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本的标志与曹雪芹的行程 己卯本第三十一回至第四十回所在的目录页有“己卯冬月定本”。因《石头记》成于乾隆年间,所以此“己卯”意指乾隆二十四年。 庚辰本八册中每册卷首,都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自第五册起,兼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此“庚辰”指乾隆二十五年。 曹雪芹乾隆二十四年春季(三月初三)从北京南下,到瓜洲解救妙玉。 曹雪芹乾隆二十四年腊月初准备从江北到江宁,因大雪封江而滞留瓜洲半个月以上。(他应是先因有事到了江北) 曹雪芹乾隆二十五年九月十八日左右回到北京。 二、该诗重点是“高谈” 敦敏有诗题为《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诗云: 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殷。 雅识我惭禇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 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 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该诗重点是“高谈”,而无欣赏小说稿之意。 三、我的三种思考 所谓“定本”,必须是由作者来定。于是,我有三种思考: (一) 如果曹雪芹是唯一的作者,如果曹雪芹没有带着小说稿南下,那么,“己卯冬月定本”、“庚辰秋月定本”肯定是谎言: 1、曹雪芹乾隆二十四年冬月在南方! 2、曹雪芹乾隆二十五年九月中旬才返回北京,“庚辰秋月”只剩下十天,根本来不及修改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 (二)如果曹雪芹是唯一的作者,如果曹雪芹带着小说稿南下了,那么,身在北京的仅仅负责“阅评”的脂砚斋怎能写下“定本”二字?因此,“己卯冬月定本”、“庚辰秋月定本”肯定还是谎言! (三)如果己卯本、庚辰本的作者有两人——脂砚斋也是作者之一,那么,脂砚斋能写下“定本”二字,能写下“己卯冬月定本”、“庚辰秋月定本”。 “己卯冬月定本”——乾隆二十四年冬月定本。 “庚辰秋月定本”——乾隆二十五年秋月定本。 然而,庚辰本于第七十五回之前写道:“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这一句脂批,使脂砚斋变得非常尴尬: 1、“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等到乾隆二十五年秋月,等了四年多,为什么还要等呢?为什么还要将这么一条脂批写出来呢? 2、脂砚斋的责任只是“对清”吗? 3、既然等了四年多曹雪芹还不愿写出“中秋诗”,那么,脂砚斋完全可以自己写。难道脂砚斋连作一首“中秋诗”的水平也没有吗? 于是乎,“己卯冬月定本”、“庚辰秋月定本”也肯定是谎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