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岂必红家总姓周——周策纵 《红学那些人》补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义春 参加讨论

    周策纵,字幼琴,生于1916年1月7日,卒于2007年5月7日,湖南祁阳大云市竹山湾人。周策纵曾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方语言和历史系终身教授,曾获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古根汉学术奖、美国科学院学术奖等。周策纵的著述有《玉玺·婚姻·红楼梦――曹雪芹家世政治关系溯源》、《论红楼梦研究的基本态度》、《红楼梦案》、《破斧新诂――诗经研究之一》、《中国浪漫文学探源》,周策纵曾出版新诗集《海燕》,曾翻译泰戈尔的《萤》、《失群的鸟》等作品。
    一、才具与苦难。
    周策纵博学深思、治学严谨,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汉学大师。在其治学生涯中,周策纵将中国传统的考据学与西方汉学相结合,开拓了中国古今人文研究的新领域。除学者身份外,周策纵也是有实际创作经验的作家与艺术家,对东西方古今文学理论与作品有深入研究。
    周策纵父周耿琴早年留学日本,后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时入幕讨袁,失败后逃亡日本。一年后潜回祖国,主持《新民国日报》笔政,发表感时评论、诗作。护国讨袁战争中,任湖北省讨袁总司令部秘书长。1921年,湖南联省自治,拟制省宪,受聘为省宪审查委员、省首届议员。后来回乡主持达孝中学,诗文名重三湘,尤长于甲骨文研究。 1952年被祁阳地方从桂林抓回老家,由乡间积极分子”就地镇法”。
    周策纵毕业于专国民政府培养党务和行政人才的学府——重庆中央政治学校,马英九父亲马鹤凌是低周策纵一班同学,同属湖南同乡,非常要好。马英九结婚时还给周策纵发请函。
    周策纵1942年重庆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毕业,曾先后主编《新认识月刊》、《市政月刊》、《新批评》等刊物,也一度供职于重庆市政府。1945年任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秘书),与陈布雷、陶希圣、徐复观等闻人共事。蒋介石当时的一些重要文稿不少出自周策纵手笔,台湾“二·二八”事变后之《告台湾同胞书》就由周策纵执笔。
    蒋介石宋美龄都喜欢周策纵,但周策纵却因对国民党前途的失望,对此麻木不仁。1945年至1948年,是周策纵最接近中国权力中心的时候。他曾对人说:“我跟蒋先生做秘书工作,有两年多的时间。那段时期,我有机会接触党、政、军、文化、学术各界的名人,还有各党各派的领导人物和外国人,如胡适、章士钊、毛泽东、周恩来、李宗仁、马歇尔等等。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我就在场。有机会接触这些人物,能估量他们的本色、想法和能力,不能说对我日后的研究有直接帮助,但起码可以扩充我的观念。”他还说:“从抗战胜利起,到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到召开国民大会,通过宪法,改组政府,每次重要会议我都在场。于是,我逐渐认识到政治多么黑暗,派系如何纷争,党派何等瘫痪,我如果继续工作下去,对国事决不会有太大的补救,自己的个性,也与官场不合。尤其重要的是,我认定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和改革,只能从党和政府之外去推动,作为人类一分子和一个中国人,我必须争取独立思考,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知迷途之未远’,我于1947年考取自费留学,就决意辞职出国。起初辞职不准,后来我再三坚持,并推荐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同学的唐振楚学长接替,一年后始成行。”
    周策纵收拾衣钵远涉重洋,1954年收拾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由费正清聘请到哈佛东亚问题研究中心从事研究, 1960年,在美国耕耘十二年后,哈佛大学出版周策纵巨著《五四运动史》,从而奠定了他的学术成就。
