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東京大學倉石文庫藏戲曲曲藝書目[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之倉石文庫,屬倉石武四郎博士舊藏。
    倉石武四郎(1897~1975),字士桓,新潟縣高田市人,他的父親倉石昌吉是福澤諭吉的學生。倉石從小就喜歡中國古籍。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中國文學科,師從塩谷溫,1921年畢業。不過畢業論文是關於天文學的,而且用漢文寫成,令評閱的教授頗為震驚。並以優異成績,獲特選公費生,入大學院。隨後到中國江蘇、浙江沿海進行考察。短期的中國之行,使他對日本傳統的中文“訓讀”法與中國現代語之間的隔膜印象深刻,這成為他一生研究、改革漢語教育的契機。因對傳統“訓讀”方法抱有疑問,對當時的主教授有所不滿,一年之後,從大學院退學,轉入京都帝國大學大學院,師事狩野直喜、內藤湖南等。畢業後任教於京都帝國大學。1928年春,作為京都帝國大學的助教授,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前往北京留學,住於孫人和家,與稍後亦赴北京的吉川幸次郎,一起在北京大學、師範大學和中國大學等校傍聽課程,受教於孫人和、吳承仕、馬裕藻、錢玄同、朱希祖、楊鍾曦等人。
    倉石武四郎是第一個摒棄明治以來所慣用的“訓讀法”,而改用中國現代語教學的學者,在日本現代中國語教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他在1939年以《段懋堂的音韻學》獲博士學位,成為京都帝國大學教授。倉石也是首位系統介紹中國傳統“小學”的學者。1940年,又兼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1949年至1958年,為東京大學專教授。因而對京都與東京兩所中國學學術重鎮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倉石在三十年代致力於《儀禮疏》研究,就此書的整理工作而言,其成就實在清代以及民國學者之上。但是二戰之後,倉石以主要精力投入到現代漢語的研究和教學方面。倉石的這一轉折,當是因為他已經意識到,日本文化若要重新建設,不能繼續過去的學問,必須讓更多日本人瞭解現實的中國。他以東京大學為中心,創辦“倉石中國語講習會”,後更名為“日中學院”,自任院長,又出任中國語學研究會理事長,對中日文化交流貢獻甚巨。
    倉石留學時所得資助,折以匯率,遠高於中國大學普教授之薪金,遂得以廣為收羅古籍,經史子集收藏均富。尤其是倉石系統地搜集了清代的經學書物,成為日本國內無以類比的收藏。他曾為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購買天津陶湘的藏書,並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代為編製目錄,故於文獻版本,頗有造詣。雖其主要學術成績在小學及現代中國語學,但於戲曲一道,亦堪稱行家。他與王國維、馬廉、傅惜華、王古魯、歐陽予倩等戲曲研究者均有交往。所藏戲曲,亦不乏珍品。如萬曆間刊明賈彥斌所編《詞林白雪》,原為王國維遺物,後歸倉石;清初刊本《歸元鏡》、《滿漢西廂記》,亦出自倉石所藏。倉石留學期間,為所喜愛的戲曲書籍,不惜重金。如民國十八年十月,為購王鳳洲、李卓吾合評《西廂》殘本(存上冊),不惜費金六十,頗令中國學人咋舌[1]。作为塩谷溫與狩野直喜的學生,他關注戲曲及俗文學,也是自然而然的。他在1920年代末即撰有《關於目蓮救母行孝戲文》、《寫在目連變文介紹之後》等文章,並且在1930年就被譯成了中文[2]。倉石在當時還著手中國戲曲的輯佚工作,以清代經學家的輯佚方法,應用於曲學,為元王伯成《天寶遺事諸宮調》的逸文作一輯本,惜向未公諸於世。青木正兒嘗一借閱,並於《支那近世戲曲史》(1930)中予以介紹。又因青木此書被譯介到中,趙景深受其啟發(同時還受青木書中所附元人戲文曲目表的啟發),而開始輯錄古戲文,成《宋元戲文文本》。隨後有錢南揚《宋元南戲百一錄》,採擇更廣。稍後馮沅君、陸侃如據《九宮正始》補趙、錢二氏之遺,所得益豐,趙景深更編刊有《元人雜劇輯逸》。青木正兒認為這樣或許極瑣細的刺激,而得到意外的大收穫,正表明其時中日間學界的微妙關係。[3]倉石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曾從內閣文庫、尊經閣文庫等處複製有大批孤本戲曲文獻,可見他曾有意於戲曲研究。他在王國維寄贈的《曲錄》內,詳作批註,除校正訛字外,大量補充了王國維未見的日本所存戲曲文獻,實為日本學者研究中國戲曲文獻之重要成果,而向未為世人所知。筆者有心為之整理,然尚有待時日。
    筆者初訪東洋文化研究所,蒙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池田溫先生親自引路並作紹介。筆者訪書之餘,嘗為倉石文庫所藏之戲曲曲藝類書籍編製目錄[4],後方知池田教授為倉石武四郎博士之快婿,則此亦堪稱一段因緣了。
    倉石文庫舊有《倉石文庫漢籍分類目錄集部(稿)》,手寫影印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昭和五十四年十二月版,但僅屬草創。據筆者校核,其詞曲部之戲曲、曲藝之屬,從書名到題署,頗多訛誤,不堪引用。今略遵庋藏之序次,逐一爲之訂正,並補錄書版尺寸等。其中分類之錯訛過甚者,間亦予以調整。要之,使後之閱者,便於利用。
    一、南北曲之屬
                    元
    元本出相北西廂記二卷釋義一卷
      元王實甫撰  萬曆三十八年(1610)起鳳館刊本 卷首有缺補鈔目錄凡例 存上冊  263×168 倉石-41499
    西廂記制義 
    題明唐寅撰  清鈔本  一冊   242×125  倉石-41508
    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八卷才子西厢醉心篇一卷
    元王實甫撰  清金聖歎評  清康熙間寫刻本  六冊   229×150  倉石-41505
    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八卷六才西廂文  
    元王實甫撰  清金聖歎評  清刊本  六冊  235×158  倉石-41506
    益智堂增補注典釋義第六才子書西廂十卷 
    元王實甫撰  清金聖歎評  清益智堂刊本  六冊  249×145 倉石-41509
    箋注繪像第六才子書西廂釋解八卷  
    元王實甫撰  清金聖歎評  清致和堂刊本六冊  254×155  倉石-41510
