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之经典作品,不独善创,亦且善因。也就是说,这些经典不仅具有其独创性,也有其对传统文化典籍的继承性。独创固然值得研究探讨,继承也有很多值得研究总结的经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之作的《红楼梦》当然也不例外。历代红学家们对其独创与继承的各个方面均有所涉猎。但仍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笔者这里只就曹雪芹《红楼梦》中点化传统典籍之妙,略述己见。 曹雪芹《红楼梦》里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继承与发展,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经史子集,俗谚卑语,无不信手拈来,为其所用。所以很难说,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受了哪一部或哪几部作品的影响。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书中多处可见,诗词歌赋也时而皆有。下面笔者就从回目,故事情节和诗词联语等方面略谈雪芹对前代典籍的点化之妙。 一、由前代典籍中的词句点化而来的回目 此类回目在曹雪芹前八十回的《红楼梦》回目中,有好几处。先看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①,此回目由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重九行营寿藏之地》一诗中的“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②点化而来。以铁槛寺与馒头庵相对,则作者对熙凤和秦钟两人的未来之命运已寓意其中。熙凤在这里虽通过老尼静虚坐享了三千两银子,却致使一对痴情男女命丧黄泉。熙凤即使以不义之财买得了千年铁门槛,最终还是只得一个“土馒头”。秦钟与智能儿虽得云雨之趣,却只在馒头庵里,终究以“土馒头”为归宿。这里不无作者财色诱人促命的寓意。这也和此书“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梦幻立意本旨是一致的。 第十九回回目“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则由《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中的“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③点化而来。在《西厢记》里表现的是张生初遇莺莺后对朦胧爱情的憧憬。雪芹将诗句点化后,作此回之回目,意蕴丰富,情趣隽永。花解语者,袭人对宝玉之规谏也。正如脂砚斋所批:“花解语一段乃袭卿满心满意将玉兄为终身得靠,千妥万当,故有是语。”“玉生香”一段则写宝玉闻得从黛玉袖中发出的令人醉魂酥骨的幽香,而引出的一段香芋的故事,其实是宝黛爱情萌芽时期的一段迷人故事。爱意绵绵,幽香酥人。作者将花解语与玉生香在回目中作对,也是有寓意的。袭人满心以宝玉为终身依靠,黛玉痴情于宝玉,但到头来,都不能与宝玉相伴终生,终究万境归空。 第四十三回回目,“不了情暂撮土为香”是由宋代曾达臣《独醒杂志》里的诗句“捻土为香事有因”④点化而来。全诗为:“捻土为香事有因,如今宜假不宜真。三朝宰相张天觉,四海闲人吕洞宾。”此回宝玉撮土为香是祭奠金钏。联系全诗看,作者由“捻土为香事有因”点化为“不了情暂撮土为香”的回目,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宝玉对现实对人生的态度。 作者点化前代典籍中的词句作回目,寓意深刻,曲尽其妙。除前述三回外,还有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第七十九回“薛文起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篇幅所限,不再赘举。 二、由前代典籍中点化而来的故事情节 雪芹《红楼梦》中有一些由前代典籍中点化而来的故事情节,已成为书中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全书的故事水乳交融。 先看由前代诗句演化而成书中的故事情节。第二十五回写宝玉看红玉,“宝玉便?着鞋晃出了房门,只装着看花儿,这里瞧瞧那里望望,一抬头,只见西南角上游廊底下栏杆上似有一个人倚在那里,却恨面前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此处有脂砚斋批语:“余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也就是说这个情节是由《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中的“隔花人远天涯近”⑤一句演化而来。因此,这一细节更富有诗的意境,具有诗的含蓄隽永之美。 还是第二十五回的一个情节,林黛玉闻得?魔法后的宝玉吃了米汤,省了人事,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此处宝钗所言,即由苏东坡《泗州僧伽塔》中“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⑥演化而来。即脂砚斋所谓的“从诗句中泛出者”。由诗句化为细节,更觉其妙趣横生。此类演化,书中不少,不用多举,已可见出作者点化前代诗词句作小说情节的匠心独运之妙。 《红楼梦》中还有一些情节,是作者点化了前代典籍中的故事,而成为本书的精彩故事;或是受了前代典籍中故事的启发,而创造出了适宜于本书人物形象和故事发展需要的新故事。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死后,贾珍为其寻好板材,第十四回写秦可卿之葬仪,与《金瓶梅》第六十二回、六十四回写李瓶儿之葬仪多有相似之处。可以看出雪芹应是受了《金瓶梅》中李瓶儿葬仪的启发而创造出了秦可卿之葬仪这样精彩的故事。