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中秋夜大现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诗韵杂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筑琴 参加讨论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了中秋夜贾母带领全家人在凸碧堂赏月之事。“只因黛玉见贾府中许多人赏月,贾母犹叹人少,又想宝钗姐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不觉对景感怀,自去倚栏垂泪。”这时宝玉因晴雯有病,回房休息去了。探春因家事烦恼,无心赏月,迎春惜春不大合得来。在团圆节里,黛玉只落得形只影单。本来就多愁善感的黛玉,愈觉孤寂,唯余湘云一人宽慰她,于是二人使离开人声嘈杂的凸碧馆,来到皓月清波的凹晶馆,兴之所至,限韵联名。
     这次黛湘二人联句作诗的背景是检抄大观园之后,寂寞的中秋之夜,作者有意借她们的诗句来暗示贾府衰败的命运。小说写到七十六回,从情节上讲,已由“蘩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盛况,渐次转入“树倒猢狲散”的衰境,只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表上仍强打精神,支撑着轰轰烈烈的架子,实质上正是按作者“天役有不散的筵席”的设计,一步步地接近衰败的结局。黛玉和湘云的中秋夜联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联句在全书中已不是第一次了,第五十回就写了芦雪庭即景联句。参加的人很多,有李纹、探春、宝钗、宝琴、香菱、李绮、李纹、宝玉、照凤,当然黛玉和湘云是其中主要人物.其中曾写到“宝玉正看宝琴、宝钗、黛玉三人共战湘云气可见联句中还存在一个“比”的间题,即要看谁的出句难、构思巧,谁的对句快对得妙。从用韵对仗和意境上都要有讲究、有要求。
    芦雪庭联句因为是很多人的比赛,用湘云的话来说,“竟是抢命呢”,所以,“太嫌杂乱,毫无精彩”(清人野鹤《读红楼梦扎记》)而在中秋之夜,只有黛湘二人单独相对,况且“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上下争辉,如里身于晶宫蛟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亚纹,真令人神清气净。”再兼不时从凸碧山庄桂花树下传来阵阵清幽的笛声,一切都增添了两位诗人的雅兴.黛湘在书中都是作诗的高手在几次大型的诗会上不相上下,分别夺魁。这次联句,黛玉基于上次在芦雪庭曾与宝钗、宝琴共战湘云,湘云抢得最多,所说:“倒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既是书中二位作诗高手的联句,可以想见其诗句之清新和诗味之隽永,且不乏警句,但凄清感伤,情调悲凉。
    联句起于宫庭(相传滥觞于柏梁,那是七言诗,句句入韵),渊源流长,是上层有闲阶级比寒诗技、诗才的文字游戏,没有产生过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到了清代,文人相聚联句之风盛长,联句成为封建文人宴游娱乐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致的表现。
    近代文人联句,多数喜欢联成长篇排律(一般是五言)。第一人说一句,为第一联的出句。第二人说两句,其中第一句为第一联出句的对句,第二句为第二联的出句.以后每人说两句,分别均为前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依次类推,最后由一个人说一句,作为最后一联出句的对句作结。《 红楼梦》 中两处写了联句,一是芦雪庭即景联句(五十回),一是本回。联句实际上就是多人合作的排律诗,所以它在用韵,平仄和对仗上与律诗的要求是一样的。排律就是普通律诗的延长,首两句可以不用对仗,末两句也不一定对仗,中间一定要用对仗,一直排下去,一切规律都以普通律诗为标准。
    在用韵上,联句和律诗一样.唐、宋人用韵是根据切韵或唐韵,凡韵书中注明“同韵”的韵就可以认为是同韵;到了元末,索性把同用的韵归并起来,稍加变通,成为一百零六韵,就是后代所谓的“平水韵”也就是明清时代普通所说的“诗韵”。在一百零六韵中,又分为平声(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共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
