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类共同面临心理焦点 弹奏生命旅程日出日落音符 -----中国现代第一部心理焦虑长篇小说《月挂花枝头》艺术欣赏
由南方夜雨创作以探索人类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焦虑症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月挂花枝头》通过全景式地描写主人公姜迪经历了从极度焦虑到在女军医、红颜知已、美女、达官贵人、亲朋好友等的理解帮助下和在现代心理学、美学、医学的启迪下极度艰难战胜焦虑症的漫漫历程,生命惊心动魄置诸死地而后生,继而大红大紫、官运亨通、春风得意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天上人间至纯至美惊天地泣鬼神的性灵之歌。 一、题材新颖,视角独特 纵观中国当代文坛,走俏的文学作品大多以迎合现代人的追求刺激、追求媚俗、探秘玄幻等需要为主。中国当代文学在经历了“文革”洗礼后,虽然出现了一些中国式现代派走马观花般探讨心理的小说,但只是涉及到一些表面的心理描写,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毕淑敏的《预约死亡》等可算是这方面不错的小说,但国内很少见到像卡夫卡、贝娄在描写心理方面那么轰轰烈烈和深入骨髓的作品。应该说在快节奏下现代人深受挤压的今天,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涉足心理方面的作品,而关注国人心理健康的文学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来说都很欠缺,还存在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点。 在此现状之下,由南方夜雨创作的中国现代第一部探索心理焦虑疾病长篇小说《月挂花枝头》,以主人公姜迪的心理疾病康复历程为主线,巧妙地穿插了血雨腥风年代革命先烈出生入死的故事,浓缩了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农村面貌的变化,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年轻人南下打工以及当今市场经济下的世间相等等。正是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使该书区别于一般的心理小说,也不同于常见的都市类小说,因此引起了广大读者和从事治疗心理疾病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关注,引发了一定层面的讨论与思考。 正如广西资深评论家、作家韦汉楼先生在评论该书时所说:“时下,心理类书籍和心理医生多如牛毛,心理学更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学科,但大多是指导性的,理论性强而操作性不足,许多心理疾病患者仍然束手无策,仍然在病痛的苦海中挣扎。而《月挂花枝头》开了把心理学和医学难题——心理疾病融入小说的先河,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显而易见,必将成为广大心理疾病患者的福音。是心理学书籍也好,是小说也罢,它的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疑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心理疾病患者抗争题材的缺失。” 二、人文蕴籍,终极关怀 《月挂花枝头》通过一个焦虑症患者典型的故事,提出了一个需要整个社会来关心解决的迫切问题---高节奏生活下人类共同面临的心理焦虑问题。 该书集中笔墨全面细致逼真地描写了主人公姜迪焦虑症发作时的种种情状,而且在这样的紧急时刻总能得到身边人们(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职业人员的医生等等)的亲切关怀和友好救助,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真善美”的主流方面,凸显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实本质特征。如作品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描写:“突然,姜迪莫名其妙地感觉身体极不舒服,随着心理剧烈恐慌、血压急剧上升,心跳加剧,似乎脑部和胸部要炸裂开来,重心失控,感觉四周都有压迫感,恐惧、心悸、呼吸困难、头昏脑涨一并向姜迪袭来,姜迪觉得世界的末日即将到来,感到自己已到了生命的最关键时刻。他脸色苍白,忍着极大的痛苦一步步地靠近妻子冰洁,皱着眉头急促地说:‘看来今晚我不行了,赶紧上医院。”