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文化、学术交流的频繁与深入,华文文学研究版图渐趋扩大与明晰,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的华文文学作品进入学科的考察研究范围。本文以在大陆发表的论文、论著为考察对象,从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台港澳文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三个方面对2007年的华文文学研究加以总结。 一、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 促进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一直是本领域学者的自觉追求。钱虹在《从“台港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学科的形成及其命名》一文中,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梳理了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从概念的出现、命名的变化到理论研究所呈现出的不同阶段性特点,内涵与外延的逐渐清晰明确,勾勒出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化进程。刘登翰在《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中,回顾了“华文文学”这一概念提出的历程,认为它是一个整合性的视野,是面对“离散”的一种想象的建构;它更包含着一种理想,即1989年新加坡会议上提出的“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化进程与学科建设问题》,从会议编年史的角度梳理了海外华文文学“兴起”以来的历史进程,总结了海外华文文学在推动中外文学现有二级学科的发展中的贡献。并为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标志提出意见。戴冠青的《在转换思维视角中提升学术品格———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考》,总结了海外华文文学2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当务之急。 钱超英的《华人文化与民族主义———对华人移民文学相关历史文化基础的认识》,通过比较近代中国和西方海外移民的不同,发现华人移民围绕其民族性、表征于民族主义的身份焦虑,并非一个心智的问题,而是根源于历史、文化的一种深刻错位,从此意义上,海外华人移民的文学书写,可被阐释为那种有机历史结构遭到无情破坏的第三世界社会成员,如何直接承担着他们母体文化的后殖民处境,并作出精神反抗的美学传述。刘小新、朱立立的《海外华人文学与“承认的政治”》引用“承认的政治”理论,认为在族群和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作为一种“少数话语”或“弱势论述”,海外华人文学具有文化政治的意义,是弱势族裔文化参与和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并以美华和华裔马来西亚文学为例,证明“文化抗争”与“文化协商”主题贯穿了漫长的华人文学和文学思潮史的始终。颜敏在《“离散”的意义“流散”———兼论我国内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独特理论话语》一文中,分析了“离散”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意义的变迁演绎,揭示研究者自我建构的理论冲动及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困境。 胡贤林、朱文斌针对学界主张华文文学转向华人文学的观点,在《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之辨———关于华文文学研究转向华人文学的反思》一文中肯定这种学术路径的转向的积极意义后,指出仅以族裔身份考察华文文学所面临的局限与困境,认为两者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华人文学无力从整体上去替代华文文学。朱崇科的《华语比较文学:超越主流支流的迷思》一文在王德威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基础上提出华语比较文学———立足于世界性的背景,对所有华语书写的文学,包括离散书写进行不同层次和角度的比较,并论证了华语比较文学的必要性及其在文学史重写中的意义。 二、台港澳文学研究 (一)、台湾文学研究 2007年的台湾文学研究既有文学思潮的研究,也有作家作品个案的分析,涉及小说、诗歌、散文等各个文类,成果颇丰,但主要以当代为主,日据时期的文学研究较少。 张重岗的《诗社与台湾的文学场域———以林献堂及栎社的中兴为观察点》,考察了林献堂在日据后期台湾诗社出现媚俗化趋势的背景下,复兴栎社的多重意义。朱双一的《中国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台湾的延续》梳理了“三民主义文艺”、“自由派”和“人的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在当代台湾的延续和发展后,认为将它们纳入研究视野和文学史书写中,才能勾勒中国新文学诸多思潮脉络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完整图像,并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得以全面地呈现。对台湾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出深入研究的还有黄万华的《战后二十年台湾文学思潮的历史描述》、张诵圣的《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崛起》、王者凌的《台湾后现代女性诗歌综论》、古远清的《天南地北的台湾文学———新世纪台湾文学的走向》和《“蓝”“绿”对峙的台湾诗坛》、程国君的《论台湾女性散文的诗学建构》、方忠、王志彬的《论台湾原住民文学对族群文化的建构》、王震亚的《论客籍台湾作家创作的独特价值》、李银的《从台湾小说中“城市”形象流变看社会演化》、萧成的《台湾日据小说中“知识人的言说”》等。 