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几十年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早已成为定论。但到如今,新红学的研究考证成果,反而越来越无法证明书中有丝毫曹雪芹的影子,这就大大地动摇了曹雪芹的著作权。因此,一些有识之士,便对曹雪芹的著作权产生了质疑,并重新“考证”《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谁。 如今,关于谁是《红楼梦》真正作者的说法,就有几十种。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对此,笔者在一些网站上发表了一篇评论。题为:[《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从而,给出一个适合任何人的检验标准,供大家参考。 笔者经过多年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隐藏在曹雪芹背后的真正作者,他就是康熙皇帝的孙子、怡亲王允祥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晈。作者在开卷交代的那位“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的人,就是宁郡王弘晈。曹雪芹则是帮他著书的第二作者。 那么,笔者又是怎样通过曹雪芹,找到了真正作者弘晈呢?又是如何发现隐情,并领悟了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呢?又是如何将“假语村言”还原成“真事隐”的呢? 下面,就谈一谈我的认识过程。 之所以要谈这个认识过程,则缘于,有的网友虽然看了我的《红楼梦真事隐》探索,可还是茫然不解。个别人认为是“牵强附会”,甚至用“学术”的高调,来否定“艺术”形象的还原。对此,笔者不能不进行自我反思。看来,是我没有将问题说明白,而不应将不赞成和反对的人,视为无知。因此,就有必要让大家了解我的认识过程。您了解了我的心路历程,才能理解我的探索,才能对我的探索做出客观评价。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您如果不下功夫进入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不对相关的研究有所掌握,不打破僵化的“学术”框框,不能从“满纸荒唐言”中悟出点真情,我解释得再清,您也不能真正理解。即便我解释的(1+2=3)您听懂了,可到了(2+1=?)时,您又糊涂了。所以,我们要共同提高自身的认知层次,才能领略什么是“真事隐”。 “红学”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面极广。多年来,很多问题红学家们都难以说清。而平民百姓,只能相信专家和时代主流的声音。我就是听着这些声音走进《红楼梦》的。由于毛主席号召读《红楼梦》,说它是好书,才引起我的兴趣去读它。那时我18岁(1972年),当时,只能看到“文革”性质的评论文章,知道了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 文革之后,才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证文章和学术著作。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吴恩裕先生的《曹雪芹从考》。周汝昌先生的《石头记鉴真》。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注评》。应必诚先生的《论石头记庚辰本》。及《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等价值极高的学术专著和史料。同时也寻购了几种“影抄本”。这不但使我加深了对曹雪芹和他那个时代的认识,更让我了解了《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些概况。 从此,喜爱《红楼梦》和关注一些相关考证资料,就无形中成为我的一种爱好了。这为我后来的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了解专家们的考证,使我认识到,欣赏和解读《红楼梦》,要找那些与原稿最接近的版本来读。这时,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专家们,校订出以“庚辰抄本”为主,并参考其它版本的百二十回校订本,并对其中的疑难词语作了注释。这对读者欣赏作品、理解作品,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乃是红学界的一大贡献。 我在鉴赏这个非常好的校订本时,就在书眉及空行处,记下一些心得体会。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地提高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能力。并把我的认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 当鉴赏到第六十四回,黛玉所作的“五美吟”时,便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蔡义江先生的“评注”,来理解“五美吟”的诗意。这五首诗所体现的一个共同特征,猛然触动了我,使我心中一惊!这五个历史上的美女(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竟然都是有了男人的已婚女性。诗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都是已婚女性对婚姻生活不幸的伤感之情。 奇怪的是,黛玉这位闺中的纯真少女,竟然用这五位已婚女性的不幸身世,来感伤自己未婚少女的情怀。