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有思考就会有丰富的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柳萌 参加讨论
读《人生悟语》,我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欣慰。作为军队一名高级将领,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肯于读书,善于思考,这样的人有也不会很多。我由衷地钦佩作者蔡多文先生。
    蔡多文先生是位军旅作家,近年来写了多部人生随笔,在军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人生悟语》将思想、知识、生活融为一体,用生动的寓理于情的语言,从容不迫地娓娓道来。比之我读过的他的《讲坛随笔》,在文字表达上更显清新,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亲和力。这是一部难得的谈人生的好书。
    人生是个很大的话题,各种职业的人,各种年龄的人,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方法。《人生悟语》的作者蔡多文,职业是部队政治工作者,由于经常跟青年战士打交道,而这些战士又是来自各地各种职业,这就使作者有这个可能和条件,对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思想有所了解。所以书中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谈家论国,赞善抑恶,说情言爱,讲文化,话读书,叙为人,述修养……可谓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洋洋洒洒蔚为大观。说这是一部“人生小百科”式的书并不为过。
    尽管这本书内容如此丰富,但是从个人的兴趣来讲,我更喜欢《人生悟语》中的这些篇什:《诚心道歉》《论宽容》《妒心如水》《耐得寂寞》《也说胸怀》《学会原谅》《说教养》《唤回温情》《享受悠闲》《懂得感恩》《直面错误》《打造优雅之美》《家,一个泊心的港湾》等等。这些话题看似很小,却体现着人性、人情、人味,反映出人的本质的善与恶,以及人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向往,而这些纯人生人性的话题,在过去不敢或很少谈论的,由此可看出作者的勇气和智慧。
    例如《珍爱生命》这篇文章,从命题到观点,从论述到例证,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过去无条件的提倡所谓“不怕死”,现在无理由存在的少数人轻生,都是对宝贵生命的亵渎和怠慢。我们从降生到长大成人,父母要付出多少辛劳啊,随便怎么一个闪念想死就死了,且不要说会给父母造成痛苦,更是对只有一次生命的玷污。近乎呐喊地说出“珍爱生命”,足见作者对生命的尊重,起码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这还是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章。然而,作者在谈应该对生命的珍惜时,并非让人为一己私利苟且偷安,而是把生命价值跟国家命运相联系,“人生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呐喊才更铿锵有力。
    再例如,《打造优雅之美》这篇短文,同样颇有新意和新鲜感,读后很给人以启发和联想。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把人的优雅气质和风度,视为“小资情调”来批判,好像穿衣不整说话粗俗,这才是无产阶级的品性,我不敢说这是对无产阶级的污蔑,起码可说是对优雅的误解。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并不缺少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美女,若想找个有优雅气质的女子却不易。好的容貌身段是父母给的,你不必花任何力气就会得到,而由知识和教养构成的优雅气质,却要自己付出力量才能打造出来。现在有的靓女帅哥,恰恰不愿意在这方面,用工夫费心思打造和培养,谈吐举止就必然脱不掉“原生态”。
    另外,书中的《为政者须重德》《德治的力量》《诚信无价》《论宽容》《论抱怨》《面子问题》《学会舍弃》等等,这些非常敏感的社会话题,阐述的不仅仅是做人道理,更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现象,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敢于触及和解读。例如,《为政者须重德》和《德治的力量》这两篇,用一个德字从不同侧面,谈论为官和治家的道理,以作者本人的身份而论,倘若没有深切的体会,我想是不会写出这样的好文章。我们现今的社会,缺钱的人不少,缺德的人也不少,因此诸如,经商不讲信义,为官不讲清廉,从教不讲责任,为民不讲守法,这样的例子可随手拈来。我过去多年在报刊做文学编辑,以我对经常写作的官员观察,大多数在为人为官上还是比较注意的,他们知道,写文章难免针砭时弊和谈论人生,揭露、指责、批判社会弊病,议论、鞭挞、规范人性弱点,首先自己就要作风正派,否则,你写出的文章再好人家不服气。蔡多文这些人生随笔,有部分内容涉及时弊,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探讨,他敢于触及这些,说明他本人在为人上是光明磊落的,在为官上是严于律己的,这样就更增加了读者的信任度。
    任何道理和思想再好,倘若表达的方式欠妥,都很难有较好的效果。《人生悟语》这本书的内容,如此之好,如此之新,假如没有适合的表述方法,同样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所幸作者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有一只运用自如的好文笔,让人读时不厌、掩卷不忘。一部四十多万字的书,而且内容专门谈人生问题,以我多年的写作体会相当不易。那么,作者这部书,其魅力或者叫特点在哪里呢?起码有这样几点值得读者关注:
    一、对人生的细致观察和认识。《人生悟语》这部书谈论的内容,大都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作者没有细致的观察和认识,就不可能捕捉得这样准确,更不可能谈论得这样深刻入理。比如嫉妒,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它对个人和社会有怎样的伤害,恐怕很少有人认真地思索过,作者在《妒心如水》中说:“是心灵上的肿瘤。这个‘肿瘤’扩散到身体,七病八疾就不请自到了。有嫉妒心理的人,常常会处在压抑、焦虑不安、怨恨烦恼,甚至于消极失望的不良心境之中。”这样形象而生动的认识问题,如同好医生开的一剂药方,准确地切中“嫉妒心理”的要害,对有嫉妒心的人是种振聋发聩的警示。类似这样生动深刻的表述,在《人生悟语》一书中比比皆是,无不表现着作者的真知卓见。