从期刊杂志、媒体出版等文学场域考察文学的生产状况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应凤凰的《战后台湾文艺杂志发展历程及系谱(1949-1987)》用系谱学的方法将台湾解严前的约40年的文艺杂志分为较严肃的“纯文艺杂志”、大众性或通俗性刊物、以学生为对象的校园杂志、官办或军中刊物四个谱系,再用一般文学史以“文学主流”的模式分断、十年一期的方式,将战后40年分为四段作为其背景,以翔实丰赡的材料,纵横交错、分类分段呈现了各时期杂志的特色,综述了40年间台湾期刊发展的来龙去脉。袁勇麟、廖斌的《〈文讯〉:史料保存与历史建构》探讨《文讯》对于参与台湾文学和文化的宏大历史建构及其为文学立史、形塑台湾文学地图的追求与努力及史料建设的重要意义。此类文章还有李瑞腾的《台湾最新世代文学论———以2006年三本年度文学选集为观察对象》、向忆秋的《自由主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与台湾文艺期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一种考察》等。 两岸文学思潮的变迁与对话一直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朱双一的《三十年来台湾文坛“统独之争”述评———以几次文坛论争为线索》梳理了台湾文坛上世纪70年代的五次“统独之争”的过程及意义。朱立立的《对“鲁迅与台湾文学关系”相关论述的质疑与批评———以陈芳明《鲁迅在台湾》一文为主要辨析对象》以陈芳明的长文《鲁迅在台湾》一文为个案进行细致辨析,认为其意识形态的偏颇严重损害了其鲁迅研究的学术性和客观性,而这种意识形态偏见影响下的“学术研究”在当今台湾学术界并非孤立的现象,值得两岸学界关注。张羽的《台湾都市文学与海派文学》以林耀德和施蛰存开启的台湾都市文学与海派文学的对话为契机,探讨海峡两岸都市文学的隔海传承与变异。李晨的《中国新文学作家视野中的台湾文学》,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分析梳理两岸知识者为了建立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而在文学上互相呼应借鉴的历史过程,并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中国大陆的知识者是如何去认识台湾和台湾文学的?这种认识何以跟台湾作家对中国大陆的认知有相当的距离?值得深入思考研究。此外关注两岸文学的变迁与对话的还有朱双一的《姚一苇早期小说与鲁迅、施蛰存》、陈美霞的《台湾经验在台湾东北籍作家创作中的体现》、张羽的《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计红芳的《海峡两岸诗歌的错位发展———汉语诗歌发展本土化的思考》。 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主要有:张帆的《异质时空下的都市书写———以朱天心〈我记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古都〉为例》、白舒荣的《施叔青的故园想象》、陈仲义的《沉默与空隙 隐喻与转喻———论简政珍的诗说与诗写》、张书群的《宜兰文化景观的民间书写———论黄春明小说中的乡间情调和乡野色彩》、陈美美的《千年观照:由〈文心雕龙〉看余光中散文理论与实践》、陈忠源的《天鹰———黄国彬的壮丽风格》、魏全凤的《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离———析邱妙津的短篇小说〈玩具兵〉的元小说技巧》;陈蔚的《赋予生活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论朱天文小说的日常书写》和《论朱天文小说中被边缘化的女性》;简弘毅的《跨越海峡的一代:关于张秀亚的文学史阅读与考察》、张淑云的《月影残烛下的挽歌———张爱玲与林海音小说中的家族女性》、沈庆利的《殖民剥削与“现代化”陷阱———吕赫若〈牛车〉与茅盾〈春蚕〉之比较》、李银、倪金华的《现实认知与文化沉思———文化视野中的杨逵及其作品》。 (二)、香港、澳门文学研究 计红芳的《从大陆性到香港性———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把香港的新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分为萌芽、过渡和自觉三个时期并阐述其分期理由。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也是计红芳研究的着力点,《香港“南来作家”身份建构的怀乡母题》,从母题学角度探讨了三批“南来作家”作品中的怀乡母题,分析其所怀的“地理”之乡、“文化”之乡和“精神”之乡的内涵,及其有所不同而又相互交叉依存的型态;《香港“南来作家”身份的想象性建构》则通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透视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和家园想象。袁良骏的《论香港新生代小说创作》从小说史撰写的角度入手,结合香港新生代小说创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代表香港新生代小说创作的几个倾向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对香港小说的作家与作品进行解读的则有王淑君的《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论刘以鬯“故事新编”》、凌逾的《中国首部电影小说———西西的〈东城故事〉》计红芳的《孤独的旅人———王璞短篇小说论》、廖斌的《论金庸小说重道轻器的思想倾向》、钱晓宇的《黄易玄幻系列作品中的科玄结合———以小说〈超级战士〉为例》等。 古远清对香港战后的新诗创作有一系列的研究,《香港诗人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定位———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新诗》、《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南来诗人”》、《八十年代香港新诗述评》、《九七回归后的香港的新诗创作》分析战后各时代香港新诗的创作及其艺术特点。而《香港新诗史版图的焦虑———〈香港当代新诗史·结束语〉》则从三本诗歌选本的编选的对照中,揭示这种“选学论述”、以选代评的文学史建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南来”或“本土”立场的隐性存在及其对峙和对新诗版图的焦虑。吴晓川的《香港现代都市诗探微》探讨香港现代都市诗因为自由多元的表达理念、都市诗歌意象的现代营造和诗人人道关怀的民间觉悟,使其不仅弥补了中国新诗在都市题材创作上的不足,同时也提供了关于在现代商业和金融环境下诗歌创作与表达的研究范本。