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学研究是否走入了死胡同?是否需要另辟蹊径?胡适是新红学奠基人,已经叱咤风云近百年了。但是他对于小说考证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关于《醒世姻缘传》(山东人著)作者论证就是错误的,他认为是蒲松龄,已经证明是错的了。胡适对红楼梦的考证也不一定对。 2、有正书局印制发行过《原本聊斋志异》,其实所谓“原本”确凿无疑已成笑谈,不是故意造假,就是上当受骗,造假的成分很大。他们所出的戚蓼生序《红楼梦》,自称“国初原本”,也可能不是被骗,就是骗人(如果是真的,戚蓼生家族和山东渊源颇深,尤其是和卢见曾)。有正书局总共出300多本书,确实是相当成功的书商,但小说似乎并不是太多。 3、历城朱氏家族,明宗室,原籍青州,应为明衡王府后人,即《红楼梦》中林四娘所为之献身的恒王。 万历年间搬高唐(衡王后人有封为高唐王者),后来在顺治四年左右迁历城,住在济南大明湖畔。崇祯年间家族名人朱昌祚10多岁时在高唐被清军掳走,后来从龙入关,先做宗人府启心郎,后来部侍郎,再迁三省总督,后因不同意旗间换地,被鳌拜所杀,弟朱宏祚也做到浙闽总督,侄朱纲担任云南巡抚,朱绛担任广东布政使等,出了多名文化名人。这个家族先后两次抄录《聊斋志异》,对传播《聊斋志异》贡献巨大。 4、第一次抄写《聊斋志异》的是朱宏祚的大儿子朱缃(仅从字面上了解,“缃”,有“相思”之意,这个相思不是宝黛之间,而是思朱明王朝),即朱绛、朱纲的哥哥。朱缃终生未仕,去世时四十岁左右。他朋友众多,和王渔洋、蒲松龄关系都很好。后来此书被人借出丢失,下落不明。第二次抄写者是“殿春亭主人”,路大荒、袁世硕只知道此人为朱缃的三、四儿子,不知道第几。我考察认为应为朱家老四朱崇禧,又名佑存、叙园等,有《殿春亭图》图画为证。上有李树德、高凤翰、朱岷题诗题字。 5、《聊斋志异》写作时间虽然很早,在康熙二十年左右,但是出版面世大规模发行时间很晚,在乾隆三十年,当时能看到《聊斋志异的人并不是很多。按照现在的观点,《红楼梦》开始写于乾隆九年,初步成于乾隆十九年,写昨时间虽晚,但仍然是在《聊斋志异》印刷出版之前。现在一般都认为《红楼梦》写作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任访秋、周汝昌、马瑞芳、二月河、土默热、童立群等人,都曾论证两者渊源。因此,可以从《聊斋志异》的传播过程,探索研究《红楼梦》的发展历程。我认为,历城朱家对《红楼梦》成书贡献最大,有资格拥有著作权。 6、朱家后人之一的朱文震,为历城人,为朱缃的重孙辈分,续印人传等著作中有简单记载,他曾跟随族叔祖(祖父的堂兄弟)朱令昭学习书法,朱令昭和高凤翰是好友,朱令昭的父亲是朱纬,曾任邱县训导。朱文震朋友众多,曾多次走南闯北,他是诗人、画家、书法家、刻砚、刻印名家。和衍圣公府熟悉,帮助孔继浩出了《篆镂心得》,和北京众多王爷熟悉,慎郡王允禧、弘瞻、质亲王永瑢、成亲王永瑆、永忠等 ,都有亲密来往,和纪晓岚、袁枚、郑板桥、高凤翰等熟悉,亦师亦友,均有记载。朱文震曾经参与方略馆和四库全书誊录校对编写,还担任过广西西隆州州同、桂林临桂六塘司巡检职务。死后葬于济宁某处(朱姓,来自济宁邹城,有小邾国)。我认为,如果真有曹雪芹,朱文震和曹雪芹应该非常熟悉,他们有同一朋友永忠等,朱文震对《红楼梦》成书有很大贡献,他们年龄基本差不多。 或者朱文震故意把《红楼梦》假托给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没有曹雪芹,那么《红楼梦》就是朱文震最后编辑成书的。应该说之前可能有多个作者,如王渔洋、黄叔琳、卢见曾、高凤翰等(乾隆九年之前,他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聊斋志异》)。东鲁孔梅溪,山东人,孔门之熹,朱熹,十哲第二,自然姓朱(朱令昭,字次公,估计来源于此)。曹雪芹,曹姓出于朱,雪芹,白头发老秀才也。高凤翰、朱文震一直到死都是秀才身份。 7、退一步讲,根据现有的资料,有明确来源的《红楼梦》版本,也和山东有关系,如筠圃和山东。戚本、舒本和山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