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对照记@1963》三人序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三联书店 newdu 参加讨论

                     
    杨照 马家辉 胡洪侠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1月
    定价:35.00元
    书评书话
    文/熊奇侠
    讲到胡洪侠、杨照、马家辉三个老男人合著的《对照记@1963》时,不能不提到享有盛名的张爱玲《对照记》。就如杨照序末讲到的“书名《对照记》明显是从张爱玲那里抄来的”。
    张爱玲的《对照记》很久前看过,很好看。有一种晚期创作的圆熟与轻松,虽是图片为主,但那些解说文字除隐有张氏一贯沧桑悲凉风格外,还很有一种自得趣味。而这本三地皆生于1963年老男人的《对照记@1963》,虽无张氏《对照记》统一风格那般过瘾,但不同文风也摇曳多姿煞是好看,最主要是那同一主题的不同个人体验和历史况味极有看头。
    看了三位老男人的序,可窥见《对照记@1963》的诞生故事,先是好玩的一念,再到商议决定,接着编辑汪小玲女士积极催稿,最后到集结出书,既觉得是水到渠成,又觉得是“命运多舛”。
    就不讲那些说滥了的“精选华人社会五十年来三十个日常生活词汇,写出同一话题下三人切身故事,于对照中道出半个世纪两岸三地的沧桑变化。”就讲讲自己的一些对照看法:
    其实读到这本书前,我并没读过杨照和马家辉,仅通过看《书情书色》知道了大侠胡洪侠在我印象中胡先生是一个爱书人、读书人。擅写书话类文字,《书情书色》中一篇篇小文就意味无穷,如一颗颗香橄榄含在嘴中。所以胡先生的《对照记》中文字也更多有一种文人的味道:如胡序中第一段“都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家辉说是三四年前的事,聊备一说)”、《2007年的第一片疑云》结尾“况且,他们已死,开棺验尸又何苦来哉”有人说这是文人酸腐气,但喜欢的人会说文人气十足。整体对比杨老大和马家辉,胡大侠的文字就显得保守平和很多,自是大陆文人一贯作风了。
    所以个人觉得觉得杨、马蹭了胡的光,可是豆瓣等网上图书栏目一看,原来喜欢马家辉的人最多,大出我意外!就再说说马家辉这个老男人吧:
    刚看到马序最末引用卡尔维诺书信自白,我就成了“马黑”:觉得马先生是一个有点爱耍嘴皮子的不太专业作家(俗称半吊子作家,哈哈),一翻介绍:原来是学心理学、社会学,做的是策划、主持人。心里一惊,这个香港老男人可能不太靠谱吧。带着这个忐忑一直读下去,发现马家辉这老男人文笔活跃、幽默好玩,比如《慢慢的,我蹲下来了……》,文内谈到罗永浩谓蹲厕朝前或朝后这个“哲学问题”马先生文字是生活中大朴实文字,强过很多所谓专业作家强扭的“妙句”,我也由“马黑”变成“马蜜”。同文下面还说道“跟蹲在对面的朋友聊天甚至喊拳猜令,寓娱乐于如厕”我想马先生生活中应该也是一个幽默开朗的人,正所谓“文如其人”!
    杨照先生是学历史出身的,所以文字牵涉历史不少,尤其杨先生年轻时台湾又动荡蛮多,所以杨照笔下历史记录最多,也让本来私人的对照更有大历史广阔背景了,如《梦里不知身是客》、《坚守“无趣原则”的历史课本》……这里要说下《只存在于地图上的美好大陆》:“每次想到我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可能去到“大陆”,身体里就有一种奇特的不安。这里显然有什么大大不对劲的问题,一个我不能不思考,却有绝对不能思考的问题。”对照大侠《玉米地里的台湾》文字“但有一句话总会有,那就是一定要解放台湾……台湾既然需要解放,那里的人的生活应该比我们还苦吧。”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知他们互相读到彼此的文字是不是也唏嘘感叹不已?
    同时,虽杨老大月份最大,但文字却“愤青”味最浓,大概是回忆年少痴狂的多?如《成型中的青春欲望》、《恶作剧与暴力中的青春真情》、《单车上的年轻时光》……光看题目就青春泛滥了,难道是台湾艺术家更有年轻激情?
    本来,命题作文是最不好写的,但杨老大、大侠、马家辉三个老男人写得都不赖,值得一读。最近听到《对照记@1963》2要出来了,大陆版叫《我们仨@1963》。不知能不能买到台湾、大陆签名本呢?(《对照记》2不出香港版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