为什么呢???黛玉也不是已婚者呀!这个现象太离奇荒唐了。作者为什么会让黛玉具有一个已婚女性的心理特征呢?她为什么会展现出这样的人物形象呢?这种人物外表与内心世界的强烈反差,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突发奇想:此处的黛玉,会不会是一位已婚女性的化身呢? 这一领悟,使我自己都感到震惊。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仍能感受到我当时那种喜悦而又激动的心情。(具体时间是1989年夏季)那时我36岁。这是我发现书中有“隐”的时间表,也标志着我从此“不可自拔”地走上了艰苦的探索之路。 作者用一位未婚纯情少女诗文,抒发了一位已婚女性的感伤情怀。这一荒唐现象,使我联想到曹雪芹所作的第一首标题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时我便悟出了这首诗的涵义。未婚少女黛玉,在诗中所表达的是已婚女性的思想感情,这个自相矛盾现象,不就是“荒唐言”吗?她所表达的情怀,恰是已婚女性的形象特征,这不正说明她象征着一位已婚女性吗?原来这就是“其中味”呀!也只有把黛玉看做一位已婚女性化身,她在“五美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我又关注了一下黛玉的“葬花吟”,诗意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恰恰也是一位已婚女性被摧残、被冷落的悲痛情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显地体现出一个已婚女性,被男人抛弃或冷落的伤感哀怨之情。“巢”都垒成了,就提示男女二人已经成婚了。无情的燕子,当然是比喻已婚的男方。这个上下句的比喻性,是不难识别的。 那么,一个未婚的闺中少女,时不时就痛苦地用已婚女人的情怀,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悲伤,岂不就是荒唐言吗?怎样破解这个荒唐现象呢?看来,只有把黛玉当成一个已婚女性化身,不近情理的荒唐言,就合情合理了。也就变荒唐为不荒唐了。其他的解释都说不通。 作者在一个未婚纯情少女身上,塑造了一位已婚女性的形象特征。我们根据这个艺术形象,就可确认黛玉在“五美吟”和“葬花吟”处,她身上隐藏着一位已婚女性。作者用艺术形象隐的“真”情,我们同样可以用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揭示出假象所暴露的真人物特征。我们识破这个形象特征后,再去考证他(她)到底是谁,才能真正揭出真相。而不是用假人物的虚假形象,去与一些历史人物及野史传言相附会。 通过鉴赏黛玉的“葬花吟”,使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且看诗中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以花喻人的笔法。但是黛玉在二十六回前,根本不存在终日被摧残的情形。这就是极其荒唐的“荒唐言”。此时黛玉只不过因晴雯不开门,产生点小误会,哪来的悲痛欲绝之情? 黛玉在“葬花吟”之前,不但不受气,而且在贾家“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第五回)”去梨香院,在薛姨妈面前,既放肆又尖刻(第八回)。她又怎会发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悲痛呼唤呢?她前面的表现,与她此际的内心思想感情,在前后情节链条上,存在着强烈反差,没体现出一点“因果关系”。 这种毫无因果关系的荒唐言,对我的灵魂又产生了极大触动。使我忽然悟出:黛玉在第五回和第八回所象征的真人物,与“葬花吟”和“五美吟”中所象征的真人物,肯定不是同一个人。这一认识上的飞跃,又大大地拓宽了我看问题的眼界。原来,作者还采用了:用同一个假人物,在不同章回情节中,分别象征不同真人物的艺术手法。既:换演员、换角色的艺术手法。 用“舞台艺术表演形式”来形容就是:同一个演员,可以穿插着扮演剧中很多不同角色。不但可以扮演同性人物,也可以“女扮男装、男扮女装”。黛玉在第五回和第八回中的形象特征,就是男性真人物化身。至此,我不但识别出,作者用同一假人物,演不同角色,来象征不同真人物的艺术手法。还识别出,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是没有男女之别的。 作者在开卷时说:“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此处有王府抄本脂批说:“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别。”这段脂批的涵义,恰恰是说,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是没有男女区别的。那些假人物,只不过是“作者托言”而已。既:假人物、假时间、假地点,假事件,只不过是真人物、真时间、真地点、真事件的“载体”罢了。 我透过假象看本质,领悟了作者“以假隐真”艺术手法,这是红学界的学术文章,从没论及过的艺术手法。他们也不“承认”书中有隐,更没有相关的文艺理论。我悟出的艺术手法,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吗?虽然在红学界的学术中找不到理论根据,但我在作者开卷的交代和脂批中,找到了无可辩驳的理论依据。 作者开卷就说:“因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故曰‘甄士隐’云云。”作者这番话中的“梦幻”是指自身经历。“将真事隐去”不是将真事去掉,而是将“真事”隐进“通灵”之说的假故事中去。“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即是说,真事不能明说,必须“借”通灵这个改头换面的假故事来隐寓。这种著书方法,作者称为“甄士隐”,即“真事隐”的谐音。