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女性人生 平民情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木弓 参加讨论
一接触到畀愚的文字就能感觉到,我们是在读一个受过很好的小说艺术训练的、很能正确把握小说本性的作家的作品。他那从容平实的叙述以及不动声色的语言控制力,显示了一个真正小说家特有的艺术功力。当今,有很多人在写小说,但并不是有很多人知道小说怎样写,知道小说靠什么来表现现实生活。有作家说,写了二十年了,刚刚找到一点小说的感觉。畀愚也许还不是最著名的小说家,但他却能比别人更早抓住小说的感觉。正是在这样的感觉运行中,他找到了自己展现时代生活的方式。这就是我们读到的《罗曼史》。
    《罗曼史》是一部中篇小说集,由几个生活故事所组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几个中篇主要篇幅都是在写女性生活。主人公大都是女人。除了《胭脂》的时代背景推到抗战时期,主人公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以外,多数篇什都写的是当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命运的片断,以此来展现我们时代的不断变化令人捉摸不定的生活,来反映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确,作家笔下的女性多为生活在传统城市中的普通妇女,如《煲汤》中的小桥、《罗曼史》中邢美玉、《女人》中的陈红梅等。在当代经济社会剧烈变化中,她们实际上都成了所谓的弱势群体,在生活的浪潮中很无助,很可怜,只好随波逐流,任凭命运的捉弄。她们其实并不甘命运的安排,也有一种改变生活现状的冲动,但经过一番挣扎,她们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说得到什么的话,那就是心灵更深的伤害和对生活更深的绝望。其实,她们对生活都没有什么过多的奢望和要求,她们所需要和努力争取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权益,但她们最后还是得不到。小桥只是不想再当妓女,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但她却永远实现不了。邢美玉只是想把自己嫁出去,做一回正常的女人,但命运还是把她作弄了一番。有点小心眼,但不想稳定自己生活的陈红梅也是被命运玩了一把,让她看到丈夫和别人通奸,而不得不选择离婚,重新面对严酷的生活。
    很显然,作家是希望通过这些女性不同的命运故事,真实地反映当代社会矛盾冲突,指出在这样一个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的时代,人性与现实之间所出现的畸型关系对我们生活的控制与支配,表现了在现实面前人性的无奈与无力。然而,最受伤害的是这些善良的女性,而社会对她们并没有给予真正的同情。她们随时被出卖,随时被抛弃,随时被践踏,可现实把这一切都当成是正常的事情而不会去关心她们的命运,不会去重视她们的人生。从这些故事的思想基调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对女性特别是已经沦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对社会的不公也有着相当力度的批判。作品以一种平民的情怀去关注这些底层妇女的命运,在一种庸常的市井民俗生活中展现她们的精神世界和人性追求。更为可贵的是,作品让我们看到这些没有多少竞争力的弱女子的内心不仅仅善良,还有她们自己的尊严。这是小说主题思想中的亮色,也是作家对女性人性的正确认识。
    《罗曼史》的叙述控制力使小说对现实的批判并不过度张扬,而更多注重小说规律来表达作家的社会思考。在这种语言控制力下完成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因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说,畀愚笔下的女性虽然多以内向弱势为基调,但个性却各有不同。小桥的性格中带有一丝梦幻情调,让这个人物看起来很傻很天真。邢美玉生活在充满小欺骗的市民中,一点也不世故,还是相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人,尽管她的罗曼情感中,小资式的爱情含量已经很少了。林红的命运坎坷,婚姻并不如意,受到生活情感的折磨,但她始终没有忘怀“玛格丽特”,没有泯灭她那颗来自性格深层中的那一点美好人性。她们的人性都很不完美,但她们总是在期待什么。也许她们也明白,永远不会有等到的那一天,可她们还在等下去。这也是一种平民的性格,也是平民内在的力量。透过这些女性的形象,我们确实感受到女性的性格魅力。可以说,这些女性内向的个性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胭脂》。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旧式女子为追求个性解放,大胆和一个看上去像花花公子的青年恋爱的故事。事实上,男主人公并不是什么纨绔子弟,而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他的神秘性给胭脂带来坎坷的命运。这种命运使她成为了一个在当地十分传奇的人物。一个弱女子成了一个到处抢劫杀人的“匪首”,真是不可思议,性格内涵的变化似乎大了一些,但却很让人信服。有意思的是,她终于碰见了自己的爱人,两人信誓旦旦约定了见面地点,但男主人公却没有来。这个谜底直到胭脂在解放时入狱后才最终揭开。这个一辈子不守信用的男人在牺牲前证明了胭脂是个好人,让胭脂的命运有了根本性的转折,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这部小说从一个女子的角度叙述出了一个革命者性格的另一面,动人而又让人惆怅,是当前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另类,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原载:《文艺报》2009-07-11
    
    原载:《文艺报》2009-07-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