    二、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和解读。在谈论社会现象和问题同时,把相关的人文知识融入文字中,是《人生悟语》非常显著的特点。从作者的年龄推测和判断,他的青少年正赶上“文革”时期,当时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他却拥有如此丰厚的人文知识,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令人佩服。因为我也经历过漫长的特殊年代,却把可以利用的时光虚度了,至今回想起来都有种愧疚感。当我在《人生悟语》中,读到这么多人文知识,而且运用得如此娴熟、贴切,立刻想起老一辈作家秦牧先生,他的许多短文中也是兼传知识,成为散文园地的一朵奇葩。至于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更是把科普知识融入文字,写出许多短小精悍的科普文章。这样的写作既丰富了文章又传播了知识。没有丰厚知识的人,没有灵活运用的人,不是运用时把握不准确,就是易犯吊书袋的毛病,蔡多文可谓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使《人生悟语》越发厚重而好读。
    三、对社会生活事例的积累和运用。作家写作的素材来源,有的来自亲身经历,有的来自社会见闻,有的来自史料图书,这在《人生悟语》一书中多有印证。从《人生悟语》中引用的生活事例,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有心之人,平日里社会发生的大事小情,都成了他写作运用的素材。如果没有平日的观察、积累,就不可能用生活的“金沙粒”,精心铸造成作品的“金蔷薇”(《金蔷薇》一书的比喻)。例如,作家梁晓声写信给他妹妹,劝导“过平凡的百姓生活”,这封信在报纸上发表不久,作者就在《人生真味是平凡》中引用了,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赞叹。这让我想起城市人正时兴,开车去近水的地方吃活鱼农家饭,要的就是这种新鲜的味道儿。写这种生活随笔引用的资料,如果是陈芝麻烂谷子,省事倒是比较省事,只是读后会有种吃剩饭的感觉,在胃觉上总是有点不大舒服。《人生悟语》所举生活实例,大都是社会中的“活鱼”,自然就会有种新鲜感觉。
    四、对事物的生动表述和巧妙比喻。作为写作手段之一的比喻,运用好了会提升阅读效果,起到催化兴趣的积极作用。《人生悟语》中有许多这样巧妙比喻,可说是俯拾即是随处可见,比如,在《笑对人生》中作者说:“人生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既然你选择了它,你就要学会慢慢地品尝。虽然苦涩难吞,但是清香宜人。”这是多么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啊,读后立刻就会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即使全文记不完全也会记住比喻。再比如,把人生比喻为“万花筒”“一盘棋” “一座舞台”(见《人生交响乐》),把机遇比喻为“蒙尘的珍珠”(见《机遇杂议》),把有泪不往心里流比喻为是调控心理的“堰塞湖”(见《谨防心理“堰塞湖”》),如此等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灵感火花闪动。经常阅读的人会有体会,有时一本书内容记不全了,书中的一个好的比喻,却让你始终忘怀不下,如同一部电影中的好插曲,那优美的旋律总是在脑海回荡。这就是比喻的魅力,这就是比喻的妙处。
    五、对短小结构与轻灵文字的追求。前不久参加一个文学作品研讨会,会上一位老编辑说:“短文章不好写,更不容易写好。”已故老作家蓝翎先生有次跟我聊天儿,他说:“写小说搂搂抱抱一亲嘴儿,一两千字出去了,再一打滚儿又一两千字;写杂文则不然,别看是千字文,得调动多少生活积累和知识啊。”这两位老编辑老作家的话,只有写短文的作者才会理解。蔡多文一直坚持短文写作,而且追求文字的轻灵、美感,就更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当拜阅他赠送的煌煌两部随笔集,给我突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位追求和坚守自己信念完美的作家。从年龄上说我比作者大十多岁,从生活阅历上讲我比作者丰富许多,写了几十年短文章却长进不大,原因之一就是缺少蔡多文的进取精神,懒于读书,惰于思考,无论从数量抑或质量上都自愧弗如。这次有机会赏读《人生悟语》,翻阅《讲坛随笔》,对我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顺手写下这些读后心得,对我的思想、写作都会有启发和帮助。
    读蔡多文的《人生悟语》,让我想起年轻时的20世纪50年代,这类代有思想性的散文常见报刊,其中写的最多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魏巍、韦君宜、秦兆阳、秦牧、杨述、余心言、敢峰等多位作家。我到现在还记得魏巍的《幸福之花为勇士而开》,在当时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后,青年读者争相阅读的热烈情景。受前辈作家们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类文章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应《中国青年报》之约,我也曾经尝试着写过这类短文,以《青春寄语》专栏形式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同样受到青年读者的喜欢。此后又为《解放军报》《辽宁青年》等报刊写过一些,并结集为《生活,这样告诉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若干年后读到蔡多文的《人生悟语》,我感到颇为亲切和高兴,被学者、散文家林非先生称为“思想散文”的文体,经蔡多文的精心“经营”,把思想、知识、生活糅在一起,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语言表述,使这一文体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蔡多文对这一文体的贡献。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家。今天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更多的年轻人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问题,他们很希望父母和长辈们,用自己的人生感悟、体会和知识,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帮助。这也是文学写作者应尽的责任。只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更合适,这却是个值得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作家蔡多文的《人生悟语》,不是以长辈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训斥,而是用优美的文字向他们真诚阐述,这正是《人生悟语》取得成功的所在。相信《人生悟语》这本人生随笔,对于提升当代青年的知识、修养,都会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