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一个无声隐忍、无畏抗争的女性形象 ——评张翎《阿喜上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公仲 参加讨论

    具有史诗品格的巨制《金山》问世不到一年,张翎将又一部中篇佳作《阿喜上学》奉献在读者面前了。同为华人百年移民史的题材,《金山》是浩瀚博大的全景式,《阿喜上学》却是从中采集的一朵小花。后者立意深远、构思精巧、人物鲜活,依然充分显示出了作者张翎那一以贯之的忠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丰富的文字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
    《阿喜上学》写的是清末海外第二代华工的生活状况和人生遭际。他们尽管仍在生存困境中挣扎,可年轻的一代已经有了更高更远的精神文化上的需求。“阿喜上学”,代表了那个时代年轻华工的呼声。要文化、求知识,似乎成了海外移民史上的一个新起点。见微知著,《阿喜上学》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女孩求学的故事,但其深远的意蕴已超越了故事本身,在中国海外移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作者抓住了这个现象,盯上了阿喜这个人物,成功地完成了这部作品。
    作者没有采取惯用的时空交错、立体交叉的结构手法,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这对于比较单一的小女孩求学记的书写来说,更为贴切、平实,也更能引人入胜。阿喜的家比较简单,父母、两个弟弟,再算上个房客四眼佬,如此而已。学校出场的也只有老师、嬷嬷,还有个同桌独眼仔威利。作品主要写的是阿喜如何争取读书,如何读书,也就是从家里来到学校,再从学校回到家去这两地书。情节简单,故事发展平稳舒缓,没有什么重大起伏波折。但作者从中精细地描述了清末海外移民生活的种种窘态困境和形形色色种族歧视的迫害困扰,成功刻画了阿喜这个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值得关注的更有其戛然而止的结尾。故事讲到阿喜再度顺利上学,认真学绘画时,突然就没有下文了,接着一下跳过了七十多年。在结尾,作者用一种客观冷峻的新闻报道语言告诉大家:1985年夏,中国官方一代表团参观了温哥华艺术馆,一位老画家发现了一幅清末人物画。那画中的人物是当年的华工,但没有辫子,一副眼镜还裂了一条缝。作画时间为1911年,而画家名字已经模糊得看不清了。不言而喻,画中人物就是四眼佬,作画的画家就是阿喜,显然,他们都已作古。往事的回味和历史的记忆意味深长,读者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历史的沧桑感、悲凉感。
    作品最成功之处,是塑造了一位中国移民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人物——阿喜的形象。阿喜可说是清末华工代表人物,代表了那个时代青年华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需求、志向和理想。阿喜出身卑微,命运多舛,未成年就被包办婚姻,未过门就丧夫守寡。虽年纪轻轻,可已承继了中国千年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她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一生惟一的心愿就是想读书,上学堂。她乐意承担所有家务劳动,伺候父母,给两个弟弟做饭洗衣,帮房客打扫卫生,做好午饭,再陪阿妈上街卖鸡蛋。但她读书有灵性,刻苦用功,连跳两级,然而她仍然受到学校某些老师的歧视和洋学生的欺辱。平时,她能忍气吞声,一心埋头读书;可一旦发展到动手动脚,扯辫子打人,她也会来个咏春拳、扫堂腿,几乎置人死地。她无怨无悔,甚至为了争得读书的权利,做好了付出生命代价的准备。阿喜就是这样一个既能无声隐忍又能无畏抗争的小女子。而且,她也有思想,有情感,关爱他人。别人冷漠、歧视同桌的独眼仔,她却给予关怀帮助;对革命党人四眼佬,她虚心学习,热情关照,甚至悄悄为他做了一双鞋子,藏于枕芯之中。在她留下的惟一一幅人物画中,画的就是四眼佬。小说篇末亮出这幅清末人物画,是富有深意的。这既是对阿喜上学的完满总结,也可以说是清末第二代年轻华工从愚昧走向开化、从混沌走向觉醒的历史性的标志。《阿喜上学》在海外华文文学人物画廊中,在海外华文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庶几在兹也。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04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0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