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的《司令爸爸,司机爸爸——传奇战将王近山女儿眼中的两个父亲》(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版),是我近期常置放于床头的纪实作品,认真读过两遍之后,还会经常翻翻看看。之所以格外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特别崇仰开国中将王近山,即书里写到的“司令爸爸”。 坊间有着《亮剑》里的李云龙,原型即是王近山的说法。我以为,无论是从辉煌的军旅经历看,还是从非凡的人格魅力看,作品里的李云龙都无法与历史中的王近山相比拟。王近山这个小长工出身的红小鬼,好像就是为革命战争而生就的一样,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四方面军,到抗日战争时期的129师,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野六纵,到抗美援朝时期的13兵团,他不仅出生入死,英勇果敢,始终浴血奋战在激烈战斗的最前沿,而且每每受命于危难之际,指挥若定,出奇制胜,创造了一系列让人叹服的战争奇观。即从八年抗战说起,有他参与和由他主导的著名战例,即有抗日战争期间的七亘村伏击战、韩略村闪击战,爷台山保卫战;解放战争期间的上党战役,平汉战役,陇海线战役。定陶战役,襄樊战役,淮海南线战役,渡江战役,大西南进军,以及抗美援朝期间的上甘岭战役等。在这些战斗与战役中,他无论是指挥一个团,一个旅,还是统帅一个纵队(军),一个兵团,都以智勇兼备的指挥与勇冠三军的霸气,在制敌取胜中起了关键性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他的流传很广又影响甚大的名言,是在定陶战役之际向刘、邓首长的坚决请战的一席话:“我们六纵要求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打得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得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引自“王近山讲话选摘”,《一代战将——回忆王近山》第397页)。在这铁骨铮铮,掷地有声的决绝誓言里,我们读到的是一种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到的是一种不屈的战斗意志,品到的是一种强盛的必胜信心。正因为敢打敢拼,常战常胜,才有对他最为了解的邓小平对他的高度评价:“一代战将”。 《司令爸爸,司机爸爸》一书记述的重心,是作者王媛媛的生父王近山和养父朱铁民之间的特殊友情,以及自己与两位父亲的至爱亲情。王媛媛所以有两位父亲,全是因为王近山在抗美援朝时对无有儿女的司机朱铁民说过的“我回国以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送给你”的一句承诺。生父一句话,女儿进朱家,王媛媛的身份由此发生变化,并有了两个娘家,两个爸爸。作者的这种特殊身份,使她对两个父亲——两个军人之间的“情同手足,不分你我”的特殊关系,有着特别的体味与认知,由此也揭示了王近山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守承诺,重友情,讲友爱。而司机爸爸朱铁民也同样付真情、倾心力、讲情义。生父王近山心系女儿的健康成长,养父朱铁民呵护女儿的衣食住行,一个是女儿送人还是女儿,一个是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作者王媛媛在不能自主的人生之中,反倒获取了双倍的亲情,也使自己的个人命运平添了许多传奇。 作品中有关司令王近山和司机朱铁民的特殊兄弟情,两位父亲与作者深挚的父女情的许多描写,都是动人殊切,感人至深的。但让人感觉更为悲壮,印象也更为深刻的则是战将王近山因闹离婚引发的被撤职罢官、下放农场的命运之挫、人生之祸。今天回望过去,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属于不该发生的而发生了,不该严惩的严惩了。在这一小事变大事、情事成祸事的灾难之中,无敌于疆场的一代战将,出人意料地折戟于情场,个人的情感私事如何成为了公事与政事,荣立赫赫战功的战将此时如何的无助与无奈,都让人在不解之中引人读解。然而,王近山就是王近山,他甘愿领受严惩也不更变意愿,宁可走进苦难也不屈从压力。而十数年后,经许世友的极力斡旋,终于归队出山,但他又不计过分惩处的冤屈,不顾伤残多病的身体,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当“参谋”的工作,进入到备战的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是一个有着情怀、秉性、原则、追求、个性十足的将军。这样的特立独行的个性,成就了他战争时期的秀出班行,也预设了他和平年代的命运无常。王近山的人生转折,有许多可以反省回思的意味。但这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这位战神般的将军的崇敬与钦佩,反而会使这种敬意进而加深和增强,因为他把一个军人的个性,斗士的风范,悍将的精神,保持到了始终,坚守到了最后。而《司令爸爸,司机爸爸》,便是这样一个事实的又一生动证明,这部作品由此也实现了它的文学使命,那就是以悲歌的方式吟唱了一曲颂歌。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