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戏曲各种品格的京剧种当属京剧。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而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经典和范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京剧理论研究较之前有了长足发展。近20年,这种发展又在加速,其体现就是京剧论著的出版。 一、近20年来我国京剧图书出版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曾就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90年之前的京剧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近日,又对我国1990年以后至2008年6月公开出版的京剧图书作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国戏剧年鉴》《京剧知识词典》等。这些书是研究我国出版物状况和戏剧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工具书,其书中所列京剧书目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京剧艺术图书出版的总体概貌。 对统计结果,采用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中的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从目录学及戏曲研究两个角度,参照《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有关类目体系,将这些书籍大致划分为理论与评论、史论与史料、专集与文集、舞台艺术(表导演)、传记与回忆录、唱腔曲谱、剧目研究、舞台美术、教材、普及读物与工具书10大类。统计中大部分的图书只具有京剧这单一主题,也有极个别图书具有戏剧和京剧两方面内容,但侧重点以京剧为主。因为京剧书籍在我国出版地区较为广泛,且有的地区出版物未在国家出版总署登记,所以,统计中个别年份难免有漏掉的图书。 我们将1990年前后的统计结果相比较发现:我国京剧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大体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复苏期、沉寂期、振兴期、繁荣期。 复苏期(1949—1964)这一时期,我国京剧理论研究较新中国成立前有很大发展,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出版物也呈现由解放初期的停滞状况向复苏发展的好势头转化。京剧图书出版数量的分布情况;理论与评论62种;史论与史料2种;专集与文集2种;舞台艺术7种;传记与回忆录6种;教材3种;资料与工具书5种。1949年至1964年15年间共出版京剧图书87种,其中1959年出版最多是19种,1949年、1955年和1964年最少是1种。 沉寂期(1965—1976)由于“文革”的破坏,京剧艺术遭受了严重的灾难和摧残,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理论家遭受迫害,致使整个戏剧舞台只剩下几个“样板戏”,这一时期京剧出版物近乎“书荒”境地。 振兴期(1977—1989)结束了“戏曲舞台一花独放”的局面,京剧艺术从此获得新生,断裂了的理论队伍又有了蓬勃生机。京剧出版物也从“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沉寂境地走向复苏和振兴。这一时期我国京剧图书出版数量的分布大致为:理论和评论54种;史料和史论17种;专集和文集8种;舞台艺术9种;传记和回忆录31种;教材9种;资料和工具书10种。1977年至1989年底12年间共出版图书138种,其中1982年出版最多是20种,1979年最少是3种。 繁荣期(1990年至今)1990年以后我国京剧出版物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品种也呈现高速增长阶段,直到目前为止,这个增长势头仍未减弱。从数字上看,1990年以后至2008年6月,不到18年时间,全国共出版京剧类图书455种,其中理论与评论71种,史论与史料82种,专集与文集25种,舞台艺术(表导演)22种,传记与回忆录83种,唱腔曲谱67种,剧目研究18种,舞台美术39种,教材17种,普及读物与工具书31种。 我们将繁荣期的剧出版物与前三个时期进行比较还发现: 1.繁荣期,京剧图书出版总数有很大提高。由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统计的数据不包括剧目研究、唱腔曲谱和舞台美术三大类。所以,即便忽略不计这三大类,繁荣期内,京剧论著的出版也远远超出复兴期和振兴期两个时间段图书出版的总和。值得一提的是史料与史论、专集与文集、传记与回忆录、舞台艺术四大类书籍,出版数量每年呈快速递增态势,理论与评论、教材、普及读物与工具书也较此前有很大提高。 2.繁荣期,京剧图书出版呈波峰状。既有出版的高峰期,也有出版的低谷期。1990年纪念京剧徽班进京200周年迎来第一个出版高峰期。此后,这样的高峰还出现在1996、1998、2003、2005、2007年,预计2008年又是一个高峰期。 3.与其他出版物相比,京剧图书的增长是缓慢的。1990年以前,京剧艺术图书在全国各类出版物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达到百分之零点零几,1990年以后这个比例仍没有太大增长,抑或增长较缓慢。 二、近20年京剧研究的总体概貌 1990年以后,京剧研究从整体上看,已经开始渐渐走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危机和低谷。随着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艺术兴趣日益升温以及公共财政对京剧的投入迅速加大;各级京剧院团传统剧目的继承、新剧目创作和市场演出呈现出的良好态势,都对京剧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起到促进作用。1990年京剧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更是将京剧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期。