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散文诗反映生活的方式,局限于直接的、正面的、简易的,不知道除此之外,还可以是曲折的、多面的、繁复的。这是当下部分散文诗的一个通病。 局限于直接和正面的反映方式,容易导致作品的单义性。其表达的意义一目了然。主题直白,立意平实,构思雷同,缺乏个性。答案浅露,而且只有一个,没有多个选项可供选择。既无曲径通幽之处,更没有产生歧义的可能,也就没有了可供咀嚼的余地,令读者失却探索的兴味。 那些受人称道的经典散文诗,总是独辟蹊径,极具艺术个性,耐人寻味,引人遐想,是越咀嚼越有味的。它们的意蕴是多元的,浑茫的。可以有多种解读的可能,可以有多条到达终极解释的通道,有多个答案存在,而且不同结论之间很可能是抵牾的,冲突的,甚至是对立的,可以引起论辩和争议,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应。要这样,才能拓宽散文诗的艺术视野,丰富散文诗的审美范畴,增加作品的纵深性和延展性。使散文诗从单一的、直线的、浅表的,转化为多维的、迂回的、深邃的。 以鲁迅《野草》中的《秋夜》为例。这篇散文诗文字并不艰深,词句亦颇平实,好像并不难懂。但揭开那层表皮之后,其内涵却是深邃的、曲折的、多义的。近百年来,对它的解读一直存在争议,有多种解释和揣测。有人说,“枣树是在‘秋夜’里和奇怪而高的天空战斗的英雄”; 有人说,“枣树的实体存在,更显露出了作者内心深沉的孤独和悲凉”;还有人说,“《秋夜》是鲁迅的一篇爱情散文诗”,如是等等。 《秋夜》在《野草》中,还不是最艰深的。像《影的告别》《墓碣文》等,更显隐晦,解读的可能性更多,争论更为激烈,分歧更大。也就更能吸引读者不断品味,不断琢磨,不断探求,以获取更大的审美愉悦。 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西汉大儒董仲舒也有“诗无达诂”之说。诗贵含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还是不能过于直白,过于浅显。作品以耐读为佳,以经得起反复咀嚼揣摩为佳,古今皆然,中外皆然,散文诗亦不能外。 一些作者却至今仍局限于对生活的正面反映,直接反映,平面反映,而不去努力挖掘事物深处的隐蔽底蕴,去发现那些多棱的、折射的、形变的东西。至于象征、隐喻、伪托、通感、悖反等现代文学常用的手法,在散文诗作品中则更难觅踪影。 要寻求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实现作品的现代性转变,当代散文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载:《文学报》2015年7月9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