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的观点,既然一部红楼的谜底就是曹宣与顺治的遭遇,也就是顺治父子的“再生缘”,那么中秋节就一定是作者所重点描写的节日,因为中秋节是团圆节。这是从常识性的角度,而对于顺治和曹宣父子来说,中秋节即8月15还有许多更具体和更丰富的寓意,正是这些具体寓意的存在,才使得作者对中秋节给予了高度重视。 首先,顺治父子的团聚,是昔日的帝王和皇太子的团聚,而中秋节的一大特征,便是赏月。而月亮,正是顺治父子二人身份的象征。对于顺治来说,古人用日象征和代表帝王,用月亮象征和代表皇后。比如《晋书.天文中》言:“日为太阳之精,主生恩德,人君之象也。……月为太阴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古人又称男为阳,女为阴,生为阳,死为阴,据此,被当成死人的顺治皇帝即日,就变成了“皇后”即月了。月亮同时还可以是太子身份的象征,《晋书.天文上》:“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北极,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第一星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乙之坐,谓最赤明者也。”据此,月亮就与太子发生了关系。所以作品开头咏宝玉的词,就用了《西江月》的词牌。刘心武主要通过胤礽的诗来证明《红楼梦》中的月亮是胤礽的太子身份的象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但起码和《红楼梦》作者的构思是不相符的,因为这个理解缺乏《红楼梦》本身在文本上的内证,与《红楼梦》通过月亮来写顺治父子的团聚的大量文本内容不符。 其次,8月15日还是曹宣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的象征。用隆禧死日即1679年7月15日来指代曹宣的皇七子身份,用李显复立为太子的日子即698年9月15日来指代曹宣的太子身份,两个日子月日相加后的平均值,就是8月15日。 把曹宣的真假生日即2月6日、2月2日、2月12日和2月15日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份是2+2+2+2=8月,日子是6×2-12+15=15日,结果就是8月15日。 再次,8月15日,是顺治父子团聚的象征,父子团聚自然就证实了曹宣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用李显死日即710年6月2日代表曹宣的皇太子身份和他被当成死人的经历,李显死日按照节气来算,为小暑的前一天为5月;用曹宣的真实生日即1660年2月6日代表他的皇七子身份,用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即1661年1月7日代表顺治没有死之事,三个日子月日全相加,就是8月15日。把李显死日落实到曹宣身上,就是1714年6月2日,把这个日子和所谓的康熙被立为太子日即1661年1月6日、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即1661年1月7日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日全相加,结果也是8月15日丁巳日。不把李显死日落实到曹宣身上,即把他的死日即710年6月2日采用朔望纪年,就是6月2日,和1月6日、1月7日连在一起的计算结果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无论在哪种计算方法中,都能把顺治死日变成8月15日丁巳日!在以今喻今法中,用隆禧死日即1679年7月15日来指代曹宣的真实身份,用顺治1661年1月30日生日来代表他没有死之事,把两个日子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加日减,也是8月15日。 