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注 由国际舞台美术组织、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主办的 “乘光如歌 对语正平——周正平当代灯光艺术作品研讨会”近日在杭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余位戏剧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设计及戏剧研究专家在研讨周正平灯光艺术设计理念、美学追求的基础上,对舞台灯光的发展现状、艺术定位、未来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一致认为,灯光在戏剧舞台创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灯光设计师应该在艺术创造上有自觉的追求。 灯光是舞台的灵魂。瑞士舞台美术家阿匹亚说过:“光是音乐的视觉等价物,只有音乐和光才能表现所有表象的内在本质。”灯光的“音乐性”、灯光的“音律”,近年来已引起众多同行广泛的注意,并上升为一种理性认识。阿匹亚说:“光是舞台美术的调色板,光是戏剧演出的灵魂。光与色是不分家的,光本质上就蕴含着音乐性。”光感和光的运动感是光色产生音乐性的两大要素。舞台灯光的设计与操作 ,对其音乐性的认识与处理是灯光艺术层次的提高、作品升华的关键。 周正平在灯光设计中追求戏剧的内在情感表达和立体照明的典型效果,突破了镜框舞台的空间感。在戏剧演出的过程中,他的灯光总谱犹如音乐的总谱一样,随着戏剧动作的发展、人物情绪的变化,创造了光和色组成的心理造型空间。他充分发挥了舞台灯光的造型、抒情、象征和隐喻的功能,以光抒情,光随情变,使光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他驾驭的光,还赋予中性布景以个性;他注重表演动态画面的构图,为戏剧演出创造出“织在时间上的图画”的效果,为舞台艺术灌注了新的生命。 周正平前期作品的灯光设计对于色彩追求比较多,光色配合比较繁复,而近十年的许多作品如话剧和昆剧里,设计风格则变得更加沉稳、深邃、大气,更为简约单纯和耐人寻味,落笔不多却包含深意,创新精神尤其突出,体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学原则,也说明了他的灯光艺术走向成熟。在由田沁馨导演的话剧《生死场》里,周正平探索出一种话剧与戏曲、电影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让灯光参与到戏剧结构中,让时空的定位和转化依靠灯光来调度,成功地满足了导演对时空自由灵活流动的要求。2004年,由陈薪伊导演,潘虹、濮存昕等众多明星出演的明星版话剧《雷雨》公演。观众对该剧设计独特的舞台灯光印象深刻。周正平利用舞美装置中的一台吊扇,巧妙地打出扇叶在地面上的投影效果。当人物内心充满矛盾、戏剧冲突愈演愈烈的时候,演员的表演区域都基本位于吊扇的投影部分。当舞台上的吊扇阴影开始转动时,人物内心的激烈斗争也被高度外化。而在评剧《呼兰河》里,周正平用光束打造出与舞美装置融为一体又极富变化的舞台灯光,同样的天幕在他运用各种光效的投射中,呈现出了与整个舞台空间浑然一体、层次分明的变化,让观众惊叹不已。诚如胡妙胜教授所说:“中国剧坛已经出现了意识、感觉、技术三者统一的新一代的舞台灯光设计者,周正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周正平灯光设计的特点之一是“光景合一”。在越剧《寒情》中,他用光的变幻寻找到了光与音乐的节奏;他以黑白拓印的青铜器为形象主题,表现荆轲的儒侠气质。在这样的戏剧空间环境下,戏剧节奏的起伏、光色的渲染、情节的点诵、气氛的烘托、高潮的推动,灯光设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戏的最后,倒立三角形的光束与舞台平台正三角构图相对应,将荆轲置于实体和虚空的尖锐对峙的构图中央,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和悲壮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龚和德称周正平是一位“灯光诗人”。在周正平艺术创作的前十年间,他所接触的剧目多是戏曲,而且以越剧为主,“小百花”这片沃土抚育了他的艺术生命。周正平越来越领悟到,艺术是高度浓缩诗化了的生活,一切艺术的创造都应洋溢着诗意的感悟和诗意的表达。于是,诗意的幻想、生活的激情、心灵的伤痕,都会牵动他的手,从中流出变幻无穷的光束。他凭着光影和色调,化出华丽、飘逸、清朗、圆转、委婉、缠绵的《白蛇前传》《西厢记》《蝶恋花》《梨花情》《白兔记》《寒情》《荆钗记》……确立了周正平灯光设计的艺术风格。周正平凭借着对作品、人物的理解,利用灯光的物理特性、照度的明暗、色调的冷暖等因素,渲染烘托人物的情感意绪,使其强化、外化,使规定性情景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周正平把它概括为“以光代景,以光传情”八个字,是很有见地的,也是十分确切的。 如今,舞台灯光已经成为戏剧综合体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艺术语汇。它参与到戏剧中,焕发出不可估量的艺术魅力,它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地提升了。周正平的灯光设计创造了一系列的艺术符号。灯光既是一种功能符号,又是一种艺术符号。灯光符号像音符一样,是流动的、不稳定的、可变的。它奇妙的排列组合,会随着不同的戏剧需要而发生变化。灯光的变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符号的转换活动。逆光、追光、聚光、激光、回光这些不同的艺术符号,在周正平的各类作品中,经过不同的排列和转换,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 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光设计艺术会更进一步地超越仅仅作为戏剧艺术的辅助手段,我们看到多媒体投影等新技术为戏剧展现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灯光越来越具有相对独立的表现价值。灯光的进步还会带来舞台美术观念的更新,从而带来戏剧的整体观念更新。但是,周正平的可贵之处,是懂得灯光与艺术的联姻,是要求科技为艺术服务,而不是在舞台上“玩灯光”、“抢戏”。他的灯光设计既不故意追求技术的炫耀,更不是将舞台照明变成光的游戏,独自争胜。对周正平来说,他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是戏剧的高度综合,严格服从于演员的表演。灯光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有节制地用光,理性地设色,而不是一味夺取表演的话语权。创造整体形象、推进整体和谐、突出艺术本体,从而达到一种整体美的境界,这才能把灯光设计的作用和认识提高到一个美学的层次。 原载:《文艺报》2011年04月18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4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