胡适到南京时下榻历史语言研究所,晚间常召唤夏鼐前去聊天,有一次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物理学家萨本栋在座,他说起早年自己著作在英国出版的经历,所记英文书名字迹甚为潦草,难以拼写、释读。当时未及请教物理方面的友人,查《辞海》“萨本栋”条获知所著有《交流电路原理》一书,再由不列颠图书馆网站查到英文书名“Fundmlntal of Alternating-current Machines”,对照日记手迹正相符合。 外文人名也有费事之处。一般遵照详备的外国姓名译名手册音译即可,但许多西方的中国学家都有中文名字或传统旧译,例如斯坦因、伯希和、沙畹、高本汉、安特生、魏敦瑞、费正清、李约瑟等,理应逐一注明。开始曾参考莫东寅著《汉学发达史》等书,后又借阅《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世界中国学家名录》等书,大部分得以查明。夏鼐早年曾阅读瑞典学者Osvald Sirén的《早期中国艺术史》各卷,莫东寅书将该作者音译为““西林”,后来查明其中文名为“喜龙仁”。他的名著《北京的城墙与城门》,近年已被译成中文出版。 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我们曾多方寻求帮助。夏鼐初到英国留学时,不时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画廊,涉及诸多伦敦小地名和景点内部情况,正当苦于难以判明之际,恰巧有本所图书室一名青年同志前往不列颠图书馆交流工作,趁便请她就近一一查明。再如涉及埃及考古部分,得到北京大学历史系颜海英教授的帮助;留学英国和后来访英的全部日记,承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华裔专家汪涛博士校正;出访秘鲁、墨西哥时日记,承拉丁美洲所曾昭耀研究员校阅;出访希腊时日记,承外国文学所王焕生研究员校阅;四次访美时日记,由本所陈星灿研究员校阅。又曾得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徐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茅海建教授,本所研究员仇士华、姜波的帮助。交付出版社前,由本所研究员张长寿通读一过。 尽管如此,大量的外文人名和专名中,仍有极个别未能核准和译出者,一律加灰底标明,以示存疑,尚祈读者给予指正。 从2004年开始对录入稿进行这种查核加工,到统稿完毕,将电子本全部发给出版社,经历了4年的时间。2008年秋,陈丽菲女士应邀担任本书的特约策划和责任编辑,协同出版社内的一位年青编辑,带领上海师大编辑出版专业成绩优秀的六位同学,进行审读和编辑加工,特别是遴选三千中外人名编制索引。书末又附录内容翔实的“生平事迹年表”,以弥补未及编制名目索引的缺憾。另外,还根据夏鼐遗稿摘录日记未及的1931年以前情况,命名为“家世与少年时代”,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夏鼐先生的生平。 总之,《夏鼐日记》的整理出版,是在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支持下完成的,是各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通过10年有余的整理工作,共同承担这项艰巨任务的5人,目前3人已年逾八旬或接近八旬,我们深感自己过去虽然常在夏先生身边,对他的渊博而谨严的学养,多方面的卓越业绩,感人的高尚品德,毕竟所知甚少也很肤浅,从而更加崇敬这位享誉国内外的一代大师。认真研读夏鼐先生的宝贵学术遗产,后辈学人将获得莫大的启迪和教益。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1年10月19日0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