李育中的《对香港诗坛形成和发展的我见———举两个诗人的案例作说明》以柳木下和余光中两诗人的不同命运引发对香港诗坛荣枯得失的深入思考,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黄坤尧的《香港诗词百年风貌》分四个世代:清末民初、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考察了香港传统诗词的创作概况,反映出不同的世局变化和文学生态,揭示其在国际化的商业都市中保护传统中华文化的优良种子的重要文化意义。 陈国恩的《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认为留学欧美的留学生文学和移居东南亚和港澳地区的新移民文学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风格上有差异。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考察必须放在此一背景下,从纵向的本土文化的传承与横向的与大陆的现实联系两个纬度加以考察,澳门文学的历史经验为处理好不同文化冲突提供良好的借鉴。陈少华的《记忆、概念与生活世界———关于澳门汉语诗歌的“本土”经验》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汉语诗歌的“本土”经验呈现出来的特点概括为记忆、概念与生活世界的共同构成,“记忆”所呈现的“自我”,是华人族群谱系的连接和根性认同,也显示了对文化交融的特殊规避和唤回的努力;概念的焦灼感则是“自我”认证的一种途径;生活化、日常性的体验,说明诗人澳门体验的“自在”性,进一步丰富着澳门汉语诗歌的“本土”经验。 三、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海外华文文学是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对新移民文学的研究,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方法的创新;既有整体的观照,也有个案的分析。此一部份,本文主要分东南亚和欧美海外华文文学加以评述。 (一)、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异族叙事”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一个观注热点。王列耀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异族叙事”———以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例》揭示“异族叙事”的定义与功能,并结合文本比较了面对当地主要族群与边缘、弱势族群时的“异族叙事”的族群和写作两种姿态的差异,并对“异族叙事”的文化身份和艺术策略进行了分析。许文荣的《书写少数民族:马华文学的个案》,通过马华文学的少数民族书写的三种文本型态,即融入型、寓言型及展示型,探讨华族与少数民族的微妙关系,折射华族自我与异族他者的交往情况,从中窥探华人的文化心理与本土化情况。与此视角相同的还有颜敏的《诗意乡村与都市困者———20世纪70年代以后印尼华文文学中的异族想象》、王列耀的《菲律宾华文文学“爱心”框架中的异族叙事》等文章。 王润华的《鱼尾狮神话:新加坡后殖民诗歌典范》探讨了新加坡英文和华文诗人、作家在新加坡原创神话“鱼尾狮”的书写中所赋予“鱼尾狮”的不同文化内涵,揭示这种建构隐藏的不同民族身份认同、国民性和社会形态的想象。陈建宁、聂和平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菲华小说特点初探》,从小说创作的主流、女性作家的崛起、对民族文化的思考、故土情结与本土情节合而为一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菲华小说的创作特点。林祁的《文学的彷徨日本与彷徨日本的文学———从〈东洋镜〉多维网看在日华文的兴盛》,从一个多维网观察在日华文文学,将其特点概括为彷徨。其问题在于多短文随笔之类仓促的“快餐文化”,缺乏严肃的批评以提升写作与阅读的水准。毛翰的《越南历代汉诗概说》梳理了越南从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的汉诗创作,从宗蕃关系的角度概括越南汉诗的两大倾向及其原因,由此探视两国文化和历史渊源。朱文斌的《20世纪后期新马华文文学研究述评》是对20世纪后期新马华文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的梳理。蔡志诚的《南洋想象:地缘美学与主体间性的介入———以朱崇科的马华文学“本土性”研究为例》以朱崇科的马华文学研究为例,探讨华文文学研究的两种视域:中国性的文化长焦视域与本土性的近焦深描,并对具有文化现场感的地缘想象进行剖析。黄万华对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创作的批评也颇为深刻,即《黄锦树的小说叙事:青春原欲,文化招魂,政治狂想》、《山水兼得情思双栖———马华新生代作家钟怡雯散文论》。 张重岗的《南洋的位置:以中国南下文人为切入点》,以近现代中国南下文人为切入点,梳理了中国近现代文人与知识人对南洋的位置、南洋与中国、南洋在亚洲价值重建中的位置的论述与思考,探讨一种内含超越意识的自然生存和相处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狭隘的南洋文学的“独特性”、“去中国化”观点的一种回应与超越。朱文斌的《中国文学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吗?———兼与王润华教授等商榷》,通过批驳王润华的后殖民文学观,引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双重文学传统”问题,认为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坛的传播与接受,正是中国文化/文学传统与本土文化/文学传统结合后的表现,也是东南亚华文文学完成本土性建构以区别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所在,从而论证了中国文学不是东南亚华文文学“殖民者”的观点。黄万华的《突围趋同———一种“代”的开始》考察了从70年代起,台湾、香港、大陆与新马华文文坛的汉语文学崛起的被称为“新生代”(“新世代”)的作家群体。认为这种“代”的涌现,实质上表达了一种突围传统、突围趋同的写作姿态,构成了20世纪汉语文学转型的一种开始。