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一条深沉浩荡的河流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曾凡华 参加讨论
时光并非如爱因斯坦定夺的那样不可超越,当我捧读李瑛的新时期诗选《河流穿过历史》时,当我徜佯其间被其极富青春活力的诗行打动时,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我一边读他的诗,一边回想与他交往、和他谈诗的种种情状,内心里升起一种由衷的敬意。在我心目中,李瑛算得上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诗人,在这个需要纯净的诗来陶冶人们心灵的时代,他的诗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诗中所浸润的道德感、责任感,他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良知和本分,足以让整个喧哗的世界静默。我的第一直觉是:只有这样的诗才能进入读者心灵深处,才能进入文明历史的永恒层面。
    读着他的《河流穿过历史》,我能感觉到李瑛诗里所洋溢着的理想与情怀,这种理想与情怀,是与他精湛的诗的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因此才能深深地打动我。他诗中纷繁的意象、隐喻以及纯粹之美,让人过目之后就很难忘怀。他诗歌语言的纯粹性,与其细腻而深沉的情感相映衬,频频跃动于诗里行间,从中不仅能探测到时代的脉搏,也能探究出他诗品和人格形成的轨迹。
    读了他的《河流穿过历史》,能看出李瑛深厚的诗的素养和美学根基。他的诗,能让人直接化解一些诗歌理论上尚未解决的疑虑。可以说,是他的诗,使我在诗歌创作中,得以成长和进步。甚至也可以说,军队有不少诗人都是在李瑛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即便在诗歌“沉寂却喧嚣”的“文革”时期,作为“硕果仅存”的几个诗人之一,他的诗也卓然独立着、依然充盈着俊朗的诗意和柔美的诗情。他不仅使军旅新诗突现出少有的纯粹性,而且避开了繁冗和不洗练的弊端。我和诗友们曾私下议及李瑛的诗,发现在他的诗里,几乎找不到标语口号式的东西,这在当时是需要些勇气和胆魄的。说明了他在当时情境下不随波逐流、不趋势跟风的诗人品性和人格。当时,他的诗集《红花满山》,几乎成了军旅诗的圭臬、成了我们暗中效仿的模本。他诗中所特有的那种沁人心脾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曾让我们苦苦求索却难得其鹄。尽管他也难以避开当时环境的压力,但他仍保持着一个正直的诗人对时代和人民的使命感,保持着一个诗人正直的灵魂……
    记得“文革”后期,我曾借调在他任职的杂志社工作过一段时间,朝夕相处之间,深得其教益与熏染。他的儒雅又不乏军人豪迈的谈吐、他的深沉又不失天真的举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班车上、在楼道里,每议及时局,他表现出的忧心忡忡的神情,以及作为诗人和军人的他、夹在双重身份间的矛盾心态。这从他《一月的哀思》里,可得到验证。
    记得1979年在边境作战前线,李瑛和诗人公刘结伴在部队采访,那种履险而不惊的镇定与勇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当时就想,只有经历过战争考验的诗人才能具备那样的气质。后来他任总政文化部长,在主管全军文化工作的大捭大阖中,却没什么官气,依然保留着诗人的本色和风仪。
    作为军中的歌者,李瑛忠于他生活的时代、忠于他置身其间的军队。当然,也忠于他立足的那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在写诗的道路上,他有些卓而不群,他总是以他独有的语言方式、独有的情感体验,来实践他自己对诗的诺言:“用血里的铁锻打钉子/用骨头里的磷点燃油盏/用钉子和油盏/建造诗歌……”。
    如同一棵卓然而立的临风高树,李瑛也曾在诗里袒露过自己的心迹:“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由此也可以看出,李瑛很善于将生动的形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巧妙地结合在诗里。他出手的东西,总是那样精美瑰丽、那样富于旋律美和节奏美……
    我从李瑛的一些诗中,也触摸到了某种个性主义的精神,是不同于西方的孤立的个性主义。这种个性主义,是不以剥夺个人自由为替代、是融合了全人类思想的个性主义。他那颗敏感的诗心,总随着时事的变幻而颠踬而酸楚甚至痛苦不已,这是我从他的许多诗比如《悼》《巢》《垂落的眼泪》等中感悟到的,也是从跟他不算太多的交往和接触中感悟到的:“我们只能理好他被风吹乱的头发/以此缓解心头的疼痛/我们不知道再做些什么/只能和世界一起/低着头转过身去……”(《悼》);“也许我们/并不比它们知道得更多/生活总是充满艰辛和痛苦/而艰辛和痛苦/是美丽的……”(《巢》);“无论软弱或坚强/也无论悲伤或狂喜/苦痛和兴奋会凝成沉默/也许泪囊变成一片枯竭的湖/丰盈的泪水腾起了燃烧的火……”(《垂落的眼泪》)。这些诗句,无疑属于李瑛式的沉郁和明丽。
    我觉得,和艾青一样,李瑛诗歌艺术的根也是扎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尽管他不像艾青那样有较长时间的西方生活经历,但他读过大量西方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并有过较多的出访机会,有对西方现代诗本质特点的深刻探究和把握,因而能身体力行,将其崭新的思想和艺术技巧融入中国传统诗歌艺术之中。无论是具象与意象的运用、无论是形象与象征的“破译”,他都注重“用诗的魅力来创造更美更有深度的境界”,他注重在诗中“刻画个人的感受和内心世界”。从《河流穿过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瑛也是十分善于用有质感的形象,善于用暗示、对比、烘托和联想来表现“内心的世界”的。例如:“呼啸,是风的鞭子/飞劈,是雪的刀子/冰碴石子在奔跑/街道和树在奔跑/只铁的严寒挺立不动/静静地倾听着……”(《大寒》);“土碗里摇荡的酒/都像花朵一样凋谢了/昨日射出的箭和流水/再不会回来/只剩斑驳的野史和传说/被牧鞭抽赶着/越传越远……”(《嘉峪关》)。我只是从诗集中随意摘取一些句子,就能感受到他那与众不同的语言结构方式和意象运作方式。
    李瑛对于诗的执著和专一,是令人感动的。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呕心沥血的诗意探求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存之久远的艺术珍品。他的源源不绝的诗的创造力、他的永远闪烁着青春光芒的诗心,他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所建筑的诗的丰碑,让我们钦羡不已也惊叹不已。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9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