(见该书P.3—4)。 “由于职业的原因,姜迪接触的社会关系非常广泛。姜迪身边的一些朋友虽然不了解这种焦虑症的实质,但他们还是向他伸来了友情的橄榄枝。” (见P.22)。“在医院心理卫生治疗中心二楼,一位二十多岁英姿飒爽的女军医面带着微笑倾听了姜迪这一年多来常人难于理解的痛楚。。。。。。。”(见P.55)“。。。。。。。姜迪在张静的帮助下,焦虑症得到康复。姜迪生命的春天姗姗而来。”(见P.175)。如此等等,不需赘述了。 目前在我国,一般来说,除了对临床咨询心理学有所探索研究的学者和都市大医院的心理治疗中心的医生以外,其他人对焦虑症特别是急性焦虑症了解甚少,甚至一些大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对这种疾病都不甚了了,这进一步反映出普及心理疾病知识的严峻性和迫切性。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把哲学、心理学、美学和医学等知识自然融入心理焦虑治疗的描述当中,这对焦虑症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给无数大都市焦虑患者带来勇于与心理疾病顽强抗争的信心,为焦虑症的治疗研究提供极为难得的文本素材。 在创作意图上,该书立意高远,运用个体典型以点见面的手法来关注全人类心理健康,足见作者写书并非是自言自语关注个体的生存而写作的。故作者在扉页郑重其事地用2号黑体字标明:“谨以此书献给:在灯红酒绿都市中寻梦迷茫的人们;在熙熙攘攘都市中忙碌焦虑的人们;全人类自幼失去亲人自强不息的人们。”河北衡水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兼心理学者魏彦红评论说:“长篇小说《月挂花枝头》的一个泛意义的特质和贡献,就在其立意主旨统辖于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文学命题——‘终极关怀’。小说通篇上下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气息,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挚爱的氛围,更兼有着生与死、爱和恨、顺途又逆境、沉沦并抗争、死地复后生等人生的心路历程和人生体验,从而勾画出精彩人生必经的几种境界。‘文学即人学’,作者深谙个中三昧。这就是《月挂花枝头》撼人心魄之所在及其独具魅力的地方。” 三、 旁征博引,思想深刻 小说以说话讲史、塑造人物、铺陈演义为己任,议论文则以旁征博引、纵横捭阖、阐发精义见长。而小说去搞旁征博引,岂不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而长篇小说《月挂花枝头》偏不信这个邪,广泛涉猎和大量引用了古今中外名家、名著、名言、名典故(即“四名”)。这些“四名”句句入理,字字珠玑,蕴涵丰沛,引人入胜,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迪,春风化雨般的性灵教化与韵味悠长的艺术审美享受。 该书每一章卷首都有一小段短小精悍的美文作为引子,总共17章中的引子,就有14章引用了“四名”。如第一章引用但丁《神曲》,第二章引用泰戈尔《沉船》,第四章引用普希金《致凯恩》,第五章引用拜伦《给奥古斯达的诗章》,第六章引用白居易《琵琶行》,第十七章引用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等等,甚至在自序的引子中也引用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警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且不说每一章卷首大都引用了“四名”作为引子,就是在书中每一章,每一页正文几乎都能读到这些“四名”。据粗略统计,全书引用“四名”就达上百处。仅在“灯下漫笔”(代后记)不足两页的短文中,引用的“四名”就达八处之多!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啊。其中既有曹植的“忧思成疾疚,无奈儿女亲”,佛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样的名句,也有“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和“六出祁山,未捷先亡”的千古著名典故,读来让人不忍息卷。又如在第十一章里,姜迪与桑燕纵论处世、交友、做人等话题时,对话中既引用了孔子 “知己者明,知人者智”, “君子慎于言而敏于事”的古训,又引用了《荷马史诗》中“人和狮子没有什么誓约可言,狼和羊也无法订约”的名言,从而使这段对话谈锋甚健,妙语连珠,含义深刻。类似的手法同样见之于各章之中,第十二章“举杯共饮畅谈文学”更是将这一特色演绎到了极致。