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褚人获《坚瓠集·秘集》卷五《必然偶然》云: 新安张山来先生《忆闻录》:吾邑某生从师读书山中,一日徒问其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为科第也。”某曰:“科第亦偶然耳,安可必乎?”师曰:“读书以博科第,乃必然者,何谓偶然?”后师徒二人同登贤书,各建一坊。师题曰“必然”,弟题曰“偶然”。历年既久,“必然”者圮于地,而“偶然”者尚无恙云[1] 这是一则寓言,其涵义并不复杂,讲的是科举功名的偶然性,用《儒林外史》开场词的话说,即“功名富贵无凭据”[2]。科举考试以文章定取舍,因而所谓“必然偶然”,实有一个内在标杆,即文章的好坏:文章好应该能中,文章不好就不能中,是为“必然”;若文章好却中不了,文章不好却可高中,是为“偶然”。换句话说,文章与科名相符,即为“必然”,否则即为“偶然”。在明清时代,“文章”主要就是八股文。 一 尽管有些作品爱写才学之士“取金紫如拾芥”[3],譬如才子佳人小说以及部分戏曲,但明清文学科举题材更为主流的表述,仍是“功名富贵无凭据”。以小说名著为例:鲜于同少为神童,却久困场屋。年届六旬,遇上贱老爱少的考官蒯遇时,反而出现转机,一路中到进士[4]。奇人瞽僧,能以鼻知文,余杭生焚以试官之文,每一首,僧“都言非是,至第六篇,忽向壁大呕,下气如雷”[5]。“才名冠一时,而试辄不售”的贾奉雉,“戏于落卷中,集其阘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以此应试“,竟中经魁”[6]。马二先生对待举业极为虔诚,却屡困秋闱,迟衡山因此有段评论:“小弟看他着实在举业上讲究的,不想这些年,还是个秀才出身。可见这‘举业’二字,原是个无凭的。”[7] 举业无凭,可能因为“盲试官”,众多科场弊案可以为证,无需多论。而更多的时候,恐怕未必是因“盲试官”。蒯遇时三次欲黜鲜于同,三次事与愿违,恰恰说明试官的主观能耐有限。文章好却中不了,可能与文章不合“风气”有关。高翰林就不同意迟衡山的观点,他说:“‘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也是不中的。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宇,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8]所谓“揣摩”,主要指揣摩“风气”,以合时尚。马二可能真的不谙此道,但“揣摩”的品格不高,“诡遇获禽,亦君子所深耻”[9]。这一点,五上春官始成进士的汤显祖深有感触,他曾说: 予弱冠举于乡,颇引先正钱、王之法,自异其伍,已辄流宕词赋间。所知多谓予,何不用法更一幸为南宫首士最,而好自溃败为。予心感其言,不能用也。庚壬二午间,制义不能盈十。比杭守贰监利姜公奇方迫予明圣湖头,令作艺。已近腊而逾春,卒卒成一第去。久乃悔之。予力与机可为王、钱,而远之者,亦非命也。[10] 钱、王,即弘治进士钱福和成化进士王鏊,他们的八股文代表着一时风气,汤显祖与他们“自异其伍”,也就难免科名蹭蹬;待到有所改变,方获一第。 文章好却中不了,也可能与文章过于“蕴藉”有关。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中的一则故事可谓典型。“吴兰陔者,时文中之名手也。其门下从学之徒数百人,发科甲入词林者甚众。惟先生落笔高古,屡困场屋,时年已五旬外矣,功名之念甚切。”后入闱应试,题为《乡人皆好之》。兰陔早先作有此文,但入闱前已为本家吴生某抄去,兰陔“不胜悔恨,曰:‘得意之作既被人录去,谅天意终身不得售矣。’遂信笔一挥,交卷而出。”然而录取结果却是:吴生归,不作第二人想,却榜上无名;兰陔本不作指望,“是科竟中”。接下来: 兰陔以旧作入见座主,曰:“门生薄有微名,闱中之作,聊以塞责,不堪为多士寓目,请以此文易之。”座主曰:“可。虽然,此文若在场中,未必中式。盖阅卷时走马看花,气机流走者,易于动目。此文非反复数过,不知其佳处,试官有此等闲情乎?故无益也。”[11] 座师的话,直截了当,非常坦率:含蓄蕴藉的八股文是不适于应试的。[12]由此反观《儒林外史》第三回,广东学道周进给老童生范进看卷,看到第三遍,不觉叹息:“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这里对周学道未必是讽刺,范进的文章可能确需“反复数过”方可“知其佳处”。就算试官不“糊涂”,若非偶然,也未必会取范进。 宋代苏轼曾批评“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13]迨至明清,“束书不观”之举子,则唯八股文是读。这类举子若能高中,而博涉经史词章之士却困顿场屋,不能不说也体现了科举功名的另一种“偶然”:学识与科名不符。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记有一则故事: 莱阳宋荔裳(琬)按察言幼时读书家塾,其邑一前辈老甲科过之,问:“孺子所读何书?”对曰:“《史记》。”又问:“何人所作?”曰:“司马迁。”又问:“渠是某科进士?”曰:“汉太史令,非进士也。”遽取而观之,读未一二行,辄抵于案,曰:“亦不见佳,何用读为?”荔裳时方髫髯,知匿笑之,而此老夷然不屑。[14] 进士竟不知《史记》,无怪乎此事又被收入笑话集。[15]不过,由此亦可知《儒林外史》中范进不知苏轼,马二不知李清照,乃属合理虚构。 