如果说关于曹宣的真实生日没有记载,那好,用李显被废日即684年2月6日、李显死日即710年6月2日和顺治被记成死人日1月7日,这三个日子同样可以计算出8月15日:6月2日按节气算为5月时为2+5+1=8月,按朔望算时为:2+6×1=8月。这个构思是理解靖藏本中一段“情埂峰证了前缘”批语的关键,后面再说。 正因为月亮和中秋节有如此重要和具体的寓意,作者才安排了贾雨村中秋咏月的情节,而作品中最能体现“中秋赏月话团圆”构思的,就是黛玉、湘云和妙玉中秋联诗的重要情节,作者以此来更加具体地写曹宣的皇太子身份以及他和顺治的父子关系。 中秋联诗时,二人数栏杆,共13根,于是便用了13元韵。作者的实际生活中哪有什么数栏杆决定诗韵的事,28回甲戌本眉批: “若真有一事,则不成《石头记》文字矣。作者得三昧在兹,批书人得书中三昧在兹。”这是暗示《红楼梦》中的所有情节,都应该作为史书和谜书来看,和其他小说是完全不同的。用13元韵这个细节,是在写曹宣的皇太子身份:元字是首位、第一位的意思。曹宣是清代的第一位太子,也是第一位具有皇七子身份的皇太子。而在现实生活中,清代的第一位皇太子身份为康熙占有了,清代的第一位具有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的人成了胤礽,而把这二人的特征连在一起,就是曹宣所具有的特征:清代历史上首位具有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的人。而13这个数,正是把康熙和胤礽联系在一起的最佳数字,这才是中秋联诗用了十三元这个诗韵的真正内涵:曹宣与父亲团聚后,他的皇太子身份得到了无容置疑的确定。 13这个数为什么具有把康熙和胤礽父子联系在一起的功能呢?说来事情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在史书的记载中,顺治的儿子和康熙的儿子,如果从康熙开始排,到胤礽为第13位,反过来,从胤礽到康熙也是13位。其具体顺序是:顺治的儿子:1、三子康熙。2、四子和硕荣亲王。3、五子常宁。4、六子奇授。5、七子隆禧。6、八子永干。然后是康熙的儿子:7、长子承瑞。8、二子承祜。9、三子承庆。10、四子赛音察浑。11、五子允褆。12、六子长华。13、七子胤礽。 三人联诗之处为什么被命名为凹晶溪馆,同时还提到与此处对应的另一个赏月佳地为凸碧山庄呢?《康熙实录》卷187:“癸丑,上驻跸菩萨顶。……丙辰,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上回銮。”这是关于康熙第三次去五台山的记载。据此可知,1698年2月8日癸丑康熙到达了菩萨顶,8日癸丑、9日甲寅和10日乙卯在菩萨顶呆了三天,11日丙辰日回銮。康熙前四次去五台山的终点都是菩萨顶,只有第五次是白云寺,如果康熙去看望顺治,终点就应该是顺治所居之处。作品中称指代了顺治的李纨为大菩萨,提到的一味中药为菩萨散,都是在暗示顺治居住在菩萨顶之事。甲寅和乙卯的纳音五行是大溪水,8日、9日和10日三个日子可以用一个晶字来代表,因为晶子拆开就是“三日”,因此,“凹晶溪馆”实际上就是1698年2月8日、9日和10日这三天的隐语。这三天是顺治和曹宣父子相认的日子,所以三人中秋赏月之处才被命名为“凹晶溪馆”。生为阳,死为阴,凸为阳文,凹为阴文,父子相认,是作为顺治儿子的曹宣和顺治都被当成了死人之后的事情了,故用一个凹字来加以暗示。 《康熙实录》卷207中对康熙第四次去五台山有下面一段记载:“甲子,遣官祭先农之神。上幸妙德菴及碧山寺。”此次康熙是2月9日辛酉到达的菩萨顶,然后在2月12日甲子游览了妙德菴和碧山寺。据此,不算太笨的人自然就能发现《红楼梦》中的凸碧山庄,实际上就是五台山上的碧山寺和2月12日甲子日的隐语,因为曹宣在曹家的假生日就是2月12日即“阳文”,故此处便用一个凸字来加以提示。 正因为凹晶溪馆和凸碧山庄有着如此精当的史实内容,作者才通过湘云之口对此大加评论:“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二音,便说俗了,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说‘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其中“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之语,不仅是对凹晶溪馆和凸碧山庄、对大观园的建设,同时也是对一部《红楼梦》通过学问来写成的这个重大特征的暗示,其中对凸凹的重点强调,则进一步暗示了其中所蕴含的生与死的特殊内容。