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关羽,在“圣”与“人”之间徘徊 ——观新编京剧《关圣》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凌燕 参加讨论

    由陈亚先、田沁鑫、关栋天等联袂创作的新编京剧《关圣》,在观众的期待中亮相于天蟾逸夫舞台。
    关羽的故事,经历代相传,不断敷演,流传十分广泛。特别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问世后,这个“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集忠信、仁义、勇武等品格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更是备受推崇,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关羽的地位不断提高,实现了从“人”到“神”的转化,成为中华民族完美道德精神的象征。以“关帝”、“关圣”、“武圣”为主人公的戏曲作品,向来非常丰富,京剧舞台甚至形成了以演关羽为主、以关公红脸形象为特征的“红生”行当。《关圣》以关羽为主角,通过对这位忠义诚信的英雄形象的再塑造,呈现与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关羽戎马一生,战功显赫——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刮骨疗伤、战长沙、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战庞德……如何在众多历史和传说中加以合理的取舍,组成连贯的故事情节,恰到好处地彰显关羽的人格特征,是创作的关键。《关圣》选取了桃园结义、在曹营、斩蔡阳、古城聚义、义释曹操几个典型片段和场景,组成一个清晰的故事发展脉络,串联起关羽忠义诚信的一生。比如“桃园结义”永不背义忘恩的盟誓,为表现此后剧情、人物的精神品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关羽为了不负兄长之托、保护二位皇嫂,只得暂且归降曹操,虽受厚待与笼络,但均不为所动,在得知刘备去向后便“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义无反顾追随兄长。这一特殊经历不仅没有给他留下骂名,反而使他忍辱负重的可贵精神更加令人激赏。在“古城相会”一段,编导让关羽面对蔡阳的逼迫和三弟的斥责,在两难境地中挥泪斩杀蔡阳,尽显其重情、重义的仁义之心,使其舞台形象更为丰满,显得真实可信。全剧最后是华容道再遇曹操,关羽不忘曹操当初的隆情厚谊,经过一番矛盾挣扎,他冒着违背军令的惩处义释曹操,足见其义重如山的品格。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赞“拼将一死酬知己,故令千秋仰义名。”
    在三国故事中,关羽和曹操通常是作为正反两方面的代表人物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因而发生在关羽和曹操之间的故事,也最能体现关羽的形象和人格精神,激起人们的赞赏和崇敬之情。《关圣》主要围绕这条主线,在关羽降曹、离曹、释曹的一系列境遇、曲折中,抓住人物在矛盾、纠葛中的道德言行和表现,完成了对关羽舞台形象的塑造,而关栋天激情四射的唱白,表情动作的细腻变化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心理,使其形象更加鲜活。20年前,编剧陈亚先曾刻画了曹操与杨修这两个性格鲜明、富有光彩的艺术形象。20年后,陈亚先又将曹操同关羽一起作为主要角色来刻画,表现出曹操与关羽既是敌对阵营、又英雄相惜的特殊关系——他赏识关羽“真义士也”,对于关羽决意离去颇为无奈、慨叹刘玄德“何德何能”。追与不追、杀与不杀,以及他日重续旧情的约请,曹操的所思所为、无一不对关羽忠义诚信的品格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笔者认为,若在挖掘、表现关羽与曹操之间的故事演变、矛盾冲突和感情纠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戏剧性的营造,充分调动唱念做打的优长、完全可以将该剧演绎得更加精彩。
    然而全剧却把较多的表演空间留给了两位丑角——土地公婆,让他们发挥串联场次、评点解说的作用。两人插科打诨,从人物评说、剧情点拨到对时下各种热点现象、流行术语进行调侃。这种类似“海派清口”的表演贯穿全剧始终,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削弱了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此安排,也许为了阐释、突出关羽的忠义行为,使今人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沟通。这种意愿虽好,但剧作人物塑造和总体气氛的营造,始终是应被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关羽的被神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基于人们对关羽精神人格的不断升华、对完美人生境界的追求。当今社会,神袛早已走下圣坛、将关羽作为“人”的完美形象刻画好、塑造好,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永恒的人格魅力,便可完成对历史文化的阐释和当代象征意义的构建了。倘若只将关羽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去图解,并通过丑角附会之类与剧情缺乏内在关联的形式去展示关羽由“人”而“神”发展的过程及其现象,便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传统戏剧向来是通过搬演忠奸善恶的故事发挥着娱乐民众、开启民智、传承文化的作用,无论哪个阶层的观众,都能从舞台上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如今的观众,接受力、判断力和感悟力已大为增强,而《关圣》讲述的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插科打诨的运用,画龙点睛式的点化犹可,过多的戏说笑侃则无必要。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锦上添花,用得不好则可能流于庸俗。
    原载:《上海戏剧》2009年第1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