至于非关文章、学识的因素影响科名,史志、文集、笔记多有记载。例如林文秸、洪英、孙曰恭、邢宽、祁顺、王一夔、吴情、秦鸣雷、王揆、胡长龄、王国均、王寿彭、朱汝珍、刘春霖等人的科第名次,据说与姓名有关。再如郭翀与吴伯宗、赵翼与王杰,皆曾互易名次,传为与仪表、籍贯有关。[16]这类掌故发生在会试、殿试阶段,虽与普通士子相隔甚远,且与事实或有出入 [17] ,但各体文献的反复言说,也可视为科名“偶然”论的强化和补充。 古人也有一种关于科名“必然”的认识,即所谓“科名前定”。此说定型于宋代,认为科名主于“神”和“命”。[18]举凡神鬼、梦境、风水、阴骘、巫卜等皆包括在内,至明清时期已有很大的舆论市场。即如《国朝贡举年表》这类以文献考据见长的著作,也津津乐道于查嗣韩、胡任舆、赵熊诏、陈大经、钱棨、潘世恩、黄多益等科举名人的“科名前定”之梦 [19] ,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从实质上讲,这种“必然性”与宿命论、道德论有关,但与文章无关。所以瞽僧对余杭生说:“我所论者文耳,不谋与君论命。”[20]安学海也说:“这科名一路,两句千古颠簸不破的话,叫作‘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照上句讲,自然文章是个凭据;讲到下句,依然还得听命去。”[21]以文章为标杆,“科名前定”这种“必然”论其实仍是“偶然”论。 二 文学作品关于举业无凭的叙述,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我们能否以科学的方法予以证实或证伪?考察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对“必然偶然”作较为客观的界定,而非单纯以文佳必中为标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应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是科举时代的突出现象。以明代乡试、会试为例,据郭培贵先生推算:明初乡试录取率在10%上下,成化、弘治间定为5.9%,嘉靖末年降为3.3%,而实际录取率又低于此;会试录取率,自洪武至万历中平均为8.6%。[22]因而有关明清科举“必然偶然”的评述,较为客观、合理的标准应该是:八股文出色者录取率高,普通者录取率低,是为“必然”;反之即为“偶然”。其次,八股文出色与否,最好以试场之文为评判对象。但一来文献多有散佚,二来标准难免主观,较为可行的做法是考察平时成绩。若有足够数量的、较为集中的平时成绩作为分析样本,再与实际科名比对,或可发现某些规律。这样,“必然偶然”的问题就转化为:平时成绩优秀者录取率高,普通者录取率低,是为“必然”;反之即为“偶然”。而这平时成绩,也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考课成为主流,是清代书院考试的一个主要特点。或月课、季课,或官课(包括县课、州课、府课、学院课、轮课)、师课(又称堂课、斋课、院课、山长课),或诗课、经古课、策论课、举业课,名目颇为繁多。[23]生徒考课的试卷叫做课艺,其数量应该是相当可观的。但因课艺皆为生徒所作而非出自名家之手,又多为举业之文,历来较少受到重视,往往任其散佚。现今存世的课艺文献,其形式有三种:一是课艺原件。多散见于各地公私藏所,如上海图书馆藏有东城讲舍丁梦松课卷、鸳湖书院钟樑课卷、金台书院吴大澄课卷。二是课艺别集。以个人书院课艺汇为一集,并不多见。我们所见者,有王元穉《致用书院文集》、《致用书院文集续存》,为其肄业福州致用书院时所作。三是课艺总集。这是存世课艺的主要形式,其名称多为“书院名+课艺”,如《尊经书院课艺》;亦有称“文集”或“集”者,如《致用书院文集》、《学海堂集》;此外又有少数称“课集”、“会艺”、“文稿”、“试牍”、“课士录”的,如《研经书院课集》、《培原书院会艺》、《广雅书院文稿》、《岳麓试牍》、《滇南课士录》;还有个别称“日记”的,如《莲池书院肄业日记》。今存课艺总集,以刊本为主,另有少量稿本、抄本。 书院汇刊课艺,最早者是康熙年间安徽怀宁的《培原书院会艺》和湖南长沙的《岳麓试牍》。[24]但这只是偶然现象,书院刊刻课艺成为风尚,则始于嘉庆六年(1801)阮元手订的《诂经精舍文集》。其后直至清末,课艺的刊刻遂成为普遍现象。今人著述中,著录书院课艺最多的是徐雁平先生的《清代东南书院课艺提要》,凡江浙皖三省书院课艺八十六种,其中总集八十四种。[25]我们近年访书,又见三省书院课艺总集五十五种,由此可知清代东南书院课艺总集的数量至少在一百三十九种。 书院课艺总集可以用作分析录取率的材料,它的有效性基于三个方面: (一)清代书院课试的内容,其主流是模拟乡试、会试,以八股文和试帖诗为常例;若加试经史词章,则为小课,非常例。也有专课经史词章者,如杭州诂经精舍、上海求志书院、江阴南菁书院,但不属主流。较之于试场之文,书院课艺更能反映生徒的实际水平。《各省课艺汇海》范鸣龢序即云: 房稿之文,虽多名作,而或不能尽中有司之绳度;乡会诸墨,固亦不无佳构,而苦于锁院之拘制、时日之迫促,故作者、阅者皆不得以尽其长。若夫书院课试,其时甚宽,其境甚暇,作者、阅者并得以穷极其心思才力之所至而无遗憾。[26] (二)入选篇数存在落差。书院考课的成绩,一般划分等级名次。生员分超等、特等、一等,文童分上取、中取、次取,各有名次,有的总集即于作者名下注明等级名次。但这类信息对于分析录取率并无实际意义,因为总集皆“择其尤者”汇而刊之,入选者多为超等、上取,名次之间亦无大的落差。