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年底,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谭正璧学术著作集》,将谭先生的15种学术著作(包括两种遗稿)结集出版,以期嘉惠学林,同时纪念这位著名的古典文献专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谭正璧字仲圭,1901年出生于上海嘉定黄渡镇,曾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肄业于上海大学,历任上海女校教师,上海美专、震旦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52年,谭先生任棠棣出版社总编辑,1961年起受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特约编辑。自1920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谭先生一生致力于祖国的文化事业,著作等身(作品有150种之多,总字数过千万),成果斐然。 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他最早尝试文学史的研究,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2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进化史》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20世纪上半叶文学史创作的标杆。他提出的“文学史不仅是探索文学的沿革和变迁,更是为了指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观点,被专家和学者们认为具有高度“史家的史识”,从而引起了关于这一课题的大讨论,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景观。而此书更被作为教材,每年重印一次,并被翻译成外文海外发行,一直畅销不衰。谭先生最早为妇女文学正名,早期著作《女性词话》即引起了世人的重视,后来的《中国女性文学史》更可说是其代表作(曾被著名学者陈寅恪《论<再生缘>》一文征引),也代表了迄今为止对女性文学研究的最高成就。此书后来被百花文艺出版社收入《20世纪经典学术史》丛书。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文学家辞典(共收6851人),而且是由个人力量编定,一问世就引起了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赞扬,连海外汉学家也奉其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此书曾多次重版,一时间洛阳纸贵。谭先生的《话本与古剧》《古本稀见小说汇考》《三言二拍资料》《木鱼歌、潮州歌叙录》《曲海蠡测》等学术著作,都是“钩沉辑佚的力作,非十二分功力不能完成”。谭先生在小说、戏剧、曲艺等方面成就最突出,对俗文学贡献卓越,以致他的去世被称为是中国俗文学界的“断五指、断四肢之痛”。 作为文学家,谭先生在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方面都有涉猎(仅长篇小说就有三部,其他作品更有数十种,约500万字)。陈青生曾把以包天笑、谭正璧、平襟亚为代表的“茶话”作家群与以巴金、李健吾、钱锺书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作家群相并列,并以谭正璧和李拓之为上海孤岛文学时期历史小说创作最杰出的代表,可见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分量。他曾为鲁迅的作品提过建议,为鲁迅所赏识,其历史小说创作受鲁迅影响很大,风格即模仿鲁迅的《故事新编》,布局精巧,文辞清丽,又有所寄托和讽喻。他在孤岛时期创作的剧本《梅魂不死》上演三次,轰动一时,以梅魂喻国魂,指出中国不会亡,给予了沦陷区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持。谭先生的文学创作非常丰富而精彩,但在今天却鲜有人知,这与他的成就很不相称,以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文学通史》称他为“被遗忘的缪斯”。如今应该是重新提及先生的时候了。 作为教育家,谭先生不满20岁就从事教育事业,一生桃李满天下。除先后在私塾、中学、大学任教以外,还参与创办了多所学校,例如孤岛时期参与创办新中国艺术学院并任院长(该院的创建兼为中共皖江区城市工作委员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任务为物色进步青年到解放区工作),建国后曾与赵景深、穆尼合作创办上海民办业余艺校(这是上海第一所民办艺校,后改名鲁迅业余艺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无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他始终在教育的第一线,亲自为学生授课,还亲手编定教材,如《师范应用文》《中国文字学新编》《国学概论》《庄子读本》《礼记读本》等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受学生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谭先生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并非出身诗书世家,也没有多高的学历,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全靠自己的天分和对文学、文化事业的一片赤诚热爱,这是更加难能可贵的。他的经历也是20世纪文人遭际的缩影,他耐得住生前的清贫和寂寞,但是凭他的成就,不该在身后也寂寞。今天也逐渐有人重新重视谭先生,有著名大学研究生把谭正璧作为研究对象(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阮娟毕业论文《谭正璧历史小说研究》2011年5月),有很多报刊杂志又重新频现谭正璧的名字(如《嘉定文史资料》第28辑上即有6篇纪念他的文章)。他是嘉定人民的骄傲,也是上海人民的骄傲。他的成就更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其作品早就在海外流传,日本早稻田大学池田孝冈教授、横滨大学波多野教授、著名学者立仙宪一郎、中山樵夫、井上虹梅、美国夏威夷大学马幼垣教授、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博士、苏联汉学家阿列克塞也夫教授及波兰的众多汉学家等等都曾先后翻译绍介过谭正璧的作品。 如今,上海古籍出版社《谭正璧学术著作集》共收入先生作品15种,分13册精装印制,可谓谭先生学术著作的第一次整体亮相,其中《螺斋曲谈》与《评弹艺人录》均是谭先生未发表过的遗稿。《中国文学进化史》《诗歌中的性欲描写》《女性词话》《中国小说发达史》四种解放后未重版,另外几种皆以解放后出版的通行本作底本。此次结集,在保持谭著原貌的同时,也做了很多查漏补缺、辨讹正谬的工作,特别是《三言两拍源流考》,此书为谭先生积数十年之力而成,共80余万字,1963年曾由我社付型,但由于政治原因未能印刷出版,直到1980年才得以“三言两拍资料”之名面世,又因为种种原因删掉了近一半的篇幅。此次出版不但恢复了原名,而且把当初删掉的内容也尽可能一一复原,使读者可见当日之全豹。 (作者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 原载:《文汇报》2012-01-0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