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解读文学作品“西藏热”--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图书商报(2008-7-22) 记者 谢迪南 参加讨论
“你方唱罢我登场”,形容图书排行榜最是恰当不过,近期,谁是各大文学图书排行榜的“新宠”呢?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藏地密码1》和《藏地密码2》上市才短短的两个月,已经突破50万册的销量,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头牌”。其实,有关西藏主题的文学作品近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追捧,阿来的《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空山》(人民文学出版社),范稳的《悲悯大地》(人民文学出版社)、《水乳大地》(人民文学出版社),杨志军的《藏獒》(人民文学出版社),何马的《藏地密码》(重庆出版社)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的密码:与西藏有关。
    有意思的是,这些小说除了《藏地密码》,都是不怎么有大众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作家在出版这些作品之前,也不是鼎鼎大名的人,都是因为这些作品一炮而红。西藏,似乎成了一个畅销的文化符号,显示出了强劲的畅销能力和影响力。或许在多数人印象里:西藏有雄浑秀丽的自然风光,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因为缺氧不是常人能去的地方,而显得很神秘,可这都是西藏的“表象”。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西藏的历史和文化。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尘埃落定》、《空山》、《悲悯大地》、《水乳大地》、《藏獒》、《藏地密码》等作品为什么会演绎畅销与纯文学完美融合的“神话”:因为它们都展现了西藏的文化魅力。
    西藏题材一直都是文坛上的热门
    “西藏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实自西藏民主改革以来,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它的神秘和遥远,它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总是吸引着各民族人民的眼光。不仅中国是这样,西方也是如此。他们对西藏的文化关注一定程度上比我们更早,当然他们的异见和错误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在创作第三部西藏文学作品的范稳认为,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改革开放后,西藏题材的作品一直都是文坛上的热门。
    1985年,小说《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让全国读者认识了藏族作家扎西达娃,著名评论家张闳评价:“这篇小说引爆了当代文学的先锋主义大爆炸。”他分析,西藏,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现象的源头。它不仅是一处高原或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更重要的是,它是“文革”后文学想象力的重要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说,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乃至整个西藏文化,是“文革”后新文艺的发源地。事实上,西藏首先并不是作为文学形象出现在“文革”后,而先是作为视觉形象,1980年代以“西藏组画”成名的陈丹青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随后出现在诗歌中,杨炼的长诗《诺日朗》,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化神秘性的想象。西藏形象进入小说,则应归功于小说家马原、扎西达娃等人。他们差不多同时以西藏为叙事空间。
    1982年,马原从辽宁大学中文系一毕业,就去了西藏,在那里工作了近7年,期间创作的《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等富有感染力的小说,拓展了西藏文学的影响力。
    与西藏文学有关的作家,还离不开一个人——马丽华,她的《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合集为《走过西藏》)发行海内外,使她名扬天下。阅读这些作品,我们既可以相当深入地了解认知雪域文化强烈、神秘、诡异的斑斓色彩,多角度地透视藏民族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前所未有的自然,更能领略作者从汉藏文化比较过程中的悲悯与沉思。
    扎西达娃、马原、马丽华等人的作品都很吸引人,让我们耳目一新,可以说他们是西藏文学的开拓者和推广者,但这些作品中还没有一部达到家喻户晓的高度。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阿来的《尘埃落定》,成为藏族题材的一个重大突破,加之电视剧的影响,使这部小说几近人人皆知的地步,后来又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是一个作家和一部西藏文学作品的成功。
    《藏獒》的火爆对于这个快餐式的图书市场来说,无异于一个“奇迹”:《藏獒1》上市一个月,就突破了10万册的销售量。作者杨志军告诉记者,这与文本的质量有关。不过,他也承认,西藏天然具备文学表达的要素,譬如信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宗教文化的认同。在那里,作家不需要很费劲地就能捕捉到这些文学表达中最重要的内容,这些东西肯定是喧嚣的都市社会所缺乏和期待的,在阅读中,读者能够获得一种悠远宁静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西藏文学的畅销密码
    “自从我去了西藏,我就知道,关于这个地方的一切,都太有吸引力了。它的神秘,如果有一天被某个作家写出来,一定会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而西藏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我们对它还远远谈不上了解。一旦闸门被打开,它注定会成为全世界读者向往的神秘之地。”《藏地密码》作者何马指出,西藏文学的畅销与西藏这个地方息息相关。