作者这番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部书是有“隐”的。 作者又说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的这部书,是“用假雨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的。敷演什么呢?当然是“敷演”真故事了。“假语村言”即是指假故事。作者将这种掩盖真故事的假故事称作“贾雨村”,即假语村之意。作者这番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书中的假故事处处敷演着真故事。 下面再看脂批是怎么说的: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浓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还有):分叙单传法、指东击西法、横云断岭法、金针偷渡法、间色法、双岐岔路法、三五聚散法、春秋字法、特犯不犯法、反逆隐曲法、一源万派法、倒卷帘法、暗透法、错综法、衬贴法、转叠法、双管齐下法、恒河沙数法、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千手千眼大游戏法等------ 脂批明确指出,作者用了这么多的艺术手法,将自己亲历亲闻的“实事”,隐进了假故事中去。也就是说,作者不是单一死板地用假故事,来隐寓自己的“亲历亲闻”。而是变换各种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将“实事”隐进假故事中去的。 作者交代的话,和脂批点明的艺术手法,恰恰证明,我领悟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是完全符合作者原意的。因此我才认为,我找到了前人从没认清的正确途径和解读方法。也就是说:必须破假,才能识真。必须从荒唐言中品出“味”,再去考证。而不是用荒唐的假象,直接拿来生搬硬套一些史事或传说。这决定我从此改变了已往研究方法的性质。也为解开作品诸多不解之迷,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从此,我便认识到,要看清作者的“亲历亲闻”,就不能从表面假故事上“以假证假”地找答案。而应当在识破荒唐言后,将人物形象重新定位,再去做考证。这个转折点,彻底改变了我对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探索角度。便开始通过识别这些荒唐言所涵盖的隐情,来寻找与曹家和曹雪芹之间的象征关系。把曹雪芹、曹天佑、曹颙、曹頫等人,用象征性的隐情对比个遍,几年下来,毫无所获,根本就不靠谱。反而感到,书中的环境特征、人物形象及地位,所显示的人家,要远远高于曹家。 随着这种感觉的积累日渐强烈,一个新的灵感产生了。它使我想到:《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会不会是怡亲王允祥家的人呢?他家的地位非常适合贾家的环境地位,在日常收集的研究资料中,起初只知道弘晓承袭了允祥的怡亲王爵位,后来才无意间从相关史料中得知,允祥第四子弘晈,也被雍正帝封为宁郡王。 怡亲王家这两个显赫的“世袭”王爷,不恰恰与贾家两个显赫世袭暗暗相对吗?在这一可比性上,我又联想到吴恩裕先生的重要考证,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抄本,正出自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之手。这个抄本,是弘晓参加并组织家人抄写的。这说明《红楼梦》与怡亲王府必有瓜葛。 接着,又一个联想冒了出来,那就是曹家确实与怡亲王允祥有非同一般的关系。曹頫之所以在胤禛当皇帝后,没立刻被革职抄家。就得力于怡亲王允祥的关照。有雍正帝批给曹頫的折子为证: “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托累自己。为什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諭你。若有人恐嚇诈你,不妨你就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名声,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諭。”(《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这样,我就看到了曹雪芹与怡亲王府和《红楼梦》之间的必然联系。接下来,我又从相关史料中得知,怡亲王允祥的长子弘昌,四子弘晈及很多宗室成员,在乾隆四年,遭到弘历的残酷打击和迫害。这又与书中贾家后来的败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可比性,不逊于甄家四次接驾与曹寅四次接驾的可比性。宁荣二府被抄时,又出现了“西平王、北静王”的关照。他们身上,就有平郡王福彭的“影子”。 随着这一个又一个联想的产生,就形成了怡亲王家世的兴衰轨迹,与贾家兴衰轨迹的可比性。这种宏观上的可比性,要比曹家“等于”贾家的可比性,来得更全面,更帖切,更具体,更合理。 这个认识过程使我得出一个初步推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弘晈。正是他被乾隆帝邪恶皇权所“泯灭”,他才不得不用假故事隐藏自己的“亲历亲闻”。以便后人识破隐情后,看清弘历的真面目。并明白弘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弘晈将自己亲睹亲闻进行了“改头换面”,用“绕弯弯”的多种艺术手法,一一对应地,有序地,全面地,隐入了假语村言之中。使我领略到,这就叫“真事隐”。 弘晈是《红楼梦》第一作者这个初步推论,令我自己深感震惊。我都不太相信自己竟然识破了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跳出曹家框框,发现了“真作者”弘晈。