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成长的烦恼 ——评骆晓戈的《长成一棵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艾振民 参加讨论

    对成长文学来说,“成长”的话题,不仅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且已成为中外新时期成长文学作品中最引入注目的母题。
    “成长的烦恼”是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甚至比“成长的快乐”更为重要。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一切围着考试转这一热潮,是历史赋予作家们的一个典型的“成长”题材。在成长文学领域,先后出现了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曹文轩的《草房子》,金叶的《都市少年》,桑地的《看上去很丑》等等。但最近我读到《小溪流》杂志社主编骆晓戈的长篇儿童文学新作《长成一棵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时,再一次感到了成长小说的某种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一新鲜感来自作者对“成长的烦恼”的独到理解和寓于鲜明个性的人文关照。
    故事发展的策源地是芙蓉市一所重点中学——荷花学校,主人公为荷花学校初三(8)班的54名学生。围绕“成长的烦恼”,作者安排了三条主要的矛盾线索。
    作者以书中的主要人物、成绩优秀、刚从国防科大附中转学来就读的副班长楠楠的成长的烦恼为第一条线索。首先,楠楠一走进初三(8)班的教室,紧张、压抑乃至窒息的毕业考试气氛给她带来了烦恼。初三年级的第一节课,语文老师就给楠楠们算了一笔帐:离毕业考试只有289天,从现在开始,进入倒计时。教学大楼内的宣传牌上,也出现了倒计时的电子牌。接着,同学们也个个行色匆匆,连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不放过,问老师的、写作业的、整理笔记的,争分夺秒。以前那种打打闹闹的现象不复存在,彼此打招呼都像拍电报一样——简单扼要,连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卖劲”,当了连续八年优等生的楠楠能否在初三年级再保持名列前茅呢?她心里忐忑不安,不争气的泪水涌了出来,开始它的“环球运动”。而且,更为悲哀的是,这眼泪是不能让班里的同学看见的。其次,同学之间相处也给她带来了烦恼。小男孩刘顺嘲笑楠楠的短发和肥胖,叫她为日本鬼子、肥肥;在9月10日写给教师节的一则日记里,小组长惊讶楠楠在日记里说真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肉麻地去吹捧老师,她鄙视楠楠不懂“人情世故”,不会说假话;中考时,坐在后面的男生苦苦哀求楠楠把试卷给他看,遭到拒绝后,便不停地踢椅子,弄得楠楠没法答题,可笑的是,监考老师竟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还有潇洒、高大、幽默的白马王子刘小枫也搅乱了楠楠的少女情怀。第三,僵化的课堂教学也给楠楠带来了烦恼。
    第二条线索是李刚、刘小枫、洪莎莎等成绩较差的同学的成长的烦恼。他们一方面在课余时间里尽情地玩,尽情地笑,把老师发给他们的作业试卷折成纸飞机,玩飞机比赛;另一方面,他们又为一波又一波的考试浪潮而发抖。一方面,他们用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篮球、唱歌等)为班级争得系列荣誉;另一方面,又为考试拖班上总分的后腿而受到老师们的白眼和嘲笑。
    第三条线索则是小罗老师的成长的烦恼。小罗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过知青,正处在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小说用大量篇幅娓娓道出小罗老师内心成长的烦恼,用白描的手法,写小罗老师和知青们以及当地村民们的矛盾冲突。
    这三条矛盾线索交织穿插,构成了小说中曲折而感人的故事情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初三(8)班54名同学的成长经历,就是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在校学生成长的一个缩影。
    尽管第三条线索在小说中并不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但给读者印象最深、最具感染力的却要数来自各个不同城市、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其身世、性格等反差极其鲜明的这群少年知青群像:割胶女知青力娅,高大魁梧、体格健壮、做事能吃苦像个男人;胆大心细、从不浪费一滴胶、爱美如命又是个十足的女人。英俊潇洒、能写能画、能说会道、球技高超、能文能武的大能人、宣传干部阿路他为人随和、办事利索,有一颗善良的同情心,是女知青队伍里的大哥哥和白马王子。说话乖巧、人也长得乖巧的佳佳;快人快语、热情开朗活泼、心无城府、善良而多情、一过独木桥就心惊肉跳的小老师小燕子;精明能干、刀子嘴豆腐心的易贝;当然还有封建官僚思想严重,就连男女知青在一起走路,她都要训斥一顿的高科长;心地狭隘、卑鄙无聊的场长夫人等等。几乎个个生动而鲜活,呼之欲出。从开荒——植胶——施肥——割胶——收胶,从宣传启蒙——翻山越岭办学,哪里的活最苦最累,哪里就有这群“少年知青”的身影。半夜三更摸黑上山割胶的,是这群“少年知青”;一锄头挖下去,全是卵石,砸得金星直冒的,是这群“少年知青”;饿得头晕眼昏、深夜结队去食堂偷菜吃的,也是这群“少年知青”。橡胶林以其艰辛的生活、繁重的劳作和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一点点磨炼着他们那幼稚的革命理想和任性,一点点向他们的生命中注入挫折、宽容、韧性、成熟、智慧和崇高。他们是全书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最精彩的一群。可以看出,作者骆晓戈在刻画这些“少年知青”的时候,是倾注了全部激情的。这与作者本人少年时代就下放海南当知青的那段特殊经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文学是作家童年情结的流露与宣泄,成长文学中的“成长”主题,对作家来说,就是一种下意识的“回归”,作家在回归的过程中,对童年情结的咀嚼越是投入,作品所显现的“成长”内涵便越深刻和独特,也就越能提供给读者以新鲜而真切的成长体验。