这一年从年初开始,全国各地陆续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出、研讨活动,出版了不少纪念论文集,如北京出版了《争取京剧艺术的新繁荣——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振兴京剧学术讨论会文集》,河北省出版了《河北省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学术论文集》,天津出版了《京剧与时代》等。年底,在京召开的“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又将这次纪念活动推向高潮。此次纪念活动被誉为到目前为止,京剧史上“规模空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历史性盛会。1991年由王文章主编的《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纪念册》(文化艺术出版社)全面、生动地记录了这一盛会的过程。另有大型图册《当代菊苑群英》(北京出版社出版),是这次精彩纷呈纪念观摩演出活动的剧照集。转年出版的《争取京剧艺术的新繁荣——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振兴京剧学术讨论会文集》,则是这次盛会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京剧学术研讨会成果的结集。该书收录来自全国各地戏曲理论家、艺术家、艺术管理家论文40余篇。借这次纪念活动的东风,不少地区还出版了各种类型专著,如《中国京剧史》《京剧史照》《京剧剧目词典》《京剧知识辞典》《京剧艺术论》《京剧诀谚辑释》和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周信芳、王瑶卿、梅兰芳、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萧长华等京剧艺术大师的艺术评论集以及一些关于京剧艺术的研究文集、回忆录等。 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锣鼓声,的确敲响了京剧人对新形势下振兴京剧艺术的思考,这种思考不单单只停留在舞台演出,在理论研究领域的探索更加广泛、深入、系统。可以断言,在当下中国戏剧研究范畴内,京剧研究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远远超过任何时期、任何剧种的专门研究,其研究的触角也已经深入到京剧的各个方面。有对京剧形成标志和历史过程的探索,对京剧历史经验的反思,对京剧文学、表演、导演、音乐、舞台美术各部门艺术成就和当前创作问题的论述,从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角度对京剧艺术的审视,对某些艺术家和艺术流派的分析研究,对京剧与知识分子、京剧的生态结构以及体制改革、艺术管理、戏曲教育、争取和培养观众等问题的探讨,对京剧现代化和京剧今后走向的研究和展望,等等。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京剧理论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水平。许多书目所涉及的学科包括戏剧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形态学、文献学、教育学等,其中有些理论还填补了京剧艺术研究的空白。 这些京剧理论书籍按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京剧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国京剧史》《京剧二百年概观》等。 (二)对京剧美学、京剧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 《京剧艺术论》《京剧精神》等。 (三)对京剧艺术经验及其继承与革新的研究:《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京剧——京城戏曲文化的整合》《语言学视角中的“样板戏”》等。 (四)对京剧表演艺术家生平事迹的研究:《梅兰芳的艺术与情感》《京剧小生宗师姜妙香》《武丑张春华》等。 (五)对京剧舞台表导演的研究:《京剧流派艺术论》《艺苑秋实——京剧表演多种程式的妙用》《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中国戏曲表演史论》等。 (六)对京剧舞台美术的研究:《京剧行头》《中国京剧脸谱》《中国京剧衣箱》等。 (七)对京剧音乐唱腔曲谱的研究:《京剧传统戏皮黄唱腔结构分析》《梅派唱腔琴谱集》《京剧司鼓艺术与技巧》《李慕良操琴艺术谈》《京剧唱腔音乐研究》等。 (八)对京剧剧目的研究:《京剧剧目概览》《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京剧大戏考》《新时期京剧剧作集》等。 (九)对京剧艺术教育的研究:《京剧艺术教程》《京胡教材》《中国京昆——中国高等院校艺术素养丛书》《大专院校京剧讲座》《中国京剧二十讲》等。 (十)对京剧知识普及及资料使用的研究:《京剧知识一点通》《京剧欣赏》《戏外看京剧》《京剧欣赏入门》《京剧知识辞典》《京剧知识手册》等。 三、近20年来京剧理论研究的新突破 突破一:京剧理论和评论发展到今天,人们逐步由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舞台演出、剧评等方面的探讨开始转向京剧学、观众学、京剧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并呈现出纷繁姿态和多元、共存、综合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 在美学方面,2008年5月由陈友峰撰写,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本体新论》,打破了以往戏曲理论研究中只注重中国戏曲流变的考察和对中国戏曲外在形态的描述,作者运用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视角提出了对中国戏曲本体的认识,力图使中国戏曲的本体研究真正成为对戏曲本质、本源的追问。