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多重语言类型景观中的昌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燎原 参加讨论
一家出版社拟于昌耀逝世十周年之际,出版一部《昌耀诗文总集·增补本》,受编辑委托,我负责提供该书的增补部分,并承担全书的审核校对。因着这项工作,我再次细读了一遍昌耀的作品,进而为不时从中获得的新异感受而心生惊叹。这也使我确信,时至今日,昌耀仍是一位有待深入认识的诗人。而他的作品,已经成为、并正在进一步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传统的重要遗产。
    对于昌耀诗歌世界的深入认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深入的阅读,二是在面对这样一个博大复杂的精神艺术世界时,阅读者个人能力的欠缺。这正如诗人侯马日前谈及他在阅读《昌耀的诗》这部诗集时所说的一段话:“硬、涩、密、孤绝。年过四十,写作二十年,我才终于能走近这颗汉语‘斯人’的内心。”(《诗选刊·下半月》2009年第10期)。对于那种经典性的诗歌,那种存在于“孤绝”之处的精神艺术风景,只有具备了相应能力的那些读者,才有可能领略。
    关于昌耀及其诗歌,我已经用一部43万字的《昌耀评传》,述说了我所见到的风景。然而,此次重新细读了他的全部作品后,我着重要说的,是此前我未充分思考过的昌耀诗歌中的多重语言类型景观。
    诚如许多读者都曾注意到的,昌耀诗歌中存在着密集的古汉语语词及物象,比如:“我记得夫人嫘祖熠熠生辉的织物/原是经我郡坊驿馆高高乘坐双峰骆驼,由番客/鼓箜篌、奏筚篥、抱琵琶,向西一路远行”(《旷原之野——西疆描述》);再比如“想那王子百姓衣皮引弓之民驰骋凭陵插帐筑墩。/想那金鼓笛管简板木鱼布先王八卦之阵书童诵《易经·天地定位》之章/……情感的一切玄思妙想原就早都有过的了”(《哈拉库图》)。毫无疑问,正是这样的语词和物象,才使隐匿于西部历史大时空中的图像得到具体确切、可触可感的饱满还原,这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关于西部历史山河的无数诗篇中,惟昌耀所能呈示的文字图像。即便考虑到1936年出生的昌耀熟读过古代汉语文选,且他本人曾长期生活于青海,但能将这类语词使用得如此随心所欲、迤逦蜿蜒,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诗人据此建立起自己的语言识别系统,已足可称之为对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奉献。然而,这只是昌耀诗歌的众多语言类型之一种。
    与以上古奥形态完全相反的,是他诗歌中时尚的当代都市语词物象:“灯火。蓝色的超短裙/从此……看神容矜持的时装男女之走步/……看电声第六弦上《单程列车》的进逼”(《时装的节奏》);“餐馆马赛克幕墙美国加州蒙古烤肉的烟燧如梦升起”(《燔祭》)。还有来自民间故事和民间童话的语词物象:“猫城。招摇过境,/耗子娶亲的凯旋式。/声竭力嘶之后,一日三餐,哑巴卖刀的苦恼”(《生命体验》)。以及其它很多从各种文化形态转化而来的词语物象。
    每个优秀的诗人,都有其自成一体的语言系统,但受诗人阅历、眼界、气质的支配,每套语言系统的语词物象都是有限的,而一个诗人,就是以这些有限语词在自己思维主线上的不断变换组合,形成带有自己标记的众多诗篇。但对从事语言艺术的诗人们来说,没有人不希望突破自己固有的语词范畴,能有更为出人意料的表现。但正是这个问题,却成了有抱负的诗人们持续的痛苦。比如一个文人性写作的诗人,很难拥有和把握怪诞智慧的民间语词资源;一个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诗人,同样很难介入90年代光怪陆离的时尚都市场景——这就是一个诗人的边界,由时光迁延对诗人感受力发出的限制。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昌耀诗歌中语词类型集群的强势移动和边界超越心生惊叹。在诗坛大致上按十年为一代转换主题与风尚,一批又一批的潮头诗人相继成为“前朝”人物时,昌耀却一路强盛地亘贯下来,并递进出自己孤绝的语词物象群落。
    诗歌有自己的生成秘密,一个诗人语词物象的生成,也同样如此。因为那些不同类型的语词与物象,并不只是它自身,而是代表着一个相应的系统,比如一个深邃的历史情境系统、特殊的文化类型系统、隐秘的经籍野史系统、生僻的知识领域系统……并以横无际涯的漶漫形态而存在。因此,它绝不可能仅仅来自诗人的想象力,而是诗人由超常态的生存挤压对于常规边界的超越;是诗人的肉体和心灵一再经历着超常态的震颤与摇撼,其心智七窍洞开后的光流涌入。这就如同释迦牟尼对于天堂的想象力,是经过人世大痛苦加载后的产物。
    语词物象的孤绝与复杂,是昌耀的个人标识,并曾经饱受诟病。那么,为什么不能使之通俗明了呢?1990年,昌耀在他的《僧人》一诗中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写下了这么一行诗句:“语言的怪圈正是印证了命运之怪圈。”这也从原理的层面上说明,诗人之于自己的语词物象生成,并不能随意摆布,而只能服从于内心的指令。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昌耀评传》中曾写道:“模式化的语词只能重复现成的观念,常规性的语词无法表达复杂的思想。”而在对于昌耀作品的重新阅读中,我还进一步地明确了这样一个问题,诗歌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是对于精神思想的承载,它同时还是语词的神奇组合和语言的智慧表达,是由此产生的语言奇观——让人惊叹让人痴迷的语言艺术。这也正是我们面对一首诗歌时的第一感知标准。而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库存中最通俗、最高深、最能直接作用于后世的,也是语言的艺术。在这一传统文化遗产中,那些杰出诗人们的贡献,构成了其中的主体部分。从这个角度上说,诗人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朝着常规语言边界之外开拓,使那些趋于湮没的古老语词,在新的语言情境构成中发出光芒。正是这样的语言成果,构成了一个诗人对于其所处时代的艺术奉献,并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中新的传统。
    但对每一个时代而言,这样的诗人并不多,昌耀也因此而分外抢眼。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2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