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的准确名称应为“早期抄本之源流”。 源流——事情的起源和发展。 现存《红楼梦》的早期抄本有十二种: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杨本、蒙本、张本、泽存本、舒本、彼本、郑本、梦本、卞本。 张本、泽存本皆未影印,为了研究的方便,可用有正本来代替。 研究抄本源流,就是研究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杨本、蒙本、戚序本(有正本)、舒本、彼本、郑本、梦本、卞本这十一种本子,孰早孰晚,孰源孰流。 第一节、 林冠夫的观点 一、总说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377页写道: “尽管今存的《红楼梦》抄本五花八门,异态纷呈,但就其总体说,来源只有两个,即:甲戌本和己卯庚辰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391页写道: “从总体上说,《红楼梦》的早期钞本,都是属于脂砚斋批本的衍生本。而脂批本又可分为两个系统,即:甲戌本系和己卯庚辰本系。” 二、甲戌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61页写道: “对甲戌本可以有以下的总体认识: 1、据以过录的底本,是个拼凑本。 2、这个底本基本上是个很早出现的本子,也杂有晚出本子的文字。 三、己卯庚辰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61页写道: “在《红楼梦》的版本演变中,出现过一个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的早期抄本,这就是:‘己卯庚辰本’。……非分指今存的‘己卯本’和‘庚辰本’两个本子,亦非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独立存在的一个本子。……我们对‘己卯庚辰本’的研究,主要的依据也正是今存的‘己卯本’和‘庚辰本’。……今人看到的己卯本和庚辰本,都是过录本。如果追溯二者最初源头,即过录所据的祖本,是共同的。这个祖本就是:己卯庚辰本。” 四、己卯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77、80页写道: “在己卯本中,存在避两代怡王名讳,即允祥和弘晓。……从而证实了怡王府曾主持过录了《红楼梦》一个新本。……所以我认为现存的这个己卯本,不是怡府主持过录的原本,而只是原本的再录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135页写道: “己卯本是一个版本价值无可估量的珍贵本子”。 五、庚辰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90页写道: “可见,庚辰本的母本,也是个避怡亲王名讳的本子。……而庚辰本较之于己卯本更晚出,中间可能又隔了几代。” 六、杨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164页写道: “杨本前八十回的底本是个拼凑本。前七回的底本是己卯本,第八回以后,也可能是个拼凑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149页写道: “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从现在所能见到的几个早期抄本看,最早出现于杨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余论·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的真赝》里,确立杨本的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早于王府本、戚正本、戚宁本、梦觉本、俄藏本和程甲本的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 七、蒙本与戚序本 蒙本又名为王府本、府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305页写道: “我们对府本和几个‘戚序本’进行了上述的考察和分析后,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一)王府本和‘戚序本’同出于一个共同的祖本。这个祖本是以庚辰本(传抄过程中某个本子)为底本的整理本。这次整理规模很大,但改笔却相当随意甚至拙劣。 (二)王府本(祖本或姊妹本)的某一个传抄本,又经过一次改动整理,才产生了‘戚序本’。这次整理的规模也不小,改笔却并不高明。 (三)所谓‘戚序本’包括戚张,有正(大小字两种本子),戚宁四本。张本是正宁二本的母本。宁本是张本的传抄本,传抄时间早于正本,传抄中也有一些笔误。正本虽用张本拍照制版,但拍照前也作过一些小改。” 八、彼本 彼本又名为俄藏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391页写道: “而俄藏本则又是己卯庚辰本系统的晚出本子。祖本形成的来源,不是个单一的本子,而是两种以上本子的拼凑,大约是成于从杨本到梦觉本的时代。” 九、梦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189页写道: “这里所说的梦觉本底本是庚辰本,既不是最初的己卯庚辰本,也不是今存的这个庚辰本,而只是指庚辰本传抄过程中的某个本子。”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189页写道: “梦觉本曾经作过大规模改动的文字特点,后来为程本全面承袭。” 