而曹雪芹则是帮弘晈著书的第二作者。真作者的目标初步确定了,但要从假故事中还原出真事隐,谈何容易。尤其在缺少怡亲王允祥和弘晈的相关史料情况下,使我面临重重困难。我是文革时的初中生,哪懂什么清史呀! 对此我和一位对红学颇感兴趣的朋友,找到了辽宁省红学会理事长朱眉叔先生的家(我们同住沈阳市),向朱先生说明了我的想法。朱先生对我们深表理解和支持,并向我们谈了不少怡亲王允祥的家世,令我受益匪浅。(这次会面的时间是1993年春季) 我在找到正确探索方法的基础上,在曹家之路走不通的情况下,才通过曹家联想到怡亲王家。才用贾家两个世袭的气派,去推测与怡亲王家两个世袭王爷的可比性。才联想到雍正帝批给曹頫的折子。才联想到己卯抄本为什么会出自弘晓家。才将贾家的败落,与弘昌、弘晈的败落,有机地联系起来。 将这些现象,一个个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并得出了新作者说的初步结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首先应从大局着眼,不能抛弃和绕开曹雪芹,也不能违背脂批和相关史料所确定的具体时间和年代。才能使锁定的真作者,与曹雪芹是同时代人,而且其身份必须比曹雪芹高得多。那么,弘晈就比谁都有资格成为首选作者。 从假故事宏观的象征性上,将视线移到了怡亲王家的两个世袭王爷上。进而联想到己卯抄本的来源,又注意到曹家与允祥的瓜葛,进而看到弘昌、弘晈之家的衰败。由这四个层层推进的联想,所组成的有机链条,其终端指向了宁郡王弘晈。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至此,我不但对作者所采用的“真假辩证艺术形式”,有了正确认识。又找到《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的正确目标。并为我的“红学”探索,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宏观的目标确定了,解迷方法知道了一些。接下来,就是将所有假故事,还原出作者的“亲历亲闻”了。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三次废掉苦心写成的文稿,每一稿都是几十万字。其原因是,随着认识的深入,自己对写成的探索文稿感到很不成熟,牵强的成份太多,便废掉重来。还有一个原因警告着我,不能犯“以假证假”的错误,不能制造“自欺欺人”的垃圾去误导别人。 就在我通过品味“五美吟”和“葬花吟”,识破了作者“真假辩证”的“象征性艺术手法”后不久,霍国玲女士的《红楼解梦》问世了(1989年版)。虽然她认识到书中有隐,但其解读方法,还是“以假证假”的旧索隐路数。并没有在识破假象中找到真相,而是对假象的再创作。我在书店大体浏览一遍,并没有购买。到是陪我去朱眉叔先生家的那位朋友,在1991年买了一本送给我。好在这本书提醒我,不能犯其类似的错误。 后来,霍女士于1996年写出了《红楼解梦》第二集,才真正揭出了一些隐情。如:祭宗祠宁府九门一路大开,是紫禁城皇宫的写照。大观园实隐圆明园。其后还有贾敬之死,隐写的是雍正帝之死。这时,冯精志先生的《百年宫廷秘史------红楼梦迷底》面世,也揭示了大观园隐藏着圆明园,并揭示了黛玉进贾府,所见的“荣禧堂”匾额,恰是“圆明园殿”的匾额。也确认贾敬之死,隐写雍正帝之死。 他们这几处的索隐考证,恰好与我探索的目标一致,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使我受益匪浅。可惜的是,霍女士后来的探索,还固守在曹家上,并坚持“曹雪芹与竺香玉谋杀了雍正帝”的错误说法和方向。实在令人惋惜!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各种《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之说,陆续出来。时至今日,已出现几十种作者之说,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民间的“红学”,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这种大好局面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红楼梦》作者是谁,才是红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虽然各自的“作者说”,论证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故意歪曲事实、误导读者,其中都有很多可取之处。 就在各种作者说陆续出台之际,我始终看他们的长处,告诫自己:沉住气,千万不可急功近利。要深入细致地完善“真事隐”。我从不立足于时时想着推翻别人,而是立足于时时推翻自己。并在不断深入探索中,认清作者更多“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从而深入完善自己的认知层次,真正做到“破假识真”,并努力收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最终还原出《红楼梦》前十八回的“真事隐”。于2007年在网上发表了部分章回。2008年,出版了《红楼梦真事隐》第一集。这时我54岁。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艺术作品,搞清其“真假辩证艺术形式”,才是最重要的。作品艺术形式不去探索,空玩那些“学术”有什么用呢?由于作者遭到被“泯灭”的迫害,真相被歪曲和掩盖。所以,作者才将自己的“亲历亲闻”进行了改头换面,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编织出一个假故事,让我们来解其中味。连作品艺术形式都没搞清的“学术”,我们还有必要去亲近、追求它吗?) (此博文原名:《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这里!) 