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贾府在北京和大观园在南京 这是一个矛盾的命题,又是一个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的命题。 红学家们讨论“大观园在哪里”的专著和论文较多,讨论“贾府在哪里”的论文却罕见。 讨论大观园的专著,我拜读过周汝昌先生的大作,拜读过霍氏姊弟的大作。讨论大观园的论文(含图),我拜读的大作不计其数。 贾府有炕,自然在北京。大观园里有许多成片的南方的植物,自然在南京。但这只是表层的理解。 深层的对贾府与大观园的空间的理解,是一种多角度的理解: (一)贾府与大观园是一个整体,大观园包含在贾府之中。画大观园时,建大观园时,应该想到大观园是与宁府、荣府紧紧连在一起的。如果不是研究课题的需要,我们读《红楼梦》时,应该想到大观园包含在贾府之中,或者顺其自然的读下去。 (二)读《红楼梦》时,意念中将贾府放在北京,多半顺当;将贾府放在南京,多半别扭。这是我的体会。 (三)优秀文学作品的形成,必定遵循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红楼梦》里的贾府面积非常大(我研究的结果是贾府 846亩,其中包含了 372亩的大观园),不仅超过了两个国公府,而且超过了两个王府,只略小于北京故宫(故宫 1230亩)。清代的皇宫、王府、国公府皆在北京,而南京只有总督府和将军府。虽然南京有明故宫,两江总督府是明初汉王府遗址的一部分,但明故宫和两江总督府没有长年居住的皇家和王公贵族。因此,贾府的根本原型在北京。 (四)大观园里的小姐们表现出来的才女生活,其特征主要符合生活在江浙一带的盐商家、举人家、官宦家的才女生活。 第二节、总说六种大观园 我以为,有六种大观园:娣姨大观园、金陵大观园、太虚大观园、理想大观园、意念大观园和现实大观园。 (一)娣姨大观园,是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原始《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明义诗的第二首有“娣娣姨姨笑语和”。其原型及背景应在南京的曹家花园(后演变为“随园”)和扬州。 (二)金陵大观园,是乾隆十六年( 1751年)的南京内城,是“江宁高士”构思的大观园的根本原型。 (三)太虚大观园,是“江宁高士”在《石头记》第五回里写的贾宝玉梦游的太虚幻境。同一个牌坊,将太虚大观园与理想大观园联系起来。我想,两种大观园基本上可以重合。不过,太虚大观园有些独特之处,主要是警幻仙姑出场时经过的柳坞、花房、有树之庭和回廊。 (四)理想大观园,是“江宁高士”在《石头记》的第十六回至八十回所描写的大观园。理想大观园的原型很多,暂不详述。我请大家注意:大观园里的行宫,含有(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太清宫的因素。 (五)意念大观园,是“江宁高士”的“芳园筑向帝城西”的意念的体现,其方位在当时的江苏省江宁府江宁县六郎桥镇的花塘街一带。 (六)现实大观园,即圆明园。“江宁高士”在创作《石头记》时,不断的从圆明园获得灵感。 第三节、娣姨大观园 一、明义其人 富察 - 明义,字我斋,满洲镶黄旗籍,是都统傅清的儿子, 明义是(乾隆帝的)富察皇后的侄儿,是大学士傅恒的侄儿。是大将军明瑞的堂弟。 明义是明仁的胞弟,是明琳的堂弟。明义是曹雪芹的小朋友。 明义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卒于嘉庆十年以后。他长期担任‘上驷院’侍卫。后期职务升到参领,掌管上驷院。(上驷院是为皇帝养马的机构) 《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载有刘光启、云希正的《明义书札与曹寅墨迹》。其文云: “明义所著诗集《绿烟琐窗集》乾隆旧钞本,里面有题《红楼梦》七言绝句二十首,是现在已发现正面提到《红楼梦》的最早资料,历来为《红楼梦》研究者所重视。” 二、曹家花园堪称雅致与锦绣 曹家花园的沿革可追溯至明代,首创者是明末复社名士吴应箕。曹家在南京定居六十余年,财力雄厚,艺术修养深厚,且精通园林,把这个花园建得象个风景区。在雍正、乾隆年代,曹家花园又三易其主。先是隋赫德,后是袁枚,中间还有个某氏。所以,后来称“随园”。 《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吴新雷、黄进德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载有吴教授的《隋园与大观园的关系》。 其文云:“当时松江人黄之隽曾经身历其境,在《游金陵城西北记》中有所描绘,现节引有关文句如下:雍正十年春,客金陵……郡人也,极称城西北山川之胜……上巳之明日,往观焉……又北行,地稍峻,俯瞰朱栏翠楯,隔一水,‘隋织造园’也。往则门者辞曰:‘群游女饮于此!遂西憩。……(明日)再游,遵旧路过五柳园不入,过永庆寺后圃,仍入迤至地峻处,瞰‘隋园’,又有游女焉。至门,门者不辞,遂入园,为桃园别墅,今曰映山。其水竹花木颇胜,亭馆梁约,布置亦佳。” 三、娣姨大观园自有立足之地 “娣姨”,此特指天真烂漫的姐妹,更特指宝玉的姐妹。多半是表姐表妹和官宦人家的小姐。 我之所以提出“娣姨大观园”,自有它特殊的意义,因为在我提出的六种大观园里,唯有“娣姨大观园”是属于曹雪芹的,其余五种属于“江宁高士”。 “娣姨大观园”的主要原型就是曹家花园。“宝玉”的主要原型就是曹雪芹。 “怡红院里斗娇娥,娣娣姨姨笑语和”,曹家花园里,有这么多“娇娥”和“娣娣姨姨”吗? 我想,逢年过节,“娣姨”就要多一些。另外,《红楼梦》是小说,可以虚构和夸张。 我想,由于曹雪芹是曹顒的私生子(不能入家谱的非妻非妾之子),身份尴尬,住在曹家花园的时间,可能比住在曹府的时间要多些。这倒有利于“杂学旁收”,为以后的“工诗善画”和“高谈雄辩”打下牢固的基础。 曹雪芹住在曹家花园里,至多只能到雍正五年十二月,即曹雪芹十六周岁时。正因为要为以后的“工诗善画”和“高谈雄辩”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我估计曹雪芹与“娣姨”的交往也是有限的。 如此一来,曹雪芹的丰富的恋爱阅历又是从何而来呢?我想,这应与他在扬州的生活有关。 敦诚写曹雪芹“扬州旧梦久已觉”,恐怕不仅仅是说曹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还应包含曹雪芹在扬州的长期的生活经历。 我的理由如下: (一)在曹雪芹半岁时,祖父曹寅就去世了。半岁的小孩,对扬州不可能有什么感受。在曹家籍没之前,曹家在扬州有一座(价值五千两)的大房屋。因此,曹雪芹可在扬州、南京轮番居住。这样,从三岁(记事)起到十六周岁,曹雪芹有在扬州长期生活的经历。 (二)正因为曹雪芹没能入家谱,到曹家籍没时,“坏事变成好事”,曹雪芹可以不立即随长辈回北京,说不定可以到扬州去投靠某盐商而生活。这样,曹雪芹有可能在扬州多生活几年,说不定多一些恋爱阅历的。 因此,“娣姨大观园”的次要原型可能就是扬州园林。 第四节、金陵大观园 《红楼梦》里反复言及“金陵”、“南京”。 《红楼梦》曾名为《金陵十二钗》。第五回里,宝玉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三册共计三十六个女子的判词,年轻女性主角都在其中。宝玉刚看到“正册”时说“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们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个女孩儿呢。”显然,贾府就在金陵城内。后来,对甄宝玉家就干脆明说在金陵城内。可见作者对金陵城的偏爱和偏向。南京城就是金陵城! 《石头记》,表面上记的是一块被遗弃的补天之石,实际上记载了石头城的繁杂之事。南京城就是石头城! 清代南京内城的形状,象拳头,象非洲地图。正好大观园图也是西南角缺一块,颇象南京内城的形状。 聚宝门,也就是现在的中华门。进门就有瓮城。这瓮城,相当于大观园里的“曲径通幽”的假山。太明显了,聚宝门相当于大观园的正门。 来凤街、凤游寺(这一带在唐代是凤凰台,李白曾歌咏之),其方位与潇湘馆在大观园里的方位相同。颦颦——林黛玉,就是曹雪芹、“江宁高士”心目中的凤凰!宝玉在此处题匾曰“有凤来仪”。后来,宝玉到潇湘馆来,其感觉是“凤尾森森”。都与凤有关。“来凤街”与“有凤来仪”的联系,是何等的明显! 乾隆十六年建成的大行宫,其在南京内城的方位,与元春省亲的行宫在大观园的方位,何其相似乃尔! 薛家巷在南京内城的方位,与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在大观园的方位,何其相似乃尔! 南京内城有青溪,偏偏大观园里有个青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第五节、太虚大观园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道:“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盘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 “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原来,宝玉“曾见过”的是太虚幻境。 《红楼梦》第五回写道:“宝玉听了,喜跃非常,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幅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也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 一座玉石牌坊,将理想大观园与太虚大观园联系起来。可见,两者在规模、布局、建筑物等诸方面是可以重合的。 警幻仙姑所居之宫,就是人世间元春省亲的行宫。《红楼梦》第五回写道:“ 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只见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有几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这就把“二层门内”、“两边配殿”都写出来了。 太虚大观园比理想大观园还多几个景点。《红楼梦》第五回写道:“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这写的是警幻仙姑出场。 柳坞、花房、庭树、回廊,都是太虚大观园特有的,也就是“天上诸景”特有的。 第六节、理想大观园 理想大观园,是“江宁高士”在《石头记》的第十六回至八十回所描写的大观园。 