    “关于西藏的小说还是很热销的。”《中国西藏》主编周爱民也认同这一观点。她认为,过去西藏很遥远,但由于近年来,交通越来越便利,尤其是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去西藏了。那里的地理、文化、宗教充满着神秘感,而一般人都有求知欲和探秘欲,有关的出版物,正是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理,把跟西藏有关的神话、传说、宗教文化全部捏合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想像力,给读者未知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使他们产生了阅读和求知的欲望。
    谈及西藏主题的文学作品为何会相对受到读者的偏爱,范稳说:“是因为文化和地域的差异造就的吧,当然也跟这些作家的文学才华和勤奋努力相关。”一方面,读者总希望在阅读中得到从未领略过的新鲜体验,陌生的文化,遥远的地域,神秘的宗教,宁静的自然,以及某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等等。
    这些都可能是一个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寄托或者理想,那么,他们从阅读中去寻找、去学习了解,也就可以理喻了;另一方面,写藏族题材的作家们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他们为人们展现一个陌生又生动、新奇又遥远的世界。“如果阅读只是在重复某种经验,甚至还不如自己的人生体验,我想聪明的读者大多不愿为之。”
    不过,杨志军却并不完全认同,这些作家和作品的走红是因为西藏文学的缘故。他认为一个作家必须把文学的魅力和西藏的魅力融合到一起,才能写出一部好看的西藏文学作品。
    近几十年来,关于西藏的书也出了不少,但大多数发行量却并不高,这个事实说明仅靠“西藏”两个字的诱惑,不能完全打动读者。一本书的畅销,其实口碑是最重要的,最初需要宣传,但真正推动文学发展,推向读者的是口碑,它是作品发行的动力,而形成口碑的原因之一就要有文本的质量。杨志军认为,西藏只是文学作品借助的一个外表,受欢迎的原因是作品里面有一些作者真实的情感和经历,传递一些人类普遍遵守的精神素质,讲的又是一个大家不是特别熟悉的故事,但道理又很浅显,当作家和读者产生了共鸣时,作品就容易被认同。这种说法得到了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藏地密码》策划人吴又的佐证,70%的读者买书,都是因为书本身的阅读价值。
    写西藏文学的门槛很高
    吴又告诉记者,其实写西藏题材的小说,对作者的要求很高,不像爱情故事或者商战、武侠题材的作品,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也能写。但西藏文学就不行,如果不了解西藏文化,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法动笔,即使动笔写,也会很牵强。
    对于这一点,在西藏生活了10年的何马最能感同身受:“首先你要是不了解西藏,就根本不要动笔写关于西藏的小说。我觉得还是要去那里呆一段时间,去感受那里的文化。除了亲身体验,还要以其他的形式去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你要有一颗真正热爱西藏文化的心。只要有了这颗心,其他的就都好办了。是不是作家我觉得都无所谓。如果是作家,我还要建议他们不要用太多华丽的语言去遮蔽西藏文化的本来面目,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语言就好。只有那样的语言才可能无限接近西藏这个神秘的地方。”
    作家阿来在评价《藏地密码》的时候,有一个观点——类型小说首先要依附于一个文化系统。比如西方类型小说中圣杯的悬念,吸血鬼、蝙蝠侠之类的形象,绝不是小说家为了编织一个故事而一时兴起的想像,而是来自于久远的神秘传说,也就是来自于一种文化传统。小说从这些传说出发,也就获得了一种牢靠的心理基础,具备了使故事得到读者参与和认同的可能。而今天,汉语中的类型小说,往往缺少这样的文化依托。而西藏,恰恰为与其紧密联系的小说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依托,它将获得读者很大程度上的心理认同。
    针对写西藏题材门槛高的说法,范稳分析,藏族题材的写作门槛高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再加之藏文化本身太博大精深了,难以一言蔽之。你浅层次地了解容易,深入研究并为自己所用则难。”我也是在藏区跑了多年以后,才感到自己似乎已经领到了一张自如出入藏民族文化的通行证。现在的藏区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去,但是要拿到一张文化意义上的通行证,那就看各人的缘分和爱心以及勇气了。当然,有了这张通行证,你也不一定做得到‘通吃’,还是有许多你学也学不完的东西,你永远也弄不明白的东西。这并不让我感到悲哀,反而让我看到更多的希望和挑战。”
    杨志军认为写一部好的西藏文学作品,作家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素质:有一种为大多数读者所能接受的手段和方法;如果没有对西藏生活有一种真正的参悟,就会容易写得表面化,大家说旅游者看到的东西肯定不应该是作家应该参悟到的,作家应该传递一种新鲜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的作品理想色彩很浓厚,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反感,这就要求作家必须把西藏的信念和自己的信念完全融合在一起,对信仰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对风土人情的认识,应该成为作家挖掘的东西,传递一种容易打动读者的理想主义色彩,因为这恰恰是当下文学比较缺少的;必须传递普世化的原则。首先必须打动读者,我们当下的作品写得太理性了,有时候太理性了,不顾文学本身的因素,而缺少了打动人的力量,这对文学来说,肯定是一种伤害。因此要求作家关注自己的情感渲泄和读者的情感需要是否契合。
    这就给西藏文学写作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西藏虽然是迷人的,被关注的程度又非常高,如果作家的关注和普通人的关注是一样的,不免还是旅游者的视角,难有新意。因此这就得要求作家扎根和生活在西藏,而一般人很难有这种机会。而生活在西藏的作家,肯定会提供一些原生态的内容,但由于视野受到限制,因此,又面临着一个与大城市读者衔接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