这种跨区域的整合视野同样体现在《左翼文学思潮和世界华文文学》中,黄万华对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发生在不同政治历史境遇中的左翼文学思潮进行考察,认为台港、海外左翼华文文学始终以在野的处境、边缘的地位、民间的生存方式保留、发展了左翼文学的现实批判立场,并在多种思潮共存的局面中避免了政治性预设价值的根本性宰割,其历史经验拓展加深了人们对作为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理论核心的左翼现实主义的认识。吴晓芬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论满族女作家赵玫和泰华女作家梦莉的散文创作》发掘了女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族别与性别双重边缘的现实处境及这种散文书写的文化意义。 (二)欧美华文文学研究 美华文学研究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新移民文学更是成为2007年学者们的关注焦点。虽然有不少学者提出用华人文学整合华人用居住国语言和母语汉语写作的文学,但相比之下,华裔的非母语写作及新移民中的非母语创作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缺少整体、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与考察。 《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美华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从几个关键词的阐释,清晰而深入地探讨了美华文学研究中的五个重要问题及其意义:美华文学的语言形态、文化内质和族性规约,移民历史和移民者的文学书写,移民生存状态的不同导致书写状态的“唐人街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移民作家从国内到海外的双重经验和跨域书写、百年来美华文学文化主题变迁及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互动关系,这必将引领美华文学研究进入一个更开阔和深入的领域。曹惠民的《华人移民文学的文化审美价值———兼谈所谓“新移民文学”》认为“新移民文学”的命名缺乏学理基础与必要性,应与此前的移民归并为“华人移民”一种称谓,华人移民作家以被建构起来的“流散”身份所呈现的异国想象与原乡记忆,是其独特文化审美价值。美籍学者陈瑞林的《“离散”后的“超越”———论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态》从文化心态的角度,结合丰富的文本,探讨北美20年来的海外新移民文学创作从“移植”的痛苦,演绎出“回归”的渴望,再由“离散”的凌绝,走向反思的“超越”的精神轨迹。对北美华文写作进行深入论述的还有吴奕锜、陈涵平的《论“新移民文学”中的生存焦虑与文化焦虑》、刘红林的《新移民文学属性谈》、黄万华的《母体归依、生命传承中的故土意象》、朱骅的《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谈多元文化时代美国华人文学对“文化中国”的怀想》、加拿大籍学者徐学清的《冲突中调和:现实和想象中的家园》、刘俊的《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等。 由于欧美华文文学作家中女作家居多,所以从性别角度对女作家及女主人公加以考察是常用的方法。乔以钢、刘堃的《论北美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离散”内涵的演变》结合两代北美华文女作家:第一代的於梨华、聂华苓和大陆新移民的严歌苓和张翎的代表作,分析“离散”的具体内涵及其演变,以期丰富研究界有关“离散”概念的思考,同时探讨女性主义话语在“离散”论述中所具有的理论能动性。李铁生、林怡的《身体伦理的认同与海外中国女性的再社会化———以移居英美的五位华人新移民作家的创作为例》考察新移民作家笔下中国女性主人公对于身体伦理的认同与其再社会化的关系,探讨东西方身体伦理的不同对她们再社会化成败的影响。采用此一性别角度的文章还有宋晓英的《论欧美华人自传体文学作品的女性个体生存观》和《论海外华人女作家的网络写作》等。 对北美的华文作家作品作个案研究的文章有王茹辛的《在形象重塑的背后———从〈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看林语堂的“中国讲述”》、陆卓宁的《身份意识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生存”———北美华文作家张翎创作的一点启示》、张艳艳的《以优雅的方式怀乡———木心作品的“意趣”初探》、王者凌的《飞散视野:“生命原乡”与“心灵故乡”———论美华女作家秋尘的小说创作》等。 华裔文学研究主要有:杨建国的《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海外华裔文学》,该文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通过比较,以“寻根”和“归化”为线索,分析海外华裔文学在西方社会的多元化及所在国主流文化氛围中的发展过程,认为华裔文学从“寻根”到“归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学从民族的、封闭的走向国际的、多样性的文学现象,有其必然性,对寻根过程中的归化的意义有所发掘但有待深入。张兰珍、陈爱敏的《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追求》,从分析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入手,探索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林涧的《后现代创作语境下的种族历史书写———〈华人:金山勇士〉与早期北美华人移民史》,探讨了作者整合故事传说、研究资料和历史纪实,在后现代语境下,通过古典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对话性话语空间的创造和黑色幽默手法的采用,书写早期北美华人移民史,从而颠覆了美国的东方学表现华人的固定模式和有关“黄祸”的神话的书写策略及其意义。肖薇、何非的《暴力背后的权力运作———解读美国华裔小说〈支那崽〉中的暴力表征》用文化研究理论中表征的概念,通过透视在美国华裔作家李建孙的第一部小说《支那崽》中的暴力的各种表征与表现,分析了暴力在反抗主流文化中的意义及其局限。关注全球化语境下的美国华裔写作的则有庄恩平、郭晓光的《从“文化融合”到“多元文化”的转向———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接骨师之女〉》、卫景宜、肖薇的《走向多元文化整合的当代美国华裔写作———以美国华裔作家李建孙小说〈老虎尾巴〉为例》等。 