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博客发达时,对很多人来说,博客充满诱惑,随即,开博也成为一种时尚。身边不断有人给你推荐自己的博客,同时也不忘加上你的博客链接。两年多过去了,博客的增长速度减缓,坚持写博的人也日渐稀少。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媒体圈人,在这个普遍喜欢“拽”文字的人群中,开博的比例(或者还在写博的)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高。调查的结果千奇百怪:有人因为“懒”,不爱写文字,何况博客;有人跟风开博,开了也不写;有人依然还写,但更新次数大大减少;倒是很多做了妈妈的女编辑记者们,为宝宝开了博,每日更新,并乐在其中。 在接受采访时,向鲸说,他曾在新华网、腾讯、雅虎、天际、华声在线开过博客,刚开始喜欢通过博客与他人分享生活感悟,后来尝试写一些评论,现在干脆不写了。盛丹是被调查者中最勤快的一位,博客每周更新一次。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记者调查的这群最普通的博主,博客没有为他们带来一分一毫的收入,博客挣钱离他们还很远。 近日,有两条关于网络博客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轰动:一条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网站博客网(前博客中国)将要解散;另一条则是搜狐IT频道公布其科技博客收入状况调查结果。俯仰之间,不同“身份”的博客生存状态出现了天壤之别。 在关于博客网将要解散的消息中,导致其困境的根本性原因是千金散尽却颗粒无收,正应了创业圈一条宿命式的规律:第一个吃螃蟹者往往会成为“烈士”。当记者致电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时,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发去的短信也始终没有回音。据业内人士透露,早在今年年中,博客网总裁王宁给内部员工的一封邮件已经透露了公司发展的许多无奈,披露了博客网面临资金困难的处境,并暗示了裁员的危机。 博客网,原名博客中国,由方兴东于2002年8月创立。2005年获得千万美元投资,由著名风险投资机构Granite Global Ventures ?穴GGV?雪 与Mobius Venture Capital牵头,以及软银亚洲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 ?穴BVP?雪等加入。该融资也被称为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互联网2.0及博客领域最大一笔投资。但因为自身定位与收入问题,融资后两年多来,博客网给外界最大的印象是“烧钱”,却渐渐淡出了博客视野。 今年7月,博客网宣布分拆业务转型SNS。方兴东曾对外承认,此前的博客网其用户体验并不太好,导致了部分用户流失,希望借助改革重点提升技术和产品体验。然而,转型并没彻底挽救博客网的命运,“博客网未成年先成烈士”。 与之相反,众多散落于各处的科技博客却在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近期,搜狐IT对40余名活跃的科技博客通过博客获得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搜狐根据收入模式及博客特征的不同,将博客分为三类:博客写手(在多家BSP拥有博客,按篇获得收入)、独立博客(拥有独立域名的博客,通过广告等获得收入)和专业博客(隶属于某赢利性博客公司或的博客,该类博客作者按月获得收入)。 该调查最终结果显示,多数科技博客写手为一些商业组织所撰写的博客文章,每篇价格在200~500元之间。通过撰写这类博客文章,每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高者可达近万元。独立博客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各类广告,其月收入在数百元甚至百元以内,知名独立博客年收入可达六七千元。接受搜狐调查的专业博客均属于国外博客公司或组织,其一般拥有基本月薪,根据流量获得广告提成或根据文章获得稿费,月收入在200~300美元左右,高者月收入可达600美元。显然,博客网的生存状况与科技博客形成了鲜明对比。 博客网即将倒闭的风险是不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结果?知名网络营销专家灵戈认为,博客网面临倒闭的危机是长年累积下来的,和全球金融危机应该扯不上太多的关系。网站的运营模式能否保持持续的发展劲头,关键还得看是否把握了市场和用户的需要。“回头看看博客网的运营模式,以网民个人博客为主汇聚成的舆论平台。其实这个平台可以做得很大,做得很有吸引力。当初,博客网的流量是在不断的上升,用户也越积越多,但博客网却没有给他们提供升级的空间,用户在这个平台没有体现出价值。” 灵戈认为,在博客网应该“升级”的时候并没有抓住机会,却让新浪“后来者居上”。新浪的名人博客一下子吸引过去很多用户,2006~2007两年新浪博客开始爆发威力,除了博客网之外的其他博客用户也纷纷到新浪博客安家。这个时候的博客网好像还没闻到烧焦的味道,加上产品营销模式效果不明显、营收状况不佳,用户大量流失,一时间四面楚歌,引发了今天的局面。 正如灵戈所言,新浪博客的成功在于他把草根博客进行优化细分,把网民价值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并适时灌入营销模式,取得了“大满贯”。 新浪博客整体发展模式非常清晰,即在原草根博客中挑选出优秀博主并冠名叫“名博”,把用户被肯定的荣耀和满足心理挑逗了起来,让用户在千万博客中找到升级 原载:《中国图书商报》2008-10-28 原载:《中国图书商报》2008-10-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