    如平声中的上平声十五韵分别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度、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古代两人以上作诗,一般要限韵。如三十七回,秋爽斋结社咏白海掌。先确定咏海棠,这是诗题,然后确定格式为七言律诗,其次就要限韵。限韵可以随意、即景生情。此处限靛是由迎春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站着,便说了个“门”字。“门”字属上平声十三元。七律第一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以入韵为正格,第一句的韵脚便是“何”。第一句以夕卜还有四个韵脚,这些韵脚也要限定。为了作诗限韵时抽取查找方便,就把诗韵分别刻在牌子上,放在匣内,一个韵部的字放在同一个隔子里。迎春命丫头在韵牌匣子“门”一隔中随便拿四块,结果拿出“盆”、“魂”、“痕”、“昏”四字,众人这才按题按韵作起诗来。《红楼梦》中作诗,多次都是限韵.五十回芦雪庭联句、限的是“萧”韵,当湘云抢联笑得说不出话时,宝钗说:“你有本事把‘二萧于的韵全用完了,我才服你。,,接着宝玉落第被罚向妙玉乞梅,大家就决定用“红梅花”三字为韵,命邢灿烟、李纹、宝琴各赋一首七律(邢押“红”韵,李押“梅”韵,宝琴押“花”韵)。四十八回香菱学诗时,便央黛玉、探春“出个题目,让我诌去,二‘· 户这“出个题目,,就包括诗题和诗韵。黛玉要她以梦月”为题作一首押“十四寒”韵的诗,但不限字。“十四寒”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字,故称“十四寒”.香菱拿了诗题,耳不旁听,目不斜视,搜索枯肠,作了一首,不行;又作了第二首,当探春说她,“菱姑娘,你闲闲吧”时,香菱怔征地答道:“闲字是汁五删’的,错了韵了。”可见作诗一般要限韵,如不按韵脚押韵,就算错韵。
    七十五回黛湘联句,黛玉说,“咱们两个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湘云道:“什么韵?”黛玉笑道:“咱们就数这个栏杆上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是第几韵。”结果从开头数到尽头,共是十三根。在“平水韵”中,平声上平声第十三韵是“元”,故湘云说:“偏又是‘十三元’”。
    诗韵大约分为四类: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十三元”属于中韵,面不太宽。湘云说:“这个韵,可用的少,作排律,只怕牵强不能押韵呢!”意思是属于“十三元”韵部的字虽然不多不少,但根据今晚咏月的内容可用的字却比较少。按“平水韵”中“十三元”部的常用字有元、匾、鱼、、垦、猿、辕、垣、迈、鳌、蕃、樊、翻、蟠(播)、喧、冤、言、轩、藩、魂、浑、温、孙、尊、搏(礴)、存、蹲、敦、墩、墩.屯、豚、村、盆、奔、论、坤、昏、婚、疽、鱼、恩、亘、玩、援、番、播、瑰(埙)、赛、竺、掀、昆、匆尾、扣、荪、飨、箭、跟、袁、鹅、蜿、岌、臀等(根据王力先生诗韵常用字表;画横线者为联句中使用的韵字)
    因为排律中间可以无限地排开,在近体诗中,使用过的字很少再用。属于中韵的“十三元”中,可用的字数少,很可能押木了多少韵,也就是联不了多少句子,可用的字就用完了,所以湘云说“只怕牵强不能压韵气王力先生诗韵常用表“十三元”韵中列了“个字,黛湘二人和妙玉用了28 个字,有6 字未列入表(媛、置、宣、援、箱,门)可见,属“十三元”韵中的字所舍无几了,可证湘云之言。
    律诗的一联(一出句,一对句)为一韵,排律的韵数常用整数,如十韵、二十韵、四十韵、五十韵、六十韵等,六十韵以上往往凑成一百韵.如杜甫的《 上韦左相二十韵补白居易的长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本回黛玉、湘云、妙玉三人联句总共三十五联,故名为“三十五韵”。
    诗歌及其他韵文的用韵标准,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唐以前的第一期完全依照口语押韵,唐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为第二期,这时除词曲及俗文学外,诗歌及韵文的押韵,必须依照韵书,不能专以口语为标准,虽然有人反对过这种约束,但终于敌不过科举功名的压力,因而,要作诗,就只有死背韵书,“五四”运动以后第三期,这时,除了旧体诗以外,又回到第一期鱿风气,完全以口语为标准。