    周策纵的英文本《五四运动史》是第一部全面深入描述分析五四运动的英文著作,影响甚大,再版达七次之多。但中国大陆与台湾在相当时期都视为禁书不得发行。直到1972年台湾才获准其中译本发行,而大陆则在1996年才对本书解禁。
    此后,周策纵又编著《五四运动研究资料》,收入了五四时期上千种报刊、资料。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夫人致信给他,感谢作者反映了她和罗素1920年访问中国时那个时代的和当时中国青年的精神与气氛。199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把他的《五四运动史》译为《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在国内出版。
    二、“两周“红缘。
    周策纵、周汝昌是海内外红学大家,红学界称他们是“两周”, 周策纵居海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是“西周”;周汝昌居中国(中国在世界东方),所以是“东周”。1998年11月,13家文化教育单位联名为周汝昌举办80岁诞辰纪念,兼贺《周汝昌红学精品集》出版。主办者曾函邀周策纵,周策纵未能至,却寄来了贺诗。其句云:
    八十松龄正少年,红楼解味辟新天。
    两周昔日陪佳话,实证相期续后贤。
    周策纵与周汝昌初不相知,1978年为筹备首届国际红学研讨会,周策纵首次访问祖国大陆,专电约周汝昌一晤。
    周汝昌时住北京东城华侨大厦,周汝昌按时赴约。因“共同语言”,不仅相见甚欢,也开启了“两周”的友谊。周策纵返美后,立即寄来了诗章,专纪良晤与初识的感触。其句有云:
    古国红楼竟日谈,忘言真赏乐同参。
    前贤血泪千秋业,百喙终疑失苦甘。
    ——其一
    百丈京尘乱日曛,两周杯茗细论文。
    何时共展初钞卷,更举千难问雪芹。
    ——其二
    1980年夏,周策纵首倡之国际红学大会,在美威斯康辛大学举办,周汝昌应邀出席,“两周”友谊得到发展。后来,周策纵曾多次邀周汝昌重游北美,周汝昌作为访问教授再至威斯康辛。周策纵开车带他极旅游之兴。周策纵为参加胡适之先生百年诞辰大会而赴台,周汝昌则为之代课。周策纵历年岁尾贺春红柬,都是诗柬。周策纵与周汝昌因此等倡和篇什多多。周策纵在七十五岁时总结学术教学生涯,门生弟子为编纪念文集曾向周汝昌索稿,周汝昌立赋小诗一首为贺,兼志“两周“红缘。其句云:
    鸿蒙一辟镇悠悠,岂必红家总姓周。
    欲结奇盟动天地,直齐宇宙筑红楼!
    三、行吟海外。
    周策纵善诗,七律诗极有精思新句,不落巢臼,也善于写“白话新体诗”,雅人深致而无时俗庸陋气。周策纵是海外诗歌社团“白马社”的主要成员,其诗歌作品多收集在《纽约楼客:白马社新诗选》一书中。周策纵的诗以抒发故土之情为多。
    如:1958年2月,周策纵作“自题山水画”一首,主要抒发身在异乡的孤独:
    水阔山深老屋荒, 鱼龙寂寞晚风凉,
    模糊画稿都依梦, 仔细端详似故乡。
    如:1969年2月4日,周策纵作“示女” 一首,主要描写华人所面对的困境——后人的华文程度已经低落到不足以了解本族语言文字:
    小女不能读我诗, 连篇鸟迹大离奇。
    阿耶一夜神来句,化作西夷鴃舌辞。
    不过周策纵诗最为趣味的却是以下三点:
    1、集联高手,周策纵集过这样一幅对联,上句出自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下联出自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啼到春归无寻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字字回文”的回文诗,周策纵回文诗原作由20字组成一个封闭的圆环,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排版方便,这里暂且斩断“圆环”,将其一字铺开则是:
    星淡月华艳岛幽椰树芳晴岸白沙乱绕舟斜渡荒 
    这20个字,不管从哪个字起头,也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只要每5个字一句,顺序读来,正反都是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分别以“星”、“淡”、“月”起头示范如下:
