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谁决定贾宝玉的婚姻?(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四节、贾母宠爱黛玉
    一、“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
    第三回写道:“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
    黛玉也哭个不住。
    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二、凤姐的诙谐反映出贾母的默认
    第二十五回写道:“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到说了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
    

紧接着,第二十五回写道:“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
    

林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说着便啐了一口。
    

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凤姐说话,表面随意,实有根据,如果贾母平时没有默认,凤姐此时就不敢如此诙谐了。
    三、“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
    第三十二回写道:“史湘云道:‘越发奇了。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剪,就叫他做。’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四、“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
    第三十八回写道:“回头又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湘云答应着。又嘱咐湘云宝钗二人说:‘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贾母首先想到的是宝玉、黛玉,然后是湘云、宝钗。
     
    五、“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
    托他照管林黛玉”
    第五十八回写道:“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
    黛玉感戴不尽,以后便亦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贾母见如此,也十分喜悦放心。”
    这一段文字,赞扬了薛姨妈,更赞扬了贾母。
    第五十八回的开头写道:“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
    贾母入朝随祭并请灵,“故得一月光景。”在这一个月里,贾母最放心不下的是谁?是黛玉!
    “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贾母见如此,也十分喜悦放心。”贾母对黛玉无微不至的关怀,令人万分感动!
    在前八十回里,自第五十八回以后,小说的重点来了个急转弯。再也不是宝黛钗三角恋爱,也不是贾母疼爱孙辈的种种事迹,而是二尤的悲剧,是抄检大观园。
    从第五十八回到第八十回的回末,时间相隔仅十个月。
    因此。一直到第五十八回,贾母一如既往的宠爱黛玉。还可以说,一直到第八十回的回末,贾母一如既往的宠爱黛玉。
    这样对黛玉慈爱无比的贾母,到《红楼梦》的后半部里,怎么可能变成对黛玉那样冷酷无比的外祖母呢?
    六、对黛玉之爱未减
    第七十五回写道:“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又指着‘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
    王志武教授在此处评论道:“对黛玉之爱未减”。
    值得注意的是,贾母说“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在第七十五回!也就是说,到前八十回快结束时,贾母仍然宠爱黛玉!
    第五节、荣府“爷们”婚姻的次序是先妾后妻
    一、贾府的男主子
    注定能拥有一妻多妾
    怡红院的大丫鬟们,以及年龄稍大的小丫鬟——林小红、芳官、四儿,都爱宝玉。这是由于她们平时除了宝玉外,很难与男孩来往。
    还由于宝玉一表人才、温文尔雅,讨人喜爱。还由于宝玉的“自由、平等、博爱”(虽无西方语言之表达,却有类似之言和切实之行),值得一爱。还由于她们内心的小九九——将来能当宝玉之妾。
    第四十六回写道:“邢夫人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
    与别的“大家子”不同,贾府的男主子不能拥有“三房四妾”,但注定能拥有一妻多妾。
    贾琏只能有一妾(名分为“通房大丫鬟”)——平儿,那时由于凤姐的制约。第六十五回写道:“兴儿道:‘……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二爷原有两个,谁知他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
    贾蓉无妾,那时因为作者要节省笔墨——贾蓉续娶之妻,连个名字也没有,可见其节省。
    贾赦、贾珍都是一妻多妾的。
    贾政只有一妻二妾,因他是个严谨方正之人。
