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在“转世”中思考生命与人性 ——读韩思中长篇小说《死去活来》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春林 参加讨论

    韩思中的《死去活来》这部30余万字的小说,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以“转世”这个佛教说法为核心,将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的男人和女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以异常丰富的想象力,将张皓转世为沈玉兰后种种怪异神秘事件的发生描写得颇具感染力;以深厚的语言功底,将黄河的大气磅礴及其流域的黄河人家的内敛、深沉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的女主人公沈玉兰的坎坷一生是穿梭在时代、家族、世情风物中的女性成长史:生来就有着不可告人的身世,幼时在妓院度过童年时光,14岁嫁给实为亲爹的男人后的不谙世事,被迫过早承受生理痛苦的无奈、悲凉,与亲生父亲家族的人情纠葛,与荀不二奇特的姐弟情谊,再次嫁人后的从容、镇定以及在世态炎凉中相夫教子的成熟、冷静。伴随着女主人公命运沉浮的是隐藏在她身体中火焰一般的另一个灵魂——她的前世张皓。张皓是一个成长于山林中的“江湖子弟”,义气是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经历了家族的兴亡、高人的指点、兄弟的相助与背叛,最终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生命过早地化为尘烟。但仿佛冥冥中尘缘未了,他以另一个身份转世为人,于是背负双重人格的女子沈玉兰成为了整个小说的中心人物。似乎是受到了前世张皓身份的影响,沈玉兰从天真无邪、不谙世事中逐渐成长起来,尽管经历了太多世情冷暖,但是最终她所承载的诸多不堪、诸多血泪、诸多不公都化作身体里坚韧、从容的血液,伴随她度过垂垂暮年,涉过百转千回的命运长河。
    “转世”这种写法也许有些读者无法接受,但作者意在以此为契机,揭示两种人生的命运交织,展示两个灵魂在人世间的沉浮与命运的坚韧,这也是小说最终所要阐发的人生意义所在。
    故事中的少男少女,都经历过天真无邪、横冲直撞的人生阶段,然而在荒烟蔓草的年代里他们被迫过早地直面人生,在诸多命运的不公里他们没有呼天抢地、倒戈弃甲,而是在其后的人生历程中,渐渐地体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作者很巧妙地在一部小说中同时叙述了两种人生,两种坚韧。这个故事尽管在很多地方都描写了灵异事件,可能使读者产生怪异之感。然而,这种描写中却也包含着作者对于不同时代、不同人生命运的隐喻性认识。在小说中,作者更多强调的是人性之间的斗争,而削弱了物欲与人性的对抗,这就使得故事中诸多人物都展示出了在社会、时代、矛盾碰撞影响下的善良、脆弱、挣扎、苦痛。比如:沈玉兰处于焦家尴尬地位中的挣扎矛盾,沈玉兰与荀不二之间知己般的惺惺相惜,沈玉兰与前世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沈玉兰与干娘马彩云之间催人泪下的母女情深……无论何种人物、何种关联,在作者笔下,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都是小说的主题,小说因此可以被看做是对人性成长的一种巡礼和致敬。
    生命一方面是吝啬的,总是让我们失望;另一方面,生命却又是这么慷慨,总会在失望之后给我们以强大的拯救力量。正如小说主人公所经历的那样,踏过了命运的沼泽,在险些陷下去的时刻,被意志和希望又重新拉回到了一条更值得坚持下去的人生路上。
    正是因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地活下去。有了这样一种生命的慷慨与尊严,也就有了韩思中《死去活来》对于这一切的艺术思考和表达。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02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