    雲林別墅繪像妥注第六才子書六卷首一卷 
    元王實甫撰鄒梧岡妥注  道光元年(1821)同文堂刊本六冊 177×115   倉石-41511
    西廂記不分卷桐華閣節本董解元西廂記·附論十則
     元王德信撰  清吳蘭修校   道光二年(1822)長白馮氏刊本  四明范濬校字  四冊(重裝本248×174  原高207)  倉石-41512
    滿漢西廂記四卷  
    元王德信撰康熙四十九年(1710)序刊本四冊  226×152  倉石-41516
    雅趣藏書  
    清錢書撰康熙四十二年(1703)序朱墨套印本二冊  234×146   倉石-41518
    註譯拜月亭記二卷一名幽閨記拜月亭記音釋二卷
    元施惠撰明羅懋登註釋彙刻傳奇第三種  宣統元年(1909)暖紅室據德壽堂本重刊四冊  293×175  倉石-41526
    琵琶記劄記二卷 
    梅溪釣徒撰 暖紅室刊本彙刻傳奇第五種附錄二冊  294×170  倉石-41531
    成裕堂繪像第七才子書六卷 
    元高明撰清毛聲山評清金陵文盛堂刊本 六冊 141×90 倉石-41532
    白兔記二卷 
    元闕名撰彙刻傳奇第八種  暖紅室據汲古閣本校刊藍印本  二冊  297×178  倉石-41534
                 明
    荊釵記二卷 
    舊題明朱權撰暖紅室校刊本彙刻傳奇第三種二冊  300×174  倉石-41536
    殺狗記二卷 
    明徐[田臣]撰明馮夢龍訂定據明汲古閣本翻刻  暖紅室刊本彙刻傳奇第六種二冊  290×178  倉石-41539
    金印合縱記一名黑貂裘二卷 
    明高一葦訂證暖紅室刊本彙刻傳奇第七種二冊  297×175  倉石-41561
    陳眉公批評紅拂記二卷釋義 
    明張鳳翼撰明陳繼儒評  暖紅室校刊本二冊  267×160  倉石-41541
    繡襦記二卷 
    存上卷  明薛近兗撰清乾隆五十年(1785)環翠山房刊本一冊  134×86  倉石-41543
    紅梨記二卷 
    明徐複祚撰清乾隆乙巳(1785)序環翠山房刊本二冊  136×91  倉石-41546
    紫釵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明臧晉叔訂  清吳郡書業堂刊本四冊  重裝286×172;原高258  倉石-41547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清乾隆五十年(1785)快雨堂冰絲館據明清暉閣原本增圖重刊本二冊  311×187  倉石-41551
    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序刊本  夢園藏板四冊  250×160 倉石-41550
    還魂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明臧晉叔訂  清吳郡書業堂刊本四冊  重装286×172 原高258  倉石-41547
    湯義仍先生還魂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清初刊本六冊重装261×167原高223  倉石-41549
    牡丹亭還魂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清末木石居用玉茗堂原刊本石版影印四冊199×126  倉石-41548
    牡丹亭還魂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光緒十二年(1886)同文書局刊本一冊(無書)
    按對大元九宮詞譜格正全本還魂記詞調二卷  
    明湯顯祖撰清鈕少雅輯清末暖紅室據鈔本刊二冊  296×174  倉石-41554
    南柯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明臧晉叔訂  清吳郡書業堂刊本  四册  重装286×172原高258  倉石-41552
    邯鄲記二卷 
    明湯顯祖撰明臧晉叔訂清吳郡書業堂刊本四冊  重装286×172原高258  倉石-41552
    按:以上清吳郡書業堂刊湯氏四種,即《玉茗堂傳奇》一套,應合爲一目;此姑據原目錄稿分錄之。
    異方便淨土傳燈歸元鏡三祖實錄二卷  
    清釋智達撰德日閱錄  清順治九年(1652)序杭州昭慶寺刊本二冊282×181  倉石-41556
    鐫新編全相霞箋記二卷 
    明季正倫校正清末暖紅室校刊本彙刻傳奇第九種  二冊  295×176  倉石-41564
    新編增補評林莊子歎骷髏南北詞曲 
    明杜蕙撰據明萬曆間陳奎刊本鈔錄  一冊   230×152   倉石-41563
    清初
    西樓記四卷  残  存上册
    清袁于令撰乾隆五十五年(1790)寧我齋刊本一册  133×85 倉石-41566
    荷花蕩二卷 
    清馬佶人撰清末暖紅室據明末刊本翻刻彙刻傳奇第二十五種二冊  295×173 倉石-41568
    笠翁十種曲 
    清李漁撰清大文堂刊本 二十冊159×114  倉石-41569
                憐香伴傳奇三卷      風箏誤傳奇四卷     意中緣傳奇四卷
                蜃中樓傳奇四卷      凰求鳳傳奇四卷      奈何天傳奇四卷
    比目魚傳奇四卷      玉搔頭傳奇四卷      巧團圓傳奇四卷        
    慎鸞交傳奇四卷
    鈞天樂二卷 
    清尤侗撰康熙三年(1665)序刊本二冊249×149  倉石-41570
    桃花扇傳奇後序詳註四卷 
    清吳穆撰嘉慶二十一年(1816)刊本四冊248×141 倉石-41575
    小忽雷二卷大忽雷一卷 
    清顧彩撰清末民初暖紅室校刊本彙刻傳奇第二十四種  二冊294×175  倉石-41577
    長生殿傳奇二卷 
    清洪昇撰康熙八年(1669)序刊本六冊  250×160   倉石-41571
    長生殿傳奇二卷 
     清洪昇撰咸豐十一年(1861)群玉山房重刊本四冊164×101  倉石-41572
    長生殿傳奇二卷 
    清洪昇撰清刊本二冊  115×91  倉石-41573
    新曲六種 
    清夏綸撰清徐村評 乾隆十八年(1753)夏氏世光堂刊本十二冊  243×156  倉石-41579
    無瑕璧傳奇二卷      杏花村傳奇二卷      瑞筠圖傳奇二卷
    南陽樂傳奇二卷      廣寒梯傳奇二卷      花萼吟傳奇二卷
    