其中论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古典小说性色描写、当代文学走向、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等等,朦胧隐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沉雄壮阔的万千气象,恢弘蕴籍的人文情怀,高峻磊落的魏晋风度,沉郁顿挫的家国忧思,深婉率真的诗人性灵。。。。。。亦闪烁折射出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较深的古典文学功底。人们常说:学哲学的没有思想,而学高能物理的成了哲学家;学文学的写不了小说,而读市场营销的成了财经作家;学医的不懂焦虑症,而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却成了心理咨询专家。 四、绘景状情,唯美唯纯 《月挂花枝头》在描写环境和景物时,不论是都市农村、公园庭院、室内郊外,大都采用十分优美的笔调,简洁而又细腻地描物摹景,处处给人以有声有色、诗情画意的感受。 如第八章描写姜迪和他的伙伴们儿时做游戏的好地方:“丘陵方圆约三十平方公里,地势高度只有五十米,每当春天来临,丘陵上仿佛披上一层朦胧的轻纱,娇嫩的绿色一直拖到房子后面。丘陵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到处点缀着五彩缤纷的野花,空气中夹杂着清淡的野花香。丘陵上,鸟儿在树上跳跃鸣叫。丘顶上长满嫩嫩的草。房子前边的树林,大多数是毛竹,也有柑子树、荔枝树和山楂树。。。。。。姜迪和小伙伴们常在这里做各种游戏。” (见P.82)。作者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准确的笔触,巧妙地勾勒出一幅南方乡村优美的山色天光画卷。在描写上,能从静景中表现出动态,注意高低远近的视觉变换和声音色彩的摹写,花色鸟声,生动逼真,构成了静美的形象,表达出旷远的意境。 《月挂花枝头》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主人公姜迪与前妻华菲、后妻冰洁、与恋人桑燕、与有暧昧关系的林青、蔷薇园,官运亨通后“送上门来”的那个年轻貌美的情人,都多多少少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主人公姜迪与“网络天使”楚辞,与心理科女军医、“红颜知己”张静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网恋”或“单相思”。甚至有一个姜迪“托媒”不成反而看上姜迪的矮个子姑娘,还有一个含情默默又害怕与异性拉手却好感于姜迪,后由于某种原因又中断了联系的“羞怯女孩”等等,主人公姜迪与这些女性的“戏份”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也是构成书中的主要情趣线索“爱情线”的内容。但是,细心读者或懂得的人大都知道,这许多其实是主人公姜迪患焦虑症所寻求自我解脱的“疗救尝试”,或是主人公内心两种情感的矛盾与冲突,再经过一些艺术加工而成的。主人公姜迪的情感看似混乱而暧昧,但当代社会的大环境及其特殊的心理疾患也是一个客观原因。对于男女情事之描写,历来是小说创作上的一个“雷区”,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及”则“味不足”,“太过”则流于“情色”。作者在处理这些情节、段落时相当清醒和谨慎,拿捏恰到好处:“当放则放”“需掩则掩”“欲放还收”“点到为止”。既避免了过于直白,过于露骨的情色描写,又不或缺爱情小说必不可少的那些“调味品”,还力图将两性情事描写得纯真、纯洁与纯正,让读者从中获得生命美好的心理体验和人生情趣的审美感受。作者自我遵奉的这“三纯”创作原则,其效果我们可以从《月挂花枝头》这部书中看到。比如,第十三章描写姜迪与桑燕初次“公园交欢”一幕,有谁阅读至此,焉能不为所动而击掌叫绝乎? 五、艺术手法,精彩多样 《月挂花枝头》尝试着将中外文学艺术创作手法融为一体,用现实主义手法勾勒典型形象,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美轮美奂的环境,在情节上仿效了宋代话本小说的模式设置悬念,在语言上继承了唐传奇“叙述婉转,文辞华艳”的风格,推动了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形式的新发展。 在全书结构上,以主人公姜迪心理康复为主线,巧妙地穿插关于男女爱的沙漠、朋友、婚姻、文学、故乡、战争、生命、历史、民俗等等多种引人入胜的话题,这无疑是《月挂花枝头》在情节构思方面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全书结构精巧,章回分明,又采取了章回体、插叙、时空交错、现实梦幻、心理悬念、隐喻暗示、多线并进等多种写作手法,使得全书可读性强,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月挂花枝头》在艺术上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写景、抒情和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如第十三章描写姜迪与桑燕初次“公园交欢”一幕。