一集之内,作者入选篇数往往不同。入选篇数多者,可视为平时成绩优秀者,反之则逊色一些。由此延伸,考察这些作者的科举功名,当可以在平时成绩与最终科名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三)总集编选、刊刻多具有即时性。或一季一集,如《上海求志书院课艺》诸集;或一年一集,乃至数年一集,如《紫阳书院课艺》(苏州)初编至十七编,每一年、两年或三年一集。最重要的是,编选、刊刻之时,总集作者多未取得科名。以《紫阳书院课艺》(苏州)初编为例,是集同治十一年(1872)冬日始刊,十二年(1873)六月刊竣。凡四书文一百六十六篇,试帖诗一百二十首,作者八十四人。四书文入选篇数居前列者:胡元濬九篇,黄赓唐、潘欲仁八篇,吴文桂、秦绶章七篇,汪宗泰、陆润庠、王颂蔚六篇……。他们的科名情况如下:胡元濬,廪生;黄赓唐,咸丰四年(1854)岁贡;潘欲仁,道光二十九年(1849)副贡;吴文桂,同治六年(1867)举人;秦绶章,光绪五年(1879)举人,九年(1883)进士;汪宗泰,廪贡;陆润庠,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十三年(1874)状元;王颂蔚,光绪二年(1876)举人,六年(1880)进士。八人之中仅吴文桂一人在总集刊刻之前中式乡试,且他的入选篇数仅居第四位,可见该集不是根据科名选文。书院课艺总集大多如此。以这类总集为实证材料,较之于长时段之后的选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作者科名对于选文的干扰。 与上述有效性相关,我们对纳入分析对象的总集作了限定:(一)考察的对象,是以八股文为内容的总集。兼收试帖诗的总集,如《紫阳书院课艺》(苏州)初编至十七编,《学海堂课艺》(杭州)初编至八编,因为文和诗的量纲不同,暂不纳入;至于以经史词章为内容的总集,如《诂经精舍文集》初集至七集、《惜阴书院东斋、西斋课艺》(江宁)、《上海求志书院课艺》诸集,因兼收诗文,量纲不一,亦不纳入。(二)作者入选篇数应有较大落差。有些总集之中,作者入选篇数差别不大,如《蔚文书院课艺》(海盐)收录课艺三十一篇,作者二十七人,入选最多者二篇,最少者一篇;《月湖书院课艺》(鄞县)收录课艺一百二十四篇,作者八十四人,入选最多者四篇,最少者一篇。落差不大,则难以见出平时成绩的差距,因此不宜纳入。本文所用分析材料,设定为最高入选篇数在十篇以上的总集。(三)用初选本,不用“二次”选本。如《云间四书院新艺汇编》(松江)、《紫阳正谊课艺合选》、《紫阳正谊书院课艺合选二集》(苏州),皆为“二次”选本。其选刊时间较为滞后,不予采用,以避免作者科名因素的干扰。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停废,故而统计课艺作者的科名,所用材料应该与这个时间点保持相当的距离,方为合理。我们以二十年为限,即以光绪十一年(1885)前选刊的总集为有效材料。职是之故,《姚江龙山课艺初刻》(馀姚,1893年刊)、《文正书院丙庚课艺录》(江宁,1900年刊)等皆不纳入分析范围。 简而言之,我们用于实证分析的总集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内容为八股文;(二)入选篇数最多者在十篇以上;(三)初选本;(四)选刊时间在1885年以前。我们所经眼的一百三十九种东南书院课艺总集之中,同时符合四项条件者有十六种: 1、《正谊书院课选》(苏州),朱珔(1769-1850)选定,道光十四年(1834)秋刊; 2、《正谊书院课选二编》(苏州),朱珔选定,道光十五年(1835)春刊; 3、《正谊书院课选三编》(苏州),朱珔选定,道光十六年(1836)春刊; 4、《正谊书院课选四编》(苏州),朱珔选定,道光十八年(1838)秋刊; 5、《当湖书院课艺》(嘉定),张浩(1811-1870)选编,同治七年(1868)刊; 6、《敷文书院课艺》(杭州),沈祖懋(1813-1870)鉴定,同治九年(1870)杨昌濬(1826-1897)序、沈祖懋序。 7、《尊经书院课艺》(江宁),薛时雨(1818-1885)鉴定,同治九年(1870)刊; 8、《尊经书院课艺三刻》(江宁),薛时雨鉴定,同治十二年(1873)孟秋刊; 9、《毘陵课艺》(常州),谭钧培(1829-1894)选编,光绪丁丑(1877)暮春刊; 10、《尊经书院课艺四刻》(江宁),薛时雨鉴定,光绪五年(1879)七月刊; 11、《广陵书院课艺》(扬州),范凌䨥(1792-1875)选编,约光绪元年(1875)选定,六年(1880)三月刊; 12、《紫阳书院课艺五编》(杭州),许景澄(1845-1900)鉴定,光绪八年(1882)仲秋刊; 13、《梅花书院课艺三集》(扬州),晏端书(1800-1882)评选,光绪八年(1882)刊; 14、《尊经书院课艺二刻》(江宁),薛时雨鉴定,光绪八年(1882)八月重刊; 15、《尊经书院课艺五刻》(江宁),薛时雨鉴定,光绪九年(1883)薛时雨序; 16、《尊经书院六集课艺》(江宁),薛时雨鉴定,约光绪十一年(1885)刊。 三 统计录取率,我们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为: (一)将每种总集的作者分为两类,A类为入选二篇以上者,B类为入选一篇者,分别代表平时成绩优秀者和普通者。十六种总集之中,A类作者共三百九十六人次,B类作者五百三十二人次。以二篇为分界,这是最能够保证两类人数不致于相差太大的划分法。