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 (陸)喜字恭仲。父瑁,吴吏部尚書。喜仕吴,累遷吏部尚書。少有聲名,好學有才思。嘗爲自敍,其略曰:“劉向省《新語》而作《新序》,桓譚詠《新序》而作《新論》。余不自量,感子雲之《法言》而作《言道》,覩賈子之美才而作《訪論》,觀子政《洪範》而作《古今曆》,覽蒋子通《萬機》而作《審機》,讀《幽通》、《思玄》、《四愁》而作《娱賓》、《九思》,眞所謂忍愧者也。”(《晉書》卷五四《陸喜傳》) 北齊書 東郡太守陸士佩以黎陽關河形勝,欲因山即壑以爲公家苑囿。遺斐書曰:“當諮大將軍以足下爲匠者。”斐答書拒曰:“……相如壯《上林》之觀,揚雄騁《羽獵》之辭,雖係以隤牆塡壍,亂以收罝落網,而言無補於風規,祗足昭其愆戾也。”(《北齊書》卷四二《陽斐傳》) 【附録】 (明)張萱 司馬相如《上林》、揚雄《羽獵》二賦,膾炙千古。北齊陽斐謂:“雖係以隤牆塡壍,亂以收罝落網,而言無補於風規,祇足昭其愆戾。”亦是名言。(《疑耀》卷四) 隋書 梁有郭璞注《子虚上林賦》一卷,薛綜注張衡《二京賦》二卷,晁矯注《二京賦》一卷,傅巽注《二京賦》二卷,張載及晉侍中劉逵、晉懷令衞權注左思《三都賦》三卷,綦毋邃注《三都賦》三卷,項氏注《幽通賦》,蕭廣濟注木玄虚《海賦》一卷,徐爰注《射雉賦》一卷,亡。(《隋書》卷三五《经籍志》) 盧照鄰 【南陽公集序(節録)】自獲麟絶筆,一千三四百年。游、夏之門,時有荀卿、孟子;屈、宋之後,直至賈誼、相如。兩班叙事,得丘明之風骨;二陸裁詩,含公幹之奇偉。……嗟乎!古今文士,遞相毁譽,至有操我戈矛,啟其墨守。《三都》既麗,徵夏熟於《上林》;《九辯》已髙,責春歌於下里。踳駁之論,紛然遂多。(《盧照鄰集校注》卷六) 劉知幾 爰洎中葉,文體大變,樹理者多以詭妄爲本,飾辭者務以淫麗爲宗。譬如女工之有綺縠,音樂之有鄭、衛。蓋語曰:不作無益害有益。至如史氏所書,固當以正爲主。是以虞帝思理,夏后失御,《尚書》載其元首、禽荒之歌;鄭莊至孝,晉獻不明,《春秋》録其大隧、狐裘之什。其理讜而切,其文簡而要,足以懲惡勸善,觀風察俗者矣。若馬卿之《子虚》、《上林》,揚雄之《甘泉》、《羽獵》,班固《兩都》,馬融《廣成》,喻過其體,詞没其義,繁華而失實,流宕而忘返,無禆勸奬,有長奸詐,而前後《史》、《漢》皆書諸列傳,不其謬乎!且漢代詞賦,雖云虛矯,自餘它文,大抵猶實。至於魏、晉已下,則訛謬雷同。(《史通通釋》卷五《載文》) 揚雄嘗好雕蟲小伎,老而悔其少作。余幼喜詩賦,而壯都不爲,恥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同上卷十《自叙》) 自戰國已下,詞人屬文,皆僞立客主,假相酬答。至於屈原《離騷》辭,稱遇漁父於江渚;宋玉《高唐賦》,云夢神女於陽臺。夫言並文章,句結音韻。以兹敍事,足驗憑虚。而司馬遷、習鑿齒之徒,皆採爲逸事,編諸史籍,疑誤後學,不其甚耶!必如是,則馬卿游梁,枚乘譖其好色;曹植至洛,宓妃覩於巖畔。撰《漢》、《魏》史者,亦宜編爲實録矣。(清浦起龍按:此闢《屈原列傳》之採録《漁父》辭,《漢晉春秋》之援證神女事也,《别傳》一科,不涉史乘。而此條夹入二史,頗嫌爲例不純,亦緣此下連舉寓言,假之起例耳。)(同上卷一八外篇《雜説下》) 吴兢 貞觀初,太宗謂監修國史房玄齡曰:“比見前、後《漢史》載録楊雄《甘泉》、《羽獵》,司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兩都》等賦,此既文體浮華,無益勸誡,何假書之史策?