孙华天 2011-6-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几十年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早已成为定论。但到如今,新红学的研究考证成果,反而越来越无法证明书中有丝毫曹雪芹的影子,这就大大地动摇了曹雪芹的著作权。因此,一些有识之士,便对曹雪芹的著作权产生了质疑,并重新“考证”《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谁。 如今,关于谁是《红楼梦》真正作者的说法,就有几十种。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对此,笔者在一些网站上发表了一篇评论。题为:[《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从而,给出一个适合任何人的检验标准,供大家参考。 笔者经过多年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隐藏在曹雪芹背后的真正作者,他就是康熙皇帝的孙子、怡亲王允祥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晈。作者在开卷交代的那位“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的人,就是宁郡王弘晈。曹雪芹则是帮他著书的第二作者。 那么,笔者又是怎样通过曹雪芹,找到了真正作者弘晈呢?又是如何发现隐情,并领悟了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呢?又是如何将“假语村言”还原成“真事隐”的呢? 下面,就谈一谈我的认识过程。 之所以要谈这个认识过程,则缘于,有的网友虽然看了我的《红楼梦真事隐》探索,可还是茫然不解。个别人认为是“牵强附会”,甚至用“学术”的高调,来否定“艺术”形象的还原。对此,笔者不能不进行自我反思。看来,是我没有将问题说明白,而不应将不赞成和反对的人,视为无知。因此,就有必要让大家了解我的认识过程。您了解了我的心路历程,才能理解我的探索,才能对我的探索做出客观评价。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您如果不下功夫进入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不对相关的研究有所掌握,不打破僵化的“学术”框框,不能从“满纸荒唐言”中悟出点真情,我解释得再清,您也不能真正理解。即便我解释的(1+2=3)您听懂了,可到了(2+1=?)时,您又糊涂了。所以,我们要共同提高自身的认知层次,才能领略什么是“真事隐”。 “红学”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面极广。多年来,很多问题红学家们都难以说清。而平民百姓,只能相信专家和时代主流的声音。我就是听着这些声音走进《红楼梦》的。由于毛主席号召读《红楼梦》,说它是好书,才引起我的兴趣去读它。那时我18岁(1972年),当时,只能看到“文革”性质的评论文章,知道了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 文革之后,才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证文章和学术著作。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吴恩裕先生的《曹雪芹从考》。周汝昌先生的《石头记鉴真》。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注评》。应必诚先生的《论石头记庚辰本》。及《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等价值极高的学术专著和史料。同时也寻购了几种“影抄本”。这不但使我加深了对曹雪芹和他那个时代的认识,更让我了解了《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些概况。 从此,喜爱《红楼梦》和关注一些相关考证资料,就无形中成为我的一种爱好了。这为我后来的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了解专家们的考证,使我认识到,欣赏和解读《红楼梦》,要找那些与原稿最接近的版本来读。这时,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专家们,校订出以“庚辰抄本”为主,并参考其它版本的百二十回校订本,并对其中的疑难词语作了注释。这对读者欣赏作品、理解作品,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乃是红学界的一大贡献。 我在鉴赏这个非常好的校订本时,就在书眉及空行处,记下一些心得体会。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地提高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能力。并把我的认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 当鉴赏到第六十四回,黛玉所作的“五美吟”时,便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蔡义江先生的“评注”,来理解“五美吟”的诗意。这五首诗所体现的一个共同特征,猛然触动了我,使我心中一惊!这五个历史上的美女(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竟然都是有了男人的已婚女性。诗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都是已婚女性对婚姻生活不幸的伤感之情。 奇怪的是,黛玉这位闺中的纯真少女,竟然用这五位已婚女性的不幸身世,来感伤自己未婚少女的情怀。