    补抄起凤馆本西厢记
    
    补抄起凤馆本西厢记
    
    补抄起凤馆刊本西厢记
    
    源出起凤馆的元本出相北西厢记
    
     源出起凤馆的元本出相北西厢记
    
     清钞本西厢记制义
    
     清钞本西厢记制义
    
     贯华堂刊第六才子书
    
     贯华堂刊第六才子书
    
     贯华堂刊第六才子书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绣像本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绣像本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绣像本
    
     益智堂刊第六才子书
    
     益智堂刊第六才子书
    
     益智堂刊第六才子书
    
     致和堂刊第六才子书
    
     同文堂刊六才子书
    
     同文堂刊六才子书
    
     桐华阁刊西厢记
    
     清刻本满汉西厢记
    
     朱墨印本雅趣藏书
    
     石印本《绘图西厢记》
    
     石印本《绘图西厢记》
    
     暖红室刊拜月亭记
    
     文盛堂第七才子书
    
    文盛堂第七才子书 
    
     暖红室刊琵琶记札记
    
    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琵琶记 
    
     环翠山房刊绣襦记
    
     环翠山刊红梨记
     
     环翠山刊红梨记
    注释:
    [1]參見《馬隅卿小說戲曲論集》:“十八年(1929)十月十九,帶經堂得王李合評《西廂》殘本一冊,倉石以六十金購去。”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309頁。按:此冊今存于東洋文化研究所之倉石文庫。
    [2]見汪馥泉譯:《中國文學研究譯叢》,北新書局,1930年版;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據以影印,列為“民俗民間文學影印資料之九十三”。
    [3]見青木正兒:《文苑腐談·支那文學研究に於ける邦人の立場》,《全集》第七卷,第46~49頁。原文刊於1937年6月《東京帝大新聞》。
    [4]參拙編《倉石文庫戲曲曲藝書目》,刊于《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44冊,2003年3月。
    [作者简介]黄仕忠,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发表过专著《〈琵琶记〉研究》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