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孔乙己》的演出,反应强烈,好评如潮。茅威涛确实演得好,剧本也编得好。有人也有意见,意见之一就是茅威涛演的孔乙已不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鲁迅的小说因为其思想的深刻和形式的特别,要搬上舞台化为视觉形象很不容易。功夫不到或稍有不慎,就可能走样,或失诸浅露,或流于油滑。这次上演的越剧《孔乙己》,从演出的效果看,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对于茅威涛演的孔乙己究竟是不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一问题,我以为不能简单说是,也不能简单说不是。就是说,越剧《孔乙己》中表现的内容无一处不是鲁迅的,又无一处是鲁迅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剧中所写无一处是鲁迅的,又无一处不是鲁迅的。 在人们印象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外貌有点像现在剧中的“半疯子”,穷愁潦倒,蓬首垢面,哪里有现在茅威涛的那样年轻漂亮,潇洒飘逸。从人物性格上说,小说中的孔乙己不但寒酸而且迂腐,不像现在这样富于文才,是非明辨,不但同情、敬佩甚至想帮助革命党人夏瑜。因此,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来套越剧《孔乙己》,茅威涛的孔乙己显然不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然而,茅威涛演的孔乙己从本质上说,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又是一致的:着长衫却混迹于短衣帮中,没有钱也舍不下两碗老酒;热心功名,却心地善良;穷愁潦倒,又富有同情心;能写字,会抄书,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实际上又“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小说中孔乙己的基本性格特征在剧中仍被完好地保留着。鲁迅在小说中写孔乙己虽有批判,却也哀其不幸,明显地表露了同情;越剧的编者对孔乙己虽也有批判,更表现出明显的爱怜——这和小说的基调也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又不能说茅威涛演的孔乙己不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茅威涛演的孔乙己显然融进了编、导、演对鲁迅小说的理解和阐释,丰富和发展了孔乙己的性格。这也是编剧所需要的,因为仅仅一篇小说的内容无论如何铺排不出两个多小时的舞台演出。这就要求编剧加多人物,增加情节,丰富和发展人物性格。而且,改编后的戏,扩充了主题,调整了叙事角度。小说主要是写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命运,通过他的命运暴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而越剧则是以孔乙己为中心线索,通过孔乙己的眼睛来展示清末绍兴这样一个典型环境里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昏睡的、酒醉的、流血的中国是怎样令人窒息。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