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桃花源中的旮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叶梅 参加讨论

    走进读者视野的阿满带着她的小说《双花祭》,以及她柔韧细密的女性意识,发出男性强势群体话语之下不同的声音,引起文学界一番议论。她的笔触指向人们的目光少有关注的女性的一些“旮旮旯旯”,揭示出鲜为人知的女性隐秘和苦痛,更以一番惺惺相惜的姿态,描画了女性之间互相倾注的情爱,透露出仍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当下,女性自我保护的强烈意识,以及对女性善良大爱的钟情肯定。
    让人产生联想的是,阿满一直生活的湖南常德,那里是美丽的桃花源之乡,也是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在现代文学史上曾着力于女性写作的丁玲女士,曾以梦珂与莎菲女士一类女性形象的塑造打动人心,既有对于封建礼教压制的反抗,也有对于男性色情奴役及异化爱情的批判,体现了女性在异化的社会面前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是桃花源中人的阿满经历颇为丰富,她的父辈是从东北南下的满族人,她当过兵,在常德市委机关工作多年,以她女性细腻的观察体验,对女性的书写有着非丁玲时代的相同觉醒和不同的开掘。她的小说集《双花祭》最近获得了“丁玲文学奖”一等奖,或许可以说,这正是两个时代之间女性文学的某种奇妙连接。
    《双花祭》讲述的是一对女兵的情感纠结,敏与慧的相互欣赏和怜爱,像电流一样通过全身,是手语,是目光相交……阿满对于友情的描写,唯美,充满诗情画意,找不出污浊和放荡。最初的眉目传情只是敏看着慧扑哧一笑,而慧的眼睛溅起一朵浪花。她们在澡堂里说话洗澡,因为人多,她们共用一个水笼头,“水珠带着慧的体温弹到敏的身上,又带着敏的体温弹到慧的身上,像众多活泼可爱的小舌头,有意无意地舔着对方。那些水珠子又很热闹,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是无数的小嘴巴,喋喋不休地说着它们才懂的语言”。在逐渐走进的心灵世界里,她们彼此发现,原来女人也是可以被女人欣赏的。而小说中与两位女主人公都有过交往的男性李云飞却是一个同时追求几个女孩子的花心男子。不管敏和慧经历了多少情感考验,到最后敏还是要救慧,就像慧要救敏一样。她们相互依赖,相互欣赏,谁也离不开谁。
    这种女性的相互欣赏,还在阿满的另一部小说《花蕊》中更为曲折地展开。妇科女大夫刘利熟知女人的身体,并认同许多女人“上半身漂亮”;电视主持人乔曼便是以这样的形象走近刘利,但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两位经历截然不同的女人却开始相互理解,相互给予精神的慰藉。这种理解的产生,其根本来源于潜意识里感觉到男性的不安全不可靠,甚至不如现代科技制作的健慰器。小说的最后,这两位已经成为朋友的女性虽然远隔千里,却在电话里以同样的频率嘻哈。但“笑着笑着,她们都没了声音。她们感受到了不同部位的隐疼,一种同样的悲凉,同时袭上了她们的心”。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在现代社会里以经济的独立,更以精神品质的诉求显出不可抑制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女性意识的强烈还来自于女性所受到的损害而激发的本能的自我保护。
    在阿满的小说《两室一人》和《旮旯》里,分别写到了女性所受到的侵害。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女子,与一个既保守无趣又委琐的男子相处在一个逼仄的办公室里,日复一日,年轻女子不仅要忍受自小只能独自面对的一种恐惧,更添加了与一个不喜欢的男人相处的恐惧。但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她不得不走进这扇窄门,“社会有若干的门。我总得进一个”。机关里无处不在的“内参”,比电子眼还要厉害,她不得不一再忍受对面这个委琐不堪的男子的性骚扰,使得年纪轻轻的自己压抑苦闷,心理和生理似乎都早早地进入了更年期。《旮旯》触目惊心地描写一群童女稚嫩的性成长,以及在此期间常被大人们忽略的女童性心理以及特别容易受到的侵害。小说描写的场景是一个充斥着陈腐气味的药材公司,那里或许存在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旮旮旯旯,嫩芽一般的女孩穿行其间,时刻会遭遇意想不到的伤害,会将女孩的未来炸得粉碎。那是一个与大人们的世界相隔离的世界,大人们纷纷忙碌着自己的大事小事无聊的事,却很少试图去了解童贞的心灵。小女孩葛月就是这样在大人们的眼皮下受到蹂躏,小小的生命就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
    关于女性的写作,自新时期以来常有惊世骇俗之作,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兴起成为重要的文学现象。目前我们仍然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需要重新构建的价值体系在女性问题上却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历史上被否定的一些腐朽尘渣倒喧嚣而来,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仍然大多以男性化的视角定位。深刻反思女性的存在意义、自身价值及女性的命运,唤醒迷失的自我,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与人生需求,呼唤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重大需求。阿满着力开掘的那些真实存在的旮旯,那些女性难以言说或被人忽略的心理苦痛,很值得人们细致地琢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莱辛曾以女性题材的描写而引起社会哗然,她对此不解:“这都不过是女人们在厨房里天天唠叨的事情罢了,各个国家皆是如此。有些人竟如此震惊,倒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显然,对女性命运的书写,整个世界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包容。
    阿满不是一位专业写作者,她的写作跟她的生活态度有关,生活在桃花源中的她爱美,喜欢文学,这些原本的追求使她丢弃了很多功利的考虑,不加束缚而比较自然地遵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的召唤,相对自由地展开思考和想象。但与此同时,也使她的作品显得给力不够,流露出某些随意。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些“旮旯”应该给人带来更大的震颤,她应继续前行,如桃花源中的行者进入那个小小的山口,或许便又是豁然开朗。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02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