再有,入选一篇者,编选者可能有“以文存人”的考虑,我们将其视为成绩普通者,当亦较为合理。 (二)考察作者的科举功名。这里仅考察最为人所重的举人和进士。除了依据碑传、年谱、硃卷、方志等资料查检作者生平以外,还有几种通用文献。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清朝进士题名录》可核检进士,据《国朝两浙科名录》、《重修浙江通志稿·考选》、《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可核检一省举人。[27]各集作者之科名,以及各类作者之录取率,即可由此确定。在下表中,以“【 】”表示举人,以“ ”表示进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总集标注作者字号、籍贯等项,对于确认作者身份极为有用。但多数总集,姓名之外别无作者信息,这就需要仔细考辨,以免张冠李戴。[28]例如《紫阳书院课艺五编》(1882年刊)作者朱瀚,他又有课艺收入《紫阳书院课艺六集》(1885年刊)、《紫阳书院课艺八集》(1892年刊)。同名且同为浙籍者有:1、余姚朱瀚,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道光十七年(1837)乡试中式副榜。[29] 2、仁和朱瀚,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以时间来判断,他们应该不是紫阳生徒朱瀚。《紫阳书院课艺五编》又有作者王廷鼎,他是否是江苏震泽人王廷鼎呢?书院具有地域性,课艺作者多为当地或邻近地区士子。然考震泽王廷鼎生平,知其字梦薇,早年在吴地为童子师,又应书院课,以博膏火资。四应省闱不售,捐从九品,分发浙江。光绪七年(1881)补授丽水县丞,俄中蜚语罢官,“仍服儒衣冠,应书院课,卖书画自给,如未仕时。”[30]《诂经精舍六集》(1885年刊)亦收录王廷鼎课艺多篇,且于其名下注明“梦薇”。据此可以断定紫阳生徒王廷鼎即震泽王廷鼎。诸如此类,皆需明辨。 兹以《正谊书院课选》为例,列示该集作者的功名及录取率详情如下::
|
分分类
|
《正谊书院课选》118篇、47人
|
举人
| 进士
|
A A
|
【张肇辰】11篇,王芝孙、【吴钟骏】9篇,【马学易】、江文龄、【黄增川】6篇,陆元纶、【潘霁】、【陈焵】5篇,顾本立、【胡清绶】4篇,【王熙源】、【陈宗元】3篇,章辰、【徐绍鏊】、【严良训】、蒋赓埙、王光泰、宋元英、【洪鼎】、程邦瀚2篇
|
12/21 57.14%
| 4/21 19.05%
|
B
|
王玮、顾鸿来、郏树梓、陆廷英、【沈赞】、祝尔康、费振均、周宝琪、【金凤沼】、【姚琳】、【华翊亨】、曹承宪、费崙、胡国俊、【叶琚】、邱惟仁(邱维仁)、【王嘉福】、吴凤墀(原名一鸣)、【张邦瑜】、尤觐宸、【郑之侨】、宋清寿、吴锡庆、沈秉錤、【夏晓初】、吴汝渤1篇
|
9/26 34.62%
| 2/26 7.69% |
2
《正谊书院课选二编》117篇、50人
举人
进士
A
【冯桂芬】19篇,【陈焵】9篇,【洪鼎】8篇,陆元纶6篇,【胡清绶】5篇,【徐绍鏊】、【吴钟骏】、【顾文彬】、【夏晓初】4篇,【范来治】、王芝孙、【朱文涟】3篇,【金凤沼】、刘廷桢、管秀瀛、江文龄、【王熙源】、【王嘉福】、【顾树荣】2篇
14/19
73.68%
4/19
21.05%
B
【陆元城】、张肇荣、胡国俊、【马学易】、【陆元绶】、程邦瀚、沈襄、邵馨、蒋赓埙、【潘霁】、【费元镕】、【许源】、汪宝崧、顾禄、蒋庭桂、陈廷鐄、张庚、任楣、【王希旦】、彭希程、陆廷英、【陆毓元】、周宝琪、吴汝渤、史国英、【沈祺】、【杨裕仁】、张定鋆、曹芝沅、吴一桂、【姚琳】1篇
11/31
35.48%
4/31
12.9%
3
《正谊书院课选三编》146篇、51人
举人
进士
A
陆元纶13篇,【洪鼎】10篇,【夏晓初】、【范来治】8篇,【顾文彬】7篇,【金凤沼】、【冯桂芬】、【胡清绶】、【徐绍鏊】6篇,李传桢5篇,【陈焵】、【姚琳】4篇,沈毓和、张肇荣、【张璐】、【潘霁】、顾绍琮、【王希旦】、管秀瀛3篇,徐元善、陈仁龄、王芝孙、【王嘉福】、徐正镳、邵馨、汪嘉惠、【王熙源】、范云逵、顾达尊2篇
15/29
51.72%
4/29
13.79%
B
【郭凤冈】、彭希程、【汪堃】、刘廷桢、【李传柏】、顾鸿来、蒋赓埙、【沈赞】、【汪曜奎】、【潘廷英】、周修均、【柳兴宗】、张步瀛、李觐光、【郑之侨】、陆朱熉、石麟、吴凤墀、钱绮、王玮、陆廷英、严元镳1篇
8/22
36.36%
2/22
9.09%
4
《正谊书院课选四编》100篇、37人
举人
进士
A
【洪鼎】11篇,【潘霁】、陆元纶8篇,李传桢、邵馨7篇,【张璐】、【王熙源】、【顾文彬】5篇,汪嘉惠4篇,【姚琳】、【范来治】、【徐绍鏊】、【冯桂芬】3篇,蒋嘉凤、程世勋、王芝孙、金谦2篇
9/17
52.94%
3/17
17.65%
B
姜湖、黄鍌、顾鸿来、【沈赞】、潘仁鳌、王玮、顾麟珍、潘绍瑄、洪晋、徐元善、刘廷桢、【李棅衡】、管秀瀛、【汪曜奎】、汪宝礼、蒋赓埙、【金凤沼】、【陆毓元】、【王振声】、贝青乔1篇
6/20
30%
0
5
《当湖书院课艺》160篇、68人
举人
进士
A
【葛家善】11篇,杨震福10篇,叶声骏、王锺福9篇,秦锡元7篇,陈庆甲6篇,严肇祥、【杨恒福】5篇,【陆乃勋】、赵莪、严启祥、吴甘泉4篇,张曰礼、钱元汾、【黄宗起】、朱元辅、汪寿椿、程嘉树3篇,秦善祥、浦昌祺、黄宗善、严应霖、戴锡全、王庆林、施恩绶、周曰寿、李金声、章光第、朱维璋、【管廷祚】、【吴邦升】、汪兴诗2篇