该书对当今中国戏曲理论、尤其是京剧理论的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戏剧学方面,由傅谨著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京剧学前沿》,一经面世,便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反响。在国内,“京剧学”尚属一个新兴的学科,能够大胆起用“京剧学”为书目名称,预示着在高等学府一个新的学科建设计划正在启动,这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一个创举。而由傅谨教授率领的国内第一个以“京剧学研究”为项目内容的创新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实施《京剧学通论》和《京剧历史文献汇编》两项重大科研项目。这两部专著既有大百科全书这种集权威性和普及性为一体的知识性工具书的特点,又有数字化处理这种集前瞻性和规划性为目的资源共享性质的特点。 观众学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学科,要研究京剧,就不能不研究观众,研究观众,才能为研究京剧提供客观依据,为解决许多被争论不休的问题提供解决的途径。如京剧危机问题,观众上座率问题、社会效果问题、剧目质量问题等等。再早,我们还没有发现一部专门研究戏曲观众的论著。尽管1982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艺术》(张赣生著)一书中曾提出“观众中心论”的观点,但也只是泛泛谈到观众在戏曲创作中的地位问题,没有做系统深入的论述。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赵山林撰写的《中国戏曲观众学》,第一次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关注戏曲观众群体上,是从观众角度研究戏曲的开创之作。2004年,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刘景亮、谭静波两位作者承担的文化部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戏曲观众学》的结题出版,称得上是阐述较深奥、系统、完满的一部戏曲观众学理论专著。他们从1984年就开始关注戏曲观众问题,其间进行了大量的观众调查、剧场考察和历史资料的阅读,对观众的心理机能、观众审美意识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和兴趣、各种类型戏曲的审美特点、决定剧场效果的种种因素、戏曲审美教育和戏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科学、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不少创造性的见解。 这一时期,在京剧理论研究上,还有不少新领域、新课题的开发。譬如《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一书,是从社会学和性别研究的全新角度来看京剧,并把京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把京剧的历史作为一部了解中国两性之间关系变化的社会史来研究。它通过解剖京剧中旦角使用的道具——跷(模仿封建社会妇女缠足)及其在本世纪的兴衰过程,考察分析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导致这些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可以说,这是艺术社会学领域的一项开拓性研究,填补了迄今无人涉猎的一项学科空白。再譬如《清代京剧文学史》一书,也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探寻了清代京剧文学的发展历程,不仅梳理了京剧在各个时期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还分析了各个时期上演剧目,文学样式上的特色、成果及变迁,剖析了京剧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学一脉所具有的独特文学和美学价值,揭示了京剧作为由古典戏曲转型为近代戏曲这一特殊的戏曲文学变革时代中的文本变革轨迹,彰显了京剧文学不同于以往戏曲文学的特殊性、丰富性的特点。 突破二:这一时期,京剧史料与史论研究继承并延续了以往的研究成果,除了谈史说戏外,最凸显的是出版了大量京剧画册、图录和影像集。用照片和图片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京剧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在1990年以前是不多见的。像《京剧史照》《中国京剧》《中国京剧史图录》《梅兰芳表演艺术图影》等,以及京剧大师张君秋、尚小云、程砚秋、梅兰芳、马良连等人的舞台生涯写真集。以绘画形式展现京剧人物、京剧历史也是这一时期出书的特点之一,如《张天翼京剧人物画选集》《韩伍京剧作品集》《郑长符戏曲人物画作品集》等等。其中不少图片和剧照从未公布过,如《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使70多年前的珍贵画卷得以问世,成为研究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特别是梅派艺术的宝贵资料。 对京剧历史资料的搜集、挖掘近年来也受到重视。早些年,我们见到的除张次溪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外,再没有更为完整、全面的文献辑集出版,特别是自民国以来至今的大量基础史料,包括许多散见于各地报刊中的史料,更是没有得到充分的搜集与整理。如今我们不仅见到了《申报京剧资料选编》,还看到了《民国京昆史料丛书》,这些资料的出版将为研究京剧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参考价值。 突破三:这一时期对京剧舞台艺术技术层面的研究论著出版不少,其中有不少论著具有很高的实践运用与理论研究价值。例如《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表演艺术比较》是国内第一部把歌舞艺术与中国京剧艺术进行比较研究的、很有特色的书。前半部写日本传统歌舞伎舞台表演与中国京剧舞台表演的异同;后半部着重介绍、研究当代日本大型歌舞伎《新三国志》的舞台表演。