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建议也符合太子李隆基的意愿,可是他不愿意在这时候得罪太平公主,于是主动上奏“宋璟、姚崇离间姑、兄,请从极法”。李隆基采取了退守之计,要求对宋璟、姚元之加以处理。在皇权没有到手之前,姑侄矛盾激烈化只会陷自己于被动。 睿宗的态度并没有表现得十分明朗,他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一种政治平衡,他不想伤害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人。可是在太平公主看来,又有另外一番解读,她一直是这个庞大帝国里地位最尊贵的公主,无论政坛怎样波诡云谲,无论是谁手握权柄,她都是那个最具影响力的女人。从来只有她给别人颜色看,没人敢在背后算计她。 从李隆基表面上对太平公主的处处退让来看,他是希望避免与姑姑的正面激烈冲突,甚至残杀的。他希望通过相对平和的政治手段打消或者削弱太平公主的专权欲望。但是,太平公主毫不退让,这种努力最终落空,昔日的政治盟友、亲密的姑侄关系被政治利益瓦解摧毁。 让太平公主难以接受的是,睿宗李旦思虑之后又全盘采纳了宋璟和姚崇的建议,正式颁布诏书:命宋王李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为豳州刺史、左羽林大将军李隆范为太子左卫率、右羽林大将军李隆业为右卫率;同时,将太平公主逐出长安,迁往蒲州(今山西永济市)安置。宣布自即日起,凡六品以下官员的任用,以及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全部交由太子裁决。 至此,李旦完全抛弃了即位以来一直坚持的平衡原则,决定彻底朝太子李隆基倾斜。 延和元年(712年)七月,一颗耀眼的彗星从西方天际划破大唐帝国的长空。又是诡异的天象。太平公主借着占星师之口,向睿宗李旦进言——灾星的出现意味着皇上将被废黜,天下将有新君,太子将要取代当今圣上,自立为天子! 太平公主天真地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贪恋权力的男人,尤其是皇权。只要自己将太子李隆基篡位的天象向睿宗李旦示警,那么等待着李隆基的一定是废黜的命运。李唐帝国已经不是第一次玩这种废而又立、立而又废的游戏,每一次都是对权力的重新洗牌。另立一个懦弱的太子,帝国权柄仍将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人算不如天算,太平公主防不胜防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面对匍匐于地涕泪交加的李隆基,李旦也只是轻轻一句话就交代了过去。他说:“帝国之所以转危为安,我之所以得到天下,都是你的力量。如今帝星有变,预示着社稷之灾,因此传位于你,希望能转祸为福,你不必疑惑!” 听到父皇李旦决定传位的消息,李隆基全身滚过了一阵痉挛般的战栗。 一个月后,太子李隆基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唐玄宗;同时尊睿宗李旦为太上皇,并宣布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命、重大刑案及帝国大政仍由太上皇裁决,其余由皇帝裁决。 李隆基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在形式上成了帝国最有权力的人。与太平公主相比,他的博弈力量还远远不够,完全处于劣势。在整个宰相班子中,只有刘幽求是他的人,魏知古是李旦的人,其余皆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另外,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手里,而李旦一贯软弱,他的权力差不多就是太平公主的权力。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亲王到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李隆基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重要跨越。虽然成了一国之君,但他手中所拥有的权力并没有获得相应提升。换言之,李隆基或许曾经是一个异常强势的亲王,也曾经是一个实力与身份大致匹配的太子,可如今,他却是一个实力与身份极不相称的弱势皇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