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春启著 《反看红楼梦》 同心出版社 2009年6月出版 中新网9月29日电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历经数百年魅力不减,潜心研究红学者专家无数,标新立异者层出不穷。近日北京一资深媒体人兼学者更是提出大胆新奇之观点——《红楼梦》,要反着看。 提出这个奇特观点的人名叫宗春启,现在任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此人五十年代出生,老三届,曾上山下乡内蒙古,恢复高考后考入人大新闻系。后长期供职北京日报,现任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持工作。宗春启自幼喜读古书,文学功底深厚,尤喜将《红楼梦》翻来覆去的读,他将数十年之积累,近日成书,这本三十万字的新著名为“反看《红楼梦》”。 《反看红楼梦》?显然,这本书名字很醒目,观点很新鲜,作者颠覆了许多传统的观点,甚至是一些著名红学家的定论。他认为——贾宝玉是曹雪芹树立的反面形象;林黛玉原不可爱,袭人其实很贤惠。后四十回的故事不出于高鹗。《红楼梦》与清初政治无关、书中没有清宫秘史……这些观点足以让人耳目一新。 《红楼梦》为什么要反着看?作者宗春启先生说,书贵善读。中国的古典小说,有些原是要反着读的。比如《水浒》,正着读,它是一部诲盗之书,教人如何造反、做强盗。反着读,方看出它是一部警世之书,意在警告当政者:任用不贤,不行仁义,就会贪官当道、官逼民反。 再如《金瓶梅》,正着读,它是一部诲淫之书,教人如何横行、如何纵欲。反着读,方看出它是一部诫人之书,意在告诫世人:如若像西门庆这般荒淫无道,最后下场便是家败人亡、断子绝孙。 宗春启认为,曹雪芹是仿照《金瓶梅》写的《红楼梦》,所以也必须要反着读。这并非是本人的新发明,而是曹雪芹的要求。小说又名《风月宝鉴》。而“风月宝鉴”只准照背面,不可照正面,作者借道士之口说“要紧、要紧!”就是在叮嘱读者:看《红楼梦》,一定要看反面,不要看正面。 脂砚斋更是反复强调反看,不厌其烦。风月鉴一出现,(庚辰本)脂砚斋强调,镜子即是此书。在此镜“两面皆可照人”句后,脂砚斋又双行夹批道:“此书表里皆有喻也。”镜子有正反两面,此书有表里两层。脂砚斋要求读者:“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宗春启说,贾宝玉是曹雪芹给纨绔子弟们树立的一个反面教员。清末民初的《古今小说评林》中就有这样的评论:“《水浒》写强暴恶霸几乎炙手可热,惜被山上人两拳一脚,打得音信全无。《红楼梦》更加奇妙,连主人翁都不是好人,昔时气凌万乘,结果不如一农家女。其劝惩之妙实有翻陈出新者在也。” 既然曹雪芹在书中明确提出要反着读,为什么许多人包括许多红学大家看不明白呢?宗春启说,一些“红学家”把《红楼梦》神秘化、政治化,造成了长时间以来人们对《红楼梦》的误读。有人说它的主题是反满,有人说它的主题是阶级斗争。有人说它是一部言情小说,还有人说,小说里面隐藏着一段清宫秘史。革命者出于反清的需要,说《红楼梦》的主题是排满,政治家出于政治的需要,说《红楼梦》的主题是阶级斗争。 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越剧影片《红楼梦》,利用宝黛的爱情悲剧,控诉了一回封建婚姻制度。男读者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贾宝玉,许多女读者自认为是林黛玉,好像《红楼梦》的主题是争取婚姻自由。所有这些,都不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本意,都是误读的结果。 宗先生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目的,其实是在替统治者向纨绔子弟们说教:要珍惜你们来之不易的富贵,要好好读书!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清朝一个自称“观鉴我斋”的人曾评说:“《水浒传》以横逆而终于草菅,《金瓶梅》以斲丧而终于溃败,《红楼梦》以恣纵而终于穷困:是皆托微词、伸庄论,假风月、寓雷霆,其有裨世道人心,良非浅显。”如此看来,把贾宝玉说成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对曹雪芹写作意图的误解。 当代著名学者孙郁看过此书后说:“本书有许多判断都出人意外,比如说《红楼梦》不是秘史,乃日常生活的写真。曹家的败落不关政治,系经济管理不善所致等。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推演文本里的故事,从中找出自己的结论,我以为写得都好。我们偶读这样的书,就如感受到田野里的风,有种清爽的感觉,好似在草丛间闲步,轻松极了。” 宗春启认为,《红楼梦》一书其实就像一块石头,很朴实,很平易,很清晰,只要认真看,完全可以看明白。但是,长期以来,红学家们、政治家们、文学家们,给这块石头包上了许多神秘的外衣。我写此书的目的只想告诉读者:《红楼梦》并不神秘,应还其质朴的本来面目。当然,我的观点,有些和一些“红学”权威针锋相对的,有些则没有点名地反驳了一些当红学爱好者的奇谈怪论,希望不必在意,就算给刚刚平静了一些的“红学”池水里,扔进了一块石头吧。 原载:中国新闻网2009年09月30日 原载:中国新闻网2009年09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