深知《红楼梦》创作底里的脂砚斋在第十三回就有这样的批语“写个个皆到,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梅》?奥”。 第二十四回,写贾芸赌气从母舅家出来,心里烦恼,“一边想一边低头只管走,不想一头就碰在一个醉汉身上,把贾云唬了一跳。听醉汉骂道:‘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来了。’贾芸忙要躲身,早被那醉汉一把抓住,对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紧邻倪二。原来这倪二是个泼皮,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如今正从欠钱人家索了利钱吃醉回来。不想被贾芸碰了一头,正没好气,抡拳就要打。”此故事情节和《水浒传》第十二回杨志卖刀遇见没毛虫的情节相似,雪芹应该是受《水浒传》这一情节的启发而创作出了贾芸遇倪二的精彩故事,脂砚斋此处也有批语提示:“这一节对《水浒传》杨志卖刀遇没毛虫一回看,觉好看多矣。” 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的情节,显然是由唐伯虎葬花点化而来。在《唐伯虎全集?唐伯虎轶事》卷三里载有这样一段故事:“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徵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遣小?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⑦雪芹演化唐伯虎葬花而为黛玉葬花的故事情节,将黛玉之伤感、凄楚,传神地表现了出来。成为《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不可或缺的精彩片段。黛玉《葬花吟》中的一些句子也是由唐伯虎的诗句点化而来,下面我们接着去看。 三、由前代诗词名句直接点化而来的诗词联语 第二十七回黛玉的《葬花吟》中有一些诗句就是雪芹直接点化唐伯虎诗句而来。“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他年葬侬知是谁”由《花下酌酒歌》里的“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⑧点化而来;“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由曲子《香柳娘?尾》里的“又见梁空落燕巢”⑨点化而来。雪芹就是如此点化前代诗词中的名句使之成为黛玉抒写伤感愁绪的韵文精句。雪芹点化唐伯虎《花下酌酒歌》中的名句,不仅《葬花吟》中有,黛玉的《桃花行》里也有,“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就是由“花前人是去年身,今年人比去年老”点化而来。 第二十八回,宝玉所唱的《红豆曲》里的“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就是点化《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里的曲子《折桂令》中的“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⑩而来。“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就是点化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青山隐隐水遥遥”⑾而来。 雪芹点化前人诗句而为己所用者,《红楼梦》中的韵文里有不少,除前面列举者外,像第七十八回的《芙蓉诔》点化《离骚》等前代诗词名句者更多。此处毋庸多举,雪芹点化前代经典中的名句而曲尽其妙成为自己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已能窥斑而见全貌。读者诸君不妨多去留意,仔细品味,感受其妙处。 曹雪芹《红楼梦》点化前代典籍中的故事、词句,曲尽其妙,水乳交融在自己的作品中,丰富了自己作品的表现手段和思想内容,这为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前代典籍(即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足借鉴的经验。作《红楼梦》研究,若能在这方面多些探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对我们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必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注: ①《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0月1版。303页。第十九回回目引自《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6月1版。683页。下引《红楼梦》原文及脂批均出庚辰本,不另作注。 ②《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新1版。390页。 ③⑤⑩《西厢记》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0月1版。31页,66页,102页。 ④曾敏行《独醒杂志》,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二小说家类一,杂事之属。55页。 ⑥《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1版。65页。 ⑦⑧⑨《唐伯虎全集》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6月1版。《唐伯虎轶事》卷三,9页。卷一,13页。卷四,6页。 ⑾《樊川诗集注》冯集梧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新1版。282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