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清代章学诚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因此,许多人甚至把它当做真实的历史来对待。然而,它毕竟不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作者根据一定的政治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重新塑造的历史,是作者所创造的一个可与三国历史对应但已经不能等同的小说艺术世界,加入了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具体说来.《三国演义》是将“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和渗透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结合的产物。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无论是作者所塑造的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典型.都体现出强烈的倾向性。在众多的人物塑造中.作者很少对某一个形象作绝对的褒贬评判.如褒之为“义冠古今”的道德完人关羽也有刚愎自用的人性弱点。贬之为“汉贼”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作者心目中仍不失雄才大略的领袖风范。但在所有人物的描写上.董卓是个例外。 董卓在三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尽管由于他在群雄争霸中扮演主角的时间不长.《三国演义》对他的描写也不算太多.但与其他否定性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可以称道之处的情况相比.在有限的篇幅里.作者根据自己的是非标准和创作需要.对历史进行增删.从而给予这一人物的完全是否定性的评价.把他写成为一个十恶不赦、恶贯满盈的独夫民贼。我们不妨通过小说描写和历史记载的比较.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塑造这一形象的。 董卓的活动集中在前十回。作品从第一回中写董卓被黄巾军打得大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1]( P. 6)所表现出的忘恩负义.轻视贤才开始.对其道德行为作了全方位的揭露和申讨:他荒淫暴虐.紊乱朝纲.“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1](P.18);率兵入京师洛阳.废汉少帝.立汉献帝.专断朝政.不仅“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无比”,而且“绞死唐妃.鸩杀少帝”,“奸淫宫女.夜宿龙床”;[1](P.19)他挟持献帝迁都长安.尽驱洛阳百姓.使其“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1](P.29)而对招安降卒,“卓命于座前.或断其足.或凿其眼.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人.百官战栗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总之.在罗贯中笔下.董卓是一个“欺人同地.灭国拭君.秽乱宫禁.残去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1] ( P. 23)“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1] ( P. 43- 44)的家伙.因此当他被杀死后.“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1]( P. 45).非此无以发泄心中的切齿仇恨。那么.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代袅雄.董卓难道一点长处都没有.或者说他人生就是一个为人不耻的逆贼?我们不妨翻开历史.对他的发家史作一番推根溯源的探究了解.尽可能地逼近历史真象.还原出一个相对原本的董卓来。 董卓出生在边鄙凉州一个豪族之家。“卓有才武,臂力少比.双带两踺.左右驰射。”[2](P. 171)其力量之强.骑术之精.堪称是长于骑射.以鞍马生活为主的凉州杰出人物中的典型。《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还说,“(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汉书·董卓传》以此为基础.增加了“以健侠知名”,“为羌胡所畏”等语.说明他不仅是一名游侠之士,而且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为“羌胡”所畏惧。汉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3]。自此以后.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东汉政府的军事行动.逐渐取得高位.包括拥有一支精锐的子弟兵一一凉州部队。在与羌族的战争中.他与司马尹端于永康元年并击内犯之羌人.“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余人.三州清定”。这次战争.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战后.董卓“拜郎中.赐嫌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十。’乃悉分与史兵.无所留”[3]。由此可见.董卓并非仅有“才武”的一介武夫.而是具有大将或统帅的才能和风度。他之所以能够组成以他为中心的凉州军事集团.并进而控制东汉政府.原因就在于此。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