为什么呢???黛玉也不是已婚者呀!这个现象太离奇荒唐了。作者为什么会让黛玉具有一个已婚女性的心理特征呢?她为什么会展现出这样的人物形象呢?这种人物外表与内心世界的强烈反差,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突发奇想:此处的黛玉,会不会是一位已婚女性的化身呢? 这一领悟,使我自己都感到震惊。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仍能感受到我当时那种喜悦而又激动的心情。(具体时间是1989年夏季)那时我36岁。这是我发现书中有“隐”的时间表,也标志着我从此“不可自拔”地走上了艰苦的探索之路。 作者用一位未婚纯情少女诗文,抒发了一位已婚女性的感伤情怀。这一荒唐现象,使我联想到曹雪芹所作的第一首标题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时我便悟出了这首诗的涵义。未婚少女黛玉,在诗中所表达的是已婚女性的思想感情,这个自相矛盾现象,不就是“荒唐言”吗?她所表达的情怀,恰是已婚女性的形象特征,这不正说明她象征着一位已婚女性吗?原来这就是“其中味”呀!也只有把黛玉看做一位已婚女性化身,她在“五美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我又关注了一下黛玉的“葬花吟”,诗意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恰恰也是一位已婚女性被摧残、被冷落的悲痛情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显地体现出一个已婚女性,被男人抛弃或冷落的伤感哀怨之情。“巢”都垒成了,就提示男女二人已经成婚了。无情的燕子,当然是比喻已婚的男方。这个上下句的比喻性,是不难识别的。 那么,一个未婚的闺中少女,时不时就痛苦地用已婚女人的情怀,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悲伤,岂不就是荒唐言吗?怎样破解这个荒唐现象呢?看来,只有把黛玉当成一个已婚女性化身,不近情理的荒唐言,就合情合理了。也就变荒唐为不荒唐了。其他的解释都说不通。 作者在一个未婚纯情少女身上,塑造了一位已婚女性的形象特征。我们根据这个艺术形象,就可确认黛玉在“五美吟”和“葬花吟”处,她身上隐藏着一位已婚女性。作者用艺术形象隐的“真”情,我们同样可以用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揭示出假象所暴露的真人物特征。我们识破这个形象特征后,再去考证他(她)到底是谁,才能真正揭出真相。而不是用假人物的虚假形象,去与一些历史人物及野史传言相附会。 通过鉴赏黛玉的“葬花吟”,使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且看诗中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以花喻人的笔法。但是黛玉在二十六回前,根本不存在终日被摧残的情形。这就是极其荒唐的“荒唐言”。此时黛玉只不过因晴雯不开门,产生点小误会,哪来的悲痛欲绝之情? 黛玉在“葬花吟”之前,不但不受气,而且在贾家“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第五回)”去梨香院,在薛姨妈面前,既放肆又尖刻(第八回)。她又怎会发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悲痛呼唤呢?她前面的表现,与她此际的内心思想感情,在前后情节链条上,存在着强烈反差,没体现出一点“因果关系”。 这种毫无因果关系的荒唐言,对我的灵魂又产生了极大触动。使我忽然悟出:黛玉在第五回和第八回所象征的真人物,与“葬花吟”和“五美吟”中所象征的真人物,肯定不是同一个人。这一认识上的飞跃,又大大地拓宽了我看问题的眼界。原来,作者还采用了:用同一个假人物,在不同章回情节中,分别象征不同真人物的艺术手法。既:换演员、换角色的艺术手法。 用“舞台艺术表演形式”来形容就是:同一个演员,可以穿插着扮演剧中很多不同角色。不但可以扮演同性人物,也可以“女扮男装、男扮女装”。黛玉在第五回和第八回中的形象特征,就是男性真人物化身。至此,我不但识别出,作者用同一假人物,演不同角色,来象征不同真人物的艺术手法。还识别出,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是没有男女之别的。 作者在开卷时说:“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此处有王府抄本脂批说:“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别。”这段脂批的涵义,恰恰是说,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是没有男女区别的。那些假人物,只不过是“作者托言”而已。既:假人物、假时间、假地点,假事件,只不过是真人物、真时间、真地点、真事件的“载体”罢了。 我透过假象看本质,领悟了作者“以假隐真”艺术手法,这是红学界的学术文章,从没论及过的艺术手法。他们也不“承认”书中有隐,更没有相关的文艺理论。我悟出的艺术手法,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吗?虽然在红学界的学术中找不到理论根据,但我在作者开卷的交代和脂批中,找到了无可辩驳的理论依据。 作者开卷就说:“因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故曰‘甄士隐’云云。”作者这番话中的“梦幻”是指自身经历。“将真事隐去”不是将真事去掉,而是将“真事”隐进“通灵”之说的假故事中去。“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即是说,真事不能明说,必须“借”通灵这个改头换面的假故事来隐寓。这种著书方法,作者称为“甄士隐”,即“真事隐”的谐音。