    与一般成长小说所不同的是,骆晓戈在《长成一棵树》中前后穿插了两条不同的暗线,对“成长的烦恼”进行独到的理解和寓于鲜明个性的人文关照。
    第一条暗线贯穿于小说前半部1-19则故事之中。透过初三(8)班,作者对中国文化与教育这一命题进行了反思。在当今多元化的工业社会里,初三(8)班54个学生,每一个人的家庭、性格、爱好、智商等都不一样,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却一视同仁,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的老办法,缺乏“因材施教”;衡量学校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巩固教育效果的唯一途径就是题海战术。于是,学生们厌恶学习,痛恨考试。李刚之类的差生们在对考试毛骨悚然之余,居然“发明”了一套“做弊方案”;就连优等生楠楠在为考试疲于奔命之余,认为自己快变成孔乙己了,有时还会无端地羡慕班上那些“差生”。她把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改为:“老树、青藤、昏鸭,小桥、流水、人家;上学、考试、得分……”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当今教育制度的弊端。小说中的这条暗线提醒我们,我国的科举制度虽然在1905年就正式废除了,但科举文化并未因此断绝,它以学业成绩至上的方式,如幽灵一般从后门溜进了新式的“学校”教育。一试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严重地扭曲了整个教育的目的与理想,摧残了很多年轻学子。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对大学的入学考试对中学生的全面性损害,提出了简单有力的批评。他认为学生在准备大学入学考试的过程中,是“以智害德”、“以智害体”、“以题害智”。在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中,不但没有做到三育并进,相反,彻底毁了“德、智体”。家长们把子女送到学校,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教育与训练,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训练他们掌握生产和生活的技能。而在升学主义挂帅的制度下,我们的学校不再好好“教育”学生,只是努力“训练”他们成为只会解决考卷上的问题的“技工”。这是我国教育的悲哀。作者把书名定为《长成一棵树》,就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让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成长为一棵树,成长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并能为社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的栋梁。
    第二条暗线贯穿于小说后半部20-36则故事之中。作者在《长成一棵树》中还追寻着一种超越具体历史时空中的个体或某一代人成长的更接近永恒的东西。作者在后半部颇具匠心地穿插了7则“橡胶林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作者透过森林中的橡胶林、菠萝林、大榕树、白鹤、蚂蚱、白蘑菇、黑蜘蛛、黑蚂蚁、蛇等动植物的习性,娓娓动听地讲述了森林(主要指橡胶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讲述了森林是怎样从最低级、最单调的生物形态(个体——树)逐步进化演变为拥有上万种不同生物形态(群体——橡胶林)的动植物王国,讲述了森林中各种动植物之间错综而又和谐的生物链的关系,讲述了橡胶林经过千辛万苦的培植——长成——小心翼翼地割胶——寒流雷电突袭——毁灭——再生的循环过程中,森林如何顽强地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程。这既是由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演绎出的森林的历史,又是由哲学角度阐发的生命的历史与规律。作者通过对森林生命循环的宏观体验与微观沉思,与荷花学校初三(8)班的那一群少男少女的成长相辅相映,作者正是以此来将这一代少年人的成长的烦恼置于一个巨大无垠永恒循环的生命宇宙之中,统领这一宇宙的法则是超越历史的、每个个体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瞬间,每一代人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无数代人的成长经历乃至消亡便构成这个生命宇宙中的新的轮回。这种广袤的哲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使这部小说透出了某种“人——一棵树——森林——生命”的史诗意境,小说的成长主题便在这意境中获得了提炼和升华。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0.1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