6/32
18.75%
0
B
诸维铨、庄其渊、王来均、周曰桢、施诵芬、朱书桂、王灏、徐恩焘、李子清、唐泰、赵愉、童以谦、钱同升、甘麟书、【徐鄂】、朱近仁、周曰簠、【施荣鼎】、朱应麐、姚增荣、【周保璋】、汪騉、朱沄、【张矞云】、陈承福、汪致汤、秦善贻、王遵路、罗崇纶、张文钧、吴焯、蔡春勋、黄世荣、印孝培、【周保珪】、李宸凤1篇
5/36
13.89%
0
6
《敷文书院课艺》160篇、99人
举人
进士
A
【潘鸿】15篇,平步云7篇,【朱锡荣】6篇,【张景祁】5篇,【屠鑫】4篇,【施补华】、蔡镇璠、杨振镳、许郊、董帷、朱芾3篇,【来金鉴】、范荣、汪宝颐、洪昌杰、钟赞尧、【邵世恩】、【胡凤锦】、朱景兰、【孙树礼】、钟受恬、来庆昌、朱希凤、吴梦庚、【周元瑞】、【陆以增】、汪原复、【陆元鼎】2篇
12/28
42.86%
3/28
10.71%
B
【杨鸿元】、柴必达、孙嘉、董慎言、乐振岩、程克振、郑锡麒、沈文元、郑道东、谢季英、郑志高、【来凤阊】、鲍存良、赵元益、马安治、汪麟、夏树嘉、孙树仁、蔡召棠、马翘、董宝钧、徐荣生、高拜庚、汪棣、蔡光襄、舒焕昌、徐谦遇、【汪鸣皋】、【黄传耀】、孙同堉、【高念曾】、沈嘉育、陈福堡、王家骥、【许春烺】、朱士桢、【郑炳垣】、吴汝燮、高庆咸、任汝霖、朱国香、宓祖羲、高怀馨、叶廉甫、王兆镇、高保徵、叶益明、方亦庄、朱启纶、【孙礼煜】、林启濂、许家忭、周曰庠、俞斯焕、方岩、【张预】、【金汝梅】、叶二酉、徐仁寿、华诩培、【任晋恒】、【王同】、詹英励、陈凤翰、陈豪、沈颂芬、孙义然、韩庆良、陈尔皋、薛法绍、阮雨恩1篇
12/71
16.90%
4/71
5.63%
7
《尊经书院课艺》161篇、38人
举人
进士
A
【卢崟】27篇,【秦际唐】26篇,【姚兆颐】19篇,【丁自求】9篇,【朱绍亭】、【朱绍颐】、王亮采、徐庆昌5篇,【刘汝霖】、【朱期保】、【王肇元】、李经文4篇,朱桂模、孙怀信、【王锡畴】、陈兆榕、李淦3篇,甘曾源、【哈贤招】、陈伯龙、朱性堃、【蒋鸣庆】、胡光焕、李青、孙爕2篇
12/25
48%
2/25
8%
B
【魏赓元】、【田晋奎】、谢绪曾、顾宜启、许瀚、谢蕃、王孝芬、孙德坤、张恒培、高琳、胡垣、【郑嵩龄】、贾炳魁1篇
3/13
23.08%
1/13
7.69%
8
《尊经书院课艺三刻》110篇、31人
举人
进士
A
【秦际唐】21篇,【刘汝霖】13篇,【姚兆颐】、【陈兆熙】9篇,李经文、【甘元焕】5篇,【丁自求】、【陈作霖】、周其新、张恒培4篇,谢绪曾、【朱绍颐】、【朱绍亭】3篇,顾云、韩镇、侯宗海、周嘉朴、郑之淓2篇
9/18
50%
1/18
5.56%
B
李淦、龚乃保、【郭长年】、王家芝、王澄、唐芝荣、【马志举】、焦贤弼、高琳、王光宾、李海寿、李佩兰、王金淼1篇
2/13
15.38%
0
9
《毘陵课艺》118篇、62人
举人
进士
A
【钱福荪】11篇,韩廷标9篇,【周舫】8篇,陈清照6篇,吴会甲5篇,赵企翊、【卜文焕】4篇,【李锡蕃】、孙方与、史致诰3篇,龚志良、吴振麟、史策光、周毓麒、高槐、孙绍甲、汪炳章、方吉颐、钱宝树、【朱鉴章】2篇
5/20
25%
1/20
5%
B
何建忠、朱荣绶、【陶世凤】、章镕、陶世荣、杨荫、【沈昌宇】、高在璞、杨桂馨、王树祺、【侯琫森】、【任曾培】、张之杲、朱祖培、冯观光、【董若洵】、【高侍曾】、汪福保、张文洽、王森锐、吕耀文、吴湘、巢凤仪、孙绍祖、赵凤书、庄宝璐、潘保祥、朱启鹏、任德迈、郁子莹、华封祝、章其琢、苏际昇、张用清、刘骏、钱燮、许珣、孙汝楫、陈廷儒、冯景琦、【杨传第】、邹骏宝1篇
7/42
16.67%
2/42
4.76%
10
《尊经书院课艺四刻》316篇、96人
举人
进士
A
【秦际唐】40篇,【姚兆颐】26篇,【刘汝霖】20篇,李经文11篇,李青10篇,【陈兆熙】、周其新、顾云8篇,【王光第】、方培容、【陈作仪】、【秦汇生】7篇,朱桂模、李篯、【叶文翰】6篇,张恒培、周嘉朴、陈伯龙、【朱绍颐】5篇,【陈光宇】、龚乃保、【甘元焕】、【丁自求】4篇,卢金策、【陈作霖】、【朱绍亭】、贾传芳、司马涛、高琳3篇,【钱贻元】、韩镇、焦贤弼、李元寿、严良翰、赵承勋、【蒋鸣庆】、【田晋奎】、周嘉杓、刘翼程、李佩兰、许祖劭、孙钺、杨毓斌、王光鑫、【郑维翰】、方传勋、邓嘉缉2篇
18/47
38.29%
5/47
10.64%
B
韩骧、秦宝铭、孙本初、端木德荣、【缪祐孙】、郑如杞、甘曾沂、陈传述、林文渊、邓嘉綝、周熙元、郭金波、金遗、冯毓文、侯宗海、龚乃佳、万保廷、卢捷、【周钺】、胡嘉楣、王光宾、【何延庆】、王金淼、耿宗霖、王澄、王鸿图、柏森、姚桂馨、刘必芳、许焯、谢绪曾、范彬华、陈鸿钧、端木保禄、【仇继恒】、戴锦江、金开鉴、方瀛、【郭长年】、李霆、冯汝金、【邓嘉缜】、陈家驹、陈道南、张承沂、【张步蟾】、马景涛、郭杰、王兆熊1篇
7/49
14.29%
2/49
4.08%
11
《广陵书院课艺》140篇、42人
举人
进士
A
【石可宗】29篇,【詹嗣贤】18篇,唐棣13篇,姚兆元7篇,王廷俊、胡宗衡5篇,何广生、【丁集祺】、许劭昌、胡钧4篇,【吴引孙】、吴国彦、顾如桐、【梅毓】3篇,【高穟生】、【厉衡青】、朱开渠、周康保、时雨、陈堂、蒋燕昌2篇
7/21
33.33%
1/21
4.76%
B
【胡镕】、王绍业、王虎文、赵兴曾、刘炳章、汪国鸿、【徐兆丰】、居鹏、尚兆山、吴纪龙、孙成、【高宝昌】、【潘逢泰】、钱桂芬、【殷如珠】、【许蓉镜】、程绳祖、朱承钊、张骝、张兆瑾、余蓥1篇
6/21
28.57%
1/21
4.76%
12
《紫阳书院课艺五编》151篇、90人
举人
进士
A