陈晓晖的《“大唐狄公”与“陈查理”———西方当代文学史上两大华人神探形象比较》,探讨了西方当代文学史上的两大华人神探形象,一是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笔下的大唐神探宰相狄仁杰,突出其典型的中国封建士大夫形象特征,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有所不同;而美国小说家、剧作家比格斯塑造的神探陈查理,虽然正派聪慧但并未改变华人在美国人眼中的刻板印象,只是美国主流通俗文学艺术制造出来的有趣的大玩偶。澳大利亚籍学者庄伟杰的《在边缘空间寻找家园———澳华新移民作家散论》,认为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作家群体已成为澳华文学的主导力量,并集中评介了冰夫、沈志敏、徐家祯、钱静华四人的文学创作及其特色。戴瑶琴的《“圈地”里的低吟浅唱———论现阶段欧洲华文文学》,从文化环境、文学内涵与文体结构三个角度对现阶段欧华文学作了一个总的勾勒。 四、出版论著 计红芳的《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借助文化研究中的“身份”、哲学中的“存在”和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中有关“基本焦虑”等的研究成果,来探讨“南来作家”的跨界书写及身份建构。陆薇的《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从文化研究(特别是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梳理了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的华裔美国文学,深入到一些文学作品的潜文本层面,分析了种族主义与内部殖民主义给华裔美国人带来的深度精神创伤,同时也指出了作品中所隐含的少数族裔对主流文化霸权的一系列抵抗策略。 厦门等地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今年取得丰硕成果,共有4部专著出版。庄钟庆主编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是由七位学者撰写的东南亚六国———泰国(张长虹),马来亚(苏永延、李丽),马来西亚(苏永延),新加坡(张建英),印度尼西亚(杨怡),文莱(王丹红),菲律宾(郑楚)的华文新文学史,该书语言简洁,资料翔实,论述深入,是东南亚华文新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周宁主编的《东南亚华语戏剧史》探讨了中国戏剧对东南亚华语戏剧的影响、中国戏剧的跨国界发扬与世界华语戏剧的“同质核心”问题,同时也揭示世界华人文艺的整体格局内,东南亚华语戏剧的创造性本土化趋势与特色传统的形成过程。苏永延的《骆明与新华文学》从大量的材料入手,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史论结合、研究深入,全面展示了骆明与新华文学的密切关系。吴松青的《骆明的文学道路》对新加坡著名散文家、评论家、编辑家和组织家骆明作了全面的介绍。 虽然海外华文文学渐呈繁荣景象,但过多关注于北美华文文学,缺少对欧洲华文华人文学应有的重视,华裔非汉语文学和华文文学研究的整合以及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理论和研究方法是学界今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钱虹:《从“台港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学科的形成及其命名》,《学术研究》,2007年第1期,第131-135页。 刘登翰:《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8-12页。 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化进程与学科建设问题》,《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7页。 戴冠青:《在转换思维视角中提升学术品格———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考》,《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42-47页。 钱超英:《华人文化与民族主义———对华人移民文学相关历史文化基础的认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3-32页。 刘小新、朱立立:《海外华人文学与“承认的政治”》,《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3-41页。 颜敏:《“离散”的意义“流散”———兼论我国内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独特理论话语》,《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3卷第2期,第69-72页。 胡贤林、朱文斌:《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之辨———关于华文文学研究转向华人文学的反思》,《安徽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66-70页。 朱崇科:《华语比较文学:超越主流支流的迷思》,《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第171-177页。 张重岗:《诗社与台湾的文学场域———以林献堂及栎社的中兴为观察点》,《亚洲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地区冲突与文化认同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0月,第308-324页。 朱双一:《中国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台湾的延续》,《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2期,第63-70页。 黄万华:《战后二十年台湾文学思潮的历史描述》,《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1-78页。 