    贾赦、贾政之父荣国公贾代善,也是一妻多妾的。第五十五回写道:“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
    “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即贾代善的几个妾。
    《红楼梦》对贾珠的叙述比较模糊。
    第三十九回写道:“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
    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
    众人都道:‘又何必伤心,不如散了倒好。’”
    我想,李纨说的这“两个人”,应是贾珠的两个妾。
    因为若是两个没收房的丫鬟,按照荣府的规矩,到了嫁人的年龄就要放出去配小厮,李纨怎么会后悔呢?
    再说,若是两个没收房的丫鬟,她们也没有义务为贾珠“守”节。
    因此,李纨说的这“两个人”,必定是贾珠的两个妾。
    不难预料,宝玉是可以拥有一妻多妾的。
    因此,怡红院的丫鬟们想将来当宝玉之妾,其机会是预留了的。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当,但每个人都可以碰机会。而且“名额较多”。
    二、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
    第六十五回写道:“兴儿道:‘……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
    这两个“伏侍”爷的人,就是爷的两个收房丫头——妾。
    这两个妾,来源有两种:
    一是从小侍候“爷”的丫头,如怡红院的袭人(但袭人享受了姨娘的待遇,并未收房)。
    二是妻的陪房丫头,如平儿。
    揣度这两个妾的年龄,或与爷相仿,或与妻相仿。
    贾府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是非常奇特的。
    也许在《石头记》的作者创作时,正好京城里有个贵族家庭就有这么一个规矩。
    三、荣府“爷们”婚姻的次序是先妾后妻
    前八十回的作者娓娓道来,给宝玉安排的婚姻次序是先妾后妻。
    在前八十回里,为宝玉选妾的活动和为宝玉选妻的活动,几乎同步进行。
    后四十回的作者急于推动故事的发展,忽略了为宝玉选妾的活动。
    宝玉之妾的人选,前八十回里已确定袭人,那么,后半部一开始,就应为宝玉选择第二个妾。
    第六十五回写道:“兴儿道:‘……又还有一段因果: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二爷原有两个,谁知他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
    从这段引文可看出荣府的规矩:进入婚龄的“爷们”(“爷们大了”),娶妻之前(“未娶亲之先”),先娶两个妾(“先放两个人伏侍”)。
    妻,肯定是小姐。妾,无疑是丫鬟。
    预备“伏侍”宝玉的“两个人”是谁呢?是袭人和晴雯!
    第六回写道:“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
    第七十七回写道:“晴雯呜咽道:‘……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
    第七十八回写道:“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
    且不明说者,一则宝玉年纪尚小,老爷知道了又恐说耽误了书;二则宝玉再自为已是跟前的人不敢劝他说他,反倒纵性起来。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
    可见,贾母为宝玉预备的“美妾”是晴雯,王夫人为宝玉预备的“美妾”是袭人。
    王夫人之所以“不明说”——不给袭人定名分(宝玉之妾),是“一则宝玉年纪尚小,老爷知道了又恐说耽误了书;二则宝玉再自为已是跟前的人不敢劝他说他,反倒纵性起来。”
    四、先娶妾后娶妻之规矩形成的时间
    荣府“爷们”婚姻的特殊规矩,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先看“攵”字辈。(攵——攴pu。反文旁。)
    贾赦的原配,是贾琏的生母。
    邢夫人是贾赦的继妻,无子女。
    迎春之母,是贾赦的妾,年龄约与赵姨娘相当,比邢夫人小。
    贾琮之母,是贾赦的第二个妾,年龄约与李纨相当。
    迎春之母和贾琮之母,早已去世。
    贾赦的小妾,有嫣红(在第四十七回里十七岁)、娇红和翠云。
    不难推断,贾赦没有与原配(贾琏之母)年龄相当的妾。
    这说明,贾赦在娶妻(原配)之前,没有先娶两个妾(“先放两个人伏侍”)。
    贾政有两个妾——赵姨娘和周姨娘。
    赵姨娘的年龄明显小于王夫人。
    周姨娘的年龄不详,但肯定比赵姨娘小——第二十五回写道:“刚至房门前,只见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进来瞧宝玉。”周姨娘的排序在赵姨娘之后。
    这说明,贾政在娶妻之前,没有先娶两个妾(“先放两个人伏侍”)。
    再看玉字辈的贾珠。病逝后留下妻李纨和两个妾。“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
    这两个妾都比李纨年轻。估计贾珠是先娶妻后娶妾。
    贾琏。贾琏比贾珠的年龄小。
    贾琏是先妾后妻。
    第六十五回写道:“兴儿道:‘……二爷原有两个,谁知他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
    总之,荣府“爷们”婚姻的特殊规矩——娶妻之前先娶两个妾,是从贾琏成年后开始形成的。
     