其有上書論事,詞理切直,可裨於政理者,朕從與不從皆須備載。”元戈直論:愚按:《春秋》者,諸史之本也,褒善貶惡,進君子,退小人,進中國,退夷狄,一言一字,皆足爲後世法。後世之史,表、年、紀事而已,固難律之以《春秋》之法。要使其善足爲勸,惡足爲戒,可也。無益之文,何必厠於其間哉?太宗謂漢史載《甘泉》等賦,文體浮華,無益勸戒,其説是也。近時司馬氏作《通鑑》,於韓文載《文暢序》,於柳文載《梓人傳》,取其有益於世教也。較之舊史載《進學解》等文,相去遠矣。司馬氏之書,真太宗之遺意哉!(《貞觀政要》卷七《論文史》第二十八) 王昌齡 夫詩格律,須如金石之聲。《諫獵書》甚簡小直置,似不用事,而句句皆有事,甚善甚善;《海賦》太能;《鵩鳥赋》等,皆直把無頭尾;《天台山賦》能律聲,有金石聲。孫公云:“擲地金聲。”此之謂也。《蕪城賦》,大才子有不足處,一歇哀傷便已,無有自寛知道之意。(《文鏡秘府論校注》南卷《論文意》引《詩格》) 李白 【大獵賦序(節録)】白以爲賦者,古詩之流,辭欲壯麗,義歸博遠。不然,何以光贊盛美,感天動神。而相如、子雲競誇辭賦,歷代以爲文雄,莫敢詆訐。臣謂語其略,竊或褊其用心。《子虛》所言,楚國不過千里,夢澤居其大半,而齊徒吞若八九,三農及禽獸無息肩之地,非諸侯禁淫述職之義也。《上林》云:“左蒼梧,右西極。”考其實,地周袤纔經數百。《長楊》誇胡設網,爲周阹,放麋鹿其中,以搏攫充樂。《羽獵》于靈臺之囿,圍經百里,而開殿門。當時以爲窮壯極麗,迨今觀之,何齷齪之甚也。(《李太白全集》卷一) 【古風五十九首其一(節録)】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荆榛。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頽波,開流蕩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同上卷二) 陶翰 【送孟大入蜀序(節録)】翰讀古人文,見《長楊》、《羽獵》、《子虚》賦,壮哉!至廣漢城西三千里,清江夤緑,两山如劍,中有微徑,西入岷峨,闕一字有奇幽,皆感子之興矣。(《文苑英華》卷七百二十) 李華 【揚州功曹蕭穎士文集序(節録)】君(蕭穎士)謂六經之後,有屈原、宋玉,文甚雄壯,而不能經。厥後有賈誼,文詞最正,近於理體。枚乘、司馬相如亦瓌麗才士,然而不近風雅。揚雄用意頗深,班彪識理,張衡宏曠,曹植豐贍,王粲超逸,稽康標舉,此外皆金相玉質,所尚或殊,不能備舉。左思詩賦,有雅頌遺風;干寳著論,近乎王化根源。此外皆夐絶無聞。(《李遐叔文集》卷一) 【附録】 (明)楊慎 【蕭穎士論文】蕭穎士云(見上文,略)。蕭之所取如此,可以知其所養矣。(《升庵集》卷五十二) 顧況 【髙皇受命造唐賦序(節録)】昔司馬相如賦《子虚》,諸侯之事,非天子之事,漢武聞之猶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班固、張衡、左太冲所賦《兩京》、《三都》,各務誇大,而王者受命,則闕而不書。蓋賦者,古詩之流。古者採詩,言之無罪,今王澤不竭,斯文未喪,翰墨間作,其誰曰不然?(《華陽集》卷上) 柳冕 【謝杜相公論房杜二相書(節録)】古之作者,因治亂而感哀樂,因哀樂而爲詠歌,因詠歌而成比興,故大雅作則王道盛矣,小雅作則王道缺矣,雅變風則王道衰矣,詩不作則王澤竭矣。至於屈、宋,哀而以思,流而不反,皆亡國之音也。至于西漢,揚、馬已降,置其盛明之代而習亡國之音,所失豈不大哉!然而武帝聞《子虚》之賦,歎曰:“嗟乎!朕不得與此人同時。”故武帝好神仙,相如爲《大人賦》以諷。