张诵圣:《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崛起》,《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54-70页。 王者凌:《台湾后现代女性诗歌综论》,《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2期,第71-77页 古远清:《天南地北的台湾文学———新世纪台湾文学的走向》,《当代文坛》,2007年第3期,第63-65页。 古远清:《“蓝”“绿”对峙的台湾诗坛》,《华文文学》,2007年第2期,第13-16页。 程国君:《论台湾女性散文的诗学建构》,《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第187-192页。 方忠、王志彬:《论台湾原住民文学对族群文化的建构》,《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第44卷2007年第2期,第48-52页。 王震亚:《论客籍台湾作家创作的独特价值》,《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第85-88页。 李银:《从台湾小说中“城市”形象流变看社会演化》,《鸡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72-74页。 萧成:《台湾日据小说中“知识人的言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31-140页。 应凤凰:《战后台湾文艺杂志发展历程及系谱(1949-1987)》,《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10-123页。 袁勇麟、廖斌:《〈文讯〉:史料保存与历史建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24-130页。 李瑞腾:《台湾最新世代文学论———以2006年三本年度文学选集为观察对象》,《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70-174页。 向忆秋:《自由主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与台湾文艺期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一种考察》,《华文文学》,2007年第1期,第87-93页。 朱双一:《三十年来台湾文坛“统独之争”述评———以几次文坛论争为线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90-99页。 朱立立:《对“鲁迅与台湾文学关系”相关论述的质疑与批评———以陈芳明<鲁迅在台湾>一文为主要辨析对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第69-73页。 张羽:《台湾都市文学与海派文学》,《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1期,第2-8页。 李晨:《中国新文学作家视野中的台湾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4-120页。 朱双一:《姚一苇早期小说与鲁迅、施蛰存》,《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5卷2007年第1期,第26-31页。 陈美霞:《台湾经验在台湾东北籍作家创作中的体现》,《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63-169页。 张羽:《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3期,第80-88页。 计红芳:《海峡两岸诗歌的错位发展———汉语诗歌发展本土化的思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21-123页。 张帆:《异质时空下的都市书写———以朱天心〈我记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古都〉为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54-162页。 白舒荣:《施叔青的故园想象》,《华文文学》,2007年第1期,第82-86页。 陈仲义:《沉默与空隙 隐喻与转喻———论简政珍的诗说与诗写》,《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3期,第89-98页。 张书群:《宜兰文化景观的民间书写———论黄春明小说中的乡间情调和乡野色彩》,《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15-17页。 陈美美:《千年观照:由〈文心雕龙〉看余光中散文理论与实践》,《华文文学》,2007年第1期,第7-14页。 陈忠源:《天鹰———黄国彬的壮丽风格》,《华文文学》,2007年第1期,第23-32页。 魏全凤:《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离———析邱妙津的短篇小说〈玩具兵〉的元小说技巧》,《华文文学》,2007年第2期,第82-85页。 陈蔚:《赋予生活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论朱天文小说的日常书写》,《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22-25页。 陈蔚:《论朱天文小说中被边缘化的女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7卷2007年第2期,第83-86页。 简弘毅:《跨越海峡的一代:关于张秀亚的文学史阅读与考察》,《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41-149页。 张淑云:《月影残烛下的挽歌———张爱玲与林海音小说中的家族女性》,《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67-69页。 沈庆利:《殖民剥削与“现代化”陷阱———吕赫若〈牛车〉与茅盾〈春蚕〉之比较》,《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1期,第15-20页。 李银、倪金华:《现实认知与文化沉思———文化视野中的杨逵及其作品》,《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5卷2007年第2期,第136-139页。 