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像海子那样写诗,但活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穆冬 参加讨论

    一切,像是巧合,但我相信这都是来自对诗歌的喜爱。
    1998年,我曾在石油大学(北京)小驻,那时我狂热地爱着诗歌。小驻的日子我惟一做的两件事,一是泡在学校旁边的书店里疯狂寻找与海子有关的一切书籍;再就是去了与石油大学仅一路之隔的中国政法大学,在这个海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走一走,冥冥中感受着与诗人脚印的重合。一年后,正是诗人海子辞世的第10年,大庆诗人犁痕写下了《渴望燃烧的太阳王子》,怀念永远年轻的海子。2008年,海子离开这个世界整20年,犁痕再一次撰写怀念海子的文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以纪念这位杰出的诗人。再一年后,我手捧《石油的光芒》这本诗歌评论集,品读着犁痕的诗意情怀,内心涌动起久违了的、对诗歌迷恋的狂潮,感慨万千。
    爱好诗歌的人,对诗歌会有一种近似于宗教色彩的崇拜,每每读到或者写出好的诗作,身体里的血液便会沸腾。犁痕在两篇文章里用大段的文字对海子平生、创作经历以及诗路历程进行细致回顾、深刻剖析,既表达了他对海子的偏爱、思念、崇敬,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迷茫、无奈与痛苦。熟悉海子的人都知道,海子是一个把理想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人,他的纯真和才气成就了他诗歌的极致。我认为,一个写诗的人,内心一定会有一块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纯粹净土,那是以本真的心灵来观察本真世界的领地。我总觉得,海子的谢世来自于他内心世界理想与现实企图扩充领地而发生矛盾冲突的一场厮杀,在无果中,它们的主人选择了永久的逃避。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这究竟算是一种勇气还是懦弱?而那些活着的、爱着诗歌的人,在这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辩白自己不是诗人的年代,其实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一种内心挣扎的痛苦。正如犁痕在书中写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其实是一种无法言表的痛苦。隐忍其实是可以转化痛苦的一种发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海子打马奔向他的麦田和他的太阳王国,我却在酒肉的歌舞的奢靡中生活,为了我的理想庸俗地世俗地生活着……”犁痕在文章中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袒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的率真、坦然、诚挚。那么,犁痕真的仅仅在庸俗地、世俗地生活着吗?这本凝结着作者思想和才智的文集,其实已经给了世人很好的回答。在诗坛上,有人称海子为“诗歌烈士”,那么,对于那些坚毅、执著地在诗歌田野上耕耘的人,难道我们不应该称他们为“诗歌战士”吗?
    20年前,诗人海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0年后,他的灵魂不知栖息于何方。在娱乐文化、消费文化铺天盖地,影视音像文化占据了很大信息空间的今天,诗歌似乎已被挤进了狭小的角落。如果海子还活着,与他追寻的理想世界相比,他是否会更加失望?他还会写诗吗?如果写,又会以怎样的诗行面对当今的理想与现实?当曾经的诗人们改行的改行,放弃的放弃,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人如此钟情诗歌,还会为诗歌孜孜不倦地建筑着精神的圣坛。而我,还可以坐在凌晨三点的案旁,在《石油的光芒》一书中幸福地品读和回顾那些经典,体味诗歌神圣的美以及作者的诗路历程,让我不由得想起那句著名的话:坚持,就意味着一切!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03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0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