这一大段通过景物描写,使环境与人物心境互相映衬,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动人情景。尤其是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水乳交融,而春情与春景的结合更是天衣无缝,含蓄委婉。 六、地域特色,生动鲜明 《月挂花枝头》在创作上十分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全书关于城市、乡村的环境、气候、风景、物产、甚至民俗等等描写,都紧紧抓住了岭南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特点,是广西文学界继著名作家陆地《美丽的南方》之后难得一见的地域特色突出的作品。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我们则要说“越是地域的才越是世界的”, “越是地域的才越是读者大众的”!不是吗,我们热读沈从文的《边城》,往往陶醉于湘西浓郁的风情画卷之中不能自已;我们反复翻阅曲波的《林海雪原》,无不被书中所描绘的壮阔邈远的北国风光所震撼。。。。。。同样地,当你捧读《月挂花枝头》之时,相信定会被它浓墨重彩描绘的岭南景色、中越边地风情所吸引。这不仅让南方读者感到亲切,更让北方读者为之神往;如果你是到过广西的北方读者,那就肯定让你多了一份牵念:“何日我方能再次旧地重游呀?”例如第六章关于摩柯摩耶村庄景色的描写:“摩柯摩椰村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里的山很高,很有气势。山洼里有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毛竹,河水清清一年四季绕村前而过。一条经过几座木桥的村路蜿蜒伸向公路边的柏油路,连接距离摩柯摩椰村庄约三十公里、著名的跨国瀑布——滨河瀑布。”(见P.61)。将一个坐落在南国边陲的村落的景致描绘的简洁明快而又多姿多彩啊。第十四章关于岭南物产的描写:“步入原始森林,四周树木郁郁葱葱,山峰叠绵起伏。原始森林深处,各种野花争奇斗艳,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乌猿、猴子、野山羊、野鸡到处跳跃,斑鸠、喜鹊、老鹰在树梢上飞翔盘旋……再往里走,四面环山的牛耳山大峡谷下,从高处飞下几股瀑布,在山谷形成一湾清蓝的湖水。湖水四周柳树婆娑、小鸟啁啾。青竹鱼、草鱼、鲤鱼、黄鳝鱼、小虾等在清澈的水里畅游。”(见P.161)。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月挂花枝头》在地域特色的描写方面很舍得下功夫,其对乡村的描写很古典,很唯美,充盈着田园牧歌式的恬静休闲情调;而对南方城市的描写却很现代,很写实,充满了都市的繁华与浮燥、人生的多变与无奈等等矛盾色彩,这些都对读者形成一股磁力般的阅读魔力,非一读三遍不可。 一曲悲悯激越的性灵之歌 总之,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该部小说出版后,受到了《北京晚报》、《河北衡水学院学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宁晚报》、《南宁日报》《左江日报》《医药星期三》等七十多家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媒体刊登或转载报道、大都市广大读者和从事医疗心理工作者的关注。长篇小说《月挂花枝头》她似在谈心理,又似在谈人生。她不拘泥于对心理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阐悟,而是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心理焦虑问题的一次成功解读,是对人的性灵的一次完美诠释。她用瑰丽、感性的笔触,填补了我国当代文学关注心理焦虑疾病患者题材的空白,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心理往事。捧读该书,如品雨前香茗,入口甘鲜醇和,而后齿颊留香;如饮陈年佳酿,(闻之)未喝先醉,饮之回味绵长。。。。。。感受+体验么?那很难说的清了:----欲悲还笑的嫣然,心照不宣的释然,执迷不悔的凛然,然后是悲悯激越之昂然…… (作者:渔樵耕读 广西某高校艺术系副教授) 原载:作者投稿 原载:作者投稿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