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儿” “四儿”,指南明四帝一监国中的第四个政权——邵武政权。 顺治三年(1646)八月,隆武帝在汀州遇害。十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就任监国。赣州失守后,小朝廷逃往广西梧州。十一月,在粤大臣苏观生等奉请隆武帝之弟续封唐王朱聿鐭(yù)监国,并抢在朱由榔之前,于同月初五日正式称帝。朱由榔等人自知铸下大错,为了收拾广东民心,东返肇庆,并于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明年为永历元年。桂、唐两藩争立,双方调兵遣将,大打内战。十二月清兵偷袭广州得手,朱聿鐭(yù)被俘,自缢而死。朱由榔又再次离开肇庆,经广西逃往湖南。(顾诚《南明史》) “四儿”原名“芸香”,袭人改为“蕙香”,属于袭人所代表的“香(降)”字派。宝玉觉得“晦气”,按排行改为“四儿”,即南明第四个政权邵武政权。 “谁知四儿是个聪敏乖巧不过的丫头,见宝玉用他,他变尽方法笼络宝玉。”指本是逃难到广东的朱聿鐭,抓住机会过了一把皇帝瘾,苏观生等人也趁机尝了尝“拥立”、“定策”的滋味。 脂砚对“聪敏乖巧”四字批道:“又是一个有害无益者。作者一生为此所误,批者一生亦为此所误,于开卷凡见如此人,世人故为喜,余反抱恨,盖四字误人甚矣。被误者深感此批。”鲁监国不久前也曾与隆武帝争立,大打内战,导致门户大开,被迫逃到了海上,隆武政权也随即灭亡。 袭人道:“横竖那边腻了过来,这边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伏侍。”伏下柳五儿,即永历帝朱由榔。(见第六十回“柳家的”) 二、平儿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族各部的过程中,创建了八旗制度,“以旗统兵,以旗统民”, 兵民合一,凡满洲成员皆隶属于满洲八旗之下。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天聪九年,皇太极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正式编设蒙古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天聪五年设汉军旗,崇德七年(1643)正式编设汉军八旗。 由此可知,入关前的清朝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满族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这三者在清朝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与贾琏、凤姐、平儿之间的关系一样。贾琏即顺治康熙二帝,代表满族;凤姐即孝庄,代表蒙古族;平儿则代表汉族。(孝庄本属蒙古族,嫁给皇太极为妃,辅佐清初三朝,所以孝庄或凤姐大多时候都代表满蒙。) 在清朝入关前,贾琏是夫,凤姐是妻,平儿是丫环。表明满族是一家之主,满蒙都是主子,汉族人则是奴仆,即“胡虏之奴仆”。(详解见红楼入门之一“草花”) 在清朝入关后,贾琏是夫,凤姐是妻,平儿则成了通房丫头(下等妾)。满蒙仍是主子,平儿仍是“胡虏之奴仆”,但“胡虏之奴仆”在外人(关内汉族人)面前,则上升为小半个主子。 所以平儿即“胡虏之奴仆”,指在关外被清(金)征服的汉族人、汉族旗人、汉军八旗等等。 本回之“多姑娘”则指清朝入关后的汉族降人。其夫“多官”,脂砚道:“今是多多也,妙名!”诨名“多浑虫”,脂砚道:“更好!今之浑虫更多也。”“多姑娘儿”,脂砚道:“更妙!”明朝之“浑虫”和降清的文武官员实在是太多了。理学家提倡“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的忠贞观,所以作者用水性杨花、人皆可夫的淫妇来代指降清者,即用女人之“贞”代指男人之“忠”。平儿从贾琏枕套中抖出的“一绺青丝”,应指降清者所剃之发。明朝之降清文武们为虎作伥,使缺兵少将的清廷如虎添翼,就像“多姑娘”“压倒娼妓”的床上功夫一样,令“贾琏恨不得连身子化在他身上”。 本回由“压倒娼妓”的“外人”(在关内降清的汉人)多姑娘,引出有名无实的“内人”(在关外降清的汉人)平儿,即“胡虏之奴仆”,为后文埋下伏笔。脂砚道:“此段系书中情之瘕疵,写为阿凤生日泼醋回及‘夭风流’宝玉悄看晴雯回作引,伏线千里外之笔也。” 平儿确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内人”。本回平儿道:“我浪我的,谁叫你动火了?难道图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见我。”第六十五回兴儿道:“虽然平姑娘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他还要口里掂十个过子呢……” “外人”和“内人”的出处见第十六回,凤姐对从南方回来的贾琏道:“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是看着‘内人’一样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