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与“瓜饭楼主”谈《红楼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琼 参加讨论

     春意融融的上午,记者有幸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开发区芳草园25号院书香四溢的瓜饭楼,聆听老人博闻强识、思维敏捷的一席高论,确生胜读十年书之感。
     记者:《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一书出版后,记者来采访您,您对《红楼梦》有个总括性的评价,说《红楼梦》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这当然是多年研究心得。这么说,有何依据?
     冯其庸:这个评价早被公认,不是我的独创。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国外开红学会议,美国一位专家就告诉我,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红楼梦》已超过《安娜·卡列尼娜》等女性题材小说。
     《红楼梦》真是一部了不起的书。这部书政治性其实很强,写四大家族在政治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实际上就是揭露当时的大官僚政治集团,作者只重点写了一个贾府,作为典型代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读,就可以看到康、雍、乾时期有许多政治利益勾结的官僚集团。故事情节貌似杜撰,实际上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它借宝玉反对参加科考博取功名,触及到封建社会男青年的出路问题,折射出当时社会思潮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文的尖锐批判;借婚姻问题,批判包办婚姻门当户对的观念。所谓金玉良缘是政治势力的结合。除了婚姻问题外,官场腐败在《红楼梦》里作了充分的揭露。
     尽管政治性非常强,但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贾宝玉林黛玉以共同话语为基础的爱情很超前,写得非常深刻。这种爱情观很具现代色彩,曹雪芹比马克思恩格斯早100年,一个世纪后才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中得到呼应。
     《红楼梦》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很高,典型人物生动。细看《红楼梦》,艺术性最高之处,是塑造的人物一个个新鲜活跃,哪怕是市井小民,也各有其貌,不会混淆。包容这么多尖锐的政治问题,同时又有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表面上爱情故事很吸引人,再细一看,尖锐的政治批判隐藏其中,还处处流露着身世之感。
     记者:红学作为显学,前前后后许多专家学者曾投身其中欲罢不能。红学研究现状怎样?
     冯其庸:新中国成立以来,红学研究真是大大地超越了以前,对以前遗留的许多问题都有了很深的认识。
     我现在居住的张家湾,明清时期是潞河(现称通惠河)汇入古运河的交点,十分繁华。曹頫给康熙上奏折报告家底时称:“张家湾佃地六百亩,当铺一所。”在张家湾发现曹家大坟,发现曹雪芹墓石,上面刻着壬午的纪年,与脂砚斋的批注相符合,因此确认了曹雪芹的卒年。
     解放前后还发现了一大批乾隆时期的抄本,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是解放前发现的,解放后发现了蒙古王府本、杨继振藏本、甲辰本、列宁格勒藏本等。还有曹家档案、家谱、碑刻、传记的发现。这些史料的发现大大地推动了《红楼梦》的研究。当然,1954年批判俞平伯先生,在全社会掀起了《红楼梦》阅读热,这对俞先生是不合理的,但对《红楼梦》的广泛传播和研究影响特别大。因此,解放以后的50年与解放以前的50年相比,在全体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推动人们对《红楼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记者:40多年来,您“身陷红学”,有许多独到的理论建树,比如对曹雪芹老家辽宁辽阳的考证。如今又耗费5年时间撰写《重校评批红楼梦》,有什么新的学术动机?
     冯其庸:我之所以写《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是因为有这么多好的乾隆时期的抄本。我把它们汇集起来重新校了一次,整理了一个可读性强一点的本子。我是一边校,一边评。为什么评?我要把许多专家在解放前后有助于说明《红楼梦》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的考证成果包括我自己的研究成果,汇集到这个本子里。
     长期以来,考证归考证,文本归文本,研究成果归成果,没有汇总到文本上来。应该说,这是第一次把大家的研究成果、考证结果与欣赏阅读《红楼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言论也记载其上。把新的东西汇聚起来,把一些猜测和随意解释加以澄清。
     记者:《红楼梦》曾经是我们成长过程的必读书,不知道在多元文化并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渐式微的今天,它是否还拥有这样的魅力?
     冯其庸:现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太弱了,这是个大问题。但就我所知,大中学生都是很喜欢《红楼梦》的。大学生还有红学组织,甚至在济南居民里有一个“读红”小组,还出“读红小报”,已出很多期了。年前我还收到中学生的来信,《红楼梦学刊》也发表过中学生的研究文章,挺有见解。在《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一书中,我采用半文半白的语言,是想以此承传传统文化。《红楼梦》的传播。对继承传统文化大有好处。
     记者:就美学的角度看,《红楼梦》中您最喜欢哪一个人物?比如就有人说薛宝钗很符合当代审美标准。
     冯其庸: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很有特点,有几十个成功的典型形象。即使是袭人这样的人,写她的虚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简直入木三分。所有这些典型形象,从艺术上来说,我都喜欢。就个人感情而言,我同情林黛玉、晴雯,理解贾宝玉,但薛宝钗的性格我不喜欢。薛宝钗表面热情,骨子里冷得不得了,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完全从个人利益考虑,而且善于趋奉,她是重权势不重真情,与林黛玉刚好相反。柳湘莲为了尤三姐自刎痛苦地出家,连薛蟠都哭了,她却觉得走就走了,有什么可伤心的。任何一个天真少女都不会如此。看到这里,当代的人还会爱她吗?
     每一个人物都有深意,富有感情。《红楼梦》内涵之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所以说要大家认真地去读,仔细品味!
    原载:《人民日报》2005.03.13
    
    原载:《人民日报》2005.03.1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