    第六节、宝玉婚姻的决定者是贾政
    
    一、父亲决定子女的婚姻是荣府的规矩
    第七十九回写道:“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亦曾回明贾母。
    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可见,贾母对孙子孙女辈的婚姻大事,是有原则的——“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
    可以这么推断:贾母对宝玉的婚姻,是以贾政的意见为主的,提一提建议、探一探路、牵一牵线是可以的,但贾母绝对不会避开贾政的决定性意见而自作主张。
    二、贾政决定“再等一二年”
    第三十六回写道:“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
    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依照荣府的规矩,少爷可以先收两个丫鬟做妾——“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 然后再娶小姐当夫人。在荣府主管内务的是王夫人。王夫人若为宝玉娶个丫鬟出身的妾,完全可以做主。
    王夫人顾虑“老爷也不许”,说明宝玉婚姻的决定者是贾政。
    (王夫人瞒着贾政,为宝玉预备了袭人,到第七十二回“已有了二年”。但“明放他在屋里”,还是要由贾政批准。)
    王夫人说“老爷也不许”,是不是谦虚之言呢?不是的。请看例证。
    第七十二回写道:“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贾政所言,还是“少爷可以先收丫鬟做妾”之事,其理由是“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
    毫无疑问,这个理由同时也是不让宝玉过早定亲娶妻(娶小姐)的理由。
    贾政看中的两个丫头是谁呢?小说里没写。我冒昧的来猜测一番。
    在前八十回里,自从宝玉搬进了大观园后,贾政就没进过大观园。因此,可以说,贾政对怡红院的丫鬟不熟悉。
    赵姨娘只有两个丫鬟,都比较小。
    小吉祥儿(见第57回),是个“小丫头子”;小鹊(见第73回),既然带了个“小”字,自然也是个“小丫头子”。
    我想,“小丫头子”不会在贾政的考虑之列。
    贾环没有住进大观园。
    在前八十回里,对于贾环有几个丫鬟、这些丫鬟的名字是什么、这些丫鬟的年龄有多大,作者一点都没写。
    对于贾环和王夫人的大丫鬟彩云、彩霞的交往,对于宝玉的丫鬟、宝钗的丫鬟与贾环一起玩耍的事,作者反而大写特写。
    这样,小说给读者的印象是——贾环没有丫鬟。
    这样,贾政熟悉的大丫鬟,只能是王夫人的大丫鬟。
    王夫人的大丫鬟,原有四位——金钏、玉钏、彩云、彩霞。
    到贾政说“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时,金钏早就自杀身亡,而彩霞刚刚从王夫人处“放”出去了。
    因此,只剩下玉钏和彩云。
    因此,我推测,贾政打算“与宝玉”的是玉钏,“给环儿”的是彩云。
    因此,后半部一开始,王夫人就应催贾政将“一个与宝玉”的丫头说出来。
    三、贾政赞赏黛玉之才
    贾政基本上不管那些琐碎的家务事,在家时以看书下棋为主。
    第四回写道:“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
    纵观前八十回,没见到贾政做诗,大概水平一般。在第十七回,贾政表现了有较高的诗歌鉴赏水平。
    第七十六回写道:“林黛玉道:‘……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
    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
    黛玉说的是对大观园的景物命名之事。
    “因那年试宝玉”,说的是第十七回的事。
    “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这是补述。
    这段情节,是原来没有写的,可以插在第十九回第一个自然段之后。
    《红楼梦》的时间问题很复杂。这里我为了叙述之简洁,采用周汝昌先生的研究出来的时间体系。
    依照周汝昌先生的《红楼纪历》,从第十九回到第七十六回,历时两年八个月。
    第七十六回里黛玉说“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虽然说的是几年前的事,但也反映了直至第七十六回,贾政一如既往,仍然喜欢这个才华出众的外甥女黛玉。
    否则,黛玉就不会旧话重提了。
    四、贾政因林如海而喜欢黛玉
    第三回写道:“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
    这句话,反映了贾政与林如海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不然的话,林如海怎么会向贾政推荐贾雨村(黛玉之师)呢?贾政怎么会向王子腾推荐贾雨村呢?
    因长辈的关系好而喜欢晚辈,这是人之常情。
    林如海与贾政,郎舅关系非常好。
    贾政因赞赏、尊重和怀念林如海,就更喜欢、更呵护黛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