蒋维城11篇,严宪曾10篇,【黄开甲】7篇,王杰4篇,潘鈵、朱增荣、许宝传、高辛元、姚恭尧、刘元铭、【都守仁】、王希范、沈祖荣、【陶玉珂】、吴兰馨、钱选青3篇,丁午、朱瀚、许郊、朱勋、朱葆珍、倪钟祥、周显谟、【吴荣煦】、冯抡元2篇
4/25
16%
1/25
4%
B
徐士瀛、王香、蔡寿华、金宝灿、盛藻、吴锦渊、孙庆瀛、孙庆曾、钱锡祚、严鸿藻、陈景星、朱宝坚、熊锡纯、【王毓岱】、【孙礼润】、李绍筠、王殿玉、王鈒、李福源、周之德、王乃履、陈家骥、王泰来、王廷鼎、姚蓥庆、【何敬钊】、朱鼐臣、余声年、方严、谢瑶、沈祖炜、张以俊、黄承湛、【沈祖燕】、吕丙煦、【陈作梅】、董宝和、【姚夔】、汪朝铨、孙智乐、居之安、徐清选、毛纯熙、【张大昌】、富寿鸿、骆葆祥、王承美、童学成、吴大镛、何季康、曾世清、赵葆宸、郭学栾、朱星瑞、杨跃渊、郑文元、徐鹤年、蒋福增、朱增慎、潘
7/65
10.77%
2/65
3.08%
13
《梅花书院课艺三集》165篇、70人
举人
进士
A
【朱凤仪】15篇,杨正钧、何广生12篇,【吴丙湘】、齐长华9篇,唐棣、【戴宪曾】6篇,赵德壐、【陈重庆】、张骝4篇,【陈景富】、王凤诰、居鹏、王鉴、魏本正3篇,【芮曾麟】、储桂林、【陈咸庆】、【丁立钧】、居文驺、吴楙宣、俞焕藻、吴国彦、【詹嗣勋】、【唐鸿发】、【厉衡青】、许秉鐊、许兰馨、高秉钧2篇
11/29
37.93%
3/29
10.34%
B
周伯义、赵文琳、汤耀金、刘寿曾、王濂、【杨福臻】、吴凤翔、张云鹏、陈重纶、【张成甲】、陈浩忠、钱鸿第、蒋纪云、【刘显曾】、陈文铎、卢启善、张允鸿、周实纯、【陈锡鼎】、徐焕、【郑乔龄】、【凌养源】、杨邦哲、李兴邺、王恩荣、金信芳、许秉铮、【李慎侯】、赵酉彝、陈伟骐、李道根、项兆麟、陈汉襄、耿汝霖、李廷献、朱森、许家珍、王兆奎、【陈桂馨】、余蓥、张祖珍1篇
8/41
19.51%
3/41
7.31%
14
《尊经书院课艺二刻》59篇、19人
举人
进士
A
【秦际唐】16篇,【刘汝霖】10篇,【姚兆颐】6篇,【卢崟】5篇,【朱绍颐】、李经文3篇,【朱绍亭】、时忠荣、【王光第】2篇
7/9
77.78%
2/9
22.22%
B
【丁自求】、【陈作霖】、贾传芳、【陈兆熙】、李青、【何延庆】、【甘元焕】、洪锡畴、侯宗海、陈伯龙1篇
5/10
50%
0
15
《尊经书院课艺五刻》217篇、72人
举人
进士
A
【秦际唐】32篇,【陈光宇】15篇,顾云、【刘汝霖】12篇,周其新9篇,【陆春官】7篇,【陈作霖】6篇,李经文、【姚兆颐】5篇,【秦汇生】、【杨文彦】、【叶文翰】、端木大钧、陈伯龙、刘寿曾、【陈作仪】、郑廷鉴、李淦、【郑维翰】4篇,【甘元焕】、程士琦、邓嘉缉、方培容、【王光第】、李青3篇,【陆维炘】、朱桂模、甘曾沂、汤绳武、胡光焕、【周钺】、【仇继恒】、端木承曾、马景涛2篇
16/34
47.06%
6/34
17.65%
B
陈道南、姚敦礼、李篯、贾庆云、陈兆蓉、陈祖亮、龚乃佳、路明昇、龚乃保、【杨炎昌】、许焯、韩诒泰(韩镇)、陶舜臣、张恒培、【冯煦】、黄长泰、【金还】、秦汝式、周嘉朴、吴嘉淦、万宗琦、【夏仁瑞】、赵承勋、【张步蟾】、田曾、张承沂、侯宗海、江肇垣、徐宗绩、【伍元芝】、【姚佩珩】、周嘉楫、王光鑫、郭杰、孙绶昌、孙钺、周嘉杓、朱培元1篇
7/38
18.42%
2/38
5.26%
16
《尊经书院六集课艺》120篇、56人
举人
进士
A
【秦际唐】17篇,【陈光宇】14篇,孙绶昌6篇,【陆春官】5篇,李经文、徐宗绩4篇,【姚兆颐】、汤绳武、【金还】、路明昇3篇,戴玉成、周其新、端木大钧、陈光第、陈汝恭、陈祖亮、【许长龄】、【秦汇生】、【魏家骅】、程佑孙、【伍元芝】、【陈作霖】2篇
10/22
45.45%
4/22
18.18%
B
陶必成、【陈作仪】、黄长泰、【甘元焕】、卢金策、朱桂模、祝廷熙、端木承曾、周嘉朴、万宗琦、马长儒、【王光第】、许焯、石文卿、姚元寿、郑廷鉴、甘曾沂、甘钊、【周钺】、郑骧、邢俊、【濮人骥】、【叶文翰】、【杨文彦】、翁长森、杨毓斌、【姚佩珩】、王钟、朱凤翔、谌自富、卢金章、朱培元、陈兆蓉、顾云1篇
8/34
23.53%
1/34
2.94%
十六种总集作者的功名及录取率概况如下表所示:
十六种总集的综合录取率,可用下面的总表表示:
Z总
《正谊书院课选》等16种总集
总人次
举人
进士
人次
录取率
人次
录取率
A
396
167
42.17%
44
11.11%
B
532
111
20.86%
26
4.89%
以上十六种表格显示,每种总集之间,作者的录取率差别很大。以举人(A类)为例,《尊经书院课艺二刻》高达77.78%,《正谊书院课选二编》也达到73.68%,而《当湖书院课艺》和《紫阳书院课艺五编》分别只有18.75%和16%。但是,每种总集内部,A类和B类之间,却有一个共同的现象:A类总是高于或等于B类。其间的差距或大或小,仍以举人为例,《正谊书院课选二编》A类为73.68%,B类只有35.48%,差距很大;《广陵书院课艺》A类为33.33%,B类为28.57%,差距很小。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同一总集内部,A类高于B类;除了《当湖书院课艺》、《广陵书院课艺》进士部分A、B两类相同,别无例外。而总表所显示的数据更为直观:综合来看,无论举人还是进士,A类总是高于B类。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平时成绩与最终科名之间,确有某种联系;平时成绩优秀者录取率高些,普通者录取率低些;科名功名的必然性,确有它的现实依据。