作者这番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部书是有“隐”的。 作者又说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的这部书,是“用假雨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的。敷演什么呢?当然是“敷演”真故事了。“假语村言”即是指假故事。作者将这种掩盖真故事的假故事称作“贾雨村”,即假语村之意。作者这番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书中的假故事处处敷演着真故事。 下面再看脂批是怎么说的: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浓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还有):分叙单传法、指东击西法、横云断岭法、金针偷渡法、间色法、双岐岔路法、三五聚散法、春秋字法、特犯不犯法、反逆隐曲法、一源万派法、倒卷帘法、暗透法、错综法、衬贴法、转叠法、双管齐下法、恒河沙数法、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千手千眼大游戏法等------ 脂批明确指出,作者用了这么多的艺术手法,将自己亲历亲闻的“实事”,隐进了假故事中去。也就是说,作者不是单一死板地用假故事,来隐寓自己的“亲历亲闻”。而是变换各种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将“实事”隐进假故事中去的。 作者交代的话,和脂批点明的艺术手法,恰恰证明,我领悟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是完全符合作者原意的。因此我才认为,我找到了前人从没认清的正确途径和解读方法。也就是说:必须破假,才能识真。必须从荒唐言中品出“味”,再去考证。而不是用荒唐的假象,直接拿来生搬硬套一些史事或传说。这决定我从此改变了已往研究方法的性质。也为解开作品诸多不解之迷,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从此,我便认识到,要看清作者的“亲历亲闻”,就不能从表面假故事上“以假证假”地找答案。而应当在识破荒唐言后,将人物形象重新定位,再去做考证。这个转折点,彻底改变了我对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探索角度。便开始通过识别这些荒唐言所涵盖的隐情,来寻找与曹家和曹雪芹之间的象征关系。把曹雪芹、曹天佑、曹颙、曹頫等人,用象征性的隐情对比个遍,几年下来,毫无所获,根本就不靠谱。反而感到,书中的环境特征、人物形象及地位,所显示的人家,要远远高于曹家。 随着这种感觉的积累日渐强烈,一个新的灵感产生了。它使我想到:《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会不会是怡亲王允祥家的人呢?他家的地位非常适合贾家的环境地位,在日常收集的研究资料中,起初只知道弘晓承袭了允祥的怡亲王爵位,后来才无意间从相关史料中得知,允祥第四子弘晈,也被雍正帝封为宁郡王。 怡亲王家这两个显赫的“世袭”王爷,不恰恰与贾家两个显赫世袭暗暗相对吗?在这一可比性上,我又联想到吴恩裕先生的重要考证,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抄本,正出自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之手。这个抄本,是弘晓参加并组织家人抄写的。这说明《红楼梦》与怡亲王府必有瓜葛。 接着,又一个联想冒了出来,那就是曹家确实与怡亲王允祥有非同一般的关系。曹頫之所以在胤禛当皇帝后,没立刻被革职抄家。就得力于怡亲王允祥的关照。有雍正帝批给曹頫的折子为证: “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托累自己。为什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諭你。若有人恐嚇诈你,不妨你就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名声,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諭。”(《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这样,我就看到了曹雪芹与怡亲王府和《红楼梦》之间的必然联系。接下来,我又从相关史料中得知,怡亲王允祥的长子弘昌,四子弘晈及很多宗室成员,在乾隆四年,遭到弘历的残酷打击和迫害。这又与书中贾家后来的败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可比性,不逊于甄家四次接驾与曹寅四次接驾的可比性。宁荣二府被抄时,又出现了“西平王、北静王”的关照。他们身上,就有平郡王福彭的“影子”。 随着这一个又一个联想的产生,就形成了怡亲王家世的兴衰轨迹,与贾家兴衰轨迹的可比性。这种宏观上的可比性,要比曹家“等于”贾家的可比性,来得更全面,更帖切,更具体,更合理。 这个认识过程使我得出一个初步推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弘晈。正是他被乾隆帝邪恶皇权所“泯灭”,他才不得不用假故事隐藏自己的“亲历亲闻”。以便后人识破隐情后,看清弘历的真面目。并明白弘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弘晈将自己亲睹亲闻进行了“改头换面”,用“绕弯弯”的多种艺术手法,一一对应地,有序地,全面地,隐入了假语村言之中。使我领略到,这就叫“真事隐”。 弘晈是《红楼梦》第一作者这个初步推论,令我自己深感震惊。我都不太相信自己竟然识破了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跳出曹家框框,发现了“真作者”弘晈。