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论《三国演义》与史实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许盘清张小峰 参加讨论

    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料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所以一经问世就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看法和质疑。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莫过于章学诚的“七实三虚”分法,该观点早已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近年来,关于虚实的研究上,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证本)和张国光的《三国演义》(文史对照插图本)等作品。前几年有人另立高见,认为《三国演义》五分真都不到。文中言之确凿,似成一说,但本文认为此观点缺少全面和系统性的分析,仅为一家之言。(1)
    《三国演义》主要材料来源是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等史籍,加上长久以来小说、戏剧、传说等综合而成,但毕竟与历史事实有区别,不能等同视之。
    一、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标准
    《三国演义》的精彩之处,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了成功的艺术虚构,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著名的莫过于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这些人物都是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研究小说典型人物的性格离不开人物的历史渊源。因此小说和历史之间差异亦再所难免。若议论历史上诸葛亮“隆中对”和北伐战略之得失,就不能以“桃园结义”、“借东风”、“空城计”等为史料。
    历史演义小说的《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二者的关联性如何?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由于排出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对照本,所以顺便将二书所述事件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列举。
    采取的真实度标注方法:取材于《三国志》的材料多少以一至零来区别。如:0. 95意味着约95%的内容来源于《三国志》;0. 2则基本为虚构,即:从《三国志》中取材不到20% 。
    通过《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对照发现二者的区别非常明显,主要表现:
    第一,《三国志》简略、《三国演义》详细。《三国志》中记载某件事,一般较为简略,大多寥寥数语;而《三国演义》中则长篇大论,且是某一回中的重头戏。以“三请诸葛亮”为例,《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中:“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仅十二个字,而《三国演义》则从第三十七回中开始,至三十八回中间,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近四千九百字来描写“凡三往”这一事件。刘皇叔的确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见到诸葛亮,这些全为史实,但远非《三国演义》所说活灵活现。
    第二、《三国演义》更换了《三国志》中的某些角色。《三国志》中原有记载,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换了主角。可能是作者为人物塑造而作的必要修改,以便更符合创作本旨。这类现象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虽非全为史实,但相差亦不太远。“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却差别较大,博望坡确有人放火,但放火者非“军师”,而是刘备。《三国志·先主传第二》云:“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寥寥数语,仅四十字。《三国演义》自第三十九回:“自是文官大备,乃聚武将商议南征。夏侯惇进曰:”至第四十一回:“令大军分作八路,一齐去取樊城。”止。洋洋洒洒,凡七千余字,经作者描写,自夏侯惇至张飞、关公等人,起初视诸葛亮为无流之徒,一跃进为战无不胜、神机妙算的神人!
    许多情节属于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如世人津津乐道的关公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例,《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中:“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中仅为二十四字,而《三国演义》中则从,“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至“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千余字,文中华雄先后斩了鲍忠、祖茂、俞涉和潘凤,并大败孙坚,可谓当世豪杰,却为关云长不费吹灰之力斩杀。文中除关公、华雄实有其人外,其他均为虚构。
    确定事件的真假程度并不容易,必须事先设定标准或假定,再分析全书。标准有:基本属实型 两书叙述相同,仅是《三国演义》较详细,此类假定为“基本属实”。取概率为0. 8到0. 9 ;若字数相差不多,仅更换一个当事者时,将真实程度定在0. 5到0. 7之间。
    假设裴注均为史料 同时假定《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虚构的主要故事是三人桃园祭天地,三人救董卓;虚构人物为程远志,诸如此类。
    《三国演义》总共一百二十回,虚构的情节、人物和真实程度表所示。
    通过对比,将真实度相加,再除以一百二十回,得出的真实度概率为0. 63,即《三国志》全书只有六分真。章学诚的“七实三虚”非常接近,由于没有对照《后汉书》与《晋书》,如加上后,其真实度可能会有提高。