计红芳:《从大陆性到香港性———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7卷2007年第1期,第43-47页。 计红芳:《香港“南来作家”身份建构的怀乡母题》,《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第38-42页。 计红芳:《香港“南来作家”身份的想象性建构》,《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20-123页。 袁良骏:《论香港新生代小说创作》,《平顶山学院学报》第22卷2007年第1期,第56-59页。 王淑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论刘以鬯“故事新编”》,《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84-86页。 凌逾:《中国首部电影小说———西西的〈东城故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99-207页。 计红芳:《孤独的旅人———王璞短篇小说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08-213页。 廖斌:《论金庸小说重道轻器的思想倾向》,《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70-73页。 钱晓宇:《黄易玄幻系列作品中的科玄结合———以小说〈超级战士〉为例》,《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95-99页。 古远清:《香港诗人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定位———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新诗》,《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5卷2007年第3期,第16-21页。 古远清:《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南来诗人”》,《嘉应学院学报》(哲社版),第25卷2007年第2期,第83-88页。 古远清:《八十年代香港新诗述评》,《暨南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第24-28页 古远清:《九七回归后的香港的新诗创作》,《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60-63页。 古远清:《香港新诗史版图的焦虑———〈香港当代新诗史·结束语〉》,《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14-219页。 吴晓川:《香港现代都市诗探微》,《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42-45页。 李育中:《对香港诗坛形成和发展的我见———举两个诗人的案例作说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52-56页。 黄坤尧:《香港诗词百年风貌》,《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第11-14页。 陈国恩:《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16-119页。 陈少华:《记忆、概念与生活世界———关于澳门汉语诗歌的“本土”经验》,《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55-159页。 王列耀:《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异族叙事”———以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例》,《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第166-170页。 许文荣:《书写少数民族:马华文学的个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25-335页。 颜敏:《诗意乡村与都市困者———20世纪70年代以后印尼华文文学中的异族想象》,《华文文学》,2007年第5期,第79-82页。 王列耀:《菲律宾华文文学“爱心”框架中的异族叙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53-360页。 王润华:《鱼尾狮神话:新加坡后殖民诗歌典范》,《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6卷2007年第2期,第5-10页。 陈建宁、聂和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菲华小说特点初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61-367页。 林祁:《文学的彷徨日本与彷徨日本的文学———从〈东洋镜〉多维网看在日华文的兴盛》,《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70-379页。 毛翰:《越南历代汉诗概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36-352页。 朱文斌:《20世纪后期新马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5期,第44-60页。 蔡志诚:《南洋想象:地缘美学与主体间性的介入———以朱崇科的马华文学“本土性”研究为例》,《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74-78页。 黄万华:《黄锦树的小说叙事:青春原欲,文化招魂,政治狂想》,《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第115-118页。 黄万华:《山水兼得情思双栖———马华新生代作家钟怡雯散文论》,《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0卷2007年第1期,第61-64页。 张重岗:《南洋的位置:以中国南下文人为切入点》,《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08-324页。 朱文斌:《中国文学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吗?———兼与王润华教授等商榷》,《华文文学》,2007年第2期,第43-46页。 