曹宣在曹家的花朝日生日,是世人皆知的,故为“一明”,顺治父子相认之事即曹宣曾是皇七子和皇太子之事,是世人不知的,故为“一暗”。 历史上2月6日生日的皇帝只有一个人,就是元英宗奇渥温硕德八刺(见《元史.英宗本纪》),故用他来写曹宣的2月6日真实生日,就是“无中生有”了。这就是87回提到的所谓的围棋谱中的“黄莺搏兔势”的史实寓意:曹宣的真实生日即1660年2月6日7:55前,为随卦的上六爻,而随卦所值物候为仓庚鸣,仓庚即黄莺鸟。就是说,曹宣的真实生日的隐语是“黄莺”。把这个日子通过元英宗的生日来加以暗示,就是“黄莺搏兔势”:因为元英宗生于1303年2月6日(见《元史.英宗本纪》),该年的干支是癸卯,卯为兔,把曹宣生日和元英宗生日连在一起,就是“黄莺搏兔势”了。 由此就不难发现贾母1月21日生日的又一层寓意了:既然把元英宗比作曹宣,则元英宗之父元仁宗也就好比顺治了,元仁宗死日就是1320年1月21日(见《元史.仁宗本纪》)。按照阳尽阴生的大道理,元仁宗(男为阳)死亡之日即1月21日,也就是贾母(女为阴)的生日了。加上我们在《贾母之谜》中通过石敬瑭生日把顺治死日变成1月21日的理解,贾母1月21日生日为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的隐语,是顺治没有死之事的隐语的理解,就成了不是孤证的理解了,因此就更加有说法力了,相信这种理解与作者的构思一定是榫合无间的了。 由此就不难发现作者将元春死日写成12月19日的寓意了:苏轼生于1036年丙子年12月19日,苏辙生于1039年己卯年即兔年。而曹宣生于1660年庚子属鼠可类比为苏轼,曹宣他字子猷与苏辙字子由两者谐音相同,曹寅又仿苏轼称苏辙为卯君(生于卯年)的做法称曹宣为卯君。上述事实,使得曹宣产生了用苏轼来类比自己的真实出生年份,用苏辙来类比自己在曹家的身份的想法。而苏轼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生于12月19日。所以,通过射覆式连环法,12月19日就具有了把苏轼和曹宣连成一体的作用了。此其一。把曹宣在曹家的假生日即1663年2月15日、2月12日、2月2日和他的真实生日2月6日连在一起计算一下。先通过回文法中的日月交换法,将2月6日变成6月2日,因为这个日子毕竟是没有记载的,而6月2日是李显死日,故把曹宣的真实生日变成6月2日,就能在与李显的联系中,来暗示曹宣的皇七子身份了。于是可以得到如下算式: 月份是2+2+2+2+6=12月,日子是15+12÷2-2=19日。 据此,曹宣出生的日子就变成了12月19日了。而元英宗就是在他14岁时即1316年的12月19日被立为太子的(见《元史.英宗本纪》),于是曹宣出生时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之事(见前面《贾环灯谜之谜》中所引《汤若望传》中的记载),就以苏轼和元仁宗为中介,被作者巧妙地如实写了出来!按照阴尽阳生的大道理,元春(女为阴)之死,就是曹宣(阳)之生了。至于元春死于甲寅年,死时43岁,则是指1734年甲寅年了。这是因为,如前述(见《黛玉进贾府之谜》),在与李治的联系中,1692年好比1660年,而从1692年到1734年,就是43年!我在写作《元春之谜》一文时,还没有具体地解决《红楼梦》与顺治的关系问题,所以对元春死于甲寅年的解释,并不正确。而作者之所以强调和突出元春死时43岁,则是因为李显是在43岁的时候被复立为太子的,所以将曹宣真假生日设计成12月19日,正是为了暗示顺治后来实现了在曹宣出生后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的夙愿。很显然,如果曹宣后来没有被立为太子,也就不存在他与父亲团聚后自己的太子身份被确定之事,他也就无法成为一位废而复立的太子了。 