    其中虚实问题,一直在学术上争论不休。“七实三虚”是说它的大致走向,但不能拘泥量化。“演义”为历史小说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历史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对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经历事实的记载。文学是重在塑造人物典型。《三国演义》虽是当之无愧列入中国四大名著,但不是历史而是演义小说。所以,不能完全站在史学的角度评价其真实性。在《三国演义》中的“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当年27岁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既照顾历史又突出了人物和情节。赤壁大战中诸葛亮固然是重要参与者,其作用远非“演义”中渲染的突出;“演义”浓墨重彩地刻画诸葛亮的智绝无双;写曹操又不同凡响,处处却落周瑜彀中。周瑜、孔明斗法又总是孔明棋高一筹,非曹操、周瑜所能望其项背。作者将大量笔墨倾注于诸葛亮身上是着意刻画一个神机妙算无人可及、黑云压城却能运筹帷幄,气定神闲的军师形象。
    三国故事中最为精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部分往往是虚构最多的部分,如: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打黄盖、草船借箭、连环计、借东风、火烧战船、智算华容等等,这些情节经过戏剧化的演绎,千百年来早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并由此产生出许多成语,影响深远。实际上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大半是艺术虚构,或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虚构最多的部分,恰是“演义”最为精彩的部分,真应了《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之言。赤壁之战、火烧战船、曹操大败的“大事”是不虚的,但是,不光“借东风”“智算华容”无其事,“草船借箭”也是从孙权处移花接木来的。“曹操倒霉遇蒋干”更是“冤案”。《三国志》引《江表传》称:“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蒋干不仅不“丑”,而且还很英俊。曹操派蒋干游说周瑜不是在赤壁之战期间,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争夺南郡上。《三国志》在蒋干回曹营后,说:“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看来双方的会谈,恰到好处。但到了《三国演义》,却演绎了群英会蒋干中计的重头戏。
    二、虚构的艺术类型
    《三过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言之有据。但演义出于艺术考虑,虚构成份往往是为了突出所谓正统的仁义忠君,保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贬斥乱臣贼子、奸臣当道的分裂局面。虚构的类型可分为:
    虚中有实,借题发挥 《三国演义》的前十八回中,所用《三国志》材料很多,约有八成以上,尤其是一些人物的语言,几乎全抄史书。在关羽出现后,虚构部分也急剧增加。《三国演义》中虚拟的大将级人物不多,为衬托关羽而设关索、周仓两员大将。为突出关羽虚构了为大家熟知的:过五关斩六将。前后占用二回半的篇幅,万余字,笔墨仅次于诸葛亮。演义成功塑造了一身正气,不近女色、信誉卓著、忠君的关羽。曹操为了笼络他,上马金,下马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却换了个“来去明白,真丈夫也”的叹息。
    “过五关斩六将”,是书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写关羽挂印封金,辞别曹操之后,保着甘、糜二夫人,往河北(黄河以北)投奔刘备,经过五个关隘;因未向曹操讨取通关证,沿途受到阻挠,斩了六员曹将。书中写关羽所向披靡、胆色过人是关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三国志·先主传二》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指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就是说关羽离开曹操之前,刘备已奉袁绍之命到了许都南面的汝南郡与刘辟等领兵攻打许都附近地区,扰乱曹操的后方。关羽得到刘备的消息后,由许都南下以归故主,而不可能北上河北去寻找刘备。也不会去“过五关”,更不会“斩六将”了。
    罗贯中在文中为表现关羽不辞艰辛、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虚构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让他先赴河北,再折回汝南,在小说艺术上是可以的。但此虚构是有一个地理方位混乱的大漏洞。按照情理,关羽既然要到河北投奔刘备,他离开许都后,就应该向北,直趋延津(今河南延津西北)或者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渡过黄河,即可进入冀州境内。书中却让他先过东岭关(虚构的地名),接着折向西北,跋涉四百多里,走到洛阳,白白绕了一个大弯,然后才折回东方,经过汜水关(即《演义》第五回写到的虎牢关)、荥阳,最后再到达滑州(应为白马),从那里过河。几经的路线,犹如一个大“之”字,让人物来回折腾,行程近千里不合逻辑。
    《三国演义》于文、史之间有此鸿沟亦属正常,出文入史前提即是要区分好二者的界限,不能文、史混淆。
    移花接木、合类并举 如:“温酒斩华雄”。华雄被斩是事实,时间和地点也一致,但为孙坚所杀。斩文丑也是史实,是在官渡之战的初期被曹操被杀,与关羽挨不上边。杀蔡阳是刘皇叔所为,书中也算在了关羽头上。
    此类虚构中最著名的当属“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是曹操进攻濡须,恰巧碰上孙权坐船来察探敌情,曹操便命令放箭,致使孙权的船一侧挨了很多箭,而失去平衡,在船身即将翻沉之际,权急令掉转船身,等另一侧也挨了箭,船身平衡之后才撤了回去。显然故事远非传说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是随机应变的结果。
    故事的地点和主角都转移到诸葛亮身上,是为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型,这类虚构在《演义》中非常普遍。
    张冠李戴、混淆事实 徐州是秦汉文化的重镇。三国的三位创业之主和《演义》中的“三绝”与徐州发生密切关系。曹操东征徐州与陶谦、吕布和刘备在此大战。刘备两次为徐州牧;孙坚任下邳丞时,其夫人“梦日月入怀”而生孙策、孙权;关羽一生中最为动人的“降汉不降曹”故事渊源于徐州。