这个结论,是根据十六种表格统计出来的,它从一个视角反映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科名的偶然性亦在这些表格中得到体现。有人见于多种总集,但入选篇数有多有少,如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十六年(1890)进士陈作仪(1858-1934),《尊经书院课艺四刻》、《五刻》、《六刻》分别选其文七篇、四篇和一篇,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偶然性。有人平时成绩优秀,却未能高中。如陆元纶(1801-1859),“为秀才时,文名满吴下。岁科试及书院月课,屡冠其曹”,[31]《正谊书院课选》初编至四编所选其文数量皆居前列(分别为五、六、十三、八篇,第七、四、一、三名),但其仅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式顺天乡试副榜。有人平时成绩平平,最终却能登巍科。如仇继恒(1855-1935),《尊经书院课艺四刻》、《五刻》所选其文分别只有一篇和二篇,他则于光绪八年(1882)中式举人,十二年(1886)成进士。上述表格中还有一位杨炎昌(1860-1905),《尊经书院课艺五刻》仅选其文一篇。十多年后,他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乡试第一,然而“连赴礼部”,却又“不得志于有司”。[32]这样的个案,若在文学叙述中,应该也是科名“偶然”的好事例。
科举时代,成功者毕竟是少数,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文学家来说,生活中太多才高命蹇的事例,更能激发他们“功名富贵无凭据”的想象,从而建构科举制度与个人命运之关系的文学叙述。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义务,以社会学家的眼光去统计宏观的录取率。而我们则从实证的角度,以书院课艺总集为分析样本,发现在录取率偏低的客观事实之下,平时成绩与录取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这是一种必然性,它表明科举考试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不容否定。实证分析和文学叙述相结合,可以为我们理解科举功名的偶然和必然问题,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注释:
[1]褚人获:《坚瓠集·秘集》卷五,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1页。
[2][7][8]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第472页,第472页。
[3]王韬:《白玉楼》,《淞隐漫录》卷一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70页。
[4]《老门生三世报恩》,冯梦龙编《警世通言》卷一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48页。
[5][20]蒲松龄:《司文郎》,《聊斋志异》卷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0页,第1102页。
[6]蒲松龄:《贾奉雉》,《聊斋志异》卷一〇,第1402页。
[9]汪廷珍:《学约五则》,李国钧主编《清代前期教育论著选》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页。
[10]汤显祖:《汤许二会元制义点阅题词》,《汤显祖集》诗文集卷三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99页。
[11]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82页。
[12]参见陈文新、鲁小俊《且向长河看落日:儒林外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13]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苏轼文集》卷一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9页。
[14]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
[15]独逸窝退士辑《笑笑录》卷四,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页。