上讀之,飄飄然反有凌雲之志。子雲非之曰:“諷則諷矣,吾恐不免於勸也。”子雲知之不能行之,於是風雅之文变爲形似,比興之體變爲飛動,禮義之情變爲物色,詩之六義盡矣。何則?屈、宋唱之,兩漢扇之,魏、晉、江左,隨波而不反矣。(《唐文粹》卷七九) 白居易 【賦賦以賦者古詩之流爲韻】賦者,古詩之流也。始草創於荀、宋,漸恢張於賈、馬。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而後諧四聲,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國家恐文道寖衰,頌聲凌遲;乃舉多士,命有司;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全取其名,則號之爲賦;雜用其體,亦不出乎詩。四始盡在,六義無遺。是謂藝文之儆策,述作之元龜。觀夫義類錯綜,詞采舒布;文諧宫律,言中章句。華而不艶,美而有度。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思飄颻,不獨登高而能賦。其工者,究筆精,窮指趣;何慚《兩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祕思,騁妍詞;豈謝《三都》於左思?掩黄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則《長楊》、《羽獵》之徒胡爲比也,《景福》、《靈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謂立意爲先,能文爲主;炳如繢素,鏗若鐘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頀。信可以凌礫《風》《騷》,超軼今古者也。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汰九流;微才無忽,片善是求。況賦者,《雅》之列,《頌》之儔;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客有自謂握靈蛇之珠者,豈可棄之而不收?(《白居易集》卷三八) 舊唐書 先天元年冬,(魏知古)從上畋獵于渭川。,因獻詩諷曰:“嘗聞夏太康,五弟訓禽荒。我后來冬狩,三驅盛禮張。順時鷹隼擊,講事武功揚。奔走未及去,翾飛豈暇翔。非熊從渭水,瑞雀想陳倉。此欲誠難縱,茲遊不可常。子雲陳《羽獵》,僖伯諫漁棠。得失鑒齊、楚,仁恩念禹、湯。邕熙諒在宥,亭毒匪多傷。《辛甲》今爲史,《虞箴》遂孔彰。”手制褒之曰:“夫詩者,志之所以,寫其心懷,實可諷諭君主。是故揚雄陳《羽獵》,馬卿賦《上林》,爰自《風》《雅》,率由茲道。予頃向温泉,觀省風俗,時因暇景,掩渭而畋,方開一面之羅,式展三驅之禮,躬親校獵,聊以從禽。豈意卿有箴規,輔予不逮,自非款誠夙著,其孰能繼於此耶?今賜卿物五十段,用申勸奬。”(《舊唐書》卷九八《魏知古傳》) 闕名 自宋玉《登徒》、相如《子虚》之後,世相放傚,多假設之詞。貞元以來,不用假設。若今事必頒,著述則任爲之,若元稹《郊天日祥雲五色賦》是也。(《全唐五代詩格彙考》附録三《賦譜》) 【作者簡介】 劉志偉,鄭州大學 王翠紅(1979—),女,河南濮陽人,鄭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劉鋒(1977—),男,河南南召人,鄭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