    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反腐倡廉”,将首都地区以外的郡国划分为十三个刺史部,每部派刺史一人巡行郡县,“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东汉改为十二,首都附近隶司隶校尉。州部原为监察区,刺史无定员及固定治所,后来随着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州乃演变成大行政区,灵帝时资深刺史改称“牧”。州部下辖郡国,郡下辖县,“国”相当于郡,为王的封地,王不治事,行政长官为“相”。刘备先后任过平原县令和平原国相,后来做过徐州牧和空头的豫州牧,所以世称“刘豫州”。东汉时徐州辖琅琊、东海、下邳、彭城、广陵五郡国六十二县,治所初在郯,后移下邳。诸葛亮的故乡就是琅琊阳都,今临沂沂南。今之徐州市,彼时为彭城王国治所,三国时曹魏始将徐州治所移至彭城,后来地域名演化为城市名。
    汉末徐州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政治中心下邳,而不是彭城。所以,《三国演义》中根据历史虚构的故事,如陶谦让徐州、刘备领徐州、吕布月夜袭徐州等等,“徐州”非彭城,皆下邳也。
    因为不明历史地理的沿革,古代小说时见地理错误,《三国演义》也不例外。罗贯中把徐州和荆州的地域名都与城市名混淆了。第十九回写曹操东征徐州,陈登劝吕布将“徐州钱粮移于下邳”,“徐州”本来就是“下邳”,吕布何必“多此一举”——小说将彭城误作徐州治所,并按后世习惯以地域名城了。“演义”中这种现象很普遍,当然也有艺术需要的因素。
    三、虚构的艺术魅力
    神化诸葛亮——虚构用得最多的地方 历史上的诸葛亮确是伟人,《三国志》全书八十三万字,(连标点,下同),专门为皇帝以外的人物单独立传者仅有两人:诸葛亮和陆逊。诸葛亮传一万一千七百余字,另有上千字的评价,这种倾向显而易见。《三国演义》中有六成材料来自《三国志》,而近四分虚构中又有三分之一用于神化诸葛亮,表现在:三顾茅庐 为了神化诸葛亮,已将其拔高到凡人莫及的地位,常人想见一面都难。刘备从年底至来年三月,“凡三往”,最后“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诸葛亮的出场,用了五千余字,除了人名字以外,几乎全为虚构!赤壁之战 火烧赤壁使这种神话到了顶点,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成了通天文,晓地理,明阴阳,精阵法,算风云,擅长于火攻水淹,陆战水战车战马战无一不精的神人。从第四十三回到第五十回计八回,计三万余字,来描述这一战事,其故事多为虚构。七纵七擒孟获 七纵七擒孟获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中:“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凡三十六字,如果把裴松之的注全加上去也仅三百余字,而到《三国演义》则整个面貌焕然一新,从第八十七回到第九十一回的前半部分,用四回半的篇幅,详述七擒孟获一事,虚构成分较多。
    为了神化诸葛亮,《三国演义》中至少有二十三回来虚构故事,占三分之一的比例。三国时谋士如云,东吴有吕蒙、陆逊,曹操有郭嘉、贾诩及司马懿、邓艾和钟会之辈,但经过加工后,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寥寥无几了,以致后人仅知诸葛亮为智囊谋士,演义故事有如此神通,实非所料。鲁迅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批评是很中肯的。
    刘备生前主要的军事行动,基本上是他亲自指挥的,《三国演义》为突出诸葛亮,将刘备的许多功劳记在“军师“的名下。博望烧屯大败曹兵,诸葛亮尚未出山,演义让他提前出山初试锋芒以折服关张。攻取益州历时三年,战事基本是刘备指挥的,直到围困雒城的最后阶段,诸葛亮等才奉命溯江而上“分定郡县”。“诸葛亮智取汉中”写得有声有色,其实诸葛亮并未参加,他的任务是留守后方,“足兵足食”保证后勤供应。
    谈到诸葛亮就不能回避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堪称是受伤最深的人。周瑜死时年仅36岁,可他一生战果辉煌,为人豁达,精通音律,陈寿专门为他立传,近五千言,对周瑜评价如:“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时人对周瑜亦有评判,如(程普)“数陵侮瑜”,而瑜从不计较,“折节容下,终不与校。”以致于程普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人:“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可见,周瑜人品无瑕。但一遇诸葛亮,周瑜的一切就改变了,最为突出的例子是在“火烧赤壁”的战场上。
    赤壁之战中的周瑜 赤壁之战确有其事,且影响深远。赤壁之战时的刘备已走投无路,鼠窜至夏口,而曹操士气益盛,灭刘备易如反掌。诸葛亮最先看到了这一点,便积极谋划出路《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云:“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这是大战前的态势。《三国演义》亦忠于史书,出入不大,即刘备已无容身之地,能投靠的都投靠过了,正巧鲁肃送上门来,诸葛亮来个顺水推舟,刘备则渔翁得利,大喜过望。
    到了东吴,诸葛亮在促成孙刘联盟中起了很大作用,此时东吴大臣们已闻风丧胆,诈词一发,个个腿软股栗,唯有下跪才能保全江东。当时主战者仅有鲁肃一人。孙权虽能一时说服,无奈大臣们众口一词,他又会动摇。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说服人的方法很特别,先是用激将法。果然,一激之下孙权勃然大怒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然后又是一番高论说得孙权决心抗战。在联吴抗曹中,诸葛亮厥功至伟。但周瑜也功不可没,他先分析曹操的后患,并提出战略规划使得孙权立即表态:“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孙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这一怒,可见刘备尚未闻名。赤壁之战开始后,战争便与诸葛亮无缘了。
     孙权嫁妹与借荆州 赤壁之战后,格局已定,东吴空前巩固,上下一心。孙权为了站稳脚根,主动将妹妹嫁给刘备。而《三国演义》则是周瑜一步一步走向失败,屡斗屡败,无计可施,便图尽匕现,妄图杀掉诸葛亮。
    三气周瑜 在小说中气死一员大将或开国老臣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在《三国演义》却发生了两起:一起是气死周瑜,另一个是王朗。用计气死了一个大军事家,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况且史书亦明确记载周瑜是去巴丘的路上病逝的。