所以,元春省亲时的匾灯,上面就是“体仁沐德”四字,探春和李纨议事的三间小花厅即三个花朝日的隐语,厅上之匾就题着“补仁谕德”或者“辅仁论德”四字,因为这里的仁字扣元仁宗中的仁字,德字扣元英宗名字“硕德八刺”中的德字,是在暗示作者通元英宗来写曹宣2月6日生日的构思。所以黛玉4月26日葬花时就有如下一个重要细节:宝玉“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地落了一地”,然后宝玉便收拾起这些落花给黛玉送去。这是因为:凤仙扣凤姐,王熙凤命名是“康熙王”的隐语(这一点我在90年代初就发现了,等论凤姐时再细说),是在与康熙的联系中来写曹宣的太子身份;石榴花扣庚申日,因为庚申的隐语为“榴花”。在纳音五行中,合而论之,庚申和辛酉为石榴木,分而论之,庚申为榴花,辛酉为榴子。《三命通会》卷1:“庚申辛酉石榴木。……庚申木,榴花。……辛酉木,榴子。”而1660年7月7日庚申,1680年8月4日庚申,便是这里的榴花的寓意。前者是曹宣真假生日和他的太子身份的隐语,这一点讨论巧姐时再细说;后者是在与元英宗死日的联系中来写曹宣的真实身份:元英宗死于1323年8月4日癸亥(见《元史.英宗本纪》),活了21岁,所以,把他的死日落实到曹宣身上,就是1680年8月4日庚申了。由此我们自然又不难发现4月26日花神谢位的其他相关内涵了:把元英宗死日即1323年8月4日与隆禧生日即1660年4月22日(隆禧被记成了皇七子之日,自然就是曹宣失去了皇七子身份之日,也就好比曹宣从皇七子身份的宝座上退了下来一样)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减日加,就是4月26日了。据此,我对4月26日的理解(见《黛玉丫鬟之谜》),也算得上证据确凿者,而非孤证了。 由此才能发现妙玉18岁进大观园的史实寓意了:元英宗登基的日子是1320年3月11日庚寅日(见《元史.英宗本纪》),庚寅的纳音五行为松柏木,这就是通灵宝玉“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说法的内涵,即通过元英宗登基日来写曹宣的皇太子身份,这一点别处再细论。该年他18岁,把这个日子落实到曹宣身上,就是1677年3月11日,因为1677年时曹宣就是18岁。这就是妙玉18岁进大观园的寓意:通过元英宗,来写曹宣的2月6日生日和太子身份。据此,1677年,就好比康熙登基日的1661年了,因为元英宗登基之年好比曹宣登基之年,而曹宣如果不失去太子身份,登基之年就应该是1661年。所以作品写妙玉“去岁随了师傅上来”,这是指1661年的“去岁”即1660年曹宣出生。妙玉的师父乃指顺治而言,因为曹宣的真实身份都是后来顺治告诉他的,在这个意义上,顺治就是他的师父了。而且,顺治24岁生日即1661年1月30日的干支是庚辰,在《推背图》中,庚辰这个干支所配之卦为师卦,故这个日子和顺治与曹宣的关系即“父”合在一起就是“师父”了。所以指代了曹宣的“石头”在第一回中就称指代了顺治的僧道二人为“二位仙师”。“他师父极精先天神演,于去冬圆寂了”,这是指顺治在1660年的冬天就已经抛弃皇位了,并不如史书中所记载的那样死于1661年1月7日。姑且按照史书中记载的1661年1月2日顺治开始有病的记载来算吧,此日按照节气在立春前,也是1660年。至于说妙玉师父“极精先天神演”,也可能顺治真的精通天文历法,也可能是在暗示作者通过以古喻今法如李治来写顺治活到1732年的构思,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种构思也算得上“极精先天神演”了,并且在第一回中还有所暗示:“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这里的“我师”即僧道二人也就是妙玉的“师父”“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自然就是“极精先天神演”了。 现在再来揭开黛玉和湘云先作了22韵,妙玉续作了13韵的内涵,就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我们下次再接着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