    本回“即景联句三十五韵”一共70 句诗,所用“十三元”韵的字,如“繁”“元”州坤邢言”等,与现代口语读音差别较大,但在诗中并非转韵或走韵,它还是符合一千多年沿袭下来的韵书中韵部的要求的。另外,联句只限韵,不限字,只要使用这一韵部的字就行,
    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排律也象律诗一样,首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中间无论有多少联,一律要用对仗。
    古人作律诗,在对仗上十分讲究。古代对动词、副词、代词等都没有详细分类,形容词中,只有颇色和数目(他们认为数目是形容词)是自成种类的,其余没有细分。厂对于名词,却分得很细,同一类相为对仗者,叫做工对,否则则为宽对。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伦对人伦,是为工对,如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有时可认为与动词同类,可以对仗,这是宽对。
    黛湘联句,不仅是创作诗句的过程,而且也是对对方创作进行评论的过程。由黛玉“三五中秋夜”起句,这是,句现代俗语,有与芦雪庭联句王熙凤的起句“勺夜北风景”异曲同工的之妙,“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湘云对曰:包清游拟上元”后,接着便按“入夜”“月升”“月转”“夜深”“更残”“漏尽”“将晓”、“天明”的时间顺序,描写了中秋之夜的情景。一开始黛玉以“匝地管弦繁”对湘云的“撒天箕斗灿”,湘云以“谁家不启轩”对黛玉的“几处狂飞盏”四句,以至从“轻寒风剪剪,良夜景喧喧”到“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都是写中秋之夜人们欢庆节日的热闹景象和庆祝节日的活动。但这种“热闹欢乐”是短暂的,吟诗的人是强打精神,所吟的内容使人有“强颜欢笑”之感。黛湘二人心境寂寞凄凉,诗意很快进入“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湲”,“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的冷清意境。这时黛玉在对句时不是诗兴大发,诗意盎然,而是“少不得打起稍神来对”。尽管下面她们又吟到“宝登”“银蟾”等,但环境、心境的忧伤,使她们时刻流露出颓丧和无可奈何的情绪。湘云在前边已吟到“更残”黛玉这时不由自主地吟道“漏尽”。时间的向前推移,暗示着他们各自命运的结局也将揭晓。在惨淡的月光下,“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二句的出现隐示了湘云未来的寡居和黛玉的早逝。“鹤影’,与“花魂”自然成对,妙玉以“颓败凄楚”的评论打断了她们的联句,回到拢翠庵,她又力图以“夜尽晓来”的诗意翻转“颓丧凄楚”的调子,谈何容易!且不是妙玉力所能及,虽有“钟鸣拢翠庵,鸡唱稻香村”的理想境界,却难逃“悲伤无尽洲”“芳情自遣”的不幸命运。
    黛湘联句因有“比”的含义,所以二人都很努力。对仗工整,各有警句,如“几处狂飞盏”对 以“谁家不启轩”,以问句对问句。“争饼嘲黄发”对以“分瓜笑绿媛”,两句各寓一典。“庭烟敛夕棔”对以“阶露团朝菌”,两句各以实景写夜已深沉。“露湿台阶”、“朝菌团生” 是深夜;“烟笼庭院”,“夕棔(朝开夜合树)已合”是夜深将晓。两句皆抓住景物的特点,工巧有趣。紧接着湘云吟道:“秋湍泻石髓”,黛玉极口称赞“只这一句,别的都要抹倒”,意即急流从石窟中泻出,映出月光,意境清冷优美,余皆不及。然后她“打起精神”对了一句“风叶聚云根”意谓云气从山石中出来,又堆积在山石上,久久不能散开,意境亦佳。湘云赞黛玉“对得也还好”。联句的高潮是湘云从湖中飞过的白鹤的黑影得到灵感、吟出“寒塘渡鹤影”的妙句,“自然”“现成”“有景”“新鲜”,逼得黛玉思索半晌,方对以“玲月葬花魂”的绝妙警句,也是黛玉命运的写照。妙玉续诗,极力要翻转黛湘诗句中的凄楚颓败的气氛,用韵对仗合体,诗意却比较平淡。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不仅在全书的情节构思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立意、用韵、对仗上都极有特色,仔细玩味,饶有意趣,人们在欣赏”的优美诗句的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人作诗联句的规律。
    原载:《文史苑》
    
    原载:《文史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