而曹雪芹则是帮弘晈著书的第二作者。真作者的目标初步确定了,但要从假故事中还原出真事隐,谈何容易。尤其在缺少怡亲王允祥和弘晈的相关史料情况下,使我面临重重困难。我是文革时的初中生,哪懂什么清史呀! 对此我和一位对红学颇感兴趣的朋友,找到了辽宁省红学会理事长朱眉叔先生的家(我们同住沈阳市),向朱先生说明了我的想法。朱先生对我们深表理解和支持,并向我们谈了不少怡亲王允祥的家世,令我受益匪浅。(这次会面的时间是1993年春季) 我在找到正确探索方法的基础上,在曹家之路走不通的情况下,才通过曹家联想到怡亲王家。才用贾家两个世袭的气派,去推测与怡亲王家两个世袭王爷的可比性。才联想到雍正帝批给曹頫的折子。才联想到己卯抄本为什么会出自弘晓家。才将贾家的败落,与弘昌、弘晈的败落,有机地联系起来。 将这些现象,一个个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并得出了新作者说的初步结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首先应从大局着眼,不能抛弃和绕开曹雪芹,也不能违背脂批和相关史料所确定的具体时间和年代。才能使锁定的真作者,与曹雪芹是同时代人,而且其身份必须比曹雪芹高得多。那么,弘晈就比谁都有资格成为首选作者。 从假故事宏观的象征性上,将视线移到了怡亲王家的两个世袭王爷上。进而联想到己卯抄本的来源,又注意到曹家与允祥的瓜葛,进而看到弘昌、弘晈之家的衰败。由这四个层层推进的联想,所组成的有机链条,其终端指向了宁郡王弘晈。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至此,我不但对作者所采用的“真假辩证艺术形式”,有了正确认识。又找到《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的正确目标。并为我的“红学”探索,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宏观的目标确定了,解迷方法知道了一些。接下来,就是将所有假故事,还原出作者的“亲历亲闻”了。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三次废掉苦心写成的文稿,每一稿都是几十万字。其原因是,随着认识的深入,自己对写成的探索文稿感到很不成熟,牵强的成份太多,便废掉重来。还有一个原因警告着我,不能犯“以假证假”的错误,不能制造“自欺欺人”的垃圾去误导别人。 就在我通过品味“五美吟”和“葬花吟”,识破了作者“真假辩证”的“象征性艺术手法”后不久,霍国玲女士的《红楼解梦》问世了(1989年版)。虽然她认识到书中有隐,但其解读方法,还是“以假证假”的旧索隐路数。并没有在识破假象中找到真相,而是对假象的再创作。我在书店大体浏览一遍,并没有购买。到是陪我去朱眉叔先生家的那位朋友,在1991年买了一本送给我。好在这本书提醒我,不能犯其类似的错误。 后来,霍女士于1996年写出了《红楼解梦》第二集,才真正揭出了一些隐情。如:祭宗祠宁府九门一路大开,是紫禁城皇宫的写照。大观园实隐圆明园。其后还有贾敬之死,隐写的是雍正帝之死。这时,冯精志先生的《百年宫廷秘史------红楼梦迷底》面世,也揭示了大观园隐藏着圆明园,并揭示了黛玉进贾府,所见的“荣禧堂”匾额,恰是“圆明园殿”的匾额。也确认贾敬之死,隐写雍正帝之死。 他们这几处的索隐考证,恰好与我探索的目标一致,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使我受益匪浅。可惜的是,霍女士后来的探索,还固守在曹家上,并坚持“曹雪芹与竺香玉谋杀了雍正帝”的错误说法和方向。实在令人惋惜!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各种《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之说,陆续出来。时至今日,已出现几十种作者之说,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民间的“红学”,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这种大好局面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红楼梦》作者是谁,才是红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虽然各自的“作者说”,论证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故意歪曲事实、误导读者,其中都有很多可取之处。 就在各种作者说陆续出台之际,我始终看他们的长处,告诫自己:沉住气,千万不可急功近利。要深入细致地完善“真事隐”。我从不立足于时时想着推翻别人,而是立足于时时推翻自己。并在不断深入探索中,认清作者更多“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从而深入完善自己的认知层次,真正做到“破假识真”,并努力收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最终还原出《红楼梦》前十八回的“真事隐”。于2007年在网上发表了部分章回。2008年,出版了《红楼梦真事隐》第一集。这时我54岁。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艺术作品,搞清其“真假辩证艺术形式”,才是最重要的。作品艺术形式不去探索,空玩那些“学术”有什么用呢?由于作者遭到被“泯灭”的迫害,真相被歪曲和掩盖。所以,作者才将自己的“亲历亲闻”进行了改头换面,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编织出一个假故事,让我们来解其中味。连作品艺术形式都没搞清的“学术”,我们还有必要去亲近、追求它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