通过二者的对比,使读者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观众的艺术欣赏要求和审美标准。 突破四:京剧舞台美术作为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认真研究京剧舞台美术的继承与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京剧舞台美术包括服饰、脸谱、道具、灯光、舞美设计等等。对于舞台美术研究这一时期也有新的发展,例如,《中国传统戏衣》,这是潘嘉来2006年主编的一部有关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书系。该书对我国戏衣历史、戏衣与传统服饰的关系、各流派戏衣款型、色彩图案、制作工艺作了全面描述,并配以多幅各种款式的戏衣彩图,对读者了解和欣赏戏衣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同时,也对了解我国服饰的演变和发展有帮助意义。2008年1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京剧行头》,除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京剧行头的特点外,在京剧美学特色上还进行了详尽阐述。 这一时期,舞台美术研究还突发奇想,新意迭出。如傅学斌先生设计的《西游记》和《封神榜》京剧脸谱火花,堪称精彩绝伦。又比如《剪纸京剧脸谱》是黑龙江海伦市文化馆剪纸艺术家们大胆创新,精心创作的一部剪纸作品集。 四、近20年京剧研究的欠缺 1990年以后,尽管京剧研究成果颇丰,但是欠缺之处仍然很多。京剧这个剧种内涵十分丰富,研究对象也非常广泛,每一个研究对象又都有各自研究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如音乐唱腔、剧目、表演技法等都可以形成自身较完备与独立的音乐声腔系统、剧目系统和表演技法系统等等。虽然,这些年来京剧在这些方面都已经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无可讳言的是,全面和系统地研究还不多见。举例而言,京剧表演应该是京剧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舞台表演艺术是京剧本质上所特有的,在表演艺术研究基础上探讨京剧表演美学规律对京剧研究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尤其薄弱。统计中发现,除2001年泰华生主编的《京剧流派艺术论》,1995年张云溪撰写的《京剧表演多种程式的妙用》,1990年袁世海、徐城北合著的《京剧架子花与中国文化》三部论著对表演技法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外,其余的几部书大多是演员表演经验谈。再举例,对京剧音乐声腔的研究,除张正治编著的《京剧传统戏皮黄唱腔结构分析》,庄永平撰写的《京剧唱腔音乐研究》,武俊达撰写的《京剧唱腔研究》等几部较系统论述音乐声腔方面的论著外,其余几十部书多为京剧唱腔曲谱集,乐器使用与技巧等。除此之外,这些年对京剧内部的研究也很不平衡,有很多自然形成或人为造成的冷门和缺门需要弥补,还有相当多的新的研究领域值得去努力开拓。如京剧文化、京剧教育等等。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京剧史论研究领域尚有很多关键性的学术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较完满、足以为戏剧界所公认、并且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解决。统计中发现,谈史的书很多,如《京师梨园世家》《中国京剧编年史》《谈史说戏》等,但论史的书较少。 五、近20年京剧理论队伍的建设 京剧研究要想面向时代、面向创作、面向世界,必须加强理论队伍建设,具体而言,人才资源是关键。近代以来,海内外搞京剧研究的大有人在,甚至不乏外国学者。日本是最早研究中国京剧的,1920年近听花出版的《中国剧》,1926年波多野乾一出版的《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两部书,不仅亦具开拓和填补空白的性质,而且在当时都曾产生过较大影响。特别是近听花的《中国剧》,在七年之中连创印刷6版的记录。这些海内外的资深学者,在长期从事京剧领域的专门研究中,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专门研究者群体。 近年来,京剧理论研究队伍不仅在扩大化,而且独具特色。如中国戏曲学院“京剧学研究”团队的组建,不仅有望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京剧研究各方面的精英,同时,还有望促进该院戏曲,尤其是京剧学的理论建设。该团队在项目实施的2006年至2008年的3年时间里,出版发表了一系列在京剧表演、音乐、文学、舞台美术、导演和教育等分支领域有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述。 除了中国戏曲学院这个人员相对集中的群体,多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北京还是中国其他省份和城市;无论是各地文化系统所属的专门艺术研究机构还是高等学校从事京剧专门研究的学者、研究生,涌现出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理论权威人士,其中许多人还是活跃在京剧舞台和理论研究领域的双栖表演艺术家,更有相当一批是立志于京剧复兴大业的青年学者。他们相继在各自研究领域出版了不少优秀的理论专著。这更说明京剧研究的学术内涵与价值,早已在海内外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同。总之,京剧研究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想在理论上有更大的突破,必须凝聚全国各地的研究力量,组建和培养比中国戏曲学院现有队伍更大的研究队伍,通过数年、数十年的集体努力,尽可能弥补现有的较大和较明显的学术缺失,使京剧研究更具系统性,并且在史、论、资料建设、音乐声腔和表演美学这些学科的核心研究方面有新的开拓。 原载: 《中国图书评论 》2009/07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9/0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