      1星淡月华艳,岛幽椰树芳。晴岸白沙乱,绕舟斜渡荒。
    2淡月华艳岛,幽椰树芳晴。岸白沙乱绕,舟斜渡荒星。
      3月华艳岛幽,椰树芳晴岸。白沙乱绕舟,斜渡荒星淡。
    3、周策纵有论诗绝句四十首,评论了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诗歌认识。
    诗国居然首国风,关雎辗转思无穷,
      从来起兴因联想,诗在忧时失恋中。
    ——其八
    无名诗有好诗多,乐府新声古不磨,
    我自浅斟三击节,一生低首拜民歌。
    ——其九
    尘土生涯句不磨,马蹄踏碎影婆娑,
    九天月露凉如许,一树西风一树歌。
    ——其三十三
    江山不为诗人在,天地无诗何足存,
    一语英雄当失色,此情举酒待谁论。
    ——其三十九
    四、实为了文章美丽。
    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研究,是周策纵一大成就。在自称“弃园”寓所的数万册藏书中,仅各种版本的《红楼梦》、红学专著及其有关红学的书刊资料就有数千册,堆满两个大书架。周策纵红学对考证,文论、版本校勘都有涉及,但主要的贡献却是热心红学事业,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国际红学活动。1980年6月,他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主持召开了首届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并任会议召集人和大会主席。此后,还促成了在哈尔滨、扬州、台北和北京举行了二、三、四、五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为研究和宣传《红楼梦》作出了贡献。
    周策纵热心红学事业的动机源于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推崇,首届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闭幕时,周策纵曾做《红楼梦外一支“血泪书”——为首届《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作》一曲。曲曰:
    字字鲜红血泪潮,把十年生命都消磨了。毕竟有几度青春年少,怎禁得尽拼换这风情月债,魄荡又魂消。桃红柳绿妖娆,风流人物痴还俏。一个个话来嘴舌不轻饶,眉梢眼角争啼笑。刻画出腐心利欲,迫人权势鬼嚎啕。只落得个荒唐梦幻,红楼白雪路迢迢。尽叫人从头细味把金撙倒。好一似大观园重访了几千遭。想一想,悲欢离合,炎凉世态。便古往今来也只共一朝。回头看红学轰轰烈烈,更只是千言万语盾和矛。无穷无尽的笔墨官司总打不消。没奈何,且拍案狂歌当哭,呼朋引类尽牢骚,岂道是召一次国际擂台趁热闹,实为了文章美丽,学术崇高。还应叫那全世界的苍生惊晓,一道儿来品赏其中妙。
    周策纵的红学观点。
    1、曹雪芹的“胖”与“瘦”。
    曹雪芹有关身世文字资料寥寥无几,具体提到其形容的是清人裕瑞《枣窗闲笔》中的一段话——“其人身胖,头广面色黑”。几乎所有红学家都深信裕瑞的描述。
    但周策纵认为裕瑞的记载不可靠,曹雪芹其实瘦削。
    一是曹雪芹的好友敦诚在其去世不久曾作《挽曹雪芹》诗。诗曰:“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肠回故城孤儿泣,(原注:‘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泪迸荒天寡妇声。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周策纵分析说:“敦诚在曹雪芹才死去时,正当‘晓风昨日拂铭旌’之后,提起笔来写悼诗,第一句就写上‘四十萧然太瘦生’。试问:曹雪芹如果‘身胖头广’,他会这么写吗?我看这几乎是百分之百不可能的事,而他那些年来又多次和雪芹一起饮酒作诗,过去又同在宗学相处过,难道连他是胖是瘦都不知道吗?”“这比起裕瑞多年以后据传说而写的不知亲切了多少。”