黄万华:《突围趋同———一种“代”的开始》,《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第107-112页。 黄万华:《左翼文学思潮和世界华文文学》,《文史哲》,2007年第2期,第16-21页。 吴晓芬:《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论满族女作家赵玫和泰华女作家梦莉的散文创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63-66页。 刘登翰:《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美华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第108-114页。 曹惠民:《华人移民文学的文化审美价值———兼谈所谓“新移民文学”》,《淮阴工学院学报》,第16卷2007年第2期,第9-12页。 陈瑞林:《“离散”后的“超越”———论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态》,《华文文学》,2007年第5期,第35-39页。 吴奕锜、陈涵平:《论“新移民文学”中生存焦虑与文化焦虑》,《暨南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第11-16页。 刘红林:《新移民文学属性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30-235页。 黄万华:《母体归依、生命传承中的故土意象》,《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第66-69页。 朱骅:《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谈多元文化时代美国华人文学对“文化中国”的怀想》,《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3-7页。 徐学清:《冲突中调和:现实和想象中的家园》,《华文文学》,2007年第5期,第5-8页。 刘俊:《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2期,第94-109页。 乔以钢、刘堃:《论北美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离散”内涵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0-95页。 李铁生、林怡:《身体伦理的认同与海外中国女性的再社会化———以移居英美的五位华人新移民作家的创作为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第82-85页。 宋晓英:《论欧美华人自传体文学作品的女性个体生存观》,《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第117-120页。 宋晓英:《论海外华人女作家的网络写作》,《河北学刊》第27卷2007年第3期,第156-158页。 王茹辛:《在形象重塑的背后———从〈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看林语堂的“中国讲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46-49页。 陆卓宁:《身份意识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生存”———北美华文作家张翎创作的一点启示》,《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5卷2007年第2期,第22-24页。 张艳艳:《以优雅的方式怀乡———木心作品的“意趣”初探》,《华文文学》,2007年第3期,第90-96页。 王者凌:《飞散视野:“生命原乡”与“心灵故乡”———论美华女作家秋尘的小说创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1期,第8-13页。 杨建国:《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海外华裔文学》,《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第9卷第2期,第83-86页。 张兰珍、陈爱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追求》,《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期,第152-156页。 林涧:《后现代创作语境下的种族历史书写———〈华人:金山勇士〉与早期北美华人移民史》,《南开学报》,2007年第1期,第121-126页。 庄恩平、郭晓光:《从“文化融合”到“多元文化”的转向———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接骨师之女〉》,《暨南学报》,2007年第4期,第93-98页。 肖薇、何非:《暴力背后的权力运作———解读美国华裔小说〈支那崽〉中的暴力表征》,《重庆工学院学报》,第 21卷第2期,第176-180页。 卫景宜、肖薇:《走向多元文化整合的当代美国华裔写作———以美国华裔作家李建孙小说〈老虎尾巴〉为例》,《暨南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第17-23页。 陈晓晖:《“大唐狄公”与“陈查理”———西方当代文学史上两大华人神探形象比较》,《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64-271页。 庄伟杰:《在边缘空间寻找家园———澳华新移民作家散论》,《华文文学》,2007年第4期,第30-37页。 戴瑶琴:《“圈地”里的低吟浅唱———论现阶段欧洲华文文学》,《华文文学》,2007年第5期,第67-71页。 计红芳:《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 庄钟庆主编:《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宁主编:《东南亚华语戏剧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苏永延:《骆明与新华文学》,新加坡文艺协会出版社,2007年8月。 吴松青:《骆明的文学道路》,新加坡文艺协会出版社2007年版。 原载:《华文文学》2008/02 原载:《华文文学》2008/0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