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文学的担当——读孟黎明长篇小说《骚动的山庄》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春林 参加讨论

    孟黎明的长篇小说《骚动的山庄》是一部反映社会转型期新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作品所描写的是发生在狼洼掌的故事,那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主题上看似乎缺乏大的突破,但是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你却始终能感觉到一种浩然正气的存在。很显然,无论是在文明与落后、正义与贪婪的较量中,还是在人性面临选择的矛盾中,这样一种“正”的力量都强悍到了足以令人动容的地步。
    当然,这种“正气”,和作家自身的写作目的和价值诉求是分不开的。正如孟黎明自己所说:“自古有骨气的文人,都敢于直面人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担当社会历史重任。呼唤社会正义、公平,我以为作家更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应该是所处时代人民大众的代言人,他的声音应该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声。”显然,正是出于对人民疾苦的深切理解和同情,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文人对于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才使得《骚动的山庄》在简单主题的映照下显得感情深沉、血肉丰满,充溢着一种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具体来说,小说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以梅富贵、盛鹏飞和鲍万财为代表的腐败势力,一条是以黑娃和鲁彦明为代表的正义力量。社会转型初期,农民鲍万财占据了当地的煤矿,不顾生态环境一味私挖滥采,发了大财。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他贿赂副乡长梅富贵,用钱买通盛鹏飞,肆意扩大势力范围,黑暗之网也越编越广、越编越大。另一方面,早已深刻感受到私挖滥采危害的农村干部黑娃和鲁彦明,本着永不妥协的精神,不畏强权,坚决抵抗社会黑恶势力,在惨遭报复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情况下依旧毫不退让。两方势力之间的相互缠绕、斗争,将小说的故事情节逐渐推向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这样一条故事主线,小说还延伸出了许多小人物的命运。这些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纠葛,又从深层次上反映出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问题,反映出了人性在面对选择时的脆弱和无力,彰显了作者独特的人文情怀。譬如写狼洼掌的村民,明知鲍万财的煤窑将会使自己的窑房裂缝、利益受损,可一旦被施以小恩小惠就息事宁人,安于现状,甚至欢欣鼓舞地将损害自己利益的幕后黑手推上当权者的位置,其麻木愚昧可见一斑。作者沉痛地将人性中的普遍软弱的一面凸显出来,无疑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此外,作者对龙玉梅这一农村妇女形象的刻画,也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人性在诡谲命运下的无力,灵魂在面对选择时的脆弱,可以说在龙玉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骚动的山庄》的语言富有地方特色,活泼动人,朴实生动,感染力强,乡土气息浓郁,准确地传达了山西的地域文化特点,表现了一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性格。这些生动的表达,离不开作者扎根农村,长达十余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这样的工作生活经历,不仅使他对农民的日常生活语言耳熟能详,还使他能够深切了解农民生活的具体情况,了解农村的腐败现象,进而更深一步地理解社会转型期的乡村建设以及人们的困顿和迷茫。作者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其内心分明的善恶观为导向,汇集了这些问题,在其作品中逐一加以体现。我以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样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问题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原载:山西日报2011年03月31日
    
    原载:山西日报2011年03月3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