十、卞藏本 《“卞藏本”〈红楼梦〉鉴赏座谈会综述》写道:“首先,刘世德先生认为……卞藏本是个有价值的脂本。……经过仔细对比,卞藏本在抄写系统中更接近现在的俄藏本(又叫列藏本)和文学研究所收藏的杨继振藏本(《红楼梦稿》)。” 第二节、 杨传镛的观点 一、甲戌本“基因“ 《红楼梦版本辨源》是杨传镛“皓首穷经”的专著。 蔡义江在《红楼梦版本辨源·序》中写道: “杨兄因对现存的诸抄本都下过一番扎实的功夫,又有宏观的眼光,就想出一个更客观也更科学的办法来。即除去后来形成的如只剩两回的郑藏本等少数几种外,将甲戌本以外的另外八种最重要的抄本分成彼此关系密切的两组,每组四种,又都加上甲戌一种,共五种,找出其中都有甲戌本的共同‘基因’,从而无可辩驳地证明甲戌本是两组诸抄本的老祖宗。” 二、甲戌本“老资格“与两大支系 杨传镛在《红楼梦版本辨源》第3页写道: “关于甲戌本写定成书在现有各抄本之前的主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证据,是在它的小说文本里,而不是在它的外部形式上和附属文字中。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内证’。我手头有9种《红楼梦》早期抄本的影印本,其中包括甲戌本。用其它8种抄本跟甲戌本汇校,可以发现种种版本现象。其中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这便是:各抄本之间的关系,呈现着己庚蒙戚——梦舒库杨这样的基本分野。这个基本分野虽然不是全局性的,但至少在第一至四十回确是如此;而甲戌本跟基本分野的双方,都有一些相同的文字。这种版本现象是甲戌本所特有的,其他任何抄本都没有这个‘资格’,程高排印本就更不用说了。” 第三节、两大流向 陈维昭在《红学通史·绪论》里写道: “再如对于版本研究史,本书对各版本的出现及其对版本研究的意义、有关各版本的研究的主要症结、各版本研究的进程作出整体性描述,在此基础上试图揭示《红楼梦》版本研究的两大流向:清晰源流图的探寻和辨微识小。前者力图建构、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倾向,,后者的结果却显示了《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复杂性:今存《红楼梦》抄本不仅是过录本的过录本,而且是拼抄本的拼抄本。这意味着,每一种今存抄本都存在着多个(起码是4个)诞生于不同时空的版本现象。这样,由现存13种这样的拼抄本去描述《红楼梦》的版本流向,其复杂性与混杂行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节、张爱玲的辨微识小 陈维昭断定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的倾向是“识小辨微”,他在《红学通史》第439页写道: “譬如,她指出杨藏本第二十四回第六页有‘晴雯又因他母亲的生日接了出去了’。庚辰本‘晴雯’作‘檀云’。张著认为这一异文表明:有一个时期的早稿写晴雯有母亲,身世大异第七十七回。(初评红楼梦)” 黄霖在《红学通史·序》中写道: “张爱玲本不是一个正宗的版本学家,也没有对《红楼梦》版本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但维昭恰恰在这个小说家的杂乱无章的谈论中窥见了重要的版本意义,认为‘张爱玲终于感悟到《红楼梦》版本流变的复杂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这主要是指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提出的《红楼梦》的版本研究不能以‘本’为单位,而应该以回、段、句为单位,各版本的时间先后在不同的回、段、句上,其顺序是不一样的。” 第五节、辨微识小派的代表作 一、辨微识小派的代表作 1、刘世德的《〈红楼梦〉的版本探微》。 2、夏薇的《论〈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分回问题》。 3、戴不凡的《版本识小录》。 4、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二、说明 1、对刘世德先生、戴不凡先生、夏薇同学的“辨微识小”,我来不及详细叙述,深感惭愧。 2、刘世德先生、戴不凡先生、夏薇同学在《红楼梦》版本的整体研究上,都是全面而深刻的。 3、夏薇是博士后,我是学士;我的年龄比夏薇大许多;没有同一教室上课。 但我与夏薇同出于恩师刘世德先生之门,因此,可为同学。 参考文献: (1)林冠夫。红楼梦版本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子木。“卞藏本”《红楼梦》鉴赏座谈会综述。红楼梦学刊,2007(4)。 (3)杨传镛(著)。于鹏(整理)。红楼梦版本辨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4)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刘世德。《红楼梦》的版本探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夏薇。论《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分回问题。红楼梦学刊,2005(6)。 (7)戴不凡。版本识小录。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1980。 (8)张爱玲。红楼梦魇。哈尔滨出版社,2003。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