[16]参见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三、卷四,鲁小俊、江俊伟校注《贡举志五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170、259页;张弘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卷一一,鲁小俊、江俊伟校注《贡举志五种》,第884页;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一《科试考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49、1550页;赵翼《檐曝杂记》卷二《辛巳殿试》,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页;钱泳《履园丛话》卷一三《科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6页;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姓名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49、2152、2157页。
[17]参见商衍鎏《我中探花的经过———并谈光绪甲辰科殿试鼎甲名次变易的实在情形》,载《大公报》1958年10月21、22日。
[18]参见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97页。
[19]陈国霖、顾锡中:《国朝贡举年表》,鲁小俊、江俊伟校注《贡举志五种》,第1443、1448、1459、1502、1534、1546页。
[21]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44页。
[22]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23][24]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页,第288页。
[25]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85—523页。
[26]撷云腴山馆主人辑《各省课艺汇海》,光绪八年(1882)撷云腴山馆刊本,卷首。
[27]参见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江庆柏编著《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黄安绶编《国朝两浙科名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重修浙江通志稿·考选》,浙江图书馆誊录稿;《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8]将同名同姓之人误作一人,是人物考订中容易犯的错误,即便一些学术价值极高的当代名著,也偶有此失。例如《清人别集总目》著录徐锡麟《巢云山房诗存》,小传称徐锡麟字伯荪,号光汉,山阴人,因刺杀恩铭就义。实则清末徐锡麟有三人:一为山阴人,刺杀恩铭者;一为长洲人,字筠心,号孟仙,《紫阳书院课艺十六编》收其课艺;一为丹徒人,字天石,著有《巢云山房诗存》。又著录《述梅草堂遗集》,小传称作者蒋仁(1743—1795)初名泰,字阶平,号山堂,仁和人。实则该书作者蒋仁(1863—1912)字听彝,号培孙,闽县人,《致用书院文集》收其课艺。又著录蒋清瑞别集三种:《退结庐诗稿》、《遗稿》,《退结庐诗存稿》,《月河草堂丛钞》。实则前两种书的作者蒋清瑞(1794—1850)字纯熙,号愚溪,青浦人。《月河草堂丛钞》作者蒋清瑞(1859—?)字寀丞(采丞),号澜江,归安人,《爱山书院课艺》收其课艺。再如,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中有《诂经精舍弟子著述表》,著录鄞县张慧《冷香阁诗草》,实则此书为上元女诗人张慧所著;钱塘李凤仪《时务分类与国策》,实则此书为燕山李凤仪所辑;钱塘王仁溥《菂园诗草》、《评注骈文笔法百篇》,实则这两种书皆为萧山王仁溥所著,二人在世时间地点相近,极易混淆。又,《诂经精舍四集》作者沈豫,徐著谓其为萧山诸生,著有《蛾术堂集》、《芙村文钞》等。实则这位萧山沈豫卒于咸丰四年(1854),而《诂经精舍四集》所收诸艺,皆作于同治末至光绪初,两个沈豫不是同一人。
[29]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第三百六十二册,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30]俞樾:《王梦薇传》,《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百八十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31]同治《苏州府志》卷八九《人物十六》,《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九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42页。
[32]杨国镇:《先君事略》,《为溪斋诗集》卷末,《南京文献》第二号,南京通志馆1947年版,第33页。
(本文曾刊于《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因版面所限,有关16种总集作者功名情况的16份表格,只刊出1份。现借助《文学遗产》网络版的平台,全文刊登。)
【作者简介】鲁小俊,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