    另一个证据是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的第二十首:“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周策纵认为此诗是写作者曹雪芹而不是写小说中的贾宝玉。诗中第二句“王孙瘦损骨嶙峋”,可与敦诚的“四十萧然太瘦生”、“互相印证”。而敦敏《题芹圃画石》诗中“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也就越发贴切了”。“把这嶙峋的奇石来比雪芹的傲骨,不仅指其抽象的独立挺拔的人格,因为他的形体也本来就像那奇石一般‘瘦损骨嶙峋’。原来雪芹的朋友们都见他是瘦骨嶙峋如石。”
      周策纵198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曾介绍以上观点,但影响不大。1986年周策纵出席哈尔滨国际红学研讨会,并宣读《有关曹雪芹的一件切身事——胖瘦辨》,引起与会者兴趣。周汝昌原倾向曹雪芹是胖子,读此文后修正自己的意见,开始支持“瘦子说”。
    2、解“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谜 
    《红楼梦》第五回凤姐册籍判词有“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句下甲戌本有脂砚斋朱批说:“拆字法”。历代红学家多按脂砚斋提示,对这句册词作出解释,可惜未能如意。
    上世纪60年代末,周策纵在纽约《海外论坛》撰文认为:“重读《红楼梦》第六十八和六十九两回时,发现曹雪芹曾很明确地暗示着他的所谓‘一从二令三人木’是指凤姐害死尤二姐的事------谜底就在这两回内。”
    六十八回的开头,凤姐设计诱赚尤二姐入大观园,尤二姐以为对方出于善意,便说:“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量主张。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弃奴家寒微,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奴亦倾心吐胆,只服侍姐姐。”周策纵说:“这段话表示尤二姐中计的开始,而其中‘一从’二字必定与册词中的‘一从’是个对照。曹雪芹在册词中用‘一从’,自然是由于和下面的‘二’‘三’相关联之故,又为了怕人找不到线索,所以特地在第六十八回里尤二姐的口中用这两个字来作指标。”
    至于“二令”,周策纵说,在尤二姐进园后,风姐使了个两面刀的毒计,下了两个命令:一面“命”旺儿暗地里唆使张华去都察院控告贾琏,另一方面又“命”王信用钱去疏通都察院反坐张华以诬告罪。都察院在得知原委以后,硬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诳捏虚词,诬赖良人。并且裁决:“张华所欠贾宅之银,‘令’其限日按数交足;其所定之亲,仍‘令’其有力时娶回”。周策纵说:“这判词中连用两个‘令’字,和上回凤姐的二‘令’互相呼应,因为有凤姐‘令’旺儿挑唆,故有察院‘令’张华将尤二姐娶回;因为有凤姐‘令’王信买通,故有察院‘令’张华还债。册词中的‘二令’显然就是这判词中的二‘令’。”
    关于“三人木”,周策纵说是三个“休”字,其中两个出自第六十八回,凤姐到宁府撒泼,并向尤氏啐道:“连官场中都知我利害吃醋,如今指名------要休我。------如今咱们两个一同去见官,分证明白。回来咱们公同请了合族中人,大家觌面说个明白,给我休书,我就走路。”第三个“休”字则出自第六十九回,这时凤姐有意撒谎,却假借贾母的名义威胁尤二姐:“妹妹的名声很不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说妹妹在家做女儿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有些首尾:‘没人要的了,你拣了来,还不休了,再寻好的。’”
    周策纵最后总结说:“‘一从’隐括‘苦尤娘赚入大观园’开始的情节,前两个‘休’包括‘酸凤姐大闹宁国府’。那‘二令’和第三个‘休’则正概括了‘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所以这句‘一从二令三人木’实在包括了第六十八和第六十九两回的全部回目。指出了凤姐害死尤二姐的整个故事。”
    

    
     相关文章
    
    
    张义春先生著《红学那些人》出版
    壮心未与年俱老——冯其庸
    由《红学那些人》而有诗五首
    千古文章未尽才——朱南铣
    浮云不共此山奇——王利器
    《红学那些人》之一
    随机应变信如神——蔡义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