理想大观园,是“江宁高士”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大观园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因此,理想大观园包含了曹雪芹的心血! 可惜的是,明义《题红楼梦》反映的《红楼梦》,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理想大观园,是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融合,是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融合,是“仙境”园林与人间园林的融合。 理想大观园,加上宁府、荣府,是“江宁高士”的象征主义的园林府邸、浪漫主义的园林府邸与现实主义的园林府邸的融合。 我绘有《贾府示意图》,从平面布局方面展现理想大观园。大观园有372亩。贾府(含大观园)有846亩。 可以说,凡是“江宁高士”在当时能看到的天下的园林,都是理想大观园的原型! 苏州园林、扬州园林、杭州园林、南京园林、无锡园林、天津水西庄、北京各贵族官僚家的园林、圆明园,等等,都是理想大观园的原型! 第七节、意念大观园 《红楼梦》前八十回(《石头记》)的主要作者“江宁高士”,对当时的江苏省江宁府江宁县六郎桥镇的花塘街一带非常熟悉,对大范围的花塘一带(今南京市江宁区的西部的部分地方,涉及几个镇、几十个村,几百平方公里)非常熟悉。花塘一带有八十余个地名与《红楼梦》密切相关。“江宁高士”在构思《红楼梦》前八十回(《石头记》)中,受到了这些地名的启发。 花塘村有蒋山、中和桥等,而南京城亦有蒋山、中和桥等。 花塘村的地形,与南京城的地形,与大观园的地形,基本上是相同的。有兴趣的同志,可看三者的地形图。 由花塘村,可以比较容易的联想到南京城,可以比较容易的联想到大观园。 如果在意念上把观西村、观东村、花塘街、曹上村看成一个整体,看成是大观园,看成是贾府,看成是京城,那么,我们再阅读《红楼梦》时,就会感到奇迹出现了: (一) 《红楼梦》第24回写贾芸“出西门找到花儿匠方椿家里去买树”。而曹上村西边有个方儿岗,相距3.5公里,西边两公里还有方村。 (二)《红楼梦》第33回写宝玉向忠顺王爷府长史官回答琪官蒋玉函的去向,“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而曹上村东面正有个蒋门山,相距三公里。 (三) 陶吴镇北4.3公里有刘村,镇北3.4公里有王山咀村,两村相邻。刘姥姥的女婿名王狗儿,刘姥姥住女婿家。《红楼梦》第六回写王狗儿之父王成“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中住去了。”因此,王家住城外乡中。刘姥姥带外孙王板儿第一次到荣府“打秋风”,时间在某年“秋尽冬初”的某一天。刘姥姥何时动身的呢?“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大约早上五点多动身。刘姥姥何时到达贾府呢?刘姥姥在凤姐东边屋内,看到堂屋挂着一个大钟,“只听得当的一声……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这是上午十点钟。在这之前,刘姥姥“找至宁荣街来”,又到后街找周瑞家,又“先到了倒厅”,又到凤姐院。不算每处停留的时间,仅算这几处行路时间就要花二十分钟。因此,刘姥姥是上午九点多钟到达荣府大门的。刘姥姥和王板儿,祖孙俩走了四个小时,大约走了十七公里。再看从王山咀村到花塘街 ,中间要经过小丘陵地带,无笔直路径可走,因此,可依乡间公路来计算,路程共计大约 17.2 公里。因此,从王板儿所在村到贾府,与从王山咀村到花塘街,两者的路程完全吻合! 第八节、现实大观园 圆明园不仅仅是“理想大观园”的原型,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常常给作者以直接的启发。 “江宁高士”去世于乾隆三十八年左右,脂砚斋去世的时间晚几年。 在圆明园里,“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四月,奉旨于淳化轩新建宫殿内做镶墙玻璃镜,并于后殿窗户上安玻璃。……” 在庚辰本里,李纨家安上了玻璃窗。可见庚辰本的成书时间(而不是过录时间)比较晚,最起码也要晚于乾隆三十五年四月。 “江宁高士”在构思大观园时,圆明园是为他提供灵感的最便利、最重要的原型。 (一)南方的园林好是好,可惜路太远了。作者住在北京,离江浙有二千多里路。 (二)大观园“天上人间诸景备”,面积很大,有 372亩。南方私家园林的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北京城内贵族官僚家的花园的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只有圆明园,共五千余亩。这种规模和气派,正是大观园的样本! (三)圆明园由若干个小园组成。许多小园刻意模仿江南园林。因此,参观圆明园亦可感受江南园林的风格。 (四)进出比较方便。圆明园虽说是皇家禁苑,但皇帝不在园的时候,进园不会非常难。特别是圆明园一直在建设之中,有关的工部官吏和工匠时常进出。作者是有机会、有办法进出的。 (五)圆明园有大片的稻田。而大观园里有稻香村,有田妈专门主管种稻之事。站在稻香村放眼看去,“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这种灵感,应直接来自于圆明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