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文学创作发生研究的回顾与期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赵俊贤 参加讨论

    文学创作发生研究是从文学作品发生过程的描述入手,旨在阐明文学作品生产的内在机制。这种研究对作家有借鉴作用,对读者有所启迪,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
    文学评论家侯金镜写于1962年的论文《从〈烈火中永生〉到〈红岩〉》(《侯金镜文艺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较早地试用了这一研究模式。
    文章指出:“《烈火中永生》和《红岩》不是袖珍本与扩充本的关系。在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中,作者们致力的目标不同,前者是对经过挑选了的史实的忠实记述,又倾注了作者们的浓郁感情;后者对人物事件都经过一番艺术的想象、提炼、概括的功夫,作者们企图达到的是另一个目的——完成一幅革命英雄们崇高的精神世界的图画。”
    评论家在论述了两种版本的不同目标之后,将研究的重心置于如何从回忆录向小说发展。他总括了小说作家们的主要工作:其一,形成深刻完整的艺术有机体系。其二,在人物典型化上展开了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其三,小说在回忆录的基础上深化了思想内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的评论家从阅读、批评的反馈这一角度探讨陈奂生系列小说的创作过程。在详细论述反馈与陈奂生系列创作的关系后,这样总括道:“陈奂生系列小说的创作,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反馈在它的创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它的经验里,我们起码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从反馈角度看,系列小说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新型文学样式。因为它不仅是根据已有形象进行创造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作品思想、艺术各方面进行调节、深化,把创作推向新阶段……二、系列小说创作中的反馈告诉我们,文学是一个系统。作家不可忘记,作品发表并不标志着这部作品创作的结束,继续它的创作的,是读者。作家创作,要有意识地吸收从读者那里发回的反馈信息以攀登新的高峰,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程文超:《从反馈角度看陈奂生系列小说的创作》,《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5期)评论家在这里从消费促进生产的规律出发,强调指出了读者、批评者对创作的促进作用。
    对于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修改过程,评论家作过认真细致的考察与探究。一位评论家重点论述了修改工作的两个显著特征,其一,不为时风左右、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原则。“任你政治风云千变万化,我忠于历史,忠于生活,忠于自己的原则,决不‘随风转’,只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推敲和修改,使作品的思想性得到提高,艺术上日臻完善。”(杨桂欣:《不屈不挠,精益求精——谈杜鹏程对〈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修改》,《延河》1981年第4期)文章以主要人物之一梁建形象的修改为例展开了论证。其二,在修改中,对知识分子形象予以严肃认真的加工。“在历次修订《在和平的日子里》的漫长岁月中,杜鹏程不屈不挠、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集中而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和修饰知识分子的形象上。”论文着重分析了老工程师张如松形象的修改加工,说明修改工作使张如松形象更臻完美。
    由上述论述可见,评论家对于小说修改过程的研究,将焦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再创造上;而另一位评论家则对情节的典型化作了重点研究。论文指出:首先,中篇小说二、三、四版的修改工作增强了情节的真实性。“《在和平的日子里》初版的情节基础从总体上看是稳固的,但局部上却有疏漏之处,在以后各版的修改中,作家加强了情节的合理性、准确性。”(《〈在和平的日子里〉的版本嬗变与情节典型化》,《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论文具体论述了桥墩事件、便桥事件及小刘过江三个情节的调整与补充。其次,在修改中加强情节的典型化。“在情节真实性的基础上,作家又向典型化和独具个性化审美特色的境界艰难地进军。”论文剖析了情节典型化的几个途径:“让情节主干发展壮大”、“让情节枝节延伸并萌发新的枝条”以及强化人物性格冲突。
    评论家对《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修改过程的研究较为细致与深入,但遗憾的是,他们未曾涉及初版的写作即发生过程。也许是一种补偿,研究杜鹏程的一部专著开辟专章对《保卫延安》的创作过程作了专门研究。全章长达两万余字。专著立论的依据是《保卫延安》的手稿及著者与杜鹏程的对话。
    专著写道:“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生活中发现美、冶炼美,从而铸造艺术美的复杂微妙的劳动历程。研究作家从深入生活、萌发创作动念到定稿煞尾的全过程,对于认识作家的审美理想、作品的审美特征是重要的一环。作家杜鹏程的审美理想是追求严峻而热烈的崇高,他的创作活动忠实地描绘了他的审美理想的生长轨迹。鉴于目前掌握的资料状况,我们仅能剖析《保卫延安》的创作过程即艺术构思征途。”(《论杜鹏程的审美理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专著首先论述《保卫延安》从生活到报告文学到长篇小说的大致过程,然后从几个方面展开剖析:主题思想的深化、人物的典型化、结构的完美与个性化、审美理想的局限性在创作上的反映。从而,《保卫延安》的发生过程得到了较为准确深入与完整的阐述。
    上述论著对不同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对创作过程的某些规律有所说明,有益于创作借鉴,也有助于文学心理学等理论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无论评论家是否意识到是展开发生学研究,都较为零散,不够系统、完整。这说明,在我国尚未形成文学创作发生学。其所以形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研究者对发生学的研究认识与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客观上的原因,即原始资料不易占有。在我国,作家的手稿分散在个人的手中,有的也没有妥善保存,研究者要使用它们困难颇多。
    在国外,情况有所不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发生学研究相当兴盛。苏联、俄罗斯学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几部巨著分别撰写过发生学的专著。
    我们期待文学创作发生学的多种多样的专著面世,也期待文学创作发生学的有深度、有分量的单篇文章的大量产出。我们要建立起中国的文学创作发生学。我们在开展文学创作发生实践研究的同时,也要适度开展文学创作发生学的理论建设。文学创作发生过程的实质是作家生产一部作品或所有作品时的形象思维过程。对形象思维诸元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别是灵感现象,如此等等,都有必要作出理性探讨。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18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