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论明义与袁枚开始交往时间的下限是乾隆二十八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相知廿载宽”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了袁枚的《小仓山房诗文集》。
    该书分诗集和文集。《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载袁枚乾隆四十九年的诗歌。
    该卷有《明我斋参领扈跸南来见访不值,将园中松竹梅兰分题四诗而去。余归后钦迟不已,寄五言一章。》该诗写道: M  q4 v* w- a) M7 ~5 C- C
    我与我斋公,相知廿载宽。南北虽乖分,吟笺常往还。
    终是两人诗,不是两人面。两人心淒然,今生可得见?
    欣闻銮輿巡,知君必扈行。遍观从臣单,竟无君姓名。
    因之走东粤,不复候里巷。岂知君竟来,敲门失所望。
    第二节、明义与袁枚开始交往时间的下限
    是乾隆二十八年
    “我斋公”,是袁枚对明义的尊称。富察明义字我斋。
    “相知廿载宽”,就是相知二十余年。
    乾隆四十九年的前二十年就是乾隆二十九年。
    “二十余年”,至少有二十一年。
    因此,明义与袁枚开始交往时间的下限是乾隆二十八年。
    第三节、袁枚始终没见到明义
    袁枚和明义都是高寿之人,都活到了嘉庆初年。
    他俩相知几十年,却始终没见面。
    袁枚第一次到北京的时间是乾隆元年。他在北京住了六年多,到乾隆七年外放为知县。乾隆七年,明义还没出生。(明义生于乾隆十年)
    自外放为知县后,至乾隆十六年,袁枚没到过北京。乾隆十七年壬申孟春,袁枚到过北京一趟。袁枚这一次出远门的主要目的地是陕西,北京只是他到吏部接受分配职务之地。
    乾隆十七年孟春,明义虚岁八岁。以此年龄,难以参与“以诗会友”的行列。更何况,袁枚行色匆匆,到北京基本上没有“以诗会友”之举。
    乾隆十七年后,袁枚再也没有来北京了。
    乾隆四十六年,袁枚在写给明义的信中感叹:“未知今生得仰见贤人丰采否,言之黯然。”
    乾隆四十九年,明义“扈跸南来”,即跟随乾隆帝下江南。
    可是,这个极佳的袁枚与明义见面的机会,却被“天意”错失了——“欣闻銮輿巡,知君必扈行。遍观从臣单,竟无君姓名。因之走东粤,不复候里巷。岂知君竟来,敲门失所望。”
    乾隆四十九年以后,袁枚一直没见到明义。
    第四节、我2005年的论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六期,发表了我的《<题红楼梦>写作抄寄时间及序中“先人”歧义论析》。
    《中国文学网·百年红楼梦·论文精粹》2009年2月4日发表了该文。
    我在该文里写道:
    袁枚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重视以诗会友,二是将皇亲国戚奉为神明。
    明义正好适合这两个特点。明义是诗人,又是富察皇后的亲侄。
    ……袁枚与明义从来没见过面,又远隔二千多里路,袁枚仅是一个任过知县的绅士,而明义是皇后的亲侄,两个人能交上朋友,其间必有一个有力的中介人
    这个中介人就是尹似村。
    尹似村的父亲是尹继善。尹继善“一督云、贵,三督川、陕,四督两江”,又任大学士,皇八子永璇是他的女婿。
    尹似村的大哥【注:当时误写,应为“四哥”】庆桂,仕途颇顺,乾隆三十年已“超擢内阁学士”。
    尹似村是显贵之子、皇子之内兄、新贵之弟。如果他与明义交往(年龄亦相仿),其身份是相近的。
    尹似村是袁枚的极好的朋友,尹似村之父尹继善是袁枚的恩师。
    尹似村何时开始与明义交往呢?
    按照尹继善家庭内部的分工,尹似村长年跟随父亲并帮办家务。
    尹继善第四次任两江总督的时问,从乾隆十九年八月至三十年四月。
    这近十一年时间,尹似村都在南京。尹似村于乾隆三十年四月中旬离开南京,五月初到达北京,以后就在北京长住了。
    因此,尹似村与明义交友的时间,不能早于乾隆三十年五月。
    由此亦可推出,明义与袁枚交友的时间当不能早于此时。
    第五节、我今之修正
     2005年我论说“明义与袁枚交友的时间不能早于乾隆三十年五月”。
    袁枚的诗句“我与我斋公,相知廿载宽”表达的是“明义与袁枚交友的时间不能迟于乾隆二十八年”。
    对照袁枚的诗句,“我2005年的论说”的结论显然有误。
    其失误的原因是:我以“尹似村于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到达北京”为论说的前提,而这个前提与今天的结论“明义与袁枚交友的时间不能迟于乾隆二十八年”是有时间差距的。
    我今坚信“明义与袁枚交友的时间不能迟于乾隆二十八年”之结论。
    既然修正了结论,那么,就应该修正前提。
    
    第六节、袁枚通过尹庆桂与明义交上朋友
    袁枚以尹继善为恩师。
    尹继善“一督云、贵,三督川、陕,四督两江”,又任大学士,皇八子永璇是他的女婿。
    尹庆桂是尹继善的第四子。乾隆二十年以荫生授户部员外郎。后充军机章京。乾隆三十年已“超擢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二年,充库伦办事大臣,后迁理藩院侍郎。
    尹似村是尹继善的第六子。
    虽然尹似村乾隆二十八年没到北京,但他的四哥尹庆桂从乾隆二十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一直在北京。
    显然,袁枚通过尹庆桂与明义交上朋友。
    第七节、袁枚与尹家深交几十年
    所谓“尹家”,并不是汉族的“尹”姓。
    尹继善、尹庆桂、尹庆兰(似村)父子,是满族的章佳氏。
    
    一、“余之得与馆选”
    《随园诗话·卷一·一〇》写道:
    己未朝考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余欲刻画“想”字,有句云:“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诸总裁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大司寇尹公,与诸公力争曰:“此人肯用心思,必年少有才者;尚未解应制体裁耳。此庶吉士之所以需教习也。倘进呈时,上有驳问,我当独奏。”群议始息。余之得与馆选,受尹公知,从此始。未几,上命公教习庶吉士。余献诗云:“琴爨已成焦尾断,风高重转落花红。”
    【己未——乾隆四年。】
    二、尹继善保荐袁枚
    乾隆十三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保荐袁枚任高邮知州,但部驳不准。
    三、“己卯八月”
    《随园诗话·卷一·一一》写道:
    ……己卯八月;枚江北获稻归,饮于公所。酒毕,与诸公子夜谈。公从后堂札示云:“山人在外初回,家姬必多相忆。盍早归乎?”余题札后云:“夜深手札出深闺,劝我新归应早回。自笑公门懒桃李,五更结子要风催。”……
    【己卯八月——乾隆二十四年八月。】
    四、乙酉年送行
    《随园诗话·卷三·四〇》写道:
    ……尹太保四督江南,三十余年。乙酉入相,正值重九之时,先别栖霞,再辞蜀阜,凄然泣下。公不能舍江南,犹江南之人亦不能舍公也。余送至清江浦,每晚必见。及渡黄河,公犹教以明晨作别。临期,余乍盥面,而公遣家人来,云:“公已上马行矣!”盖恐面别之难为情耳。后从京师寄诗云:“歌到离亭声断续,人分淮浦影东西。”又曰:“三年只觉流光速,一别方知见面难。”
    【乙酉——乾隆三十年。】
    
     
    
    2011年2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