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以文化自觉自信发展中国戏曲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仲才 参加讨论

    以文化自觉提高戏曲的竞争实力
    对于戏曲工作者而言,以文化自觉提高戏曲的竞争力,意味着戏曲工作者能够清醒地认识戏曲在当今时代的困境,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戏曲的时代使命和重任。笔者认为戏曲工作者要积极构建三大体系来提高戏曲的竞争实力:
    一是构建充满传统韵味和魅力的戏曲传承体系,充分体现戏曲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使戏曲在文化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构建戏曲传承体系是发展戏曲、提高戏曲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工程。对戏曲传承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有系统、可持续地把戏曲优秀传统保持和弘扬下去,并使之融入戏曲创作之中,增强戏曲的传统韵味,提高戏曲的魅力和吸引力。在构建戏曲传承体系时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全面审视和梳理戏曲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要进一步收集和整理地方剧种传统资源,并建立各剧种传统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优秀传统剧目的传承,做好传统曲牌和唱腔的传承,做好传统表演特色传承。
    二是构建具有现代理念和元素的戏曲创作体系,促进戏曲艺术融入现代艺术体系中,使戏曲成为现代文化产品中的重要一员。也就是说戏曲从剧本的一度创作到舞台的二度创作都应当在坚守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原则下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地注入现代理念和现代元素,以此增强戏曲的现代性,提高戏曲的现代竞争力。在剧本创作上无论是新编历史剧、整理传统戏还是现代戏创作,戏曲创作者都应当在充分吸收传统剧本创作精华的基础上,强化其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和观念,其题材、主题思想、人物形象都要有现代意义,结构布局要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和节奏。在舞台创作上戏曲艺术家要在保持戏曲舞台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技术和手段,以现代思维与理念把体现时代特征、现代质感的元素注入到戏曲的音乐、舞美、表演、导演中,形成传统韵味与现代色彩交相辉映的戏曲舞台表现体系。
    三是构建目标受众明确的戏曲营销体系,让戏曲再次进入大众欣赏视野,使戏曲成为大众乐于消费的文化产品。在多元化的文化市场里,任何一类文化产品都不可能做到人人来消费。确立、锁定目标受众,培养、吸引、保持和扩大目标受众已是当今每一类文化产品的重要营销策略,戏曲也不例外。为此,戏曲工作者应主动走进大众,深入调查和分析他们对戏曲的要求和期待,在此基础上确立和锁定本剧种的目标受众,采取措施加强与这些受众的感情联络,加深他们对戏曲的认同和喜好,培养他们对戏曲的观赏习惯。对目标受众的锁定应重点关注两类人群,一是少年儿童,他们是戏曲未来的消费主体,大力培养他们对戏曲的爱好是至关重要的;二是戏曲爱好者,要持续保持他们对戏曲的关注,并通过他们来进一步扩大戏曲爱好者队伍。
    以文化自信拓展戏曲的传播空间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我们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时要怀有自豪感和自信心,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拓展中国戏曲的传播空间,以此展示戏曲的魅力和风采,扩大戏曲在海内外的影响,发挥戏曲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独特作用。笔者认为要着力实施戏曲的两大传播策略来拓展戏曲传播空间,加大戏曲的影响力度、广度和深度。
    实施戏曲“广交友”的国内传播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善于借外力来多渠道、多方式加强与大众的交流互动。一方面在相关戏曲活动中,要吸引民众参与其中,让戏曲名戏、名家与大众多接触、多交流。如在举办戏剧节、戏剧会演等活动时,不应仅把这些活动当成是业界的聚会,而应当把它们做成大众的文化盛宴、一项重要的戏曲传播活动,要广而告之,想方设法吸引广大观众前来观赏戏曲演出。再如戏曲界要重视和支持戏曲票友会活动,很多剧种都拥有忠实戏迷组成的票友会,这些票友会时常开展联谊、比赛等活动,他们是推动戏曲传承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关心和帮助这些票友会开展活动,并使之成为传播戏曲、壮大戏迷队伍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戏曲界要进一步加强与教育、旅游、文物、媒体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要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的传播活动,并使之长期化、常态化,以优秀、经典剧目熏陶、感染学生,加深他们对戏曲的认知和兴趣;要让地方戏曲演出深入当地旅游市场,以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戏曲来吸引广大游客的关注和观赏,使之成为当地旅游项目的特色内容,更借此来展示和传播地方戏曲;要加强与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合作,通过这些媒体的相关频道和栏目来增强戏曲名家与戏迷的互动性活动,这既可提升戏曲名家的社会知名度,又可满足戏曲“粉丝”的“追星梦”,从而增强戏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实施戏曲“走出去”的海外传播策略。实际上很多剧种已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如创办于2003年的巴黎中国戏曲节到2011年为止举办了四届,此节每两年一届,每届都在中国挑选若干个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目参演。再如成立于2005年的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就先后出访了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但是,戏曲“走出去”还未形成系统性、规模性、长效性,其作用和影响还很微弱。因此要建立戏曲“走出去”的长效机制,把戏曲“走出去”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工程,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策和措施上保证戏曲“走出去”制度化、常态化,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和推动更多的戏曲院团和戏曲艺术家能够时常走出国门,在国外舞台上尽情展示中国戏曲的魅力和风采,并借此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来更好地促进中国戏曲传承和发展;二要打造国外演出的品牌剧目,戏曲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原则和规范,要让国外观众能够欣赏和接受,到国外演出的剧目就必须寻找与国外观众审美心理和需求的契合点,特别是要打造出适合国外演出的品牌剧目,从而为广大海外观众所欣赏和接受;三要搭建戏曲海外传播平台和培育戏曲海外演出市场,加强与国外有关文化机构的联系,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有影响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可在世界重要城市定期开展中国戏曲全球巡回展演活动。此外,可依靠国内经验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公司,以及发挥海外华人社团作用,使戏曲院团更好地进入海外演出市场,扩大戏曲海外影响。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