    塑造关云长 《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关羽,占了七回的篇幅。其中过五关斩六为最,共五回,因前面已叙述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前因后果,此处不再赘述。
    丑化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主要从三方面来丑化曹操,首先是污蔑他的人格,如第十六回说“曹操诱奸妻邹氏”最后是张绣火烧曹营。其次,夸大曹操在战争中的失利。如四十九回的赤壁之战云:“仅赤壁之战,黄盖纵火与中箭落水为真。”五十八回中“曹仁失潼关,曹操险遇害”事实上这两次均没有《三国演义》中写得那么严重。最后是滥杀无辜,如杀华佗,华容道上等。当然,曹操残暴、摧残人才的确很突出,鲁迅在其《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但后面又说:“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曹操的形象中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眼泪以示懊悔,火烧赤壁前夕他横槊赋诗,扬州刺史刘馥仅仅说了一句他认为是“败兴”的话,便被他一槊刺死,全不顾刘馥为地方大员,功绩显著(第四十八回,此事属虚构);为封魏公而逼死头号谋士荀彧,竟将其多年主持日常政务、尽心辅佐的赫赫功勋一笔勾销(第六十一回);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死杨修,也忘了其忠心追随之力(第七十二回)。杀了刘馥,他“懊恨不已”,下令“以三公厚礼葬之”;逼死荀彧,他又是“甚懊悔,命厚葬之”;杀了杨修,他又“将修尸收回厚葬”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就如被曹操冤枉杀害,然后可以得到一副好棺材,这恐怕没有人愿意。
     突出作者宣扬的忠君爱国思想 罗贯中的观点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为此,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代表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曹操的谋略可谓高矣,但罗贯中对他却并不喜爱,有褒有贬:曹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谋略,文中予以肯定性的描写;但他对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各种伎俩,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在宋代就已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民意,继承了这种倾向。“尊刘”,是对刘备一方,一开始就提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口号的认同。为汉家一统天下而不屈奋斗,不懈努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追慕;同时,刘备的“仁”、军师诸葛亮的“智”、大将关羽张飞等人的“义”,也都符合深植于人民心理的道德观。另一方面,罗贯中之所以“贬曹”,是因为曹操作为“奸雄”的典型,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作品对其恶德劣行的描写大多于史有据,并非有意歪曲;而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没有随意贬低。“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体现了他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书中体现的军事、心理、智谋、公关、人才等战略,俱是他才华的显现。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他曾写到: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诗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心情令人动容。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代表着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虚实相生,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艺术加工的虚构,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其虚实比例基本符合章学诚的“七实三虚说”。《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流传广泛,各种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明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即“罗本”。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加以修改,使小说的文字内容更加完整,称为“第一才子书”,即今天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若以嘉靖本来比对《三国志》的话,其真实度还要略高于七分。
    参考文献:
    (1)(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晋)陈寿撰.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清)曹雪芹.高鹗著[M].上海: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廬弼著.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作者简介:
    许盘清(1955—),男,江苏宜兴人,三江学院旅游学院讲师,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历史、地理、计算机、建筑。
    张小峰(1980—),女,河南洛阳人,硕士,三江学院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所助理,研究方向:古典文学、历史、地理、计算机。
    原载:《三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5卷,第1、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